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陕西省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一新分布种——卵叶牡丹(Paeonia qiui Y.L.Pei et D.Y.Hong),该种分布于陕西省境内的安康市旬阳县(109°19.467′E,32°59.100′N),本次发现将中国该种自然分布区的经度向西推移了2°(约200km)。凭证标本现收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  相似文献   

2.
马兜铃科的地理分布及其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兜铃科基本是一个热带科。 东亚的横断山至华南一带是其原始分布与分化中心,热带美洲是其次生分布与分化中心。科的形态演化趋势是花被由分化的双被到不分化的单被,由分离到合生,由杯状到管状;雄蕊由多数到少数,由分离到与雌蕊结合成为合蕊柱;于房由半下位到完全下位;果实由蓇葖状蒴果到蒴果。马兜铃科分2亚科4族6属。  相似文献   

3.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标本和文献比对,对秦岭地区芍药属(Paeonia)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分布有芍药属8个野生种及1个栽培种,可分为牡丹组(Section Mouton DC.)和芍药组(Sect. Paeonia)。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芍药组内4个种:草芍药(P. obovata)、美丽芍药(P. mairei)、芍药(P. lactiflora)、川赤芍(P. anomala subsp. veitchii)和牡丹组中的牡丹(P. suffruticosa Andrews)、紫斑牡丹(P. rockii)为秦岭广布种,卵叶牡丹(P. qiui)和杨山牡丹(P. ostii)为秦岭中东部分布种,矮牡丹(P.jishanensis)为秦岭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地区芍药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芍药属牡丹组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L.sect.Moutan DC.(全部野生种)40个居群进行了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学分析,试图建立组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PAUP (4.0)计算机程序分别构建了建立在25个形态学性状基础上的所有研究类群的距离树(UPGMA、NJ)和最大简约树(MP)。所得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差异只发生在距离树和简约树之间,在由形态和细胞学关系都很近的5个种(牡丹P.suffruticosa、矮牡丹P.jishanensis、卵叶牡丹P.qiui、紫斑牡丹P.rockii和凤丹P.o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芍药属(Paeonia L.)芍药组(Sect.Paeonia DC.)植物在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分布状况及栽培区和地理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芍药生长发育的气候因子,并据此划分出芍药的适宜栽培区和可栽培区;在对芍药主栽品种和促成栽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芍药的研究目标及产业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适宜在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但忌湿热;适宜栽培区位于N 30°至N 40°之间;露天栽培需要足够的冬季自然低温积累才能完成春化过程和打破休眠。在中国,华北、华中、华东等大部分地区是芍药的适宜栽培区,但南岭山脉以南则不宜露天栽培。全世界的芍药栽培品种较多,但各国的主栽品种不同。目前芍药的促成栽培研究已有一些进展;影响芍药生长及成花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和光照,除此之外,内源激素水平等因子也对芍药花期有一定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芍药产业化发展及研究较为滞后,建议从研究栽培控制因子、改善园艺设施、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适度发展现代栽培技术、开展鲜切花品种筛选及规模化生产以及提高人们对芍药的重视程度6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的系统演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全部原产中国,它们对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栽培牡丹品种影响甚大。作者在对本亚组9种牡丹(含3个亚种)形态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花粉、染色体、蛋白质和DNA水平上的研究证据,提出了本亚组的系统演化的可能途径为:(1)卵叶牡丹→银屏牡丹→矮牡丹→圆裂四川牡丹→四川牡丹,(2)卵叶牡丹→凤丹→紫斑牡丹→太白山紫斑牡丹。另外作者对肉质花盘亚组的系统演化地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安徽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的校型,两个居群植物的核型均为k(2n)=2x=10=6m+2sm+2st, 未见随体。它们的最长和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均为1.47;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的百分比均为0.2,属Stebbins的2A核型。这说明草芍药种内不同居群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都是极其稳定的,而且和芍药属Paeonia内已报道的其它种的染色体数目一致。  相似文献   

8.
芍药科化学和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栽培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它们是芍药甙I,苯甲酰芍 药甙Ⅱ,羟基芍药甙Ⅲ,丹皮酚Ⅳ,丹皮酚甙Ⅴ,丹皮酚原甙Ⅵ和丹皮酚新甙Ⅶ。 用薄层 扫描仪测定了23种芍药科植物(包括19个种和6个变种)根中这7个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 芍药甙在芍药科植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作为本科的特征性成分; 丹皮酚类成分只存在于木 本类型的牡丹组,在草本类型的芍药组中缺乏。 从化学上比较芍药科和可能相关的15个科,结果表明,芍药科与毛茛目内各科及木兰目 均不相似,而与五桠果科、茶科、蔷薇科相近; 因此建议把它提升为芍药目。这些结果与近来的解剖学、孢粉学、胚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以“Index Muscorum”中的20个藓类植物地理分布单位为分析区域,基于标本信息和相关文献,统计了世界砂藓属84种植物在20个地理单位的分布数据,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和三维空间图直观地展示了世界砂藓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世界砂藓属植物分布明显地分为南半球区和北半球区,并与岗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有较好的对应性。南半球区包括Am.2,Am.3,Am.4,Am.5,Am.6,Afr.2,Afr.3,Afr.4,Austr.1,Austr.2,As.4和Ant.等12个地理单位;北半球区包括Am.1,Eur.,As.1,As.2,As.3,As.5,Afr.1和Oc.等8个地理单位。砂藓属中的无瘤类群在南、北半球分布广泛,而叶片细胞壁具瘤的NiphotrichumCodriophorus亚属的种类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推测砂藓属植物的起源应早于联合古陆分裂以前,其祖先类群的叶片细胞表面光滑无瘤。  相似文献   

10.
醉鱼草属四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醉鱼草属(Btuldleja)4个种的染色体核型。云南醉鱼草(B.yunnanensis)的核型公式为2n=2x=38=22m+16sm,皱叶醉鱼草(B.crispa)为2n=2x=38=26m+10sm+2st,密蒙花(B.officinalis)为2n=2x=38=20m+16sm+2st,口本醉鱼草(B.japonica)为2n=2x=38=20m+16sm+2st。日本醉鱼草的核型为2B型,其它3个种的核型为2A型。根据核型分析结果,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已有的细胞学资料,初步讨论了醉鱼草组(Sect.Neemda)两个系(Series)可能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巨苋藤(StilbanthusscadensHook.f.)是亚洲苋科植物中最大的种类并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单种属,云南文献中至今未见到该属种的可靠分布记载和图文资料,本文依据采自景东县无量山及潞西县勐夏乡的标本,确证该属种在云南的分布,并给予图文报道,而且指出W.J.Hooker在1879年发表本种时将其退化雄蕊描述并画为“画毛状”的图文错误,实际应用为“流苏状”,同时根据目前已有资料对其分布式样  相似文献   

12.
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 散布和分布区形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统一的原理,讨论了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散布和分 布区的形成。獐牙菜属包括11组16系154种,间断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中国西南部- 喜马拉雅地区汇集了大多数种类、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有类群,成为该属的多样化 中心和多度中心。该属的原始类群和外类群也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地,极有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地。该 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出现了各式的间断分布,根据有该属植物分布的大陆间及大陆与岛屿间分离和连接 的时间推测,该属的起源时间至少不会晚于晚白垩纪,也许更早,可追溯到中白垩纪。通过分类群间亲 缘关系和现代分布分析,显示出该属植物从起源地向周围和一定方向散布,形成了三个主要散布途径。在散布过程中植物本身也发生演化和就地特化,形成新的类群。  相似文献   

13.
濒危植物矮牡丹的分布格局及其生存群落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山西稷山马家沟,永注水峪口,陕西延安万花山,华阴二仙桥4个地区矮牡丹生存群落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研究,TWINSPAN分类将矮牡丹生存群落分为10类,分类结果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以了有效的验证,说明矮牡丹适应能力较强,但除了在地带性顶级群落辽宁栎林下矮牡丹能形成灌木层优势种外,在其它群落中,矮牡丹只属于群落的伴生成分,用Morista指数法,负二项指数法和方差均值比3种方法对矮牡丹种群进行了分布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壳斗科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壳斗科是温带、亚热带最重要的森林树种之一,在我国有7属350多种和变种,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在亚热带和温带森林中,常成为重要的建群种。壳斗科在我国总体上是北温带—亚热带分布类型。本文对壳斗科的物种丰富度分布、特有性分布及其与气候地理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种类特有性的指数(EI,Endemic Index):EI=(N/∑Ki)×10 研究发现,分布的物种丰富度中心在滇、桂、黔一带,而特有性中心则在滇、藏、琼等地。另外,通过逐步回归及比较分析,发现水热状况往往成为限制壳斗科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而海峡等生态、地理隔离因子及空间异质性等对特有性指数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影响物种丰富度与特有性指数分布的生态因子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空间分布型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国法  徐汝梅 《生态学报》1998,18(5):516-522
具合影个研究了广义空间分布型和复合空间分布型的形成问题,解释了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11种广义空间分布型和9种复事空间分布型;同时提出了空间分布型的3种判定方法:扩散系数法、空间相关法和参数变动法,它们以可用于区分常见的空间分布型,也可以用于判定分布型的形成过程;为研究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以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是复合负  相似文献   

16.
浙江仙居俞坑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以浙江仙居俞坑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该群落优势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各优势种群中常绿阔叶树种的大小级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种群存活曲线均表现为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地树种拟赤杨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甜槠、青冈栎、红楠种群的分布格局均呈集群分布,木荷、虎皮楠种群的分布格局多为随机分布,拟赤杨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甜槠种群的幼苗、幼树的  相似文献   

17.
秦岭华山松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基于相邻格子样方的野外取样方法,运用统计生态学的样方方差法、Greig-Smith格局分析法和Kershaw格局强度分析法对秦岭林区不同年龄阶段华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格局规模、格局强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史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武云飞  谭齐佳 《动物学报》1991,37(2):135-152
本文以作者大量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对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提出青藏高原鱼类6科26属114种的名录及各水系间鱼类共有属种的比较图。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的单纯性与复杂水系的概况,进而找出青藏高原与新疆等干旱地区间的鱼类区系和高原内部各水系间的鱼类区系的相互联系。第二部分,通过分布特征的分析确定青藏高原鱼类分布的三大特点,即在外泄河流上有明显的地理分界;在东南外围水域中呈点状分布,在垂直高度上有明显的地带性。最后,基于区系特征的分析,联系有关古地理、古气候和鱼类化石资料,探讨了形成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地史原因。认为适应于温暖水域生活的原始鲃类和鳅类,在早第三纪时已广布于东亚和中亚地区。青藏高原现代鱼类区系不是由一个起源中心辐射或跨阻传布所形成的,而是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三次重大地质历史事件产生隔离,导致青藏高原鱼类与其它地区鱼类的分离而形成的,其分别是:1.喜马拉雅地槽闭合引起“西康群山”再次隆起构成中亚与东亚鱼类区系的分离;2.喜马拉雅山隆起引起中亚与南亚鱼类区系间分离;3.阿尔金山等山脉再度隆起构成中亚地区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分离,最后完成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的鱼类区系的雏形。 此外也论述了青藏高原鱼类区系东部分界线实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在肿瘤患者肠外的分布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K-B法对云南省肿瘤医院58例肿瘤患者继发大肠埃希菌感染进行分析及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谱测定。结果:各类肿瘤患者中,以宫颈癌及继发大肠埃希菌感染多见,其中,宫颈癌为28.30%。肺癌为26.87%。从标本来源来看,以尿液标本最多,为63.79%,其次为痰液12.07%及分泌物12.07%。结论:大肠埃希菌在肿瘤患者肠外分布广泛,所致感染较严重,经耐药谱测定发现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类型多,提示对肿瘤患者治疗应重视局部微生态平衡及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20.
长喙毛茛泽泻的种群分布格局和群落内种间关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喙毛茛泽泻茶陵种群呈斑块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型,每个亚种群也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同。长喙毛茛泽泻与其几个主要伴生种的相关性经测定结果是:与莼菜及黄花狸藻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柳叶箬、双穗雀稗及石龙尾之间正相关显著;与疏勿蓼之间负相关显著,长喙毛茛泽泻种子近距离传播以及无性繁殖特性是造成其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柳叶箬、双穗雀稗和石龙尾对长喙毛茛泽泻具有极强的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