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冠果草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果草花药壁的发育为单子口十型,绒毡层为周原质团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双珠被,假厚珠心,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的特点是两个极核分别位于中央细胞两端,不融合成次生核。受精过程中,一个精于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另一精子先与珠孔端极核融合,之后受精极核再移动到合点端与另一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胚的发育为石竹型。成熟胚呈马蹄形,具有2片真叶。胚乳发育为沼生目型。随着胚的发育,胚乳细胞逐渐解体,成熟种子中无胚乳。  相似文献   

2.
番茄受精作用及其间隔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红  申家恒 《植物研究》2005,25(3):289-297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番茄受精作用的全过程,具体研究结果为:(1)授粉后2 h,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约2~4 h,花粉管长入柱头,且末端膨大;约8 h后,生殖细胞进入分裂期;并于约两小时后,分裂为两个精细胞。(2)约14 h,花粉管进入子房腔;约18~24 h,花粉管进入胚囊,破坏一个助细胞,并在其珠孔端释放两个精子;随后被释放的精子移到卵细胞与次生核附近。(3)授粉后约30 h精核进入卵细胞;约34 h,精核与卵核融合,并在卵核内出现分散的雄性染色质,进而出现雄性核仁;44~50 h,雌、雄性核仁融合,形成合子;合子的休眠期为10 h左右。60 h之后,合子分裂形成二细胞原胚。(4)约26 h,另一个精子的精核与次生核核膜相贴伏,随后与之融合;约30~34 h,次生核内出现分散的雄性染色质,随之出现雄性核仁;约38~42 h,雌、雄性核仁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约44 h后,初生胚乳核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两个胚乳细胞。番茄胚乳发育属于细胞型。初生胚乳核无休眠期。(5)精子与次生核的融合比与卵核的融合快。(6)番茄的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  相似文献   

3.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受精的全过程在开花后3小时内完成。开花后20分钟,花粉管到达珠孔,30分钟进入胚囊并释放精子;雌、雄性核融合发生在开花后30分钟至3小时。精核与卵核和极核融合的过程基本相同,但总是先完成与极核的融合。开花后2小时,初生胚乳核形成,随后立即分裂。开花后3小时,合子形成,此时胚乳含两个游离核。开花后8—10小时,合子进入分裂期。合子的休眠期约5—7小时。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甜叶菊的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胚囊被珠被绒毡县包围,由卵器、具次生核的中央细胞以及数目为1至6个反足细胞组成。传粉后6小时左右,雌、雄性核融合。配子融合同精核与次生核的融合几乎同时发生;精核与次生核融合速度快于配子融合。甜叶菊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类型。传粉后8小时左右,初生胚乳核分裂,其分裂方向可与胚囊长轴平行或垂直,从而形成最初的两个胚乳细胞。胚乳细胞前5次分裂是同步的。心形胚阶段,胚乳细胞呈现被消化吸收的迹象。胚乳发育属细胞型。传粉后10小时左右,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胚胎发育属紫菀型。  相似文献   

5.
羊草受精作用及其胚与胚乳早期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研究了羊草受精过程及胚与胚乳的早期发育,其主要结果为:(1)授粉后1h,花粉管破坏1助细胞,释放2精子。精子为眼眉状,难以区分其细胞质鞘;(2)授粉后1~2h,2个精子分别移向卵细胞与极核;(3)授粉后2~3h,精核分别贴附于卵细胞与极核核膜上;(4)授粉后3~10h,精核与卵核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形成合子;(5)授粉后3~4h,精核与极核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形成初生胚乳核,精核与极核的融合比与卵核融合快;(6)传粉后20h,合子分裂,合子的休眠期为10h左右;(7)传粉4h,初生胚乳核分裂,初生胚乳核没有休眠期;(8)羊草双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9)胚胎发育属于紫菀型,胚乳发育属于核型胚乳。  相似文献   

6.
高山红景天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张萍  申家恒 《植物研究》1998,18(1):38-45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具8个雄蕊,每个雄蕊有4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形。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二层中层和绒毡层五层细胞组成,其发育方式为基本型。腺质型绒毡层,有些绒毡层细胞分裂形成不规则双层,少数细胞双核。二细胞型花粉。雌蕊由4心皮组成。边缘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胚珠发育中形成珠心喙。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或T -形,合点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卵细胞核、助细胞核均位于细胞的合点端,珠孔端具液泡;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并位于卵细胞合点端附近; 3个反足细胞退化。双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为石竹型;基细胞侵入珠孔端,形成囊状吸器。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其珠孔端的细胞发育成胚乳本体,合点端的细胞直接发育成具一单核的合点吸器。  相似文献   

7.
李平  郑学经 《植物研究》1986,6(1):43-53
本文描述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的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的形成和雄配子体的形态。胚珠为倒生型,双珠被,厚珠心型。胎座为侧膜胎座向中轴胎座的过渡类型,胶囊发育为葱型的变异型。孢原细胞直接发生于幼胚珠的珠心表皮细胞之下,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形成初生周缘细胞及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周缘细胞分裂先于初生造孢细胞,分裂结果与珠心表皮细胞共同形成了珠心组织。初生造孢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即出现壁,形成二分体。一般是珠孔端二分体细胞小于合点端二分体细胞,但偶尔也见到前者大于后者的情况。在二分体形成后珠孔端二分体细胞立即退化、或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再退化(该次分裂多为斜向的)。合点端二分体细胞发育,经二核胚囊,四核胚囊,六核胚囊阶段至成熟胚囊。一般在珠孔端的周围淀粉粒丰富,并先于合点端的核进行分裂。珠孔端由二个助细胞,一个卵细胞构成卵器,助细胞具钩突,并具丝状器,两个极核。合点端常见多核仁的大核,成熟胚囊未见八核。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的,花药壁具变形绒毡层,花粉中充满淀粉粒。沼生目型胚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成熟胚囊,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过程作了亚显微结构观察:(1)萝卜胚囊由7个细胞组成,成熟时反足细胞消失;(2)卵细胞表现明显的极性,其合点端不具完整的细胞壁,它是电子致密物质在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两者质膜之间沉积所形成的一种非连续结构。(3)助细胞的明显特点是具丝状器,细胞器丰富,内质网发达,(4)中央细胞具大液泡,它的两个极核位于靠近卵器的一侧,细胞壁也有类似助细胞丝状器的结构。(5)授粉后4-5天,萝卜合子开始第一次分裂,胚胎发育遵循柳叶菜型模式。(6)萝卜初生胚乳核比合子早约2天分裂,属核型胚乳,在胚囊的合点端和珠孔端,曾出现胚乳的结节状聚集,授粉后第16天左右,从珠孔区胚乳开始了细胞壁自由生长和形成胚乳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萝卜胚胎早期发育的亚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成熟胚囊,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过程作了亚显微结构观察:(1)萝卜胚囊由7个细胞组成,成熟时反足细胞消失;(2)卵细胞表现明显的极性,其合点端不具完整的细胞壁,它是电子致密物质在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两者质膜之间沉积所形成的一种非连续结构。(3)助细胞的明显特点是具丝状器,细胞器丰富,内质网发达,(4)中央细胞具大液泡,它的两个极核位于靠近卵器的一侧,细胞壁也有类似助细胞丝状器的结构。(5)授粉后4-5天,萝卜合子开始第一次分裂,胚胎发育遵循柳叶菜型模式。(6)萝卜初生胚乳核比合子早约2天分裂,属核型胚乳,在胚囊的合点端和珠孔端,曾出现胚乳的结节状聚集,授粉后第16天左右,从珠孔区胚乳开始了细胞壁自由生长和形成胚乳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星星草受精作用及其胚与胚乳早期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Griseb.)Scribn.et Merr.]受精过程及胚与胚乳的早期发育进行了观察,主要结论如下:(1)开花后2h,花粉管破坏1个助细胞,释放2个精子,精子呈逗点状。(2)开花后2~3h,2个精子分别移向卵细胞与极核。(3)开花后3~5h,精核分别贴附于卵细胞与极核的核膜上。(4)开花后5~10h,精核与卵核融合,雄性核仁出现,合子形成。(5)开花后5~6h,精核与极核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形成初生胚乳核,精核与极核的融合比与卵核融合要快。(6)开花后20h左右,合子分裂。(7)开花后8h,初生胚乳核。  相似文献   

11.
李平  郑学经 《植物研究》1986,6(4):113-118
多年来,由于对延龄草的营养叶的脉序和花被片的分化趋势的研究,引起众多学者对延龄草的系统位置发生了兴趣。我们已发表过延龄草的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形成,本文发表的是延龄草的胚乳发育,并在此基础上,对延龄草的系统位置谈一些看法。延龄草的胚乳发育始于合点端。受精极核第一次分裂形成二个子细胞,两细胞间由一弧形壁将胚囊分隔成珠孔端室与合点端室,前者大于后者。通常珠孔端室核先于合点端室核分裂。游离核沿胚囊边缘向中央分布,且由珠孔端开始形成胚乳细胞,其速度也快于合点端。胚乳发育为沼生目型。  相似文献   

12.
水稻胚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水稻(Oryza sativa L.)胚囊成熟时,卵细胞的合点端无细胞壁,核居细胞中部,细胞器集中在核周围,液泡分散于细胞周边区域。助细胞珠孔端有丝状器,合点端无壁,核位于细胞中部贴壁处,细胞器主要分布在珠孔端,液泡主要分布在合点端。开花前不久,一个助细胞退化。中央细胞为大液泡所占,两个极核靠近卵器而部分融合,细胞器集中在极核周围和靠近卵器处,与珠心相接的胚囊壁上有发达的内突。反足细胞多个形成群体,其增殖主要依靠无丝分裂与壁的自由生长,反足细胞含丰富活跃的细胞器,与珠心相接的壁上有发达的内突。开花后6小时双受精已完成,合子和两个助细胞合点端均形成完整壁。合子中开始形成多聚核糖体、液泡减小。退化助细胞含花粉管释放的物质,其合点端迴抱合子。极核已分裂成数个胚乳游离核,中央细胞中细胞器呈活化状态。反足细胞仍在继续增殖。讨论了卵细胞的极性、助细胞的退化、卵器与中央细胞间界壁的变化、反足细胞的分裂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双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妙男  杨小华   《广西植物》1995,15(4):358-362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Swingle)C.Jemey)双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授粉后24~48h,花粉管进入胚囊,穿过一个助细胞,放出两个精子。雌雄核融合和雄核与次生核融合同时发生在授粉后62~72,雄核与次生核融合速度快于配子融合,72h后即可见到初生胚乳核分裂。合子中的雌雄核仁在授粉后第5~6d融合,授粉后8~9d合成分裂形成二细胞胚。在双受精过程中,多次观察到有多条花粉管进入胚囊和多精入极核现象。原胚期有附加花粉管从珠孔进入。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大车前(Plantago major L.)胚乳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车前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经一次横分裂产生1个珠孔室细胞和1个合点室细胞;珠孔室两次纵向分裂一次横向分裂形成2层8个细胞,位于上层的4个细胞发育为4个珠孔吸器,位于下层的4个细胞发育为胚乳本体;合点室细胞进行一次核分裂,发育为两核的合点吸器。(2)珠孔吸器呈管状插入珠被组织,珠孔端细胞壁加厚呈现少量分支并具有壁内突,壁内突周围细胞质里分布着大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等,细胞核与核仁明显,细胞质浓厚,代谢活动旺盛;球胚期,珠孔吸器的体积呈现最大值,珠孔吸器周围的珠被组织均被水解,形成明显的空腔。珠孔吸器从珠被组织吸收并转运营养物质至胚乳本体,参与胚乳的构建与营养物质的贮藏。球胚后期,珠孔吸器逐渐退化。(3)4个胚乳本体原始细胞具旺盛的分生能力,经不断的平周与垂周分裂增加胚乳细胞数目,使胚乳本体呈现圆球体状,并将胚包围其中;珠孔吸器、合点吸器以及珠被绒毡层吸收转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本体;球胚后期,随着胚柄的退化,胚体周围的胚乳细胞被水解,为发育的胚所利用。(4)合点吸器的2个细胞核与核仁巨大,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主要绕核分布,液泡化明显;胚体与胚乳本体的体积增大,逐渐将合点吸器向胚珠合点部位挤压,合点吸器周围的合点组织逐渐被水解,形成巨大空腔。合点吸器自珠心组织吸收并转运营养物质至胚乳本体,参与胚乳的结构构建与营养物质的贮藏。球胚后期,合点吸器逐渐失去功能,呈现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双受精过程的细胞形态学及时间进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庭  申家恒  李伟  杨虹 《植物学报》2009,44(4):473-483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水稻(Oryz a sativa)受精过程中雌雄性细胞融合时的形态特征及时间进程, 确定合子期, 为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授粉后, 花粉随即萌发, 花粉管进入羽毛状柱头分支结构的细胞间隙, 继续生长于花柱至子房顶部的引导组织的细胞间隙中, 而后进入子房, 在子房壁与外珠被之间的缝隙中向珠孔方向生长, 花粉与花粉管均具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花粉管经珠孔及珠心表皮细胞间隙进入一个助细胞, 释放精子。精子释放前, 两极核移向卵细胞的合点端; 两精子释放于卵细胞与中央细胞的间隙后, 先后脱去细胞质, 然后分别移向卵核和极核, 移向卵核的精核快于移向极核的精核; 精核与两极核在向反足细胞团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完成雌雄核融合。大量图片显示了雌雄性核融合的详细过程以及多精受精现象。水稻受精过程经历的时间表如下: 授粉后, 花粉在柱头萌发; 花粉萌发至花粉管进入珠孔大约需要0.5小时; 授粉后0.5小时左右, 花粉管进入一个助细胞, 释放精子; 授粉后0.5-2.5小时, 精卵融合形成合子; 授粉后约10.0小时, 合子第1次分裂, 合子期为授粉后2.5-10.0小时; 授粉后1.0-3.0小时, 精核与两极核融合; 授粉后约5.0小时, 初生胚乳核分裂。  相似文献   

16.
西瓜胚和胚乳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玲  高新起  任秋萍 《广西植物》2002,22(5):437-T006
应用显微技术对西瓜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西瓜胚珠败育的原因。西瓜胚发育属紫菀型。合子第一次分裂为不均等分裂 ,形成的基细胞体积明显较顶细胞大 ,两细胞均含有多个液泡。原胚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胚柄。最外层的原胚细胞 ,与胚乳细胞相邻的壁上被胼胝质物质包围 ,且无外连丝存在 ;与胚囊壁相接的壁上无壁内突结构。胚的子叶体积增长的同时 ,子叶细胞内积累蛋白质和脂类物质 ,多糖物质的含量下降。胚乳发育属核型 ,在球形胚期开始自珠孔端向合点端细胞化 ,胚子叶分化出后开始自珠孔端向合点端退化。胚乳合点端在球形胚早期形成发达的胚乳吸器 ,开始呈游离核状态 ,后细胞化 ,在心型胚期之后退化。  相似文献   

17.
丫蕊花的双受精及胚和胚乳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为珠孔受精,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进行正常的双受精,其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受精后的初生胚乳核立即分裂,其发育方式为沼生目型,到发育后期,由游离状态的胚乳核形成胚乳细胞时,珠孔室和合点室都形成胚乳细胞,合子的休眠期很长,而且胚的发育过程较为缓慢,种子成熟时胚尚无器盲的分化,本文还观察了以上发育过程中淀粉粒,蛋白质的动态。  相似文献   

18.
王秀玲 《生物学通报》2001,36(12):15-15
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 ,2个极核或次生核与 1个精子结合后形成 1个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初生胚核经多次分裂形成多个胚乳游离核。有些植物的初生胚乳核和胚乳游离核分裂后紧跟着壁的形成 ,称为细胞型胚乳 ,如番茄等 ;有些植物初生胚乳核和胚乳游离核分裂时不伴随着壁的形成 ,而是形成多核体 ,到胚乳发育后期由胚囊的边缘向中央逐步细胞化 ,这种胚乳发育类型称为核型胚乳 ,如玉米、小麦、水稻等 ;还有一些中间类型的植物 ,称为双型胚乳 ,这种类型的植物仅见于某些单子叶植物。无论是核型胚乳植物还是双型胚乳植物的胚乳发育都涉及到从胚乳游离…  相似文献   

19.
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为珠孔受精,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进行正常的双受精,其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受精后的初生胚乳核立即分裂,其发育方式为沼生目型,到发育后期,由游离状态的胚乳核形成胚乳细胞时,珠孔室和合点室都形成胚乳细胞,合子的休眠期很长,而且胚的发育过程较为缓慢,种子成熟时胚尚无器盲的分化,本文还观察了以上发育过程中淀粉粒,蛋白质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竹节参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雌配子体(胚囊)的发育过程。竹节参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胚囊发育属蓼型,由合点端大孢子发育而成。游离核胚囊时期,胚囊珠孔端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都较胚囊合点端多;胚囊合点端相邻的珠被细胞中有含淀粉粒的小质体,与胚囊珠孔端相邻的退化中的非功能大孢子中则有含淀粉粒的大质体和大类脂体。成熟胚囊中,反足细胞较早退化;极核融合成次生核;卵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器数量较少;助细胞则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发达的丝状器。PAS反应表明,受精前的成熟胚囊中积累淀粉粒。次生核受精后,很快分裂产生胚乳游离核,到几十至数百个核时形成胚乳细胞。卵细胞受精后则要经过较长的休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