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绞股蓝属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报道了葫芦科绞股蓝属(Gynostemma B1.)8种共20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2,33,44,66,88多倍体现象极为普遍。两个亚属;绞股蓝亚属(Subgen.Gynostemma)和喙果藤亚属(Subgen.Triostellum)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1,并结合该属植物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和地理分布,对普遍出现的多倍体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属植物为典型的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中国是绞股蓝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绞股蓝属植物多倍体的系统进化研究表明,该属内广布物种绞股蓝多倍体种群经历了同源多倍化起源的过程。同时,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解决了绞股蓝属部分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绞股蓝属植物具有低水平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高水平的种群分化。另外,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表明,绞股蓝属植物发生了冰期后的种群范围扩张事件,气候波动和环境变迁可能驱使了该属植物的物种分化。本文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述评,以期为绞股蓝属植物资源利用、保护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柽柳科柽柳属的植物地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柽柳属是典型的旧世界温带分布属。对柽柳属3组68种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本属3个频度分布中心依次为伊朗—吐兰区的西亚亚区(30种/3组,其中特有种13种),中亚亚区(20种/2组,其中特有种6种)和地中海区(12种/3组,其中特有种6种)。由于伊朗—吐兰地区的西亚亚区存在本属最多的组与种、特有种多且可以见到柽柳属系统发育系列,因而认为该亚区是现存本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地中海地区包含的组、种数仅次于伊朗—吐兰区,并且特有种为6种,带有新特有种的性质,全是系统发育上相对年轻、进步的类型,被认为是本属的一个次级分布中心,另一个次级分布中心在中亚亚区,尤其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根据柽柳属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化石资料及地质历史资料,推测柽柳属起源于古地中海热带成分盛行的早第三纪始新世,具有起源古老的性质,并且随着晚第三纪古地中海的退缩、气候逐渐干旱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许多新的以温带成分为主适应旱生环境的现代柽柳属种类。柽柳属起源之后,首先繁衍、散布到以伊朗为中心的现代分布中心,其后以伊朗为廊道向西、向东扩散,在地中海沿岸、东非、阿拉伯半岛、非洲西南部及亚洲中部的荒漠地区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已知世界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约967种(种下分类等级未计算在内)。本文基于植物区系学的观点,讨论了属内8个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云间杜鹃亚属、纯白杜鹃亚属、异蕊杜鹃亚属的系统位置、分布式样。分析了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上的时间、空间关系。认为常绿杜鹃亚属和杜鹃亚属是在本属植物起源后的早期阶段就沿不同途径迁徙、繁衍的两个演化枝。自第三纪以来,它们的性状发展多样,种系高度分化。在现存类群中最具原始性状的亚属是常绿杜鹃亚属,这个亚属的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Fortunea,耳叶杜鹃亚组Subsect.Auriculata 保持较多原始性状。种的分布遍及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有1种),东亚种类最多,马来西亚次之。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既是多度中心又是多样化中心,马来西亚仅是多度中心。大多数种为地方特有性分布,特有现象十分突出,东亚和马来西亚的特有种共约862种,占种总数的89%以上中国有6个亚属(Candidastrum,Mumeazalea不产)约562种,其中特有种约405种。分析第三纪的化石记录,杜鹃属在全球分布的时间、地点,杜鹃属保持原始或古老性状的类群的现代适生地,认为中国西南至中国中部最有可能是杜鹃属植物的起源地,始祖类群起源的时间会是在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讨论了杜鹃属在第三纪至第四纪向北半球北部的传布,向亚洲西南、亚洲东南和向东亚的传布以及向大洋洲的传布。从杜鹃属在全球传布的现象和途径,看来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时间和窨历史对植物繁衍、传播有着重要制约作用,并受制于植物种系自身具有的遗传性和对环境强烈变化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金缕梅科:地理分布、化石历史和起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利用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金缕梅科各属植物的系统位置和分布式样,并结合化石、古地理及古气候等证据,讨论该科的分布中心,可能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以及现代分布式样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金缕梅科植物共30属144种,间断分布于亚洲西部、东部、东南部,非洲东部、南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中美洲和北美洲的东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尚无现代类群分布的记载。它基本上是一个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分布的科。通过对该科30个属的系统位置及其分布式样的分析,将金缕梅科属的分布归纳为:A.热带分布类型(18属),包括(1)热带亚洲分布(11属),(2)热带中美洲分布(2属),(3)热带非洲分布(2属),(4)热带大洋洲分布(3属),B.温带分布类型(12属),包括(5)东亚分布(7属),(6)西亚分布(2属),(7)西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9)北美分布(1属)。东亚区南部到印度支那区北部(即中国长江以南至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是它的现代分布区中心;根据化石证据、原始类型分布和外类群分布分析,提出该科植物起源于劳亚古陆,并曾经有一个很长的白垩纪历史,至少在早白垩纪金缕梅科植物的先驱就已经出现。最后,从地质和气候的变迁等方面探讨了金缕梅科现代分布区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 散布和分布区形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统一的原理,讨论了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散布和分 布区的形成。獐牙菜属包括11组16系154种,间断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中国西南部- 喜马拉雅地区汇集了大多数种类、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有类群,成为该属的多样化 中心和多度中心。该属的原始类群和外类群也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地,极有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地。该 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出现了各式的间断分布,根据有该属植物分布的大陆间及大陆与岛屿间分离和连接 的时间推测,该属的起源时间至少不会晚于晚白垩纪,也许更早,可追溯到中白垩纪。通过分类群间亲 缘关系和现代分布分析,显示出该属植物从起源地向周围和一定方向散布,形成了三个主要散布途径。在散布过程中植物本身也发生演化和就地特化,形成新的类群。  相似文献   

7.
安息香科的系统位置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息香科为柿目的一成员,包括11个属,为一自然的分类群.它与山茶科很接近,并可能是从它的祖先类群演化而来的.本文分析其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认为子房上位,花冠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裂片两倍,花序圆锥花序为原始性状,而子房下位.花冠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与花冠裂片的同数,花序少花或单花为进化性状.安息香属为本科最大的属,形态变异多样化,既具有最原始性状,为本科原始类群代表,同时又有较多进化性状.其他各属可能是以它作为基干演化而来.从分析各属的分布区类型,本科有7属分布于热带地区,但仅有3属真正分布于热带,其余4属分布于亚热带或其边缘地区.因此,安息香科基本上是一个热带科,但不典型,它可能是从古热带山区的亚热带地区演化而来的.根据全科的属和种的统计,有11属,150余种,间断分布于欧亚和美洲两大陆块上,亚洲有10属,57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在这一地区,以我国秦岭和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及华西南种类最丰富,包括有最原始类群和系统演化各阶段类群;热带南美洲有2属83种,这一带种类虽丰富,但仅2属及缺乏原始类群.因此,我们称东亚为安息香科的分布和分化中心,而热带南美洲为第二分布中心.根据化石记载结合本科现代分布格局,我们  相似文献   

8.
豆科黄华属的植物地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全面论述了全世界黄华属(豆科)植物地理。黄华属是豆科少数几个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之一。对黄华属5组21种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本属4个频度分布中心依次是:东亚地区(8种/3组,其中特有种4种),伊朗-土兰地区(7种/3组,其中特有种3种),落基山地区(7种/2组,均为特有种)及大西洋北美地区(3种/1组,均为特有种)。基于以下事实:在东亚地区存在本属最多的组与种;在此区可以见到黄华属系统发育系列;该属最原始的组种及最进化的组种也在该区出现等,可以认为东亚地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及分化中心。伊朗-土兰地区(中亚东部至喜马拉雅)及落基山地区所含种、组数仅次于东亚地区,而且多倍体现象多发生于这两区,因此可认为是本属的次生分布中心及分化中心。在此二地区,物种分化较活跃且复杂,先后描述了很多新种和变种,也曾进行过较多的归并处理。最近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不断揭示,在这地区曾被归并的一些分类群存在着较大不同,从而提醒分类学家对年轻区系中物种分化较活跃的类群进行分类处理时,无论是建新分类群还是对某些类群进行归并,应持谨慎态度。作者根据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形态演化趋势、现有的化石及地质历史资料,推测黄华属植物在中新世之前早已形成,并且在晚第三纪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失去陆地连接之前在两大陆已经存在,很可能是于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在劳亚古陆上起源于一个含羽扇豆生物碱的古槐成员。两大陆分离后,在不同的成种因子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演化格局:在亚洲,晚第三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古地中海消失及第四纪冰川作用引起的旱化、寒化,促进了该属植物的强烈分化;而在北美,第四纪的冰川作用及局部的山体隆起,可能是促进该属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根据黄华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及原始类群的分布式样分析,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亚区可能是本属植物的原始类型中心。  相似文献   

9.
绣线菊亚科是蔷薇科最原始的亚科,共有22属260余种, 包括常绿和落叶两大类群,前者是 原始类型。我国有8属100种,全都为落叶性。本文着重讨论中国各属的起源、演化和分布等 ,同时也概述全亚科植物在世界各植物区的分布等问题。绣线菊属Spiraea是该亚科落叶类群中最原始的属,它在早期发生趋异进化,衍生出形态各异而亲缘关系密切 的不同属,本文阐明了中国各属的系统位置和属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我国各属地理分布的 分析对比,属的分布区可归纳为5个类型。对全球绣线菊亚科植物在世界各植物区中的属、种数统计表明,东亚区有8属105种,其中有96个特有种,是该亚科植物分布最多而又最集中 地区,具有在系统发育上处于各主要演化阶段的落叶类型,因此,东亚区是全球绣线菊亚科植 物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也是落叶类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在北美洲,从马德雷区至落基山区一带分布着11属46种,均为特有种,显然北美洲西部也是该亚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但可能是第二分布中心。南美洲至今保存2个较古老的常绿属,即Quillaja和K ageneckia,基于此,南美洲可能是绣线菊亚科某些常绿属早期分化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中国绣线菊亚科植物在东亚区占绝对优势,有8属82种,其中有62个特有种,分别占该区属 、种和 特有种数的100%、82%、和65%, 这些类群分布最密集地区是在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中的横断山脉地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西部,这一带是中国绣线菊亚科的现代分布和多样性中心,很可能是某些属的发源地。由此看来,绣线菊亚科的落叶属可能起源于劳亚古陆。据化石记载,该亚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0.
论松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起源和扩散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李楠 《植物分类学报》1995,33(2):105-130
松科有10属,约235种,是现存球果类中最大的一群,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在北温带及亚热带山地针叶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系统发育统一的原理,在利用松科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尤其着重于对化石资料的分析,同时综合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植物区系资料,对松科的种系发生及地理分布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主要观点如下:a)松科在地质时期是一个很庞大的类群,有过很多属。中生代以后其中很多属都相继绝灭,现代松科只是其祖先中少部分喜温性分支的后裔;却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发展成现今北温带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兴旺与温带成分的出现密不可分,这就决定了它与其它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原始裸子植物科属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温带成分主要是现以衍生科属为主,而现代松科即是这样一类衍生类群。b)松科的起源时间虽然可追溯到侏罗纪甚至三叠纪,但现代松科各属的出现却是在早白垩期纪至第三纪之间。c)松科各属可能并非是在同一阶段、同一地点起源的。松属可能是现存的分化最早的类群,于侏罗纪至早白垩纪期间起源于欧美古陆,其它属则到晚白垩纪至第三纪早期(有1—2属至中期)才陆续从其祖先复合体中分化出来,分化地仍限于劳亚古陆,但有向太平洋植物区转移的倾向,该区至今仍是现代松科植物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d)现代松科的早期扩散可能存在以下三条主要的迁徙路线,即:欧美路线、欧亚路线和古白令路线。e)松科遍布北半球的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以上述三条迁徒路线为基础的。此外,还受到自第三纪以来古地质、古气候、古区系的变迁,植物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f)将松科划分为6区、4亚区,并附有分区图、各区所分布种数的统计表以及各属目前的地理分布和化石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
The genus Gynostemma consists of 16 species and 2 varieties, which fall into two subgenera and two sections, i. e. , Subgen. Trirostellum including two new sections, Sect. Pentagynae and Sect. Trirostellae, and Subgen. Gynostemma. The modern distribution centre of the genus ranges from drainage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Yunnan, southwest China. Northwards, it is distributed to the south slope of the Qinling Range and the south branch of the Huaihe River, eastwards through central-eastern China to Korea Peninsula and northern Japan; in the south, it extends to Indo-China, Malaysia, Philippines, Indonesia and Papua New Guinea, with the west limit of this genus found in northwestern India.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genus indicates a nature of Tropical Asia Type.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centr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both primitive and advanced groups, also by means of palaeogeological, palaeogeographical and palaeoclimatical evidence and the origin of its out group, the genus Gynostemma, together with its closely allied genera Hemsleya, Gomphogyne, etc. is considered to have originated on the Kham-Dian Oldland during the Early Tertiary.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栎属(壳斗科)基于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三棱栎为外类群,基于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对中国栎属进行初步的分支分析,结果显示了栎属内稳定的“支”结构及其种间关系。栎亚属可划分为5个组,分别为巴东栎组,高山栎组,Jiang子栎组,麻栎组和槲栎组,Jiang子栎组是栎亚属常绿栎类与落叶栎类之间的过渡类群;高山栎组应为栎亚属常绿栎类中的特化类群,而非最原始类群,5个组中,仅巴东栎组不是单系类群,而是一个多系类群,青冈亚属较栎亚属早分支,可划分为3大类;无毛类,简单被毛类和复杂被毛类;无毛类最原始,复杂被毛类与栎亚属关系最近,因此,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对解决栎亚属组间亲缘关系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世界蒿属植物区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林有润 《植物研究》1995,15(1):1-37
本文从多学科, 包括形态、地理分布、孢粉、古植物、谱系分支分析及化学成分等学科的研究, 论述了世界蒿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其种属地理、历史地理和区系地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71个中国蒿属植物样品的精油化学成分,鉴定出305个化合物。这些样品代表64个种,其中蒿亚属47种,龙蒿亚属17种。 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两亚属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蒿亚属精油中主要含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而在龙蒿亚屑精油中主要含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这种分布与中国蒿属植物从较原始到进化划分为7个组的系统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蒿亚属:莳萝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蒿组(单萜类化合物)→艾组(单萜类化合物)→腺毛蒿组(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白苞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龙蒿亚属:龙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牡蒿组(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椴树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椴树属Tilia是椴树科一个形态特殊且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构成典型的北温带分布格局,三个分离的分布区之间缺乏共有种。本文对各分布区的种类进行重新评价,确认全属25种。其中东亚17种,占68%,包含了现存种类各个演化阶段的类群,是现代分布中心;欧洲-西西伯利亚6种,属于木果组及壳果组;北美2种,均为木果组成员。化石分布与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基本相似,但分布纬度较现代分布偏北,达到北纬80°附近,且还出现于现今无椴树分布的亚洲大陆腹地,北美西部椴树至第三纪末完全绝迹,而东部到第四纪才有化石记录。根据现代地理分布,结合化石证据、地质历史、气候变迁及形态演化推测,椴树属可能在白垩纪晚期起源于中国东部亚热带山地,至少到始新世之前已散布至欧洲和北美西部。渐新世之后的全球降温和更新世大冰期对椴树属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Juncus Linn. is a cosmopolitan genus with about 240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both hemispheres, but most abundant in the frigid and temperate zones. In the present paper, a revision of this genus in China is made, and a key to the species is provided.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the genus Juncus Linn. from China, recognizing six subgenera, 14 sections (includ. ten new), four series (includ. two new), 77 species (includ. 14 new), one subspecies (new) and ten varieties (includ. four new). They are as follows: Subgen. 1. Genuini Buchen. Sect. 1. Inflexi K. F. Wu, sect. nov. Sect. 2. Effusi (V. Krecz. et Gontsch. )K. F. Wu, stat. nov. Subgen. 2. Pseudotenageia V. Krecz. et Gontsch. Sect. 1. Kangpuenses K. F. Wu, sect. nov. Sect. 2. Compressi (V. Krecz. et Gontsch. )K. F. Wu, stat. nov. Sect. 3. Tenues (V. Krecz. etGontsch.)K. F. Wu, stat. nov. Subgen. 3. Poiophylli Buchen. Sect. 1. Nigroviolacei K. F. Wu, sect. nov. Sect. 2. Bufonii (V. Krecz. et Gontsch. )K. F. Wu, stat. nov. Subgen. 4. Graminifolii Buchen. Subgen. 5. Septati Buchen. Sect. 1. Allioides K. F. Wu, sect. nov. Sect. 2. Articulati K. F. Wu, sect. nov. Ser. 1. Articulati V. Krecz. et Gontsch. Ser. 2. Dongchuanenses K. F. Wu, ser, nov. Subgen. 6. Alpini Buchen. Sect. 1. Triglumes K. F. Wu, sect. nov. Ser. 1. Triglumes K. F. Wu, ser. nov. Ser. 2. Benghalenses K. F. Wu, ser. nov. Sect. 2. Minimi K. F. Wu, sect. nov. Sect. 3. Sikkimenses K. F. Wu, sect. nov. Sect. 4. Concinni K. F. Wu, sect. nov. Sect. 5. Sphacelati K. F. Wu, sect. nov.  相似文献   

17.
中国麻黄属的地理分布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现有麻黄属植物15种,2变种和1变型,这些种属于膜果麻黄组和麻黄组中的麻黄亚组,没有原始类型藤麻黄亚组的代表。我国除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的省区处,其他省区都有分布。麻黄花粉的化石-麻分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麻黄在过去曾遍布我国各地,发现的最早时期是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早第三纪时,种类较现在丰富,将近50种,根据麻黄粉在世界各地地层中的分布和时期,结合大陆飘移和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推断,原麻黄在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国产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灯心草属分类系统排列,首次确认我国产6亚属,14组(包括10个新组),4个系(包括3个新系),77种(包括14个新种),l亚种(新亚种)和10变种(包括4个新变种),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对国产堇菜属(Viola L.)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选择Hybanthus concolor和鳞隔堇(Scyphellandra pierrei)作为外类群,对国产堇菜属植物54种1亚种共66个序列进行分析。分子系统树中获得强烈支持的中国堇菜属属下组级分类群有Sect.Viola、Sect.Diffusae、Sect.Bilobatae、Sect.Vaginatae。Subgen.Melanium与Sect.Viola和Sect.Trigonocarpae聚在一起,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但Sect.Trigonocarpae支获得的支持率较低。分子系统树证实了Subgen.Dischidium与Subgen.Chamaemelanium的近缘关系,但不支持根据距的长短将Subgen.Dischidium划分为Sect.Longicalcaratae和Sect.Brevicalcaratae的处理。而Pinnatae类群应该作为Sect.Adnatae下的一个亚组处理。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学特征对V.lucens、V.magnifica、V.dissecta、V.yunnanensis等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0.
Studied in this work was seed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Plantago (2 subgenera, 8 sections, 17 species and 1 variety )in China. The sculpture was observed under 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e. Four forms of seed morphology are recognized as follows: (1)Multi-angular type: seeds are variously angulate, yellow-brown or black, 6-30 in a fruit; seed-coat sculpture ranges from reticulate to papillate. It occurs in Subgen. Plantago Sect. Polyneuron: P. scheideri, P. denstflorus, P. major, P. hostifolia, P. asiatica, P. erosa and P. centralis. (2) Navicular type: seeds are navicular, yellow, brown to black, 2 in a fruit; seed-coat sculpture is reticulate. It was found in Subgen. Plantago Sect. Novorbis: P. virginica; Sect. Arnoglossum: P. lanceolata; Sect. Leucopsyllium: P. minuta, P. lessingii and P. aristata and Subgen. Psyllium Sect. Psyllium: P. indica. (3)Ovoid type: seeds are long-ovoid, yellow-brown, black and lustrous. Seed-coat sculpture scali-ratiform. P. maxima in Subgen. Plantago Sect. Lamprosantha belongs to this type. (4)Recti-circular type: seeds are recti-circular, yellow-brown, black, 1-2 or 4-5 in a fruit; seed-coat sculpture is reticulate and papillate. It was found in P. maritima var. salsa of Subgen. Plantago Sect. Coronopus and P. depressa, P. camtschatica and P. arachnoidea of Sect. Mesembrynia. The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coat sculture exhibit specific characters, by which some of confused species can be clarified and a new species, P. densiflorus J. Z. Liu. is established. The present author’s seed morphology classification is in accordance with Pilger’s systemof the genus, which was established using other fe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