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探讨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同模型组比较,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及MDA活性,升高肝组织中GSH-Px和SOD的活性,并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保肝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柴胡及五味子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小鼠治疗效果。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ALT、AST和肝组织MDA、SOD、GSH水平,并进行肝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五味子、柴胡、五味子及柴胡连用高、低剂量组与CCl4模型对照组比较ALT、AST、MDA、SOD含量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五味子和柴胡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浆ALT、AST水平,具有良好的保肝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黔产毛蒟水提物(PTE)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中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0.01 g/kg的0.15%CCl_4菜油溶液造模)、PTE组(低剂量组0.5 g/kg和高剂量组1.0 g/kg)和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0.15 g/kg)。检测各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肝脏的湿重指数;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血清AST、肝脏指数、肝组织MDA含量以及血清TNF-α明显增高(均P0.01),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相比,PTE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ALT显著降低(P0.01),PTE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AST、肝脏指数、肝组织MDA含量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并减轻了肝组织病理损害。PTE可减轻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蓑衣莲酮硫酸酯(Auriculatone sulphate,AS)是天然保肝活性化合物蓑衣莲酮的前药。为评估AS的保肝作用,课题采用小鼠腹腔注射300 mg/kg的对乙酰氨基酚(APAP)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静脉注射给予25 mg/kg的AS,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变化,从肝损伤水平初步了解AS对肝脏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了解AS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直观评价AS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后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AS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和LDH的水平,使其趋近于正常水平(P0.001)。与模型组相比,AS不但可以显著降低肝脏中MDA的水平(P0.001),而且显著增加GSH水平和SOD的活性(P0.001)。病理学检查显示,AS能显著改善APAP对肝组织的破坏,使肝组织的结构趋近于正常。综上,静脉注射AS可有效保护小鼠免受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肝脏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造成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达肝清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SOD、MDA、GSH-PX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达肝清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同时能减少肝匀浆MDA含量,并能使降低的肝匀浆SOD、GSH-PX活性升高。该实验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物质蟛蜞菊内酯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CCl4制作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进行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蟛蜞菊内酯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蟛蜞菊内酯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和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SOD活力增强,明显减轻肝组织变性。结论蟛蜞菊内酯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究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采用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处死后取血液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脏计算肝指数并制备肝匀浆测定其中谷胱甘肽(GSH)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并对小鼠肝脏进行组织切片观察,评价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联用对小鼠肝组织的保护效果。实验显示,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各配比(LBP 50 mg/kg+APS 100,LBP 70 mg/kg+APS 400,LBP 350 mg/kg+APS 800)均能显著抑制CCl_4急性肝损伤所引起的MDA含量、肝脏指数、ALT和AST活性的升高(p0.05),有效地提高肝脏中GSH的含量,减轻小鼠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本研究表明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联用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叶黄素酯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万寿菊花中提取的叶黄素酯体内对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模型组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脱甘肽(GSH)、血清中天门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糖原,脑、心脏、股四头肌SOD、MDA的活性。结果叶黄素酯可抑制由于氧化损伤所致的小鼠肝SOD、MDA、CAT、GSH和血清中AST、AIJT的异常升高;降低脑、心脏、股四头肌SOD、MDA水平;降低血糖,提高肝糖元水平。结论叶黄素可通过影响组织、血清中相关酶活性而对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优化紫甘薯叶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提取物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3因素(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3水平正交试验,以紫甘薯叶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为考察指标,优化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并用CCl_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不同剂量的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0.1 g/kg、0.3 g/kg)对肝损伤的影响,探讨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的肝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17 min。与模型组相比,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能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和GSH水平,明显减轻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损伤程度,表明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解酒护肝饮解酒效果及其对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醉酒模型,确定致醉剂量;通过醉酒睡眠实验比较解酒护肝饮解酒特性;通过测定醉酒小鼠血乙醇含量的变化,研究解酒护肝饮对乙醇代谢的影响;通过建立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AST、ALT、SOD活性,GSH、MDA水平,HE染色切片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研究发现小鼠最佳致醉剂量为11 m L/kg;与模型组比较,解酒护肝饮高(HD)、中剂量组(MD)均可延长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p<0.05),高、中剂量组可降低酒精灌胃后2 h、3 h时间点血乙醇含量(p<0.05);与模型组比较,急慢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ST、ALT活性(p<0.05),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各剂量组肝组织SOD、GSH水平上升(p<0.05),MDA水平下降(p<0.05),而在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中,低剂量组(LD)的SOD、GSH及MDA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病理切片观察可见,急慢性酒精肝损伤模型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肝组织因乙醇而导致的肝损伤,并且高、中剂量组效果较好。本研究表明解酒护肝饮可显著延长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降低血乙醇的含量,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BE低、中、高剂量组(50,100,and 200 mg·kg-1),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剩余小鼠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一次,随后GBE低、中、高剂量组按照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治疗2 d后取材。观察各组肝脏大体情况和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取血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和TNF-α、IL-6的水平;取肝检测各组肝组织中SOD、MPO的活性和GSH、MDA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组织中Nrf2、HO-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明显肿大,病理表现差,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的含量和MPO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GBE组肝脏肿大减轻,病理表现有所改善,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MDA的含量和MPO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Nrf2、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其中高剂量GBE组治疗效果最明显。结论:GBE可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HO-1抗氧化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育阴软肝方对小鼠化学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育阴软肝方低、中、高剂量组(n=11),连续给药7 d后,采用腹腔分别注射D-半乳糖胺(DGal N)、四氯化碳(CCl4)或硫代乙酰胺(TAA)复制三种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肝组织抗氧化酶及氧化产物的水平,研究育阴软肝方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育阴软肝方能降低D-Gal N、CCl4或TAA诱发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提高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其降酶保肝、抗氧化作用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育阴软肝方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芍药苷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将36只健康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芍药苷对照组,CCl_4模型组(0.1%,20 mL/kg),高、中、低剂量芍药苷+CCl_4组(10 mg/kg,30 mg/kg,100 mg/kg),每组6只。24 h后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性及MDA和GSH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含量;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q RT-PCR检测肝组织中HO-1 mRNA的表达。实验发现PAE降低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改善肝脏的病理形态;芍药苷抑制CCl_4诱导氧化应激,升高肝组织HO-1 mRNA水平;降低TNF-α、IL-6含量;芍药苷减低肝组织中Caspase-3活性,减少肝细胞凋亡。由此可知,芍药苷可保护CCl_4诱导的急性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减少肝细胞凋亡,促进抗氧化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杭白菊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杭白菊的保肝作用进行了研究。以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将杭白菊乙醇提取物和多糖部分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灌胃给药8 d,分别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肝匀浆丙二醛(MDA)、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表明:杭白菊乙醇提取物和多糖部分高剂量组对血清GPT、GOT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杭白菊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显著拮抗肝脏MDA的升高。表明杭白菊有保护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明  赵小超  银江林  陈柏承  周静 《蛇志》2017,(3):270-272
目的研究水杨柳根D_(101)树脂提取物(HRE)对肝损伤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行连续灌胃给予50%白酒30天制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于小鼠腹腔注射CCl_4制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周2次于大鼠腹腔连续注射CCl_430天制造慢性肝损伤模型,然后分别测定各动物血清ALT和AST水平。结果在酒精性和CCl_4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HRE高、中剂量组(小鼠为2.7g/kg,1.8g/kg;大鼠为3.9g/kg,2.6g/kg)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P0.01或P0.05);在CCl_4急性肝损模型小鼠中,HRE高、中剂量组(2.7g/kg,1.8g/kg)也能显著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P0.01或P0.05)。结论水杨柳根的D_(101)树脂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多糖和皂苷,具有保肝降酶作用,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将健康昆明种小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联苯组、伤寒头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各分组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CCl4花生油溶液0.1mL/10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试小鼠禁食24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分离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检测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剖检并取肝脏组织测肝脏重量,取部分肝组织研磨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观察伤寒头处理下小鼠血清中AST、ALT、ALB和TP以及肝脏中SOD、MDA和GSH-PX的变化。结果表明,各伤寒头治疗组对AST、ALT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对TP、ALB没有影响(P0.05);各伤寒头治疗组对SOD和GSH-PX有升高作用(P0.05),对MDA有降低作用(P0.05),对肝脏指数没有影响(P0.05)。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断伤寒头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SOD和GSH-PX酶的活性,降低MDA来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聚乙二醇修饰重组细胞珠蛋白(PEG modified recombinant cytoglobin,PEG-rCygb)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CCl4诱导KM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尾静脉注射PEG-rCygb,收集血清及肝脏组织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PEG-rCygb治疗组小鼠肝脏系数减小,血清中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T-SOD、CAT活性升高。肝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PEG-rCygb可以缓解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炎症因子,减轻肝细胞损伤。体外细胞学实验表明rCygb经PEG修饰后对H2O2造成的肝星状细胞(HSC)氧化损伤发挥的保护作用增强。研究结果显示PEG-rCygb提高了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黄根醇提物为实验药物,对其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MTD)和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根醇提物最大耐受量为2080g生药/kg,并能显著降低CCL4、D-GalN所致的小鼠血清中ALT、AST升高(P<0.01);亦能明显降低BCG和LPS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中的MDA的水平(P<0.01),增加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的水平(P<0.01)。该实验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只小鼠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STZ (30 mg/kg)腹腔注射连续5 d,9 d后测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视为糖尿病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熊果酸组(100 mg/kg)(n=10);另取10只小鼠设为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小鼠称重,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FBG、血清TC、TG含量,ALT、AST活性、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HE染色显示部分肝细胞水肿,轻度脂肪变性,门管区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熊果酸组与模型组比较,FBG,血清TC、TG含量,ALT、AST活性、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HE染色显示熊果酸组肝细胞排列较为整齐,水肿不明显,淋巴细胞少量存在。结论:熊果酸对高脂饲料联合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血糖、调节血脂、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探讨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 zinate,DG)对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 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连续给予ICR小鼠各保肝药的临床等效量7天后,再以Con A造成小鼠肝损伤。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药物代谢物与转氨酶异常大鼠血清共孵育,检测DG对转氨酶活性的直接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凋亡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DG的保肝机制。结果显示,58. 5 mg/kg DG能够改善Con A所致小鼠肝脏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而对AST、ALT的活性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DG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以及BAX/BCL-2的表达)和炎性反应(降低TGF-β1、COX-2、IL-6、TNF-α和IFN-γ等炎性因子水平)。综上所述,DG可改善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