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反式丁香苷(1)、3'-去甲基-连翘苷(2)、半萜苷(3)、香草醛(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布渣叶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 L.)的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无羁萜(1)、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2)、山柰酚-3-O-β-D-[3,6-二(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6)、牡荆苷(7)、佛来心苷(8)、异佛来心苷(9)、异牡荆苷(10).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布渣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山牡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山牡荆根茎的化学成分。山牡荆根茎经80%丙酮提取,采用硅胶和凝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山牡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牡荆葡基黄酮(2)、20-羟基蜕皮素-20,22-单丙酮化合物(3)、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4)和胡萝卜甾醇(5),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仙茅苷丙——仙茅根茎的新酚苷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仙茅(CurculigoorchioidesGaertn.)根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curculigoside(1)、curculigosideB(2)、curculigosideC(3)和2,6-dimethoxylbenzoicacid(4)。其中,化合物3为一个新的酚苷类成分,命名为仙毛苷丙,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ESI-MS)鉴定其化学结构为5-羟基-2-O-b-D-吡喃葡萄糖基苄基-3'-羟基-2',6'-二甲氧基苯甲酸酯。  相似文献   

5.
采用80%丙酮提取物的水萃取部位,利用凝胶、MCI、反相碳18、及 Toyopearl Butyl-650C 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黄酮和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苷(2)、异懈皮苷(3)、芦丁(4)、异牡荆素(5)、牡荆素(6)、木犀草素-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7)、2-phenethylβ-D-glucoside(8)、icariside D1(9)、2-苯乙基-D-芸香甙(10)。其中化合物1-3、5-6、8-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尖叶胡枝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凝胶和聚酰胺等柱层析及HPLC等方法对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 (Pall.) Kitag.]70%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荭草素(1)、牡荆苷(2)、异荭草素(3)、异牡荆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6)、6-xylopyranosylluteolin(7)、异杨梅树皮苷(8),其中化合物5~8为首次从尖叶胡枝子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表明:碳苷黄酮(化合物1~4)是尖叶胡枝子黄酮类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资源,尖叶胡枝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显脉獐牙菜(Swert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UV、IR、MS、1H NMR、13C NMR等波谱鉴定其结构。从显脉獐牙菜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1,3,8-三羟基-5-甲氧基酮(2)、5,7,3',4'-四羟基黄酮(3)、3,5,7,3',4'-四羟基黄酮(4)、2-C-β-D-吡喃葡萄糖-1,3,6,7-四羟基酮(5)、獐牙菜苦苷(6)、当药苦酯苷(7)、羟基当药苦酯苷(8)、齐墩果酸(9)、胡萝卜苷(10),化合物3~5、7、8和10为首次从显脉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D-鼠李糖苷(7)、芹菜素-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芹菜素-7-O-α-D-葡萄糖醛酸苷(10)。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从漏芦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α-D-鼠李糖苷(7)、芹菜素-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芹菜素-7-O-α-D-葡萄糖醛酸苷(10)。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西双版纳傣药痹通剂的配方植物文殊兰的叶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以及抗炎活性研究。通过色谱柱分离纯化,从文殊兰叶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7,4'-二羟基黄烷(1)、7,4'-二羟基-8-甲基黄烷(2)、杜鹃素(3)、stigmast-4-ene-3β,6β-diol(4)、byzantionoside B(5)、daucosterol+stigmasterol-3-O-glucopyranoside(6)、(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7)、5-hydroxy-6,7-methylenedioxy-2-methylchromone(8)、正丁基吡喃果糖苷(9)、豆甾醇(10)、豆甾醇苷(11)、β-谷甾醇(12)、胡萝卜苷(13),其中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文殊兰叶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NO抑制活性,即显著的抗炎活性,本次实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7,4'-二羟基-8-甲基黄烷(2)和杜鹃素(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异常活化和肿瘤发生、组织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已有选择性HDAC抑制剂(HDACi)应用于临床.本实验采用HDACi筛选试剂盒进行活性追踪,从健骨中药箭叶淫羊藿70%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合物鉴定为槲皮素(1)、牡荆苷(2)、山奈酚-3-O-a-L-阿拉...  相似文献   

12.
牛奶菜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牛奶菜(Marsdenia sinensis Hemsl)根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芹菜素(1),(2S)-柚皮素(2),木犀草素(3),异牡荆素(4),8-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nidin(5),5,7-二羟基色原酮(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化合物1~5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采用p NPG法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主要为乙酸乙酯部位(IC_(50)=6. 96±0. 82 mg/L)和正丁醇部位(IC_(50)=5. 27±0. 26 mg/L),且显著强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_(50)=2840. 61±6. 44 mg/L)(P 0. 05)。从蒲桃枝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1)、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查耳酮(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4)、5,4'-二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酮(5)、对羟基苯甲醛(6)、槲皮苷(7)、鞣花酸(8)、丁香苷(9)、丁香酸葡萄糖苷(10)、腺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2~5和7~8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搜集青天葵Nervilia fordii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的分布样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南药青天葵进行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对青天葵各生态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青天葵在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的人工栽培区。中国、巴西、越南、老挝等11个国家和地区境内皆有青天葵生长的适宜区;其中适宜区面积最大的为中国,总面积为406 980.1 km~2,占全部面积的69%;青天葵在中国的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区)。GMPGIS分析结果为青天葵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青天葵药用资源,以期促进稀缺药用资源青天葵的区划研究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等方法从苦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及与文献值对照,分别鉴定为4-羟甲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醛(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3)、7-羟基-香豆素(4)、反式香豆酸(5)、对羟基苯甲酸(6)、苜蓿素(7)、7-甲氧基-苜蓿素(8)、demethyltorosaflavone(9)、6-反式-(2'-O-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10)、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11)、苜蓿素-7-O-葡萄糖苷(12)、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13)、苜蓿素-4'-O-葡萄糖苷(14)、牡荆苷(15)和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16)。其中除化合物4、7及1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竹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算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素(1)、β-D-吡喃半乳糖-(3→3)-O-β-D-吡喃半乳糖(2)、丁香脂素(3)、(Z)-3-已烯-D-吡喃葡萄糖(4)、(E)-2-已烯-D-吡喃葡萄糖(5)、4-O-乙基没食子酸(6)、没食子酸(7)、胡萝卜苷(8)、β-谷甾醇(9).  相似文献   

17.
研究槐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利用硅胶柱、ODS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槐角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槐角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染料木素(1)、山萘酚(2)、鸢尾苷(3)、芒柄花苷(4)、α-鼠李异洋槐素(5)、鹰嘴豆芽素A-7-O-β-D-葡萄糖苷(6)、南酸枣苷(7)、thevetiaflavon(8)、香豌豆酚-7-O-β-D-葡萄糖苷(9)、山萘酚-7-O-β-D-葡萄糖苷(10)、槲皮苷(11)、山萘酚-3-O-β-D-槐糖苷(12)、染料木素-7,4'-双葡萄糖苷(13)、槲皮素-3-O-β-D-槐糖苷(14)、山萘酚-3-O-β-D-槐糖-7-O-α-L-鼠李糖苷(15)。其中化合物6~12、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10、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了抗骨质疏松体外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除化合物7和15以外,其他化合物均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全草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HPLC柱等等色谱方法对蝴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蝴蝶花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8R,7'E)-4-hydroxy-3,5'-dimethoxy-4',7-epoxy-8,3'-neolign-7'-ene-9,9'-diol 9'-ethyl ether(1)、丁香脂素(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ether(3)、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ether(4)、4-O-β-d-(6-O-vanilloylglucopyranosyl)vanillic acid(5)、4-[6-O-(4-hydroxy-3,5-dimeth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oxybenzoic acid(6)、藏黄连新苷B(7)、belalloside B(8)、藏黄连新苷A(9)、茶叶花宁(10)、sakuranetin(11)、鼠李柠檬素(12)、鸢尾甲黄素B(13)、染料木素(14)、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异黄酮(15)、野鸢尾苷元(16)、8-羟基鸢尾苷元(17)、3'-O-methylorobol(18)。其中,化合物1~18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6、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保肝、抗炎、抗氧化等体外药理活性筛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紫叶李果实95%乙醇提取物进行提取分离纯化,运用IR、UV、1H NMR、13C NMR、HMBC、HSQC等波谱学技术鉴定5个化合物:3-O-乙酰基原儿茶酸(1)、2(R)-羟基丁二酸-1-甲酯(2)、3,3',4,4'-四羟基联苯(3)、β-胡萝卜苷(4)和槲皮素(5)。化合物1~4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并且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1H NMR,13C NMR数据。对已分离的5个化合物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5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及HPLC等方法对链霉菌FIM-080014发酵液及菌丝体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7个核苷类化合物。通过NMR及MS等方法鉴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尿嘧啶(1)、尿嘧啶核苷(2)、2'-脱氧尿嘧啶核苷(3)、5'-C-甲基尿嘧啶核苷(4)、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5)、2'-脱氧鸟嘌呤核苷(6)和次黄嘌呤(7),其中化合物4首次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1~7对神经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7、2.1、4.4、1.4、3.6、2.5和2.4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