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淫羊藿保健酒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以淫羊藿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淫羊藿保健酒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影响的顺序为: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量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浸提时间影响最小;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3h。在此条件下,淫羊藿总黄酮提取量为95.53±1.36mg/g。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和500 mmol/L)的Hoagland's培养液处理两种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幼苗,处理30 d后分别测定其株高、叶表面积、干物质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以明确淫羊藿属两种药用植物的抗盐特性.结果显示:(1)盐胁迫对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均有影响,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淫羊藿、箭叶淫羊藿的株高和叶表面积均逐渐显著减小;各器官干物质生物量逐渐降低,但淫羊藿的干物质下降量较小(不显著),且同一处理下淫羊藿的生物量明显小于箭叶淫羊藿.(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除淫羊藿茎的总黄酮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外,淫羊藿根、叶和箭叶淫羊藿根、茎、叶均呈现在低浓度范围内总黄酮含量增加,且箭叶淫羊藿的含量高于淫羊藿;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其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淫羊藿的含量高于箭叶淫羊藿.研究表明,淫羊藿的抗盐性明显高于箭叶淫羊藿,适于高盐土壤环境种植,但在低盐环境条件下,种植箭叶淫羊藿可显著提高总黄酮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条件和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淫羊藿苷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淫羊藿苷含量。结果显示,以幼叶为外植体,培养基为N6+2, 4-D 3 mg/L+6-BA 1 mg/L+NAA 0.5 mg/L,在黑暗或弱光(1 000 Lx)和(21±1)℃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别达5.24%和0.564%,与叶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初步建立了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高产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组培苗生产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淫羊藿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后,考察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O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体积分数70%的乙醇、料液比(g/mL) 1:3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时为最佳条件,得到淫羊藿提取物中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246%.淫羊藿总黄酮对·OH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对油脂氧化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璐  黎云祥  权秋梅  张林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17-2522
2009年8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次生落叶阔叶林红桦群落(群落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细叶青冈群落(群落Ⅱ)和常绿阔叶林油樟群落(群落Ⅲ)下生长的柔毛淫羊藿各器官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柔毛淫羊藿叶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茎中最低;群落Ⅰ的柔毛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5.32±0.23)%和(0.47±0.05)%]均显著高于群落Ⅱ[(4.06±0.03)%和(0.32±0.01)%]和群落Ⅲ[(4.15±0.07)%和(0.28±0.09)%];土壤氮含量和pH值对柔毛淫羊藿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影响较大,柔毛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较低的氮供应水平和较高的土壤酸度可能使群落Ⅰ柔毛淫羊藿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盛茂银  陈庆富   《广西植物》2007,27(3):440-443
用压片法对原产贵州的六种淫羊藿属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淫羊藿在核型上基本相同,都有1对中间随体染色体,而且都为对称核型。箭叶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黔北淫羊藿、四川淫羊藿的核型公式均为6m(2SAT)+6sm,而黔岭淫羊藿的为8m(2SAT)+4sm。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加热回流法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等实验条件可能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溶剂选择为乙醇,采用加热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淫羊藿苷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淫羊藿的料液比以及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的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加热回流提取法为料液比1:10(m:V,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40min,乙醇体积分数75%。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药用植物淫羊藿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淫羊藿总黄酮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测定了淫羊藿属(Epimedium)7个种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经二阶导数处理、主成分分析聚类及加权多元离散校正处理后, 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的定标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定标样品集预测方程的定标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及交互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 5、0.023 0和0.044 3; 检验样品集方程的定标决定系数、检验标准差及偏差分别为0.965 1、0.018和0.006, 达到了快速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要求。该方法为淫羊藿总黄酮的快速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淫羊藿属植物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淫羊藿总黄酮是淫羊藿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迄今从国内淫羊藿属13种植物中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有106种.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抗抑郁、增强免疫调节、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应用常规压片法对7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为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及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7种淫羊藿属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2,基数x=6;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天全淫羊藿5个种均有4对m染色体和2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12=8m(2SAT)+4sm,其中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具有3对m染色体和3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2=6m(2SAT)+6sm。拟巫山淫羊藿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其余物种第1对染色体均有随体;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天全淫羊藿均属于Stebbins 2A类型,水城淫羊藿为Stebbins 1A类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发现,该属植物不同种间的核型高度一致,核型稳定,种间核型差异小,核型结构与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相关性较小。因此,淫羊藿属是一个在核型进化上较为保守的植物类群,用核型分析对该属植物属下进行种类鉴定、遗传演化十分困难,即使是属内远缘物种,其核型系统学的意义有限,但在属上的分类级别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肾阳虚证病理改变及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及其机理,为开发药物的临床新用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建立肾阳虚大鼠动物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CaM mRNA的表达,以及淫羊藿总黄酮对其的影响.结果:肾阳虚大鼠下丘脑、肾上腺CaMmRNA水平升高,垂体组织CaM mRNA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淫羊藿总黄酮能够降低下丘脑组织CaM mRNA水平,但对肾上腺影响不显著.结论:大鼠肾阳虚证时下丘脑中CaM mRNA水平升高,淫羊藿总黄酮可使其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用细胞压片法对12个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12种淫羊藿在核型上基本相似,都有1对中间随体染色体,而且都为对称核型。粗毛淫羊藿(E.acuminatum)、印江淫羊藿(E.yinjiangense)、单叶淫羊藿(E.simplicifloum)、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光叶淫羊藿(E.myrianthum)、宝兴淫羊藿(E.davidi)、罗甸淫羊藿(E.luodianense)、木鱼坪淫羊藿(E.franchetii)、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E.pubigerum、高山淫羊藿(E.alpinum)等11个种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6m(2SAT) 6sm,而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的核型公式为2n=2x=8m(2SAT) 4sm。结果显示12种淫羊藿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基数X=6;都属于对称核型、都有1对中间随体;染色体均为m、sm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用细胞压片法对12 个淫羊藿属( Epimedium) 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这12 种淫羊藿在核型上基本相似, 都有1 对中间随体染色体, 而且都为对称核型。粗毛淫羊藿( E. acuminatum) 、印江淫羊藿( E . yinjiangense )、单叶淫羊藿( E. simplicifloum) 、巫山淫羊藿( E. wushanense) 、光叶淫羊藿( E. myrianthum) 、宝兴淫羊藿( E. davidi) 、罗甸淫羊藿( E. luodianense) 、木鱼坪淫羊藿( E. franchetii ) 、箭叶淫羊藿( E. sagittatum) 、E. pubigerum、高山淫羊藿( E. alpinum) 等11 个种的核型公式均为2n = 2x= 6m (2SAT ) + 6sm, 而黔岭淫羊藿( E. leptorrhizum) 的核型公式为2n = 2x = 8m ( 2SAT ) + 4sm。结果显示12 种淫羊藿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 = 12 , 基数X = 6; 都属于对称核型、都有1 对中间随体; 染色体均为m、sm 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动脉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淫羊藿(HE)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在大鼠侧脑室注射(icv)淫羊藿总黄酮(TFE)观察其对股动脉血压(ABP)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黄酮对正常和应激高血压(SIH)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有降低作用,用荷包牡丹碱(Bic)影响TFE的降压效应。结论:TFE具有降压效应,其机制可能与GABAA受体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接种量、激素配比、糖浓度、培养基种类对巫山淫羊藿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其愈伤组织黄酮类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巫山淫羊藿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巫山淫羊藿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在B5基本培养基中并附加1.0 mg·L-12,4-D和0.2 mg· L-1BA,蔗糖浓度40 g·L-1,接种量每30 mL为鲜重2 ...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药用植物心叶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生物碱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 探讨了提取机理, 分析了生物碱的化学组成及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了淫羊藿生物碱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 浸泡时间为40分钟, 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18分钟, 微波功率250 J∙s-1, 液固比为30 mL∙g-1, 乙醇溶液浓度为70%。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的提取率可达16.146 mg∙g-1, 显著高于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加热提取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可使淫羊藿叶片样品表面出现大量裂隙。激光粒度分析显示,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后, 中、低粒度范围的样品量明显增多, 而高粒度范围的样品量明显减少。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淫羊藿生物碱含有木兰花碱, 不含小檗碱或含量很低。淫羊藿生物碱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为药用植物淫羊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的有效成分,并运用one-way ANOVA统计分析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差异以及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境中,相对光照强度较低的生境,其形态参数和植株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均要低于光照强度相对较强的生境,但3个生境中的整体叶形基本一致;三个生境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在光照强度较高的生境中要大于光照较低的生境;柔毛淫羊藿植株各个部位的有效成分大小为叶>根>茎;在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叶片的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都能达到用药标准,其余的部位则不能达到用药标准。因此在人工栽培柔毛淫羊藿时,应模拟野外生长条件,以期提高柔毛淫羊藿质量,替代和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18.
陈兰英  肖肖  肖娟 《植物研究》2019,39(6):808-816
淫羊藿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植物,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用途,受地域差异性影响,淫羊藿属植物的植株形态、花部特征、开花物候和生殖特征各不相同。本研究对四川不同产地野生种群大花类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和宝兴淫羊藿)的开花动态、花部特征、访花昆虫与繁殖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开花期较为集中,巫山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的花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单花花期均为3~4 d;宝兴淫羊藿的花期为4月中旬~5月中旬,单花花期5~6 d;(2)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有效访花者,有效访花者访花特性与花部特征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花序、花和果实的数量受所处环境影响较大,自然结实率:巫山淫羊藿>宝兴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温度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的有效成分,并运用oneway ANOVA统计分析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差异以及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境中,相对光照强度较低的生境,其形态参数和植株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均要低于光照强度相对较强的生境,但3个生境中的整体叶形基本一致;三个生境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在光照强度较高的生境中要大于光照较低的生境;柔毛淫羊藿植株各个部位的有效成分大小为叶>根>茎;在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叶片的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都能达到用药标准,其余的部位则不能达到用药标准.因此在人工栽培柔毛淫羊藿时,应模拟野外生长条件,以期提高柔毛淫羊藿质量,替代和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20.
偏斜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偏斜淫羊藿(Epimedium truncatum H.R.Liang)叶片中的类黄酮化学成分,利用L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组成,利用HPLC方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与药典规定药材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从偏斜淫羊藿叶片中鉴定出6个化合物: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3,5,7-三羟基4’-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甙、山奈苷。该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其含量显著高于箭叶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结果表明LC-MS可以简单、快速地对淫羊藿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