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铃薯无病毒苗的获得与病毒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无病毒苗的获得与病毒检测李宪章李明福侯林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CQUIREMENTOFPOTATOVIRUS-FREEPLANTLETANDVIRUSDETECTIONLiXian-zhangLiMing-fuHouL...  相似文献   

2.
柑桔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获得无病毒珠心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大量草莓无病毒苗。本实验采用四种脱毒技术先后取得了成功。1.茎尖组织培养法:在实验中用三个品种(“明晶”、“群星”、“红手套”)、三种茎尖大小(0.2、0.4、0.6mm)三种培养基(300号、205号、202号),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 L27(3~3),比较27个处理组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脱毒情况。结果表明,接种0.2、0.4、0.6mm不同大小茎尖,其脱毒率分别可达100%、75%、62%。筛选出的最佳培养基是205号 MS 改  相似文献   

4.
以携带病毒的‘夏波蒂’马铃薯无菌苗为材料,38℃/4h热处理4周,剥离带1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至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24种MS固体培养基上,22℃/16h培养30d后统计茎尖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成苗率;RT-PCR检测茎尖再生苗3种病毒(PVX、PVY、PLRV)和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脱毒率。结果表明:茎尖分化成苗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 ZT+0.2mg/L NAA+2.0mg/L GA3,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6.25%,分化成苗率为26.25%;再生苗3种病毒PVX、PVY和PLRV的脱毒率分别为69.4%、91.7%和100%,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脱毒率仅为8.3%,二次茎尖剥离后脱毒率增加到20.8%。  相似文献   

5.
1976年9月3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召开了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繁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内蒙、甘肃、宁夏、云南、江西、北京各有关单位的代表,共七十多人。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了毛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批判了修正主义科研路线,总结交流了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繁育的经验。马铃薯退化是影响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解放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一局和中国农林部种子局于1977年8月24—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召开了“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生产科研工作会议”。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149名代表,在会上热情赞颂了党的“十一大”路线,认真学习了华  相似文献   

7.
草莓花药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花粉发育为单核期的花药接种,在MS附加IAA 4ppm、K 2ppm、BA 2ppm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可直接分化出“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3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稍加调整附加激素成分和浓度,可在“索非亚”、“宝交早生”、“戈雷拉”、“红衣”、“丽红”等品种的花药上直接经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其中有“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宝交早生”、“索非亚”等5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经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SMoV、SCrV、SMYEV和SVBV4种病毒。对无病毒植株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产量都明显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病毒检测及其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毒常年危害马铃薯造成巨大损失,因而对病毒的检测及有效防潮十分重要。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马铃薯病毒检测及其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花粉发育为单核期的花药接种,在MS附加IAA 4PPm、K 2PPm、BA 2m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可直接分化出“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3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稍加调整附加激素成分和浓度,可在“索非亚”、“宝交早生”、“戈雷拉”、“红衣”、“丽红” 等品种的花药上直接经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其中有“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宝交早生”、“索非亚”等5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经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SMoV、SCrV、SMYEV和SVBV 4种病毒。对无病毒植株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产量都明显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0.
山楂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材料类别茎尖及侧芽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 MS,附加 NAA 和 BA,设有六组处理(毫克/升):(1)NAA0.01+BA0.5 (2)NAA0.01+BA1.0 (3)NAA0.01+BA2.0 (4)NAA0.1+BA0._5(5)NAA0.5+BA0.5 (6)NAA1.0+BA0.5光照为1500lux,培养室温度26~28℃。pH5.8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S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PVS病毒的马铃薯病叶组织中提取出病毒的RNA,进行反转录cDNA的合成,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一条长度约为199 bp的特异性PCR扩增产物,与理论设计的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一致。在基因水平上为PVS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新方法,为PVS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的无基质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脱毒马铃薯组培苗无基质培养的可能性和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培养前对培养茎段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培养效果。处理液 112 MS(大量、微量 ) 蔗糖 5 0 g·L-1 IAA 5mg·L-1处理的茎段的培养效果与常规基质培养的无明显差异。培养出的分化苗进一步进行基质分化培养的效果与一直进行常规基质培养的茎段的效果相似。2代培养生产成本可以降低 30 %左右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JEV病毒减毒株SA14—14—2基因组序列,设计覆盖全长的4对重叠引物,以提取的活疫苗病毒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4个片段,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进一步构建两个半端分子克隆,然后将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一个新改造的低拷贝质粒载体pBR—kpn中,构建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经过体外转录后得到的转录子转染BHK-21细胞,重新获得JEV的恢复病毒,通过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水平、蛋白水平等几个方面对恢复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稳定的全长cDNA克隆,转录子转染BHK-21细胞后,第4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CPE),第6~7天时CPE为 ,经过Vero细胞进一步放大培养后,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RT—PCR实验均为阳性。证实了构建的JEV的全长cDNA克隆有感染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吸附电流技术(ISEM)可有效地检测腐汁液中的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马铃薯M病毒(PVM)和燕麦花叶病毒(OMV)。BYMV,PVM和OMV三种抗血清的适宜工作浓度和对铜网的适宜包被时间均为1000倍和1小时,对同源病毒的适宜捕获时间分别为4℃下2、2和8小时。PVM和OMV的病汁液检测灵敏度均为稀释4000倍,而BYMV病汁液稀释16000倍时还能检测到少量病毒料子。ISEM捕获法和修饰法的结果表明,这三种病毒之间无血清学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雾化营养液生物反应器繁殖脱毒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雾化营养液生物反应器(简称“雾化反应器”)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苗的培养和微型薯的诱导进行研究。分析了苗生长过程中生物量、营养雾传递和糖消耗的变化以及微型薯诱导的时间进程。培养结果表明:与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相比,雾化反应器培养能提高苗的繁殖效率和促进微型薯的诱导。采用两步法提高了雾化反应器诱导微型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利用巢式PCR(Nested PCR)检测技术,对从湖南各地区采集的甘薯种质资源进行甘薯曲叶病毒的调查、检测、统计与分析,获得该地区甘薯种质资源曲叶病毒的感染和分布情况。对收集的246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甘薯曲叶病毒病症状的调查,记录了每份种质资源的田间生长特性;建立了一种甘薯曲叶病毒巢式PCR检测技术,该技术相对其他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通量大、检测成本低的特点。利用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技术对选取的样品进行甘薯曲叶病毒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发现:(1)巢氏PCR共检测出14份甘薯种质资源感染甘薯曲叶病毒,根据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分析湖南省至少存在2种曲叶病毒株系。(2)田间调查共发现8份甘薯种质资源的叶片具有甘薯曲叶病毒病典型的卷曲症状,但是其中仅有4份资源与曲叶病毒巢氏PCR检测结果一致;另外4份资源虽然具有明显的卷叶现象但是未检测出曲叶病毒。(3)曲叶病毒检测呈阳性的14份甘薯种质资源分别来源于邵阳市、长沙市、永州市和株洲市4个地区,占种质资源总数的5.7%;4个地区甘薯种质资源的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7.6%、14.5%、7.1%和6.7%;全省范围内的种质资源染病情况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综合甘薯种植情况和地理环境分析,商品薯的跨区域流通和农民自留种的种植习惯是影响甘薯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首次利用巢式PCR技术对湖南地区甘薯曲叶病毒进行检测和调查,为甘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繁殖、鉴定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湖南地区甘薯曲叶病毒侵染情况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