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点刺委中穴放血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机制探讨.方法:64例急性LID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加点刺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LIDP均有效,其可能的机制是常规针刺加点刺委中穴组其发挥了委中穴的穴位特异性,点刺的刺激,放血的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等综合作用从而减轻坐骨神经的压迫、水肿,减轻其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治疗7日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和疗效结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9,(4)
目的评价基于肌骨超声技术对针刺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53例,随机分为传统经穴组(经穴组:采用毫针针刺穴位治疗)、循经筋阿是穴组(经筋辨证组:通过经筋辨证后,采用膝部规律性阿是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经穴结合循经筋阿是穴组(结合组:以上两种方法结合)各51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VAS变化,比较治疗效果以及结筋病灶点周围肌骨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穴组的VAS改善与经筋辨证组、结合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筋辨证组与结合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结合组最高,其次为经筋辨证组,经穴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检查显示3组患者各观察点的病变范围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经穴组的病变范围最高,其次为经筋辨证组,结合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循经筋阿是穴结合经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基于肌骨超声技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锫锫  李倩  程小康 《蛇志》2022,(1):60-63
目的 探讨针刺及电磁波照射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膝骨关节炎康复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及电磁波照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IL-1β、iNOS及SOD水平以及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IL-1β、iNOS及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Lysholm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电磁波照射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石通颗粒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189例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96),对照组给予肾石通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肾石通颗粒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肾绞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2%(87/96),高于对照组的77.42%(72/93);观察组结石排出率为67.79%(67/96),高于对照组的53.76%(50/93);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为(7.15±2.67)d,少于对照组的(10.47±3.23)d;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6.67%(16/96),低于对照组32.26%(30/93);观察组VAS评分为(3.15±0.98)分,低于对照组的(4.37±1.25)分,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14/96)、12.90%(12/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石通颗粒基础上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可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和减少肾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魏大勇  张炳华  张林艳 《蛇志》2022,(4):521-524
目的 探讨耳针联合针刺治疗对改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压及失眠症状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联合醒神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耳针加刺人迎穴,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DBP、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耳针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短刺法针刺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8例气滞血瘀型LD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9例患者实施短刺法针刺治疗,观察组239例患者行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短刺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肌电值(坐位、直立位、前屈位、后伸位)、疼痛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关节活动度(左屈、左旋、右屈、右旋)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分级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坐位、直立位、前屈位、后伸位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因子PGE2、5-HT、SP水平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屈、左旋、右屈、右旋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短刺法针刺可提高气滞血瘀型LDH患者临床疗效,增强患者肌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同时通过调控疼痛介质水平,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证实针刺定喘配合火罐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定喘穴。过程:将随机选取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人,对照组15人,治疗组采用针刺定喘穴配合火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定喘穴而不采用火罐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天。结果:根据ACT问卷调查评分结果,治疗组完全控制9例,良好控制5例,未控制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完全控制4例,良好控制7例,未控制4例,总有效率为73.3%。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定喘穴配合火罐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症状控制具有明显疗效,比单纯针刺定喘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者150例,按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清开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4%低于对照组的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高热、头痛)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可有效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热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卢凤立 《蛇志》2016,(4):432-433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案对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8例肾性贫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于每次血透后给予rHuEPO治疗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于每次血透后应用左卡尼汀联合rHuEPO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ct水平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HuEPO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性贫血患者给予左卡尼汀联合rHuEPO治疗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昏迷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重症脑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醒脑静治疗,治疗4~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GCS评分、DNS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GC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DN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能有效提高昏迷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加艾灸配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门诊病房治疗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年疗效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59.46%,观察组94.5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评分、握力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变化,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因子(RF)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为2.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取得较好近远期疗效,提高了患者关节功能及握力,有效缓解晨僵、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沙利度胺配合化疗在抗血管生长方面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配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EGF,VEGFR,b FGF及MVD的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VEGFR、b FGF及MV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EGF、VEGFR、b FGF及MV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76.7%,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1%,对照组为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能调控促血管生长因子水平,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头痛宁胶囊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普瑞巴林、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显著,有利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效果好、预后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针刀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刀配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6,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0.642、9.821,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3.02%(40/43),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2.09%(31/4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8.079,P0.01)。试验组关节肿胀2例,骨质增生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关节肿胀1例,关节畸形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2/4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55,P0.05)。结论应用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了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离子、血常规相关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估血液净化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K~+、HCO_3~-、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K~+、BUN、Cr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CO_3~-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b,Hct,PLT均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合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改善肾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血液状态的效果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法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足月妊娠初产妇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治疗组采用4μg舒芬太尼复合3 mg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按阴道分娩常规处理,未用任何止痛措施。观察镇痛5 min、10 min、30min、60 min时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出血量、产程、顺产率、剖宫产率,观察两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5 min,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镇痛后10 min、30 min及60 min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镇痛显效时间、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镇痛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妇的顺产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对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较好,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20,(1)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研究组25例予以枸橼酸咖啡因联合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消失时间以及电解质紊乱、喂养不耐受、烦躁不安、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作持续时间、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电解质紊乱、烦躁不安、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