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培训班名称时间规模 (人 )地点联系人电话1第八届全国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训练班 (原为全国高级生化训练班 )第二季度 10 0上海刘军华 (0 2 1) 5 5 6 2 0 2 842生物技术培训班 (第十届 ) 7月下旬 80北京许雷 (0 10 ) 6 89196 953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训班 7~ 8月 4 0北京 魏 群孙秀英(0 10 ) 6 2 2 0 736 5(0 10 ) 6 2 2 0 8197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继续教育、技术培训计划表  相似文献   

2.
广东内伶仃岛猕猴食性及食源植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对内伶仃岛猕猴(Macaca mulatta)的植物食性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测定了食源植物适食部分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食源植物约200种,以叶食性、果食性最为丰富;(2)猕猴的活动区域以阔叶林、灌木林等植被类型为主;(3)食源植物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与栖息地植被组成特征相适应;(4)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发展的容纳量最适为820~1640只(平均1230只),而以743~1485只(平均1114只)最为合适,其总食量约相当于适食性优质植物资源总蕴藏量的10%~20%。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7年继续教育活动计划表序号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时间规模(人)地点联系人电话1脂代谢研究与血脂测定新技术应用学习班1.脂蛋白亚类测定新技术2.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新技术3.血脂新指标的测定技术4.脂蛋白亚类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6月50-100杭州沃兴德黎健0571-86613598010-581150482第十届全国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训练班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课7-8月100上海冯陈伟克华明012315-6423500977043406-80023分子生物技术培训班分子生物技术培训8月上旬40北京魏群孙秀英010-58807365010-…  相似文献   

4.
台山广海湾处置区是全国首个接收香港惰性拆建物料在内地海域处置的试点区。香港是自由港,植物疫情复杂,惰性拆建物料主要成份为砾石、砂石、泥土以及混凝土、瓦砾、砖等,携带害虫、真菌、细菌、线虫以及软体动物的风险极高。本研究对处置区进行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根据有害生物风险,确定需关注的包括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内10种(属)有害生物。提出了(1)物料源头监管;(2)现场验证抽检及管理;(3)处置区域后续监督管理;(4)突发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的处置的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承义  何明珠  唐亮 《生态学报》2022,42(12):5115-5124
磷(P)循环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元素的动态平衡,以及荒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P循环的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的系统研究,特别是P循环的生物和非生物驱动机制。综述了荒漠生态系统P的输入-输出过程,植物对P的吸收转运机制以及对P循环的作用,生物土壤结皮(BSC)有机分泌物对P循环的贡献,以及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等。文末展望了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和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1)P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形态、分配及动态平衡;(2)土壤微生物对荒漠植物获取土壤有效P的驱动作用;(3)入侵植物对P循环的影响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估;(4)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手段揭示真菌-荒漠植物根系系统P循环的基因调控机制;(5)微生物分泌物、土壤磷酸酶类(包括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三磷酸单酯水解酶)和作用于含磷酸酐和N—P键的酶对土壤P循环的调控;(6)气候变化(干旱、高温和降水节律变化等)如何影响P的生物和非生物转化过程;(7)基于同位素示踪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解释荒漠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受高等教育部的委托,于1979年12月17日至1980年1月阳举办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短训班,参加者有全国高等师范院校33所,以及内蒙古大学、南京农学院、西北农学院、中南林学院、上海市农科院等,共计38个单位,45位同志。在此期间共进行了11次实验,内容为:植物激素的提取、分离及化学鉴定(请上海师院担任)、核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组织化学观察几种酶、相差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交流我国近年来在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决定举办"第四届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大会"。一、会议主题植物生物技术及产业化。二、中心议题(1)植物细胞工程及产业化;(2)作物基因工程育种及产业化;(3)花卉、果蔬、林草、中药材的生物技术改良;(4)经济植物重要功能基因发掘;(5)植物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8.
种间竞争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入侵植物与本地同属和异属植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本地植物莲子草(A.sessilis)、蟛蜞菊(W.chinensis)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温室控制实验。实验设置了单种种植和混种种植两种方式,测定了每种植物生物量及其他生长指标,并分析了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对入侵植物而言,同属和异属种间竞争均增加了喜旱莲子草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分节数,而降低了三裂叶蟛蜞菊的株高和分节数;(2)对本地植物而言,同属种间竞争降低了莲子草的株高和蟛蜞菊的分节数,异属种间竞争增加了莲子草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而降低了蟛蜞菊的总生物量和株高;(3)同属种间竞争对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具有促进作用,异属种间竞争对本地种莲子草也具有促进作用,同属和异属种间竞争对其他两个物种的影响不大。未来应加强野外原位下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研究,为入侵植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07,27(2):189-193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E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全国211工程重点院校)、拟于2007年6月下旬~7月在上海举办全国第10届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训练班。将现招生的第一轮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谈谈我们的植物生理生化大实验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生化大实验课是我校植物生理生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这门课安排280学时的实验和34学时的植物生化实验技术的专题讲授,共计314学时。通常安排10个(组)实验,每个(组)实验需做2~6d,现由4名副教授和2名实验技术员承担教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生化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现代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今年暑假,在首都举行了全国性的植物生理教学讨论会。高教部委托在京津的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学院、南开大学及上海的复旦大学等校共同筹划和主持了大会的召开。讨论会从7月28日到8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参加大会的成员共131人(另有参加旁听的10人),代表了全国6l个单位的植物生理教学工作者及科学工作者。包括12所综合性大学、26所农林学院、20所师范院校及3个其他单位(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及农业部干部学校)。全国有植物生理的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盐生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中国盐生植物的五个方面的问题:(1)中国盐生植物的种类;(2)中国盐生植物的类型;(3)中国盐生植物的植被类型;(4)世界盐生植物名录中漏录的中国盐生植物;(5)中国盐生植物的经济潜势。最后还讨论了我国今后盐生植物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植物病原真菌学的教学优化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专业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植物病原真菌学》课程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专业思想的培养与教育;(2)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4)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5)科研水平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1 适用范围本课题适合于学过生态学内容 ,并具有一定的动植物分类学知识 ,鉴于以上要求 ,高二学生是比较适合的。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野外调查 ,使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涵义 ,初步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了解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3 教学准备3 1 测定工具的准备( 1 )毒瓶和昆虫网 ;( 2 )植物标本采集箱 ;( 3)动、植物检索表 ;( 4 )卷尺和计算器 ;( 5)放大镜和镊子 ;( 6 )盖玻片、载玻片和显微镜。3 2 预备知识( 1 )在野外测定之前 ,首先要了解工作地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 2 )初步了解植物的类型和分布 ;( 3)预先估计一下动物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植物学会细胞学专业组于今年三月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训练班,历时十二天。参加讲课及学习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同志数十人。对这次学习班普遍反映良好,有几点值得植物生理学会今后开展学术活动借鉴。  相似文献   

16.
C3植物可以通过转入C4植物基因而具备C4植物光合特性,从而提高产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测定我国华南地区分布的黄藤(Daemonoropsmargaritae(Hance)Becc.)、单叶省藤(CalamussimplicifoliusC.F.Wei)和白藤(C.tetradactylusHance)等3个棕榈藤种苗木和成年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lase,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yruvatephosphatedikinase,PPDK)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等指标以判别3个藤种的光合途径,为棕榈藤转入C4植物基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藤种苗木和成年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密度比常见C3植物和C4植物高,但叶绿素a/b值、叶片上下表面气孔比值、PEPC酶活性、PPDK酶活性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等指标均较低,与常见C3植物的对应指标相当或略低,而远小于常见C4植物,因此认为黄藤、单叶省藤和白藤等3个藤种是C3植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介绍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即在(1)异源染色质及染色体畸变检测;(2)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表达研究;(3)构建植物基因物理图谱;(4)染色体RNA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原位杂交技术在提高检出率,与染色体显带技术结合,PCR-原位杂交等方面提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简要介绍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之上 ,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 ,即在 (1 )异源染色质及染色体畸变检测 ;(2 )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表达研究 ;(3)构建植物基因物理图谱 ;(4)染色体RNA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并对原位杂交技术在提高检出率 ,与染色体显带技术结合 ,PCR 原位杂交等方面提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国际植物抗寒会议(International Plant Cold Hardiness Seminar)第七届会议于2004年7月10~15日在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挪威、瑞典、波兰、西班牙、中国、日本等12个国家的99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学术会议。从本届会议的大会报告和提交的论文来看,植物抗寒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1)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2)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3)低温抗性的遗传学和遗传应用;(4)低温驯化的生理生化;(5)木本植物低温适应的机理;(6)冰冻伤害和低温驯化的膜生物学。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基因组学和代谢…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源何首乌的ITS序列分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0个种源何首乌的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相关植物的ITS序列(以萹蓄Polygonu maviculare为外类群),应用遗传距离与系统树分析法对不同种源何首乌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ITS1序列长度为195bp,G C含量为69.23%~72.31%,ITS2序列长度为189bp,G C含量为77.25%~80.95%,序列间遗传分化距离为0.00175~0.04945;(2)10个种源何首乌构成2个分支,广西田阳种源自成一支,与其它种源亲缘关系较远;(3)结合形态、分布与化学成分,支持将田阳何首乌作为何首乌的一个变种——棱枝何首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