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强  韩德举 《四川动物》1992,11(3):25-28
白龙江是嘉陵江干流上游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甘肃、四川边境岷山北麓的郎木寺。干流流经甘肃的迭部、舟曲、武都、文县和四川的青川、广元等县、市,于昭化汇入嘉陵江,全长576公里。白龙江从武都至昭化为中下游,长200公里。随着白龙江水力资源的开发,将在于流的沙川坝至昭化河段的苗家坝、碧口、麒麟寺、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生植被调查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湖泊成因多种多样,不同成因湖泊水生植被调查方法不尽相同。文中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湖泊水生植被的描述与分析、取样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生植被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长江中下游六种淡水虾幼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淡水虾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也是一些鱼类的天然饵料,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河流、池塘里产量颇大,是一项很重要的水产资源。近年来,为了提高淡水虾的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有些单位进行了饲养淡水虾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淡水虾的人工养殖将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对哈尔滨地区 40多处水域中淡水枝角类的调查结果。收集标本 1 3 0余份 ,共鉴定出淡水枝角类 3 9种 ,分别隶属于 6科、1 6属。其中有 1属、1 2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种。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建溪为闽江支流之一,位于福建北部,全长约296公里。为了对这个地区渔业的开展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959年12月在省水产局和水产科学研究所的主持下,组成一个“闽江鱼类资源调查队”进行了一次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长江中下游典型饮用水源小型水库—德清县对河口水库为例,通过收集近三年内该水库的水污染物数据变化,调查了该水库水质的基本状况,评估了德清县对河口水库富营养化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饮用水源地小型水库的水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现状评价   总被引:45,自引:8,他引:45  
张先锋  刘仁俊 《兽类学报》1993,13(4):260-270
作者根据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对江豚进行考察的资料和收集到的标本,系统分析评价了长江中下游江豚的种群现状,主要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上至宜昌(距河口1669公里),下至长江口,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均有分布。分布型式是沿长江纵向呈集群性分布,横向呈趋岸性分布;2.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数量估计为2700头。其数量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夏季的SPUE值仅为冬季的48.7%—58.6%;3.长江中下游江豚群体以1—5头最为常见,占88%;4.理论推算长江中下游每年新产生个体为539头,年出生率为20%;5.通过分析比较长江中下游和中国沿海以及日本Inland Sea江豚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推测长江中下游江豚很可能进行“江—海”、“海—江”长距离大规模的迁移,这种迁移与生殖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我省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群众经验丰富,池塘、外荡、水库、江河遍及全省各地,为全国淡水养鱼中心之一。但是,由于鱼类被寄生虫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鱼类的死亡。为此,进行鱼类寄生虫调查,查明各种水体中不同年龄的饲养鱼类,在各地区不同季节的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东部系广阔的平原区,北有太行山,西部是伏牛山区,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为桐柏、大别山区。水系纵横交错,伏牛山以北主要是黄河及其支流伊河、洛河等水系,伏牛山以南主要为淮河和长江水系。这些水系的山区河流与小溪中有较大量的淡水蟹类是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也是本省肺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为了掌握河南省肺吸虫的自然疫源情况,1978年8—10月,我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先后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黄鳝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种质资源现状,利用黄鳝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4个黄鳝野生群体(湖北群体、安徽群体、江苏群体和浙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通过磁珠富集法获得50个黄鳝徽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了30对微卫星引物,经筛选得到8对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均为高度多态位点.每对引物扩增得到等位基因数12 -26,平均等位基因数17.4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04、0.864、0.824和0.736,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9.13、11.00、9.00和7.2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65、0.918、0.882和0.813,表明4个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安徽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浙江群体相对较低.4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31 2-0.096 5,6.2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显示,浙江群体与安徽群体先聚在一起,再与江苏群体聚为一支,湖北群体单独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四大淡水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研究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指标已经广泛应用于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但是缺少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历史调查状况为主要参照系统,构建了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多参数湖泊完整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生态系统调查数据,对四大淡水湖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和太湖的综合得分分别为66、71、57和57。根据评价等级划分标准,洞庭湖和鄱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都达到"好"的等级,而巢湖和太湖则处于"一般"等级;结果显示,该指标能够表征人类活动对于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不同方面的干扰,且能够反映四大淡水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历史变化状况。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综合评价的工具并能够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蒙古水生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积累基本数据,为将其应用于水质监测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加强保护淡水昆虫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定性采样法进行采集,水质评价采用科级生物指数(FBI)、EPT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在52个采集点获取水生昆虫共计7目59科187种。研究发现1新种,1中国新纪录属,2中国新纪录种,2内蒙古新纪录科,3新纪录属,25新纪录种,另有待鉴种56个。7目昆虫的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毛翅目和蜉蝣目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而襀翅目物种多样性明显较低;毛翅目和蜉蝣目的科数和个体数占总类群的42.37%和84.29%,这2个目均属优势类群。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通过科级生物指数、EPT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水质评价比较结果显示,前两者的评估结果相近,且明显不同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结论】内蒙古地区毛翅目和蜉蝣目昆虫耐污值较低的种类比较丰富,因此,这两类昆虫更适合指示该地区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湖泊贝类物种濒危状况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贝类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加剧,该区域贝类受到严重威胁.为系统评估贝类物种现状,于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对13个典型湖泊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贝类69种,其中中国特有种44种.不同类型湖泊贝类的组成差别较大.通江湖泊的物种明显较丰富,尤其是适应流水生境的种类,如河螺属、短沟蜷属及蚌科的种类.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贝类分别有53种和57种,占总数的76.8%和82.6%.阻隔湖泊的物种较少,在4-19种之间.对67种贝类濒危等级的评价结果表明,近危及受威胁的种类占58.2%,只有37.3%的种类种群稳定.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区域贝类的多样性已明显下降,双壳类优势类群由大型的蚌类演变为小型的河蚬.分析显示,贝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江湖阻隔、过度捕捞和水体污染等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5.
王魏根 《生态科学》2018,37(6):122-130
采用两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 19 个湖泊螺类 beta 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 Legendre 方法分析单个螺类物种(SCBD)和单个湖泊(LCBD)在 β 多样性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分布范围居中的螺类, 如大沼螺(Parafossarulus eximius), SCBD 值大, 分布范围窄的和分布范围广的螺类 SCBD 值均会降低; 花马湖 LCBD 值最大, 单个湖泊的 LCBD 值和其中分布的螺类物种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二是采用 Baselga 方法分析螺类 β 多样性中的周转和嵌套成分。多位点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中螺类 β 多样性主要原因是物种在空间上的周转。配对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泊对间的 β 多样性周转和嵌套组成比例不同, 并且存在着完全的周转和完全的嵌套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基本群落现状及其沿中下游的变化趋势, 于2019—2020年对长江中下游干流开展了3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29属种, 总密度和总生物量(无灰干重)平均值分别为174 ind./m2和0.645 g/m2。自中游到下游干流, 大型底栖动物总种类数呈下降趋势; 水生昆虫密度下降, 其他类群密度上升; 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密度呈下降趋势, 捕食者和撕食者密度上升。相关分析显示水深和平均流速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总结了不同类群的分布模式: 寡毛类与摇蚊类均喜深水缓流, 两者适宜水深流速范围差异不大; 腹足类喜水浅缓流, 适宜水深与流速范围均较窄, 而双壳类则相反。其他水生昆虫类、多毛类和钩虾类适宜水深范围较宽, 流速范围相对较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环境水流需求研究和水库生态调度等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淡水贝类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贝类已成为高度濒危的类群。为有效保护淡水贝类的多样性,我们于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长江中下游流域13个水体软体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软体动物69种(中国特有种42种),隶属于腹足类9科14属29种和瓣鳃类5科17属40种。其中,蚌科和田螺科是种类数最多的两个科,分别占总种类数的50.7%和14.5%。不同类型湖泊软体动物种类数的差别较大。通江湖泊所占种类数相对丰富,尤其是适应流水的种类,如河螺属、短沟蜷属及蚌科的种类。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软体动物的种类数和特有种数分别66种和40种,分别占总种类数和总特有种数的95.7%和95.2%。阻隔水体所占种类数相对较少,种类数为4-19种。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中下游湖泊软体动物的种类数和特有种数均减少50%左右,且多数种类的分布范围也明显缩小。造成贝类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主要是江湖阻隔所引起的整个江湖复合系统栖息地和水文情势的改变,其他的人为活动如过度捕捞、围垦及废污水的过度排放等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兰州市淡水原生动物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2月至6月,在兰州市分6个样点采集水样,调查了淡水中的原生动物,共103种,分别隶属于根足、辐足、植鞭、幼基片、多膜及寡膜等6纲;同时分析了各样点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原生动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三峡水库建成前后生态平衡,生物资源(包括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具有实际和理论意义。我们在长江水源保护局支持下,于1980年5月20日至6月3日,随“长清号”水质监测船在库区范围内,定点取样调查了腐生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在水体中的分布,并研究了好氧腐生菌的数量及其主要类群。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