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输血这是大家很熟悉的名词,因为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输血是平时医疗预防工作和战时前后方抢救伤员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医疗方法。输血时,病人接受血液;健康人献出自己的血液。输血在什么年代开始,谁是第一次输血的人,已无从查考。一般认为,起初是使用动物(牛羊)的血输给人体的。在1667年,法国巴黎有一个以输血著名的医师,叫丹尼  相似文献   

2.
1976-1978年的6-8月,连续3年进行小家鼠同种的血和尿对它们的引诱或回避行为的实验观察。企图在鼠与同种的血和尿中,找出能诱惑它前来的气味,从而达到更好的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3.
任本命 《遗传》2006,28(1):1-2
在人类历史上,输血是个很古老的医疗方法,早先的医生甚至偶尔还把动物的血输给失血衰弱的病人.可是,即使是输入人血,结果也常常很糟,所以历史上也有过禁止输血的法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地利病理遗传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1868~1943年)发现人类的血液有不同的血型,有的血型和别的血型不能相容,在输血时只有给受血者输入合适的供血者的血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才使输血步入正确安全的轨道,在医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血型遗传本质的了解,也使当时刚刚诞生不久的孟德尔遗传学获得了人类医学方面的第一个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临床输血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保证血液质量、提高医疗用血效率、促进输血事业和科研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关键。输血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具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发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其基本目的是将血液及成分安全、有效、合理而便宜的输注给需要的病人并取得疗效。输血科如何履行好职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科学、合理、有效,已成为当前基层医院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基层医院输血科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更新输血观念,科学合理用血,开展业务新技术,保证输血有效性等相应整改措施,在实际运行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输血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则是临床中为了避免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重要环节,对于输血的正常进行和效果、治疗的质量乃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都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微柱凝胶技术目前是临床中常用的血型鉴定技术,在临床输血等治疗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不仅保证了治疗的正常进行,而且从根本上避免了输血可能造成的危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对于当前临床治疗工作中输血时使用的微柱凝胶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其应用过程和方式,以期促进临床治疗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红细胞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与分析,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帮助。方法: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各医院送至本中心实验室检测的2623份血液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采用低离子强度溶液-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方法和盐水直接离心方法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结果:共检出2744个红细胞抗体,其中2139个为同种抗体,509个为自身抗体,96份标本未能确定抗体特异性;在所检出的同种抗体中,Rh系统的抗体最常见,占比为54.7%(其中抗-E 26.2%,抗-c 8.7%,抗-C 7.7%,抗-e 6.9%,抗-D 4.9%),MNS系统、Lewis系统、Kidd系统、P系统、Duffy系统、Kell系统、Diego系统均有抗体检出。结论:在输血前检测中,为预防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情况出现,应提前备血,以免由此导致的延迟输血,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 A 非OI群霍乱弧菌 a 临床特微 这些细菌同胃肠疾病的暴发和散发有关,但临床上没有什么确切的特征。就散发病例来讲,从一个病例的分离的菌株不能确定它经常引起同种疾病。报导的各次暴发其其临床特征各异,可能反映出各个致病菌株的不同特性。一般病人有腹泻、恶心和呕吐,有些人有发烧或腹部痉挛,少数病人大便中有血和粘液。通常这种疾病持续不超过3天。 在孟加拉进行的广泛研究中,从病人分离的菌株如能产生类霍乱毒素肠毒素,该病人症状较重,分离出无毒性菌株的病人症状较轻。在这两类病人身上都证实了对同型菌株血清凝集效价明显升高,而且分离出毒性菌株的病人抗毒素效价也明显升高。 曾有报告说虚弱或免疫抑制的人胃肠外  相似文献   

8.
控制性人工低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性人工低血压的特殊优点及其临床应用多年以来很多作者曾在如何控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上作过广泛的研究。控制性人工低血压就是晚近所获得的具体成果之一;在各种大手术和精细手术上应用日广,其实施方法也逐步得到改进,在临床上取得了肯定的效果。其特殊优点和适应证可归纳如后:1.可使手术时的出血减少。根据Kern和Schwartz等氏的观察统计,它约可使出血量减少五倍,因而可以大大的减少输血的必要并从而避免因输血所招致的并发症和危险。据此,体内任何部位的富于血管的肿瘤的切除,某些范围很广、粘连很多、术中出血、尤其是渗血很多的手术,或因故不能输血的手术,都是人工低血压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降低血型抗原的异体免疫水平对于慢性输血病人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红细胞的策略,可以免疫修饰血型抗原以降低红细胞的异体免疫水平.本研究显示,抗体识别非ABO的水平随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分子大小和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分子量大的多聚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比分子量小的显著.同时,动物实验表明,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的异种红细胞(羊红细胞)以及同种不同品系(C57BV6)或自体(Balb/c)红细胞的体内免疫原性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小鼠接受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的绵羊血,发现抗绵羊红细胞的抗体产生降低了90%.与对照相比,两次输入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的绵羊血的小鼠,抗绵羊血抗体产生降低了80%.尤为重要的是,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的自体血细胞没有诱导新抗原的产生,也没有IgG或IgM应答.以上结果表明,聚合物对红细胞的免疫修饰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异体免疫的水平,具有潜在的输血医学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黑猩猩易发继发性贫血,需输血治疗,因系珍贵动物,很难获得同种动物血液,只得用人血代替。我国尚未普遍建立兽医院,输血常需输血工作者与动物园管理人员密切配合进行。国内有关这方面报告很少,今将我们所输一例,报告于后。表2患兽血清与各型人红细胞凝集反应附:患兽红细胞与输血  相似文献   

11.
正"吱——"一个急刹车后,货车司机招潮蟹伍迪赶紧下车查看,原来是一只长嘴鹬被它的车撞伤了。伍迪立刻叫来救护车,把长嘴鹬带到附近的滨海动物医院救治。"病人失血过多,急需输血。"主治医生检查后说道。在场的动物们都很热心,争先恐后地要给病患献血。这是好事,可问题是它们的血都不合适,别说是血型了,就连血的颜色都不一样。动物血液颜色多长嘴鹬属于脊椎动物,它的血液和人类一样,是红色的,但放眼整个动物界,各类动物的血液颜色就五花八门了:章鱼、鱿鱼、乌贼等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某省七家三级医院输血科管理现状调查,了解医院在输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输血流程的安全性、输血科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为医院及政府职能部门制订有关医院输血安全相关策略提供科学的佐证。方法:1、文献法:对CNKI、维普数据库近五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2、现场调查:对某省7家三级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况调查。结果:所调查的7家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知晓率较低,储血冰箱未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监测,医务人员对病人输血反应观察不到位,输血前医患沟通较好,输血差错自愿报告系统超过60%的医院尚未建立,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只有14%的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输血科医务人员30岁以上的不到30%,专科以下学历占66%,专业背景37%为检验专业,无学历的占8%。结论: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制度知晓率低、执行不到位,储血过程未按相关要求进行监测,输血科医务人员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较低,专业背景单一。建议医院应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袁露 《蛇志》2023,(1):104-10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急诊输血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急诊科需输血治疗患者46例,按照入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输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安全管理得分、输血相关指标评价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安全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取血后30 min输注率及血标本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备血、输血平均时长和血型初检或血型申请单错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输血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减少输血备血时间,保障患者输血安全,为患者的抢救和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各种危险事故的发生导致大量的病人需要输血存活,而现代血站则是一个为病人提供血液的重要医疗场所,其对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血站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血站中的医生职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本文对当前医生在现代血站中的职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输血的一个主要危险是输入传染性疾病。虽然由输血传播的传染因子数量很多,但在大量接受者中只有一些给带来问题,成为要求在献血时进行筛选试验的根据。有400多种不同的病毒可以传染给人,并引起广泛的临床、病理和流行病学现象。在病毒间引起隐性的亚临床的和临床经过的频率显著不同。原发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复活是免疫抑制病人症状严重的重要原因。除了充分的选择献血者和进行预防性筛选以外,有几种病毒灭活技术对生产  相似文献   

16.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的甚至是致命的。把输血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应充分认识输血治疗的危险因素,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完善临床输血规程,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输血是临床疾病治疗中非常普遍的医治手段,输血以输同型血、交叉配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匹配,则易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有效地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于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概念,分析了临床输血中存在的问题,以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输血的患者共782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结果,并阐述了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安全问题,从而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输血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氧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本研究选择骨科手术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血回输组(A组, 26例)和输异体血组(B组, 26例)。A组患者在术中给予自体血液回输,B组患者术中输注同种异体血。于术前、术中输血结束时、术后24 h,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桡动脉采血化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液氧含量(CaO2),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2, 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本研究发现,术中输血结束时A组PaO2、CaO2、2,3-DPG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组PaO2、CaO2、外周静脉、2,3-DPG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WBC、CRP均比B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WBC、CRP均比B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自体血回输能明显改善骨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功能和降低炎性反应。本研究为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邓安彦  文婧  董琼 《生物磁学》2009,(15):2889-2891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成份输血对胃癌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胃癌病人分为3组:对照组,压积红细胞组,全血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低1、3、7、14天血清中IL-6、IL-10、COX-2及PGE2含量。结果:手术后第一周是感染发生的主要时期,两周后,炎症反应基本消失,输血能升高患者血清中的促炎因子,降低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但相对于输异体全血,输成份血能降低血清中COX-2、PGE2、IL-6的含量,升高血清IL-10的含量。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输血能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成份输血致炎效果弱于输异体全血。  相似文献   

20.
从SARS医院感染看标准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綦菲菲 《蛇志》2003,15(4):53-55
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管理学科中的一个专业术语。于 1 996年由 NNIS提出 (罗哓黎 .江西省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 .)。我国对于 SARS的防护采用的就是标准预防。1 标准预防的重要意义  标准预防原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了全方位的预防。它将病人所有 ,而不单单是传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都视为是有传染性的。提出了即要防止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播散 ,又要防止非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播散 ;即要防止疾病由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又要防止疾病由病人传至医务人员的又向防护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