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武夷山不仅以山水奇秀招徕天下游客,而且文物古迹到处可见,使有识学者纷沓而至。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我国东南一隅的古越人的一支,就迁来武夷安家落户。分布在那里悬崖绝壁上或红层洞穴中的船棺,便是这个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葬礼。古越人埋葬死者是用特大的楠木,凿成船形棺廓,故称船棺。据  相似文献   

2.
动物杀婴的原因及影响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是,杀婴是雄性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殖效果所采取的行为策略;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杀婴现象是由于环境的过度拥挤或者人为的干扰所引发的。通过列举了几例杀婴的事实.分析了动物杀婴的原因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7,(1):7-7
《科学美国人》2006.12露西的孩子埃塞俄比亚干旱而遥远的贫瘠土地,一直都是古人类学家最钟爱的“狩猎场”,这里曾因出土过一个3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而闻名于世。近日,古人类学家又在距离出土“露西”仅4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难以置  相似文献   

4.
柳郭里阳 《化石》2012,(1):44-45
1921年,在德国特罗辛根的三叠纪晚期地层里,人们发现了9具板龙的完整骨架化石,从埋藏情况分析,这些板龙是同时被埋葬在这里的。古生物学家称其为板龙“群葬墓”。 人们对板龙并不陌生,产于我困云南的有名的禄丰龙就是一种板龙。板龙足早期的植食性恐龙,被认为是后来出现在侏罗纪、白垩纪的那些恐龙大汉蜥脚类恐龙(梁龙、腕龙、马门溪龙)的祖先类型,因此被称为“原蜥脚类恐龙”。  相似文献   

5.
蛇崇拜     
蛇崇拜莫克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无足而行的蛇,曾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古老的中国文化中,蛇首先被视为民族的始祖而受到供奉。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有一对人面蛇身交尾状的蛇,这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祸。《列子》中各氏族,蛇身人面、牛头虎鼻,《山海经》里,...  相似文献   

6.
张鹏 《兽类学报》2011,31(2):185
杀婴现象普遍存在于非人灵长类种类中,本文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21 种非人灵长类的69 例杀婴行为记
录,探讨了非人灵长类杀婴行为的适应性意义。大多数雄性杀婴行为符合雄性繁殖策略假说,既满足以下3 个
条件:(1)杀婴雄性与受害婴仔没有父子关系;(2)失去婴猴的母亲会提前进入发情状态;(3)受害雌性随后
可能与杀婴雄性交配。不过有些个别的杀婴现象与雄性繁殖利益无关,文中进一步介绍了误伤假说、减少未来
竞争者假说、肉食假说和病态行为假说。杀婴无疑会对受害母亲造成巨大的损失。雌性防范杀婴的策略包括直
接抵抗、回避接触雄性、积极发情、依靠保护雄性和改变繁殖群组成等多种方式。但是雄性杀婴现象不会完全
消失,因为出现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雌性防范雄性杀婴的难度较大,而雄性实施杀婴行为的风险较低、利益较
高。  相似文献   

7.
昆虫食品,古来有之,今已席卷世界各地,成为风靡一时的美味佳肴。原始人爱吃昆虫据报道,美国考古学家从原始人粪便化石中发现,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嗜好吃各种昆虫,其中最常吃的是娱蚣、白蚁和蝗虫;此外,还有胡蜂、蜜蜂和水蜡虫幼虫。看来,数十万年前,人类早已是“昆虫美食家”了!从我国史料记载来看,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人们就有食蚁卵的习惯,并作为珍馐,供“天子馈食”和“祭祀”之用。  相似文献   

8.
要推知古代的气候,可以从分析当时生存过的动物群着手,因为它们是地球历史的出色的见证。我国已故的著名学者竺可桢同志利用大量的古代物候、考古资料,对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作了深入研究(见《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文中提及公元前3000-1100年左右考古时期,如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约5600-6080年前)和河南安阳殷墟(约公元前1400-1100年),当时的气候是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现在让我们从这两处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来分析论证当时的气候。陕西半坡出土的动物化石,经有关方面研究,可分三大类:(1)属半坡新石器时代人驯养及可能驯养的动物:有猪、狗、羊、牛科及马;(2)属狩猎来的动物:有斑鹿、獐、竹鼠、野兔及短尾兔;(3)属可能晚期侵入的动物:有獾、貉、田鼠及狐  相似文献   

9.
广东佛山河宕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人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对佛山河宕新石器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量比较,认为这些古代人在体质上仍有不特别强烈的蒙古人种性质,并显示出一些同赤道人种相似的特证。还指出了该墓群的性别年龄分布,因性别而异的埋葬头向和拔牙风俗。  相似文献   

10.
巍巍丹山,依依碧水。素称“人间仙境”的福建省崇安西南的武夷山,有一种船形的棺木,藏放在悬崖绝壁的岩洞里,那就是举世罕见的古代遗迹——船棺。 1616年4月7日,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西北地区 ,也曾多次出土古象化石 ,其中陕西省旬邑县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象化石出土点。早在八十年代 ,这里出土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中 ,有一具古象化石。如果装架复原 ,估计体长约13米多 ,高4 7米 ,超过1973年甘肃合水县出土的“黄河古象”化石。有关专家研究后初步认为 :它属剑齿象 ,生存年代距今约200至300万年。同时出土的还有犀牛、豺、虎、羚羊、鹿、野猪、三门马等20多种其他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松、竹等植物化石。1994年1月 ,旬邑县又陆续出土古象化石等各类化石345件。有关专家称 :“这批古化石的出土 ,…  相似文献   

12.
<正>在野外生存中,学会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制作必要的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生存的机会。怎样制作石器工具在现代出土的人类原始的工具中,石器占了很大的比例。在野外生存时,我们可能就处在原始人的生活条件中,所不同的是,我们比他们  相似文献   

13.
原始社会人口控制之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始人也实行人口控制么?人们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命题。数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人口状况在现代来说似乎是无从得知的,然而随着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辛勤探索,正在打开原始社会人口之谜的大门。近三十年来,大量史前时代具有相当规模氏族墓地的发掘,为我们稍稍揭示了原始人口发展的奥秘。在某些新石器时代墓地,发现埋葬的死者有近千人之多,对这些珍贵的人骨材料进行科学的鉴定、研究,对于了解我国原始人口的发展规律,是绝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些书刊和博物馆的陈列在谈人类起源时,常常把“猿人”(例如“北京猿人”)叫做“直立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作一简单介绍:“猿人”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 早在1873年,德国的进化论者海克尔在讨论灵长类的进化谱系时,认为在“本来意义上”的人出现之前的那一阶段,是“没有语言的原始人”。1889年他研究了25年前发现的尼安德特人(一种化石人类)后,进一步提出一条人类发展的进化线,认为现代人即“智人”,  相似文献   

15.
正"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一个体弱多病年仅五岁的幼童许阿瞿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后的公元171年、173年,《后汉书》以"大疫"来描述其时的状况。今南阳东关许阿瞿墓东、北有大批的汉代儿童瓦棺葬发现,虽然具体时期尚无法确定,但是  相似文献   

16.
“西梅脱”(Thimet)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磷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及熏蒸作用。对棉花蚜虫有特殊优良的效果。加工型式有乳剂和粉剂两种。使用方式有叶面喷雾及粉剂拌种等,拌种效果比叶面喷雾更好,维持药效时间更长。据报导1956年美国13个州在棉花播种前几个星期用“西梅脱”处理过的棉种,在幼苗出土后的4—6个星期中对螨、蚜虫和其  相似文献   

17.
沈阳清墓木质葬具的树种鉴定及生态环境的指示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墓葬器所用木材是我们了解当时植被、气候以及社会状况的重要材料。本文利用木材解剖学和树木年代学方法,对沈阳浑南水家村墓葬群出土的木质葬具进行树种识别与树木年轮定年研究。结果表明: 16个木质葬具样本中有7个为松科松属油松木材,有8个为松科落叶松属木材,很可能为长白落叶松,有1个为槭树科槭树属木材。这些树种至今在辽宁地区仍广泛分布,说明该地区森林结构(树种组成)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气候与现在相似。也表明清代盛京(今沈阳)地区平民墓葬木质葬具所用木材存在区域性的植物地理特征,并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即均是低成本、易获得的乡土树种,且这些木材以针叶树为主,也有少量阔叶树。这些木材很可能来源于沈阳当地或辽东山区森林,浑河水道是木材运至沈阳的重要途径。部分油松和落叶松葬具木材可以较好地交叉定年,确定树木生长年代在1680s—1770s(清朝早期至中期)。这些样本的年轮宽度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较高的气候敏感度,反映出区域气候环境的一致性。这些木质葬具对清朝早期至中期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潜力。  相似文献   

18.
近闻,“’99中国生态环境游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于9月下旬在张家界森林公园举办。由此,笔者想起了自己家乡彝族群众爱护山林的美德及由此引发的“保苗节”。云南滇西北的崇山峻岭深处,是彝家人的家乡。人们世代与森林为伍,故对林木特有钟爱。莽莽森林,是彝家人的衣食父母,为永葆世代衣食不绝,人们对森林的保护,胜过呵护自己的小孩。由此而制定的“八禁乡规”,就是彝家人爱护林木美德的体现。乡规规定:禁止乱砍滥伐;禁止砍伐花木、果树当薪;入林禁止生火;封山期(旧历五月至七月)禁止进山放牧、砍伐;禁止砍伐幼林…  相似文献   

19.
经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苏北辐射沙洲沿岸潮滩的有孔虫为混合埋葬群,由原地生活分子和外海的异地分子混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异度偏高,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壳体机械破坏较明显,富含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这些特点反映出埋葬群在形成过程中辐射沙洲区强大潮流的搬运作用,在搬运、沉积和埋葬过程中有孔虫壳体经受机械分选和破坏作用。埋葬群与生态环境因素和埋葬环境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这里报导的是几个真实故事。话说湖南省华容县东山桃花山区一带,盛产一种赤炼蛇,当地群众传言:“如果被这种蛇咬伤,不去李炎明家里去求取“符水”,便会一命呜呼?常言说无巧不成书,有一次衡阳县周老蛇医,来到该县东山区红砂头采药,恰巧碰上一个小孩被赤炼蛇咬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