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祎  侯炜 《生命科学》2011,(8):749-752
干扰素(IFN)是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Ⅰ型和Ⅱ型干扰素不仅可抑制病毒,而且还能参与天然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最近干扰素家族增添一位新成员:Ⅲ型干扰素,即IFN-λ,因其具有类似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且能诱导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命名。IFN-λ受体与Ⅰ型干扰素的受体不同,但具有与Ⅰ型干扰素类似的诱导表达方式和信号转导通路,并能激活一系列相似的干扰素刺激基因。就IFN-λ家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机制、抗病毒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Ⅲ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即IFN-λ,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其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α和IL-28β).IFN-λ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IL-28Rα(又称IFN-λR1或CRF2-12)和IL-10Rβ(又称CRF2-4)链组成的异二聚体,IFN-λ结合到受体上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从而发挥与Ⅰ型IFN相似的生物学效应.IFN-λ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等方面.IFN-λ很多生物学活性与临床上应用广泛的 IFN-α/β十分相似,但其受体表达局限,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Ⅲ型干扰素(typeⅢinterferon, IFN-Ⅲ;亦称为IFN-λ)是2003年被发现的一种新型IFN,由IFN-λ1(IL-29)、IFN-λ2(IL-28A)、IFN-λ3(IL-28B)和IFN-λ4等细胞因子组成。IFN-λ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IFN-λ受体1(IL-28RA)和IL-10R2结合,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等信号通路进行信号转导,从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IFN-λ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细胞因子,与Ⅰ型IFN相比,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中,能更好地改善病毒学应答以及提高病毒清除率,且不良反应更少。现就IFN-λ在消化道、肝脏以及呼吸道感染中的抗病毒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IFN-λ是新发现的分类为Ⅲ型干扰素的细胞因子,由IFN-λ1,IFN-λ2和IFN-λ3组成,也称作IL29,IL28A和IL28B.IFN-λ通过与其受体复合物结合进行信号转导,该复合物由特异性的IFN-λR1以及与IL-10相关的细胞因子共有的受体IL-10R2组成.IFN-λ主要激活Jak-STAT通路诱导抗病毒、抗增殖、抗癌以及先天或适应性免疫反应.其晶体结构与IL-10细胞因子家族相似.诱导IFN-λ基因表达的通路尚未被研究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同IFN-α类似,涉及TRIF,RIG-I或IRF7通路.IL28B的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自发性清除及HCV联合疗法的结果有关联,预示IFN-λ可以作为替代目前IFN-α治疗HCV感染的一个更有效的选择.本文提供了IFN-λ的一些研究进展,关于IFN-λ的很多机制目前仍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interferon,IFN)为体内主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新发现的III型干扰素IFN-λ4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自发清除或治疗无效密切相关。IFN-λ4只能存在于携带IFNL4-ΔG等位基因(rs368234815)个体,它是预测HCV清除的最佳宿主因素。IFN-λ4也通过IFN-λ受体复合物传递信号,并通过激活JAK-STAT途径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gene,ISG)的表达。IFN-λ4能诱导抗病毒活性,却同时影响了HCV的有效清除。因此,解决IFN-λ4这种看似矛盾的功能问题,可能会对HCV感染和干扰素生物学的免疫反应产生重要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IFN-λ1真核表达质粒,利用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表达系统,获得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IFN-λ1重组蛋白。[方法]将IFN-λ1目的基因克隆到pcDNA3.1+载体NheⅠ与XhoⅠ多克隆位点构建pcDNA3.1-IFN-λ1分泌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采用Ni-NTA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IFN-λ1的表达与纯度;采用qPCR、WB结合显微镜观察检测IFN-λ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IFN-λ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而且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分泌表达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IFN-λ1能够有效地诱导ISG15、ISG54、ISG56、OAS1、TNFα、MX1和TRAIL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p38促凋亡信号通路,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对BHK-21细胞的感染。[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IFN-λ1真核表达质粒,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分泌表达IFN-λ1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IFN-λ1重组蛋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和抗病毒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IFN-λ1的功能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HBV感染后会引发肝炎,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恶化为肝癌.干扰素λ(interferon λ,IFN-λ)是干扰素家族的成员之一,是抗病毒防御的重要细胞因子.IFN-λ家族包括4个成员,分别为IFN-λ1、IFN-λ2、IF...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α(IFN-α)是临床最常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之一。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被证实是抑制IFN-α抗HBV活性的因子,但USP18是否对干扰素λ(IFN-λ)抗HBV有影响还尚未可知。为了明确USP18对IFNλ抗HBV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Hep G2. 2. 15细胞作为乙肝体外模型,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向细胞转染p EGFP-USP18、PEGFP-N1经48 h,再经IFN-α和IFN-λ处理24 h,分为阴性对照组﹑USP18过表达+IFN-α组﹑空载组+IFN-α组﹑USP18过表达+IFN-λ组﹑空载组+IFN-λ组。采用Western印迹、RT-q PCR和ELISA检测各组的乙肝病毒标志物、STAT1/p STAT1和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USP18蛋白在过表达组明显升高(P 0. 05),过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IFN-α处理的两组中,空载组中HBs Ag、HBe Ag、HBc Ag及HBV-DNA的表达均低于USP18过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IFN-λ处理组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差异不明显。在IFN-α处理组中,空载组的ISG15、Mx A、IFIT1和p STAT1表达均高于USP18过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IFN-λ处理组中ISGs和p STAT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证实,USP18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弱IFN-α抗HBV的活性。研究还证实,IFN-λ可发挥抗HBV的作用,USP18不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其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9.
γ-干扰素信号通路及功能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干扰素(IFN-γ)是细胞因子超家族中IFN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IFN-γ在其效应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交互作用及其相关刺激基因的表达,导致了其生物学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章对IFN-γ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IFN-γ介导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以及IFN-γ刺激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等作概述。  相似文献   

10.
树鼩干扰素家族的基本构成及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IFN)是在"危险信号"刺激下,由细胞分泌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多重作用的糖蛋白家族,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树鼩作为多种人类疾病研究模型的前景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IFN家族的研究尚属空白。该研究在现有的树鼩全基因组数据基础上,应用大片段核酸序列比对、基因预测等方法,对树鼩IFN家族的基本构成和分子特征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树鼩具有I型IFN:α(5个亚型)、β、ω、κ、ε、δ;II型IFN-γ;III型IFN:IFN-λ1、λ2/3,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蛋白空间结构与其它哺乳动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在半胱氨酸位置和N糖基化个数上具有部分差异。该研究以全基因组数据对树鼩IFN家族信息进行系统挖掘和分析,为树鼩IFN的基因克隆以及其在感染免疫学中的作用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IFN-λ1是Ⅲ型干扰素家族的一个成员,具有与Ⅰ型干扰素相似的功能。此前,我们已经从毕赤酵母表达获得了可溶性重组人干扰素-λ1。然而,毕赤酵母表达中的高糖基化带来了免疫原性,影响了蛋白质的生产纯化效率。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文中构建了一种干扰素突变体 (rhIFN-λ1-Nm),定点突变潜在糖基化位点。AOX1启动子与α因子信号序列存在的情况下,用甲醇诱导成功地实现了rhIFN-λ1-Nm在毕赤酵母GS115胞外分泌表达。对rhIFN-λ1-Nm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98%的产品,并对糖化水平、分子量、二级结构、N末端序列等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hIFN-λ1-Nm糖基化水平明显降低,蛋白质生产纯化收率显著提高,而对结构和生物活性无影响;糖基化位点突变rhIFN-λ1可以被开发为IFN-λ1的替代品,有望发展成为未来的生物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2.
IFN-λ1是Ⅲ型干扰素家族的一个成员,具有与Ⅰ型干扰素相似的功能。此前,我们已经从毕赤酵母表达获得了可溶性重组人干扰素-λ1。然而,毕赤酵母表达中的高糖基化带来了免疫原性,影响了蛋白质的生产纯化效率。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文中构建了一种干扰素突变体(rhIFN-λ1-Nm),定点突变潜在糖基化位点。AOX1启动子与α因子信号序列存在的情况下,用甲醇诱导成功地实现了rhIFN-λ1-Nm在毕赤酵母GS115胞外分泌表达。对rhIFN-λ1-Nm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98%的产品,并对糖化水平、分子量、二级结构、N末端序列等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hIFN-λ1-Nm糖基化水平明显降低,蛋白质生产纯化收率显著提高,而对结构和生物活性无影响;糖基化位点突变rhIFN-λ1可以被开发为IFN-λ1的替代品,有望发展成为未来的生物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从江香猪λ1干扰素(interferon-λ1,IFN-λ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Gen Bank登录的猪IFN-λ1基因序列(FJ455508)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淋巴细胞中扩增IFN-λ1基因CDS区并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从江香猪IFN-λ1基因CDS全长576 bp,共编码191个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949H1543N277O270S7,相对分子质量21.38 k Da;该蛋白等电点为9.42,为亲水性蛋白。从江香猪IFN-λ1含有丰富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64.40%)和无规卷曲(25.65%)为主,蛋白质三级结构中主要以α-螺旋为主,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江香猪与野猪IFN-λ1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100%),亲缘关系最近。[结论]从江香猪IFN-λ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毒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神经营养素-1/B细胞刺激因子-3是糖蛋白130(gp130)细胞因子家族新成员,在不同细胞系里能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剂(JaK-STAT)、促细胞分裂活性蛋白激酶(MAPK)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AKT)信号路径,神经营养素-1/B细胞刺激因子-3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探讨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CVB)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OL)和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BDV)持续感染的OL细胞(OL/BDV)中I型干扰素(interferon, IFN)、microRNA-155(miR-155)表达以及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7细胞定位的影响。CVB感染OL细胞和OL/BDV细胞0、2、4、6、12和24 h,qPCR检测I型IFN mRNA和miR-155表达水平。OL细胞和OL/BDV细胞分别转染IRF7-EGFP质粒,CVB感染4 h,观察IRF7细胞定位情况。CVB感染OL细胞2、4、12和24 h,IFN-αmRNA和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FN-βmRNA表达水平在4、12和24 h显著增加;CVB感染OL/BDV细胞IFN-α和IFN-βmRNA表达水平除0 h均显著增加,但miR-155表达仅在12和24 h显著增加。CVB感染OL细胞和OL/BDV细胞4 h,IRF7绿色荧光蛋白由细胞浆转移至细胞核内。综上所述,CVB可诱导OL细胞和OL/BDV细胞I型IFN、miR-155的表达,促进IRF7入核,从而激活I型IFN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利用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ian,CHO)细胞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猪干扰素-γ(recombinant porcine interferon gamma,r Po IFN-γ),并分析其体外抗病毒活性,本研究首先构建r Po IFN-γ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Po IFN-γ,转染悬浮培养的CHO细胞,进行上清分泌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通过CCK-8实验分析r Po IFN-γ对细胞的毒性,用VSV/PK-15系统检测其抗病毒活性效价;最后分析r Po IFN-γ对塞内卡病毒A (Seneca virus A,SVA)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对细胞内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和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本研究利用CHO悬浮细胞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纯化的r Po IFN-γ,该r Po IFN-γ对细胞无毒性,VSV/PK-15系统检测其活性效价为5.59×107 U/mg;此外,r Po IFN-γ可诱导细胞内多种ISGs和细胞...  相似文献   

17.
Vav家族蛋白是Rho家族GTPase的鸟嘌呤核苷酸转移因子.Vav3作为Vav家族蛋白的成员之一,由8个结构域组成,其结构的复杂性赋予其功能的多样性.它可通过调节Rho家族不同成员的活性参与对MAPK、PI3K-Akt、NF-κB等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黏附、血管生成、免疫功能的调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Vav3表达的失调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提示Vav3具有原癌基因的活性.本文对Vav3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上下游的信号调节通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磷酯酰肌醇-3激酶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13激酶家族包括3种类型.I型和Ⅲ型的催化亚基与调节亚基形成异二聚体.Ⅱ型不形成异二聚体.具有独特的C2结构域。生长因子、有丝分裂原等多种因素可使其活化。所生成的3-磷酸肌醇脂(PIP、PIP2、PIP3)具有第二信使功能,即作为信号转导分子膜易位活化的“锚”分子。PhK家族在细胞的增殖、抗凋亡、细胞迁移、膜泡转运、细胞癌性转化等众多过程有关的信号转导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P2Y受体家族(P2Y receptors,P2YRs)是嘌呤能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同时从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它广泛表达于机体的各类细胞中,与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显示出作为药物靶点的巨大潜力。本文将介绍P2YRs的结构特征、分类及信号转导机制,从P2YRs的药理学活性着手,重点阐述P2YRs现有配体药物及潜在成药靶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