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因比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有更好的灭杀效果和安全性而被广泛使用,但长期使用同样也存在引发鼠类抗性的隐患。近年,学者已发现了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 (bromadiolone) 和鼠得克 (difenacoum) 的抗性鼠。溴鼠灵 (brodifacoum) 是一种目前在国内广泛使用且毒性极强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能引发鼠类凝血功能障碍和细胞毒性,但对于溴鼠灵是否已驱动鼠类发生抗性进化尚不清楚。澳门地区从1995年开始持续使用溴鼠灵,为研究鼠类对溴鼠灵的抗药性进化提供了良好模型。本研究于2019年10—12月在澳门地区共捕获61只褐家鼠,对其中44只开展了LFP实验 (0.005%溴鼠灵),实验鼠的平均摄毒量为 (15.28 ± 1.40) mg/kg,在7天内全部死亡。此外,对全部61只褐家鼠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 (vitamin K-epoxide reductas complex 1, Vkorc1) 的基因序列测定表明,在Vkorc1基因外显子的已知抗药关联位点处未检测到非同义核苷酸突变,但检测到2个同义核苷酸突变 [第68位氨基酸:H (CAC)-H (CAT),突变发生率为100%;第82位氨基酸:I (ATA)-I (ATT),突变发生率为32.72%]。该研究表明,使用溴鼠灵25年后,澳门地区褐家鼠虽没有产生群体抗药性,但仍需持续监测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抗凝血灭鼠剂大隆和鼠得克的生物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隆(brodifacoum)和鼠得克(difenacoum)是1975-1976年新发展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化学名称分别为3-(3-(对溴联苯基)-1,2,3,4-四氢化萘基)-4-羟基香豆素和3-(3-联苯基-1,2,3,4-四氢化萘基)-4羟基香豆素。这一类抗凝血灭鼠剂有2个突出的特性:(1)能杀灭抗药性鼠种,指对杀鼠灵(warfarin)产生抗药的鼠种,(2)兼有急性和慢性灭鼠剂的优点,单剂量对多种鼠类都有防制效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鼠类对杀鼠灵的抗药问题,而且可以节约灭鼠用粮和人力,有可能使抗凝血灭鼠剂推广用于防制野鼠。根据全国除四害规划安排,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于1979年合成了这2种灭鼠剂样品,供全国新药协作组15个单位进行生物学效果评价。本文为部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急性化学剧毒灭鼠剂的逐渐被淘汰,慢性抗凝血灭鼠剂的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又出现了抗药性、适口性及灭鼠后鼠类种群迅速反弹等问题^[1]。在对有害啮齿动物控制应用研究中,一般是应用毒性的试剂来对其进行控制。用化学杀鼠剂防治,虽然见效快,但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误杀了大量的天敌动物和有益动物。干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于是,利用鼠类不育来控制鼠害的研究受到世人的重视,有望给鼠害防治技术带来一次革命。不育剂根据药物提取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化学不育剂和植物型不育剂2种,但两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现以比较常用的几种不育剂的应用为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黄胸鼠对抗凝血剂抗药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鼠类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有变义现象,对香豆素类有抗药性,对茚二酮类也有抗药性。为了解多年来使用抗凝血杀鼠剂防治黄胸鼠(Rattus flavipetus),我们于1980年在福建省云霄县进行了一次试验性调查。  相似文献   

5.
大隆(TALON,brodifacoum)是一种香豆素类有机化合物。是70年代后期国外出现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大隆灭鼠剂与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比较有下述优点: 1.使用浓度低。采用单剂量投药就可有效  相似文献   

6.
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传播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可能比抗生素本身的环境危害更大,其中,水平基因转移是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重要方式,是造成抗性基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发生水平转移的主要分子传播元件及其影响因素,这对于正确揭示抗性基因的分子传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多重抗药性的传播扩散机制,探讨了行之有效的遏制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的方法和途径,并针对目前的污染现状,对今后有关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原真菌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抗性分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病原真菌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的杀菌机制、植物病原菌对DCFs抗药性的产生现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和依赖环化腺苷酸(cAMP)的蛋白激酶途径在抗药性产生中的可能作用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变异抗药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导致昆虫对其产生抗药性。乙酰胆碱酯酶是昆虫对这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的靶标酶,昆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乙酰胆碱酯酶的基因表达量上升,或基因突变而导致其敏感性下降。文章简要论述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发生变异而导致的抗药性,分析了变异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抗药性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周剑涛(湖北省黄冈地区卫校,436100)关键词肿瘤细胞,抗药性,分子机理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易产生抗药性,成为临床一大难题。近年来,对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如下一些进...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基因(Vkorc1)的变异与啮齿动物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密切相关。为掌握Vkorc1基因变异在野栖类和家栖类啮齿动物中的流行情况,从山西省13个县(市、区)的农田和14个县(市、区)的养殖场采样,检测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和黄胸鼠(Rattus tanezumi) Vkorc1基因编码区的变异位点及携带不同变异位点的个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长尾仓鼠在13个采样地均有捕获,整体占野栖类啮齿动物的23.29%;黄胸鼠分布于8个采样地,整体占家栖类啮齿动物的68.63%。在长尾仓鼠样本(n=105)中检测到6个沉默突变位点和5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沉默突变C438T (His146His)的变异率最高,为67.62%;共有17只长尾仓鼠样本存在错义突变位点。黄胸鼠样本(n=70)中存在6个沉默突变位点和1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最常见的沉默突变位点A321C (Ile107Ile)和T411C (Thr137Thr)的变异率均达到18.57%;8只黄胸鼠样本存在与其抗药性相关的A416G (Tyr139Cys)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导致昆虫对其产生抗药性。酯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代谢酶,酯酶基因表达量上升和点突变使其代谢或结合杀虫剂的能力增强是昆虫对常用农药产生抗药性的2个重要原因。文章概述昆虫酯酶基因扩增及突变所导致的抗药性,进一步分析了酯酶突变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杀鼠灵蜡饵控制旅馆褐家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杀鼠灵蜡饵防治旅馆褐家鼠的现场试验。灭鼠前现场鼠密度为70.0%;按照抗凝血灭鼠剂的常规处理方式,投药后第4天鼠密度开始下降,第9天降至3.3%,第18天控制鼠患,所得结果,与先前的杀鼠灵玉米粉毒饵防治褐家鼠的现场效果相匹敌。抗凝血灭鼠剂蜡饵对巩固灭鼠成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星辉 《昆虫学报》2014,57(4):477-482
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 对杀虫剂的代谢作用直接影响到昆虫对杀虫剂的耐受性和杀虫剂对昆虫的选择性,由P450介导的杀虫剂代谢解毒作用的增强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常见而重要的机制。P450介导的杀虫剂代谢抗性具有普遍性、交互抗性与进化可塑性的特点,涉及P450基因重复与基因扩增、基因转录上调以及结构基因的变异等多样化的分子机制,并且多重机制的共同作用可以导致高水平抗药性。这些研究发现说明,无论是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还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都要有动态的、因地制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概况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世界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花生和大豆等作物。多食性、高繁殖力、迁飞能力强和易产生抗药性等生物学特性强化了草地贪夜蛾的害虫地位。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入侵中国云南等地后迅速蔓延扩散至十多个省份。喷施化学杀虫剂是我国当前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重要手段,但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已携带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基因,因此需要加强抗药性监测工作,并依据抗药性水平进行精准选药。本文对草地贪夜蛾抗药性测定方法、抗药性发生概况以及抗药性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草地贪夜蛾抗药性测定方法和治理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P450酶系在昆虫代谢农药中有重要作用,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NADPH-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和细胞色素P450(P450)在该酶系起核心作用。昆虫具有P450超基因家族,但只有一个单一的CPR基因,CPR是昆虫所有参与农药代谢的P450酶的唯一电子供体,其影响P450活性。P450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在害虫抗药性中具有重要作用,P450基因介导的昆虫抗药性是最重要的代谢抗性类型。不同P450基因的高表达的调控机制不同,引起P450基因过量表达的原因可能有P450基因的编码区突变、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变化、基因扩增等。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抗药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化可塑性,即同种昆虫不同种群对相同的农药产生抗药性时,导致抗性产生的P450基因不同;同一昆虫品系在某种农药的抗性选择压力下,影响抗性的P450基因的种类和表达特性会随着持续的农药选择而发生变化。最近的研究显示,CPR的变异和昆虫抗药性相关,但是昆虫CPR基因介导抗药性的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全面阐释P450酶系介导昆虫抗药性的机制、建立基于P450基因表达量变化与CPR突变的抗性分子标记,对于害虫抗药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几种丝状真菌Hogl 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中扩增出MAPK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命名为AsHogl.用Real-time RT-PCR技术比较了AsHogl在异菌脲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QX21经0.8mol/L NaCl和2mg/L异菌脲处理后,AsHogl相对表达量持续升高,在12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4.12倍和25.23倍,16h略有降低;而室内诱导抗性突变体和田间抗性菌株经相同处理后的AsHogl表达量变化不大,且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由此推测,番茄早疫病菌AsHogl基因表达特征与其对异菌脲抗药性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病原菌对异菌脲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建立抗药性分子监测技术、延缓和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灭鼠安、灭鼠优是70年代出现的新单剂量灭鼠剂。国外经试验对多种鼠有杀灭效果,适口性较好,对非杀灭对象比较安全,对抗凝血剂有耐药性的鼠能够杀灭等优点。国内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也有合成,我站在1978-1979年对这两类药进行了现场灭效和解毒试验,并对毒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常用靶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并具有广泛的耐药性。从特异性基因位点、抗药性基因和毒素基因3个方面列举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靶基因以及利用这些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详细说明了这些基因的发现、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检测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汇总、比较,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趋势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鼠得克Difenacoum是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其化学名称为3-(3-P二二苯基—1、2、3、4—四羟基萘基—4—羟基香豆素)。本药剂对有耐药性的鼠类效果更为显著。为确定其对黑线姬鼠、高山姬鼠的毒力(按抗凝血灭鼠剂常规测定法作一或三次灌胃测定)、适口性等毒杀效果,特作下述实验,现将实验情况简报于后:一、毒力测定:(一)药物:系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1979年合成的纯品一克。(二)动物:野外捕获的黑线姬鼠、高山姬鼠在实验室饲养7~20天,分别选择20~35克健康成年鼠8—10只,雌雄各半备用。(三)给药:将鼠得克按所需浓度,精密称取后,用聚乙二…  相似文献   

20.
胸苷酸合成酶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生物体内催化胸苷酸合成所必需的酶.多年来一直作为肿瘤化疗的重要靶酶。对TS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表明:基因扩增、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过程都参与了TS表达的调控。先前的研究表明:TS可与自身的mRNA结合形成TS-mRNA复合物,使mRNA翻译受阻,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等抗代谢药物可与TS蛋白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不能与TS mRNA作用,导致体内TS的表达升高,是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现对TS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翻译调控与抗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