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膜炎奈瑟菌有好几种策略来逃逸补体介导的杀死作用,而这些使其有能力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这种脑膜炎球菌主要是人咽喉部的专性共栖菌,但它为什么进化了精巧的机制来逃逸宿主的免疫力尚不清楚。此文作者阐述了脑膜炎球菌免疫逃逸和对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补体增多发生抵抗的机制。作者在荚膜生物合成、H因子结合蛋白表达和脂多糖唾液酸化所需基因的5'非翻译区,鉴定了3个独立的RNA热传感物,它们是脑膜炎球菌抗免疫杀死必需的成分。因而升高的温度(发生在炎症期间)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A群,C群奈瑟脑膜炎双球菌(简称流脑)多糖疫苗生产中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在培养基配制中用增减酵母浸出粉的方法制备相应的培养基,8h收菌,通过菌体的收获量并参考多糖量来确定较好的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培养基用于A群、C群奈瑟脑膜炎菌培养8h后均有收获,其中2号培养基(酵母浸出粉)培养的菌体的浓度明显高于1号和3号培养基,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种培养基能提高奈瑟脑膜炎双球菌的产量。结论添加酵母浸出粉的培养基可作为A群、C群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为载体蛋白的A/C群脑膜炎奈瑟菌结合物的免疫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1-氰基-4-二甲氨基-砒啶四氟硼酸(1-cyano-dimethylamino pyridiniumtetrafluoroborate,CDAP)活化法,将SEA、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in,TT)分别与A群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group A N.meningitidis capsular polysaccharide,GAMP)、C群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group C N.meningitidis cap-sular polysaccharide,GCMP)结合制备结合物;将结合物分别免疫BALB/c小鼠,腹部皮下免疫3次,于第1针免后第9天、第19天、第27天眼眶采血,分离血清备用;检测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水平。结果 SEA与GAMP结合后能增强抗-GAMP Ig G抗体水平,第3次免后GAMP-SEA组多糖抗体水平达到1∶12 800,高于GAMP组1∶400,但GCMP-SEA组结果不理想。SEA与GAMP结合后均能激发细胞免疫反应,IFN-γ和IL-4的SFC与GAMP组比较均升高,且IFN-γ高于IL-4。SEA与GAMP、GCMP结合后Th1/Th2细胞亚群比值分别达到23.48和22.19,高于GAMP组(14.09)和GCMP组(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EA与GAMP、GCMP结合后可激发细胞免疫。结论 SEA与GAMP、GCMP结合后既能增强GAMP、GCMP的免疫原性,提高体液免疫反应,又能激发细胞免疫反应,提示SEA具备作为A/C群脑膜炎奈瑟菌结合疫苗载体蛋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因子H结合蛋白(factor H-binding protein, fHBP)是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一种关键毒力因子,其通过结合人类补体调节因子H(factor H, fH)使得细菌能够在人体血液中生存。同时,fHBP也是目前已上市的2种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enB-fHBP和MenB-4C)的主要成分。fHBP蛋白作为疫苗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抗体,产生的抗体与外源细菌表面fHBP结合后,可阻止外源fHBP与体内fH的结合,从而激活补体系统,起到对外源细菌的杀灭和清除作用。现就fHBP作为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抗原成分在疫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脑膜炎奈瑟氏菌外膜蛋白NhhA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克隆脑膜炎奈瑟氏菌NhhA基因GNA0992于原核表达载体pET 20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经初步纯化后免疫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经3次腹腔免疫,血清IgG滴度达到23186,同时杀菌力实验显示NhhA能诱导针对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的补体依赖的杀菌反应。证明了NhhA是一种良好的抗原,为疫苗开发的蛋白靶标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杀菌抗体是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保护性抗体,它是由脑膜炎球菌带菌者或隐性感染者接触脑膜炎球菌的荚膜多糖或外膜表面抗原产生的,也可由奈瑟氏Lactamica菌或具有与脑膜炎球菌表面多糖抗原有交叉的细菌产生,为大肠杆菌KI—SB群脑膜炎菌有一样的荚膜多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生的特点,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此疫情鉴定为一起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聚集性病例,3例病人均已接种过A群流脑多糖疫苗3~4次,而未接种过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无免疫力;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脑流行。结论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疫情,采取以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肺脓疡患者血培养中检出脑膜炎奈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的唯一宿主。2004年10月从肺脓疡患者血培养中检出脑膜炎奈瑟菌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PCR结合酶切-序列比对法对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鉴定。方法用玻片凝集法对不同来源的15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初步检定,再用PCR结合酶切-序列比对法对上述15株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即用PCR结合酶切法扩增菌株的唾液酸转移酶sia D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后,用BLAST软件将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e Bank中原始sia D序列比对。结果 15株菌株玻片凝集结果均为阳性;15株菌株的PCR产物片段大小均为460 bp;TaqⅠ酶切后,13株菌株的酶切产物片段大小仍为460 bp,其PCR产物测序比对结果与B群脑膜炎奈瑟菌原始sia D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其余2株酶切产物片段大小约200 bp,与C群脑膜炎奈瑟菌sia D原始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和99%。结论 15株菌株经PCR结合酶切-序列比对法鉴定,13株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2株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该方法可准确鉴定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  相似文献   

10.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主要病原体。Nhh A是脑膜炎奈瑟菌的寡聚外膜蛋白,与流感嗜血杆菌的黏附素hia和hsf是同系物。研究提示,Nhh A参与脑膜炎奈瑟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保护其免受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攻击;此外,Nhh A具有免疫刺激功能,能够促进巨噬细胞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Nhh A还具有诱导宿主巨噬细胞凋亡,促进单核细胞转化成巨噬细胞样细胞等作用。本文介绍了Nhh A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s,CPS)是该菌主要的致病因子。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CPS合成相关基因越来越受到关注。重点对Nm CPS的合成及相关基因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大连市2014年4月同一工地两起流脑疫情得到的脑膜炎奈瑟氏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图谱分析,了解各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对病例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PCR分群,对另一病例和所有密切接触者分离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鉴定实验。结果疑似病例标本PCR结果为脑膜炎奈瑟氏菌A群阳性,另一病例和所有密切接触者分离到的菌株PFGE图谱基本相同,表明来自同一克隆系。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为ST7。结论两起疫情分离到的菌株型别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该病原菌类型为ST7的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  相似文献   

13.
流脑防治的微生态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初探人咽部正常菌群对A群、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2417%的人咽部存在可抑制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的细菌;一般健康者、流脑病人密切接触者和流脑病人之间差异不显著。对41株抑制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的细菌的检测可见,有23株(占5610%)对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有5株菌对8种实验标准致病菌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表明人咽部正常菌群对致病菌拮抗作用的非特异性和多重性。部分人咽部正常菌群细菌的代谢产物亦可抑制A、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脑膜炎奈瑟球菌X群荚膜多糖(Men X)研制的一种新型鼠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MAb)可用于酶联免疫法对脑膜炎球菌多糖进行定量。该单克隆抗体只对X群发生反应,对于脑膜炎奈瑟菌A群C群Y群和W群均不反应。由非竞争性ELISA测定的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值(Ka)为7.25×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C群脑膜炎奈瑟菌(简称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自1999年11月以来已被常规用于婴儿免疫。然而,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在初次免疫之后的应答以及该疫苗诱导的保护性抗体存在的时间及其……  相似文献   

16.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曾在全球引起多次大流行,所以关于其预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应用和研究的脑膜炎奈瑟菌疫苗主要有荚膜多糖疫苗、多糖与蛋白结合疫苗、B群改良疫苗、去毒脂多糖结合疫苗等,本文就以上疫苗的研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热变性温度法Tm测定了我国自行分离和建立的脑膜炎奈瑟氏菌10个血清群菌株的DNAG Cmol%,其含量范围在50.3~52.4之间。结果表明10个血清群菌株的DNAG Cmol%含量符合脑膜炎奈瑟氏菌种的特性。数据的建立为进一步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准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痢疾桿菌的分型鑑定中骚现福氏痢疾捍菌第5型中有33%的菌株在福氏痢疾桿菌型因子V血清内及族因子3,4的血清中凝集,但不在族因子7,8,9血清内凝集。用吸收试验封其中1750菌株的晃疫血清作了抗原分析,得出该型菌株的抗原筒式为V:4(7)…。今建议将福氏痢疾桿菌第5型分为二个亚型,Va的抗原棒造为V:4(7)…,Vb者则为V:7…。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5年河南省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菌群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及分析,为河南省流脑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脑脊液和血液标本以及37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提取DNA进行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用ELISA检测密切接触者血清标本的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抗体水平。结果患者和1例密切接触者分离的菌株经细菌培养及PCR鉴定,分别为C群和B群脑膜炎奈瑟菌。MLST分型显示,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标本分别为ST4821型和ST5664型,两者均为ST4821克隆群。37例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89%和21.62%,平均抗体质量浓度分别为6.50μg/m L和1.73μg/m L。结论引起流脑疫情的致病菌为C群ST4821型脑膜炎奈瑟菌,当地C群平均抗体含量偏低,需加强流脑A+C疫苗的接种,有效预防流脑的暴发。  相似文献   

20.
正细菌性脑膜炎的全球负担主要是由于奈瑟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侵袭性感染造成的。发达国家在1987年引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前,Hib是许多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因。Hib结合疫苗降低了Hib发病率达80%或更多,这依赖于疫苗的普及程度。单价脑膜炎球菌C群(Men C)疫苗于1999—2000年上市,在英国降低了由Men C引起的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90%以上。现在有3个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