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吗啡止痛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术后止痛的好方法,自1979年 Behar 等人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各地纷纷争相使用阿片类药物注入硬膜外腔,以解除手术后的疼痛,发现它在某些方而优越于一些传统的止痛法。Graham 等报道,在行前列腺切除术中,给病人硬膜外注2毫克吗啡止痛效果为佳,并与用传统的局麻药勃庇伏卡因作了比较。观察了102个接受勃庇伏卡因术后止痛的病人,止痛平均持续的时间为5小时22分,止痛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以上者仅占总人数的14%。20名注吗啡止痛者中,平均止痛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而且吗啡的止痛不会带来象勃庇伏卡因所致的血压下降等弊端。作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止痛贴与吗啡联合应用于癌症疼痛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止痛贴治疗,连续给药14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字评分法(digital scoring method,NRS)、爆发痛次数、吗啡使用量、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6.0%,P0.05)。研究组盐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83.23±23.14)mg/d]低于对照组[(110.13±25.23)mg/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爆发痛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止痛贴与吗啡联合应用于癌症疼痛的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减少吗啡使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疼痛,但是长期应用吗啡会造成吗啡耐受,从而限制了吗啡的临床应用。吗啡耐受的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下行疼痛易化系统参与了吗啡耐受,本文拟对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马加贵  褚海辰  孙俊枝 《生物磁学》2011,(13):2572-2574
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疼痛,但是长期应用吗啡会造成吗啡耐受,从而限制了吗啡的临床应用。吗啡耐受的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下行疼痛易化系统参与了吗啡耐受,本文拟对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吗啡皮下自控镇痛泵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应用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使用皮下自控阵痛泵给药,对照组口服吗啡片剂,5 d为一疗程,共计观察3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每疗程吗啡日均用量;疼痛起效时间、最佳缓解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剂量稳定天数、爆发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程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在治疗后均较镇痛前显著降低(P<0.05);在吗啡用量比较方面,试验组吗啡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用量;试验组在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最佳缓解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试验组平均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便秘、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疗程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经济优势。结论:吗啡皮下自控镇痛泵给药方式控制难治性癌痛临床疗效确切,止痛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疼痛起效时间短,疗程较吗啡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且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6.
吗啡在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长期使用可以导致耐受,这大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价值,吗啡耐受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受体)参与吗啡耐受的发生与发展。CB2受体选择性激活剂与吗啡联合使用,可以减弱吗啡诱导产生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抑制吗啡耐受的发生与发展。激活CB2受体抑制吗啡耐受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就CB2受体在吗啡耐受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吗啡作用机理研究获重大进展吗啡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活性生物碱类镇痛药,至今仍是治疗严重疼痛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是,吗啡,尤其是其衍生物海洛因的成瘾性也是一个重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最近,Mathes等应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建立了μ型阿...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 Yaksh 和 Rudy 的慢性埋植套管鞘内注射的方法,观察了 TRH 对大鼠甩尾反射的直接作用以及与吗啡的相互作用。鞘内注射1μg、5μg和10μgTRH 能产生时程长的缩短甩尾潜伏期的效应,且这种效应呈剂量反应关系。在鞘内注射 TRH 的情况下,皮下或鞘内注射吗啡仍可产生吗啡的镇痛效应。先注射吗啡,TRH 不能翻转吗啡的延长甩尾潜伏期的效应。结合本文及文献上的其他结果说明:TRH 作用于脊髓靠近传出的部分,而吗啡则作用于脊髓靠近传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He JH  Cao JL  Xu YB  Song XS  Ding HL  Zeng YM 《生理学报》2005,57(5):557-565
在大鼠吗啡依赖和戒断模型上,采用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脊髓神经元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表达的变化,及鞘内注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抑制剂U0126或ERK反义寡核苷酸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触诱发痛及脊髓神经元pERK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水平pERK在介导吗啡依赖和戒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在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大鼠脊髓胞浆与胞核非磷酸化ERK表达没有改变,但pERK表达逐渐增加,纳洛酮催促戒断后,仍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戒断1h后,其表达量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鞘内预先注射MEK抑制剂U0126或ERK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吗啡戒断反应和戒断引起的痛觉异常;与行为学结果一致,脊髓背角pERK阳性神经元表达与脊髓胞浆和胞核pERK表达也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脊髓水平ERK激活和核转位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及戒断反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一) 采用光热聚焦刺激家兔后肢引起痛反应的方法,发现第三脑室周围两侧灰质内微量注射丙烯吗啡20微克,可以对抗随后静脉注射吗啡的镇痛效应。通过预先埋藏好的导向管,在家兔能自由活动的条件下,将丙烯嗝啡注入第三脑室两侧灰质,5分钟后静脉注射吗啡,吗啡的镇痛效应也可被对抗。用相同或更大剂量的丙烯吗啡注射到中脑网质,丘脑侧部以及中隔等部位,都没有明显对抗作用。 (二) 在本文的实验中,丙烯吗啡在脑内分布的范围比较局限,但仍能对抗吗啡的鎮痛作用,因此有力地支持过去提出的第三脑室周围灰质是吗啡鎮痛的主要作用部位的假说。这种給药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药物中枢作用部位的研究,因此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认为,动物组织中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都是长链的阿片肽前体:前阿黑皮素(proopiocortin)、前脑啡肽(proenkephalin)或前强啡肽(prodynorphin)的片段,而非肽类的吗啡仅存在于植物中。Spector 及其同事用放射免疫测定法从蟾蜍皮肤中检测出低浓度的吗啡(3 pmol/g)。Goldstein 实验室也从牛的下丘脑及肾上腺检测出吗啡。他们指出,所发现的极少量的吗啡是属于内源性物质还是来自外界,仍不清楚。因此,决定证明吗啡的生物合成。Spector 实验室和 Goldstein 实验室都发表了进一步分析内源性非肽类阿片样物质的实验结果。Goldstein 等发现吗啡和可待因存在于牛下丘脑提取物中;但在牛肾上腺及大鼠脑提取物中则无规律可循。所以不能断定吗啡和可待因是否为内源性物质、是否参与脑功能。Spector 等从大鼠脑  相似文献   

12.
(一) 利血平对抗吗啡鎮痛并不是普遍的现象。在烫尾法、夹尾法及以挣扎为指标时的电刺激尾法实驗中,存在明显的对抗,ED_(50)提高2—7倍。但在热板法及以嘶叫为指标时的电刺激尾法实驗中,没有对抗现象出现。一次大剂量利血平化后,也不能阻止吗啡耐葯性的形成。 (二) α-甲基-DOPA200或400毫克/公斤,注射后2、6、12和24小时再注射吗啡,吗啡的鎮痛作用并不受影响。先注射α-甲基-DOPA,然后注射利血平,或者二药同时注射,則利血平的对抗吗啡鎮痛和排便作用都消失。但先注射利血平,然后给α-甲基-DOPA,則利血平的这些效应仍保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技术对康复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将30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术后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阿片类或吗啡类止痛,分别对镇痛效果、胃肠道恢复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睡眠情绪满意率几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间在镇痛评分(VAS)和睡眠情绪满意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自控镇痛技术能提高老年患者术后镇痛质量和睡眠情绪满意度。何丽娟,汪凤梅,余丽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瑞吉在带状疱疹疼痛治疗阿片类药物转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7例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疼痛患者,年龄>45岁、VAS评分≥4分、所有病人常规抗病毒治疗、增加免疫力等常规治疗,予硬膜外腔置管间断注入消炎镇痛药物并持续泵吗啡,根据疼痛调整至止痛剂量,转换为多瑞吉贴剂后出院。疼痛控制后逐渐减药,每半个月减量半贴多瑞吉,对病人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有1例病人应药物副反应出组,其余病人硬膜外泵吗啡后均在一周左右控制疼痛,等效转换为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无疼痛反复,成瘾戒断等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疼痛采用硬膜外间断注药持续泵吗啡迅速达到无痛后,转换为等效剂量的多瑞吉,定时定量减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阿片肽在调控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天然奖赏中具有重要作用。寻求天然奖赏的动机与动物的情绪状态有关。吗啡注射和戒断会引起动物不同的情绪状态。本研究探讨了吗啡处理期和戒断期是否会影响动物对2种类型天然奖赏(社会新颖性和食物)的寻求行为。雄性小鼠连续注射14 d的吗啡(10 mg·kg~(-1),生理盐水作对照组),在最后一次注射20 min后,依次检测了小鼠的运动性及对熟悉个体、陌生个体和食物的接近时间。戒断7 d后,以上行为变量(除运动性)被再次检测。结果表明,盐水处理及戒断的小鼠对陌生个体的接近时间明显多于熟悉个体,且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吗啡处理的小鼠运动性增加,接近陌生个体和熟悉个体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与盐水组相比,吗啡戒断降低了小鼠对食物的偏好,但不影响对陌生个体的接近时间。这些结果表明,吗啡会损害寻求社会新颖性和食物的动机;慢性吗啡处理和戒断对这2种天然奖赏的寻求行为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差异可能与吗啡经验诱导的不同神经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蛇毒中非成瘾性止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果  苑隆国 《蛇志》2003,15(4):65-70
普通止痛药 (去痛片 )长期滥用极易成瘾 ,产生耐受性。因此 ,寻找新的无成瘾性止痛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蛇毒替代吗啡用于癌症晚期的镇痛已有报道。目前 ,已有研究毒素的蛇种属主要有Vipera berus,Crotalus adamanteus,C.durissusterrificus,Bothrops alternatus,B.cotiara,B.jararacussu和 N aja naja。止痛有效的产品已从眼镜蛇毒 (Naja naja)中分离得到 ,由于它具有更高的镇痛活性 ,且无成瘾性 ,有可能成为吗啡的重要替代品。从 V.aspis和 V.ammodytes中分离得到的戒毒素在关节炎和风湿症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效果。另外眼镜蛇毒素…  相似文献   

17.
吗啡和胆碱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提到,本实验想查明吗啡是否能和胆碱能拮抗剂、东莨菪碱以及阿托品共同作用对小鼠的Y迷宫空间识别记忆提取产生影响。采用测试前腹腔给药的方法,选用3种剂量的吗啡(5、1.5、0.5mg/kg),两种剂量的东莨菪碱(1、0.1mg/kg),以及两种剂量的阿托品(0.5、0.1mg/kg),剂量由高到低相配对作为联合给药的手段。其结果表明:1)0.5mg/kg低剂量吗啡与0.1mg/kg低剂量的东莨菪碱,或与0.1mg/kg低剂量的阿托品联合给药的小鼠,在记忆提取测试中,空间探查行为(各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对新异臂没有偏好,而新奇探索行为(各臂访问次数百分比)仍保持了对新异臂的偏好,而相应剂量药物单独给药的小鼠记忆提取均没有被损害;2)吗啡能和东莨菪碱相互作用使小鼠的活动性显著增强。暗示吗啡和胆碱能拮抗剂对小鼠空间记忆提取的破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Wu XJ  Zhang J  Wei CL  Liu ZQ  Ren W 《生理学报》2012,64(2):170-176
吗啡长期作用后会产生成瘾(addiction),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投射至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的谷氨酸能突触对奖赏效应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该突触在吗啡成瘾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PFC至NAc的谷氨酸能突触在成瘾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利用成年大鼠在体记录的方式,记录电刺激PFC至NAc谷氨酸能传入纤维引起的NAc壳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le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观察慢性吗啡/盐水预处理后依次急性皮下注射吗啡及腹腔注射纳络酮对fEPSP幅值和配对脉冲比率(paired-pulse ratio,PPR)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基础fEPSP相比,慢性盐水预处理组急性皮下注射吗啡能够增强fEPSP幅值并减小PPR,纳络酮能够反转这种现象。慢性吗啡预处理组急性皮下注射吗啡增强的fEPSP幅度较盐水预处理组减小,纳络酮同样能够反转吗啡作用;吗啡注射后PPR仅有降低的趋势,而纳络酮注射能够显著增高基础PPR。这些结果表明,吗啡首次作用可通过突触前机制增强PFC到NAc的谷氨酸能突触传递,而慢性吗啡预处理后,由吗啡再次作用诱导的突触前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增强有所减弱,提示NAc中可能存在对成瘾药物的神经适应性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吗啡对胎动、心率、孵化率、孵化时间、雏鸡体重等的影响。方法:以气室给药的方式给鸡胚注射吗啡,记录胎动、心率、孵化率、孵化时间、雏鸡体重。结果:吗啡可以缩短雏鸡的孵化时间,降低雏鸡的孵化率,并导致雏鸡出现运动障碍;20mg/kg吗啡剂量和12—16胚龄的给药时间,鸡胚孵化率最高,残疾率最低;吗啡导致胚胎心率加快,胎动减少(P〈0.05)。结论:吗啡对胚胎发育有损伤作用,损伤程度与吗啡剂量和给药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纯化猪脑苯甲二氮结合性抑制物 (DBI)并研究它在镇痛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猪脑提取液经SephadexG 5 0分子筛层析、SP SepharoseFastFlow阳离子交换柱层析、SourceTM30SFPLC和RP HPLC分离得到DBI ,纯度达 93 5 % .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980 8.3,pI为 7 2 .氨基酸组成及其序列检测结果表明 ,该蛋白由 86个氨基酸组成 ,与猪肠DBI的序列相同 ,而且N端都是乙酰化封闭的 .镇痛活性实验在SD雄性大鼠上进行 ,测量其对伤害性热和机械刺激反应的潜伏期作为指标 .将DBI注射到大鼠的侧脑室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内 ,都产生明确的镇痛作用 ,在吗啡耐受的大鼠侧脑室注射DBI仍有镇痛作用 .无论在脊髓或脑水平 ,DBI对吗啡的抗伤害作用均无明显影响 .结果提示 ,中枢神经系统内 ,DBI在一定剂量内有明确的镇痛作用 ,对吗啡耐受的大鼠DBI仍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