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生理科学进展》创始人之一、前主编王志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12月24日凌晨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0岁。王志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成就享誉国内外,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桃李满天下。他一生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他严肃治学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志均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特别是生理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志均教授的高大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王志均教授永垂不朽!生理科学进展编委会    王志均院士生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原名誉理事长、美国植物学会和植物生理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汤佩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9月 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享年98岁。汤佩松教授为《植物生理学通讯》杂志创办人 ,并长期担任《植物生理学报》编委。汤佩松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3.
《生理学报》创刊70周年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对学报创办后,实际也包括对中国生理学会创建后的历史没有很多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中国生理学史》(王志均、陈孟勤主编),以及《生理通讯》上刊载的学界老前辈们的回忆录中得知学报70年来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得知它与我们的祖国一道因早年战乱和后来的政治运动所经过的磨难,每当我读起这些纪念文章的时候都为之震憾,激动不已!因此,在庆祝《生理学报》创刊70周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当缅怀我国老一辈生理科学家们克服战乱和政治运动给我国生理科学带来的重重困难,为发展我…  相似文献   

4.
原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李明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1年 7月 31日在广州逝世 ,享年 82岁。李明启先生曾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植物生理学报》常务编委。李明启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5.
冯德培院士1987年在《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纪念《生理学报》创刊60周年,很巧我从事生理学也正是60年。我1927年离开复fi大学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做研究生,开始生理学研究工作。那时,我知道林可胜开始编辑《中国生理学杂志》。这是个...  相似文献   

6.
知名植物生理学家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余叔文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10月 14日逝世 ,享年 78岁。余叔文先生曾任《植物生理学报》副主编和《植物生理学通讯》常务编辑 ,1979年为筹备《通讯》复刊做了大量工作。两刊同仁对余先生逝世 ,谨致深切哀悼余叔文先生逝世  相似文献   

7.
原《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成员倪晋山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3月 2 0日 1 4点 45分逝世 ,享年 86岁。倪晋山先生出生于 1 91 7年 8月 1 0日 ,江苏无锡人。 1 943年 7月 ,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 ,1 944年 1 0月至 1 953年间 ,先后在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室担任助教、助理员、助理研究员等职。1 953年起 ,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 ,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营养研究组组长。 1 990年退休。…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原刊名《植物生理学报》)主要刊载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有创新结果的原始论文  相似文献   

9.
原《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成员倪晋山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3月 2 0日 1 4点 4 5分逝世 ,享年 86岁。倪晋山先生出生于 1 91 7年 8月 1 0日 ,江苏无锡人。 1 94 3年 7月 ,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 ,1 94 4年 1 0月至 1 953年间 ,先后在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室担任助教、助理员、助理研究员等职。1 953年起 ,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 ,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营养研究组组长。 1 990年退休…  相似文献   

10.
沉痛哀悼冯德培院士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冯德培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4月10日20时20分在上海逝世,终年88岁。冯德培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生理学家,是我国近代生理学研究开拓者之一,对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1.
<正>《生理学报》是中国生理学会官方期刊。该刊的前身是1927年由林可胜教授创办的《中国生理学杂志》,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之一。1953年改名为《生理学报》。今年迎来了她创刊90周年的大喜日子。《生理学报》是我心目中极为仰慕的刊物。我也担任《生理学报》编委多年,对她有着很深的感情。《生理科学进展》是1957年由吴襄教授创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展望     
去年 ,由《生理学报》主编杨雄里教授提名 ,经过学报编委会和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会的认可 ,我接任了学报主编的工作。学会交给我这项重大的任务 ,我感到莫大的光荣 ,深感这是我国生理学界同仁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 ;但我更感到责任之重大 ,因为《生理学报》是我国的一本优秀的科学期刊 ,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 ,我们不仅必须保持学报已有的水准 ,还应该使她在新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生理学报》创办至今已七十余年 ,经过我国几代生理学工作者的精心耕耘 ,成为我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和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 ,…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理学会成立于1926年,次年《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到1997年已有70年的历史;解放后,《中国生理学杂志》改现名《生理学报》。按一般惯例,每隔10年举行一次纪念活动,1987年举行过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了学报的坎柯历程及历史背景,这里就不再复述了。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已故中国近代生理学的推动者冯德培院士就说过,那时是解放以来第一次做研究工作而不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大意)。从1987年到现在又有10年了,从送审《生理学报》的内容看来,分门别类,当然也代表一种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2 1世纪应用生态学科前沿报告会 (纪念《应用生态学报》创刊 12周年 )”于 2 0 0 1年 10月 12 - 17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 .这次大会是新世纪第一年我国应用生态学界的一次盛会 ,是由《应用生态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生态学会和协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组织召开的 ,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承办 .7个单位的领导、中国生态学会和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基金委特邀代表、《植物学报》编辑部代表 ,以及本刊 4位资深顾问 (孙儒泳院士、任继周院士、沈允钢院士、…  相似文献   

15.
冯德培先生是我国老一辈卓越的生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他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才能和成就是突出的。他曾主编《生理学报》多年,并曾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对学会工作及我国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今年适值冯先生科学研究生涯六十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23届年会又选他为外籍院士。这都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翟中和院士是一位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本文阐述了他一生勤奋学习与艰苦创业历程,内容精炼,扬长而不避短,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和可读性,值得提倡。王志均院士和韩济生院士希望我为《生理科学进展》杂志写一些有关自己学习的经历与研究工作的心得,我过去与现在的大...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孙儒泳先生因突发心梗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14日8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孙儒泳院士从《兽类学报》创刊开始就担任编委(1981—1986年),后担任期刊的副主编(1987—1996年)和名誉主编(1997—2020年)。孙儒泳院士1927年6月12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1年 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  相似文献   

18.
《生理学报》继续《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之一.1966年出至第26卷第2期,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粉碎四人帮后,于1978年7月复刊,为季刊.近年来,由于生理学科研工作发展,稿件日臻增多,为增加刊登内容,缩短出版周期,决定自1984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于双月25日出版.16开本,96页,全部用胶版纸印制,附铜版纸插图.1984年起改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胶版纸本每期定价2.10元.《生理学报》系学报类刊物,反映我国生理科学研究水平,以登载生理学和邻近学科偏于生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为主,兼登研究简报,酌登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以本人工作为主的简要综述报告.本刊自1984年起增辟快报一栏,加速刊登具有突出的新发现或创见的短文,要求中、英文对照,文理  相似文献   

19.
《生理学报》继续《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之一。1966年出至第26卷第2期,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粉碎四人帮后,于1978年7月复刊,为季刊。近年来,由于生理学科研工作发展,稿件日臻增多,为增加刊登内容,缩短出版周期,决定自1984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于双月25日出版。16开本,96页,全部用胶版纸印制,附铜版纸插图。1984年起改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胶版纸本每期定价2.10元。《生理学报》系学报类刊物,反映我国生理科学研究水平,以登载生理学和邻近学科偏于生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为主,兼登研究简报,酌登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以本人工作为主的简要综述报告。本刊自1984年起增辟快报一栏,加速刊登具有突出的新发现或创见的短文,要求中、英文对照,文理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85年被聘为《生理学报》编委以来,直到今年初还被聘为1997~2000年届编委,屈指计算已12年。为学报工作甚少,但心系学报十多年。值此喜庆的70周年,我衷心祝贺《生理学报》,并写点感受。回顾《中国生理学杂志》到《生理学报》走过的风风雨雨70年,停刊竞达20年(抗日战争8年,文革12年)之久。然而,从学报1978年复刊到迄今,也近20年了。学报能较长期的持续定期出版,这是1978年以来迎接科学春天的结果,更是国家政治稳定的产物。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标志我国国力日趋强大和政治稳定,在这样大好的历史时期,我深信《生理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