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除草剂普杀特(Imazethapyr)对玉米根尖蛋白质和DNA合成的影响刘支前(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关键词:普杀特,玉米,蛋白质,DNA80年代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咪唑淋酮类除草剂,由于其高效低毒、杀草谱广,又因对某些农作物具...  相似文献   

3.
4.
5.
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着高级结构。蛋白质肽链在适宜条件下会自动卷曲形成其相应的高级结构,即自动发生蛋白质折叠,其自动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仍不十分清楚,但是随着蛋白质工程的日益兴起,这些与折叠有关的问题也愈显重要,就此已有文章进行过讨论[1,2]。反之,如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手段(尤其是基因定点诱变技术)应用来研究这些折叠问题,必将推动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本文将就蛋白质折叠与蛋白质工程相互影响的一些例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中蛋白质磷酸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C  Wang ZG  Zhu PF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2):119-124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对生命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的重要任务。蛋白质磷酸化是细胞内信号转导和酶调控最常见的机制之一 ,人类基因组约 2 %的基因编码 5 0 0种激酶和 10 0种磷酸酶。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为原核和真核细胞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 ,了解其对功能的影响可以深入理解生命系统在分子水平的调控状况。目前蛋白质组磷酸化研究仍是功能基因组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胞中的RNA和RNA结合蛋白质(RNA-binding proteins,RBPs)相互作用形成核糖核酸蛋白质(ribonucleoprotein,RNP)复合物。RNP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众多。蛋白质生物合成包括转录及其调控、mRNA加工转运、tRNA传递、翻译及其调控等,是核酸编码的遗传信息流向活性蛋白质的过程。多种RNA分子参与这一过程,有的与对应的RNA结合蛋白质形成RNP复合物。RNP复合物的多样性和重要功能在此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该文以其中起核心作用的RNA分子为主线,对蛋白质合成中的RNP复合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临界点干燥(CPD)技术在我国是近几年引入的一种生物材料制样技术,特别广泛地应用于扫描电镜观察。在CPD技术中,我国一直使用液态CO_2作为临界点干燥剂,但由于有些市售品含残余杂质过多,有时效果很差。我们采用氟利昂13或氟利昂22代替CO_2作临界点干燥剂,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文军  景新明 《植物学报》2005,22(3):257-266
综述了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 主要介绍了种子发育与形成、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保存与活力以及种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同时阐述了当今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并展望了种子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方向, 种子生物学的研究将从基因水平走向整体水平, 因此环境因子与种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的重点。运用蛋白质组学将能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并明晰种子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也称蛋白质的定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指的是根据蛋白质结构研究结果,设计一个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通过修饰编码原蛋白质的DNA序列,最后创造出新的蛋白质的技术.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与蛋白质结构研究互相融合的产物.这一技术开辟了一条改变蛋白质结构的崭新途径,使蛋白质和酶学研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是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传统方法,如天冬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种子发育与形成、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保存与活力以及种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同时阐述了当今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种子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方向,种子生物学的研究将从基因水平走向整体水平,因此环境因子与种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的重点.运用蛋白质组学将能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并明晰种子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定做蛋白质     
计算机作图和基因拼接正帮助研究人员创制出适用于工业和医学的新分子。 工业化学家早已知道,就其经济性、效率、以及用途的多样性而言,很难有其它的蛋白质能超过酶(它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大分子)。酶通常被用于多种化学过程,其范围包括医疗诊断,食品、饮料、医用药品,工业化学药品以及洗涤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子对接方法是研究这一课题有效的计算机模拟手段.通常,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包括四个阶段:搜索受体与配体分子间的结合模式,过滤对接结构以排除不合理的结合模式,优化结构,用精细的打分函数评价、排序对接模式并挑选近天然构象.结合国内外研究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进展和本研究小组的工作,对以上四个环节做了详细的综述.另外,还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芯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民  周宗灿 《生命的化学》2001,21(2):156-157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顺利实施 ,以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越来越显得重要[1] ,并构想和发展了快捷、高效、并行、高通量的蛋白质组检测新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1.蛋白质芯片的基本构成蛋白质芯片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目前蛋白质芯片主要分两种[2 ] :一种类似于DNA芯片 ,即在固相支持物表面高密度排列的探针蛋白点阵 ,可特异地捕获样品中的靶蛋白 ,然后通过检测器对靶蛋白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如图1)。另一种就是微型化的凝胶电泳板。在电场作用下 ,样品中的蛋白质通过芯…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雪  唐赟 《生命科学》2007,19(5):506-511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活动和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因调节、免疫应答、信号转导、细胞组装等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近几年,靶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蛋白质复合物相互作用界面的一些特点和性质,如相互作用界面较大、结合界面较为平坦等,使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充满了挑战。本文主要总结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分析了界面特性与其抑制剂设计的关系,并讨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论预测方法及其抑制剂的类型和特点,最后又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简介     
蛋白质(Psoteins)这个名称是Berzelius向Mulder提出来的,并于1838年由Mulder将此名称运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中所发现的复杂的有机含氮物质。“蛋白质”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第一或最重要的意思。事实也是这样,在维持人体生命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氧气中——蛋白质是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份的不断的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进化     
《蛋白质进化》(ProteinEvolution)由L偄szl幃Patty编著 ,1999年BlackwellScienceLtd出版 ,2 2 8页。  随着基因和蛋白质测序信息的大量涌现 ,使分子和进化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导致基因组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新的基因 /蛋白质功能的可靠预测 ,需要对基因组和蛋白质测序信息进行复杂的计算分析 ,揭示出控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进化的原理。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蛋白质进化原理的最新概述 ,并讨论可用于分析蛋白质进化史和预测构效关系的方法。蛋白质进化$上海文献情报中心@朱根娣 @赵泳根…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工程张海银(广州市中华英豪学校510960)叶言山(安徽省庐江矾矿中学231500)蛋白质工程(Proteinengineering)是在重组DNA方法用于“操纵”蛋白质结构之后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分支。它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为基础,通...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中的蛋白质C被激活后,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凝血因子Xa和Ⅱa的形成.起到抗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蛋白质C功能异常,是一些血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复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晋辉 《生命的化学》2000,20(6):283-285
重组DNA技术为大规模生产目标蛋白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但人们在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表达产物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很多利用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如尿激酶、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白介素 6、人γ 干扰素等 ,不仅不能分泌到细胞外 ,反而在细胞内聚集成没有生物活性的直径约 0 .1~ 3.0 μm的固体颗粒———包含体[1] 。这些基因表达产物的一级结构 (即氨基酸序列 )虽然正确 ,而其立体结构是错误的 ,所以没有生物活性。因此 ,为获得天然状态的目标产物 ,必须在分离回收包含体后 ,溶解包含体并设法使其中的目标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