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桃金娘SRAP反应体系。得出最佳反应体系,其总反应体积为25μL,包括2.5μL10×PCR buffer,1.0U Taq DNA聚合酶,20 ng模板DNA,0.2 mmol.L-1 dNTPs,0.3μmol.L-1引物,2.5 mmol.L-1Mg2+。采用优化的扩增体系,以Me1-Em11引物组合对8个参试种质进行SRAP扩增,扩增出的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所确立的体系稳定可靠,适于进行桃金娘的SRAP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2.
菠萝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菠萝基因扩增的 SRAP 反应体系.方法:用改良 CTAB 法提取菠萝 DNA,对扩增结果影响重要的反应组分 Taq 酶、Mg2 、随机引物及 dNTPs 进行单因素体系优化,以确定最佳菠萝 SRA P反应体系.结果:用这种方法建立的菠萝SRAP 反应体系为:20μL 反应体系中含1×PCR buffer,2.5mmol/L Mg2 、1.2U TaqDNA 聚合酶、0.2mmol/L dNTPs、0.3umol/L随机引物、20ng DNA 模板.结论:用引物Me4-Em4 组合对供试菠萝 19 个品种进行扩增,结果扩增条带清晰、丰富、重复性好,此 SRAP反应体系适合菠萝基因型扩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适合桔梗的比较稳定的SRAP反应体系,用于桔梗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桔梗叶片的总DNA,通过对不同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量条件下的SRAP扩增反应的效果。结果:桔梗SRAP扩增反应的最佳体系:模板DNA 20ng,引物0.8μmol/L,dNTP150μmol/L,MgCl22.0mmol/L,TaqDNA聚合酶1unit,10×Buffer2.0μ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5℃退火1min,72℃延伸1min,5个循环;94℃变性1min,50℃退火1min,72℃延伸1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4℃保存。结论:按此优化的SRAP条件进行实验,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桔梗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异色瓢虫SRAP-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桦楠  迟德富  宇佳  董婧 《昆虫知识》2008,45(1):156-161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用DPS和MINITAB软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异色瓢虫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20μL体系中模板50~100ng、引物0.25μmol/L、dNTPs0.1mmol/L、Taq DNA聚合酶1.5U、Mg2+0.375~0.625mmol/L。并对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试验,得到最佳退火温度为50.3℃。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技术进行瓢虫遗传图谱的构建、多态性分析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影响SRAP-PCR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等因子进行了体系优化,建立了一套适合白簕SRAP检测的25μL反应体系:1.5mmol/LMg2+,1.5mmol/LdNTPs,1μmol/L引物,10ng模板DNA,1.5UTaqDNA聚合酶;进一步以白梗簕菜为模板,利用优化的体系进行多态性标记引物组合分析,共筛选出17对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7个白簕品种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46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55条,多态性谱带比率为33.6%,白簕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为0.7077~0.9474。经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7个白簕品种分为两大类,其中亲缘关系较近的青梗簕菜和细叶密刺簕菜聚成了一组;而其余的4个种,包括白梗簕菜、细叶小刺簕菜、紫柄簕菜、大叶大刺簕菜和红梗簕菜,聚成另一组。  相似文献   

6.
莴苣属蔬菜资源SRAP标记PCR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莴苣为材料研究了影响SRAP标记PCR结果的因素,包括Mg^2+、dNTP、引物、Taq酶的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用于莴苣属蔬菜SRAP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50ng,Mg^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0.2mmol/L,引物浓度为0.75μmol/L,Taq酶用量为1U。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5min;94℃1min,35℃1min,72℃1min,5个循环;94℃1min,51℃l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对体系的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莴苣SRAP体系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多态性丰富,在莴苣属蔬菜种盾资源评价、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言种等骞方面躲有专耍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合罗汉果的SRAP-PCR扩增体系,为罗汉果的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奠定基础。实验对罗汉果SRAP-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引物,dNTP,Taq酶,Mg~(2+),模板DNA)在多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罗汉果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10μL):引物0.6μmol/L、dNTP0.25 mmol/L、Taq DNA聚合酶0.5U、Mg~(2+)2.0 mmol/L和模板DNA 30 ng。该体系的建立能很好的满足罗汉果基因组DNA的扩增要求,SRAP标记应用于罗汉果遗传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怀地黄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适合怀地黄SRAP-PC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DNA模板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以及dNTP浓度对怀地黄SRAP扩增反应的影响,确立了适合怀地黄SRAP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量20ng/25μL、2.5mmol/LMg2+、0.32μmol/L的上下游引物、0.30μmol/L的dNTP以及2.5UTaq酶,并利用确定的体系从88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适合怀地黄SRAP-PCR反应的引物。  相似文献   

9.
以黄灰藓为材料,通过正交法优化SRAP-PCR反应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11种苔藓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苔藓植物SRAP反应(25μL体系)的最佳条件为:40 ng DNA模板,2.5 mmol/LMg~(2+),0.3 mmol/L dNTP,15 pmol引物,1.5 U Taq酶。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有5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共扩增出6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96.9%。通过SPSS11.5分析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说明SRAP技术可用于苔藓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古代莲(Nelumbo nucifera)和美洲黄莲(N.lutea)为材料,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莲SRAP-PCR扩增效果的模板、Mg2+、d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浓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获得了能稳定扩增莲基因组的SRAP-PCR最佳10 μL反应体系:模板DNA浓度为50 ng、1μL10×Buffer、MgCl2浓度为2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75 U、正反向引物浓度均为0.8μmol/L.为检测该优化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选取16对引物组合对88份花莲核心种质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8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65条具有多态性,比率为90%,说明建立的莲SRAP反应体系是稳定可靠的.莲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建立,为利用SRAP标记技术深入开展莲的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连锁图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成熟的技术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11.
SRAP、ISSR技术的优化及在甘蓝类植物种子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SRAP与ISSR 2种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8种甘蓝类植物(Brassica oleracea L.)的种子鉴别中。先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SRAP、ISSR反应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逐一筛选,优化了甘蓝类植物SRAP、ISSR反应体系。进而采用30个SRAP引物组合和15个ISSR引物对白甘蓝、皱叶甘蓝、红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抱子甘蓝、球茎甘蓝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M3E5与M4E5两个SRAP引物组合可以在8种甘蓝类植物之间显示较高的多态性;844和888两个ISSR引物也可在8种甘蓝类植物之间产生很好的多态,特别是844引物单独应用即可区分所有材料。  相似文献   

12.
花椰菜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的RAPD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温敏花椰菜不育系GS-19与GS-31杂交组合的F2高可育和高不育单株构建基因池,利用100对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标记。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其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dNTPs0.625mmol/L,引物0.5μmol/L,DNA模板60ng,Taq酶1.5U,超纯水14.9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然后进行94℃变性30s,36℃退火45s,72℃延伸90s,35个循环后,再72℃延伸7min,花椰菜RAPD扩增效果较好。P21-1800为花椰菜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13.
红麻野败型CMS胞质SNP分子标签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  牛英  唐向民  周琼  周瑞阳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2):2412-2418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红麻野败型CMS胞质SRAP标记位点Me14上游的侧翼序列,并采用RT-PCR方法研究该位点的表达。结果表明:(1)红麻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的mtDNA在Me14结合位点处存在1个G/A SNP位点;HpaⅡ内切酶可特异性酶切以保持系P3B扩增获得的E1纯化片段,而不育系P3A的E1纯化片段不能被酶切。(2)对红麻的9对不育系/保持系、5个恢复系和F1杂交种在该SNP位点的分析发现,以保持系和恢复系总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的E1纯化片段均可为HpaⅡ内切酶特异性酶切,而不育系和F1杂交种的E1纯化片段不能被酶切。(3)RT-PCR结果表明,E1片段对应基因在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无差异,在GenBank中也没有与E1相匹配的蛋白序列。研究表明,该研究发掘的红麻CMS胞质SNP标记位点处,不育系的mtDNA存在点突变,该标签并非具有嵌合阅读框的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14.
在正交设计对鱼腥草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分析鱼腥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的结果表明:最佳的SRAP-PCR反应体系为每10μL溶液中含有0.2mmol·L-1 dNTPs、20ng模板DNA、30ng·μL -1引物、0.5UTaq聚合酶和2mmol·L-1 MgCl2;最佳的复性温度和循环次数为53℃和35次;从34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118个引物组合,并扩增出7582个谱带,多态性谱带有6590个,多态率为86.92%;在这些谱带中发现19条特异性的谱带,其中居群ZY42占31.5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鱼腥草居群存在非常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5.
葡萄SRAP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利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探寻葡萄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关键因子,同时结合单因素试验简单、快捷的特点逐个对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进行优化.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并降低试验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了适于葡萄的SRA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Mg2+浓度为影响葡萄SRAP-PCR反应的关键因素:优化的20 μL SRAP-PC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最适含量为:10×Buffer 2.0μL,Mg2+2.5mmol/L,dNTPs 0.3 mmol/L,引物0.4 μmol/L,DNA聚合酶1.0 U,模板DNA 1.0 ng/L.利用SRAP反应体系,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稳定,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19对.本研究建立的适于葡萄SRAP-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将为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组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亚麻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亚麻SRAP反应体系中主要因子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亚麻SRAP-PCR反应的优化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将PCR的5个主要成分分别设定8个浓度梯度,结果表明,最适宜的优化浓度分别为:1.5 mmol/L Mg2+、0.3 mmol/L dNTP、1.5 U Tap酶、30 ng/μL模板DNA 90 ng和25 ng/μL引物100 ng.用6个亚麻材料验证优化体系,检测结果显示,多态性高,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为SRAP标记技术在亚麻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棉花高质量DNA的提取及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gDNA提取方法,并以得到高质量的gDNA为模板摸索棉花SRAP反应体系的最优条件。在提取棉花DNA之前对样品进行预除酚处理,采用CTAB法并加以改进,摸索了一种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g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预处理除酚法提取天然彩色棉的gDNA为白色,OD260 nm/OD280 nm平均值达到1.900,OD260 nm/OD230 nm平均值1.659,琼脂糖电泳检测表明所提取的DNA较完整,RNA含量少;通过对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建立一套稳定可靠、扩增效果好、可重复性强的适用于棉花的SRAP反应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量30ng、2.5mmolm/L Mg2+浓度、0.8μmol/L的上下游引物、200μmol/L的dNTPs以及Taq酶1U。  相似文献   

18.
黄皮SRAP反应体系优化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皮(Clausena lansium)‘甜黄皮’品种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黄皮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Taq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黄皮SRAP反应体系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2+和Taq聚合酶> 模板DNA> 引物> dNTPs;初步确立了适合黄皮的SRAP-PCR扩增体系为:在25 μl反应体系中,包括10×PCR buffer 2.5 μl、Taq DNA聚合酶0.75U、Mg2+ 2.0 mmol/L、模板DNA 60 ng、dNTPs 0.2 mmol/L、引物0.2 μmol/L。  相似文献   

19.
青檀SRAP-PCR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叶片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两种方法对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对这两种设计方案优化出的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设计均可用于青檀SRAP-PCR体系的优化,但与正交设计相比,均匀设计在多因素多水平条件下,得到的条带更清晰、稳定性更好。通过实验比较筛选出的青檀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10×PCR buffer,20 ng模板DNA,Mg2+2.5 mmol/L,dNTP150μmol/L,引物0.2μmol/L,Taq DNA聚合酶1.0 U,总体积25μL。  相似文献   

20.
荔枝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是基于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区域进行检测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易测序、便于克隆目标片段等特点,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中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了建立适合荔枝的SRAP反应体系,对反应体系中的DNA模板、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诸因子的用量进行了探索,确立了适合荔枝的SRAP反应体系为:在20 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40 ng,Mg2+浓度2.5 mmol/L,dNTP 0.3 mmol/L,引物5 mmol/L,Taq DNA聚合酶1.0 U.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反应前5个循环在94℃1 min、35℃1 min、72℃ 1 min的条件下运行;随后的35个循环退火温度提高到50℃;最后72℃延伸10 min.利用该反应体系对荔枝10个不同品系进行SRAP反应,用5%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品系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证实该体系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荔枝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