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狼疮较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出疹以及肾脏问题 ,但在测试中发现病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上也较差 ,比起正常人在记忆力与学习能力方面有精细的变化 .神经元损伤由神经元上一种易受伤的表面蛋白 ,称为NR2引起 .研究者认为 ,阻断NR2可提供一种方法来阻挡抗体攻击人自身的脑细胞 .研究者搜寻到一个蛋白质文库 ,其中有几种蛋白质与专一的抗体相结合 ,该抗体则与实验动物的DNA相结合 ,而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研究者发现 ,NR2是与该抗体相结合的 ,NR2在神经元表面很丰富 .在神经元表面NR2是受体的一部分 ,该受体是谷氨酸停靠的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成体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最终引导人们发现,成熟哺乳动物大脑中一些区域存在着可以终生分裂增生的神经元,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持有的成熟的神经元不能分裂,成熟哺乳动物脑细胞数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的观念。尽管人们已经观察到新生神经元逐渐整合到神经回路的过程,终生分裂的这些特殊神经元在功能上跟固有的神经元是否存在着差异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有人猜测成年动物海马齿状回中的新生神经元可能参与“位置”有关的信息编码,最近Dupret等的实验结果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0,(20):I0002-I0002
美国卡内基o梅隆大学的研究者们近日首次发现神经元多样性在大脑的综合机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神经元处理复杂刺激和编码信息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结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相似文献   

4.
《生物磁学》2010,(21):I0002-I0002
美国卡内基o梅隆大学的研究者们近日首次发现神经元多样性在大脑的综合机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神经元处理复杂刺激和编码信息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结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小鼠大脑第五皮层捕获少量皮质脊髓投射神经元,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首先,提取神经元微量RNA,再借助WT-ovation试剂盒扩增RNA,随后利用合成的cDNA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投射神经元核糖体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大脑皮层其它皮层组织相比,第五皮层投射神经元内部分核糖体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对较高。这表明第五皮层投射神经元可能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是核糖体蛋白质的能量场所,借此维持第五皮层脊髓投射神经元长轴突和大胞体的能量需要。  相似文献   

6.
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轴突和树突的分化和形成是神经元极化建立的标志,也是建立神经信号转导的基础.近年来,神经元极化的分子机制有了重大突破,发现神经元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调节着极化的建立.其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以及一些激酶参与了调节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的结构和功能,最终使神经元极化建立.  相似文献   

7.
嗅觉研究领域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每个嗅觉受体神经元(ORN)表达单一的嗅觉受体。但是,耶鲁大学的J.R.Carlson的实验室构建了果蝇下颚须的完整的嗅觉受体与神经元的关系图谱,发现2种受体基因共表达于同一类ORN中。Goldman等人经RT-PCR和原位杂交发现了7种气味受体基因,而果蝇的上颚须仅有6类ORN,由此他们提出至少有一类ORN中表达多于一种气味受体基因的假说。研究者通过运用GAL4-UAS表达体系,原位杂交技术和缺失气味受体基因的ORN的果蝇突变体发现基因Or33c和Or85e共表达于pb2A类的ORN中,而且这种共表达在45百万年前即已存在,首…  相似文献   

8.
目的和方法 :采用膜片钳技术之膜内面向外记录方法 ,在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 ,研究胞内酸碱环境改变对神经元ATP敏感钾通道的影响。结果 :Vp = 6 0mV时 ,pH6 .0组开放概率 2 .2 0 %± 0 .5 7% (n =1 0 )较 pH7.3时的开放概率 8.41 %± 1 .2 0 % (n =1 6 )显著降低 (P <0 .0 1 ) ;pH 8.0组开放概率 1 8.2 9%± 4.0 5 % (n =8)较 pH7.3时明显增加 (P <0 .0 1 )。当浴液由 pH 7.3降为pH 6 .0时 ,有 40 %出现多级通道电流并可逆转。当浴液 pH6 .0及 pH 8.0时 ,ATP抑制通道开放概率的量效曲线 ,与pH 7.3时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结论 :脑细胞内氢离子可能参与KATP通道的调节 :胞内酸化环境可进一步激活KATP通道多级电流 ,保护脑缺血缺氧损伤 ;而KATP,通道开放 ,膜超极化到一定程度 ,胞内酸化环境又可抑制通道开放。  相似文献   

9.
有一项新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刺激海马中神经元的生长,并加速年轻的脑细胞趋向成熟,该成熟过程可能就是抗抑郁药缓解抑郁症的机理.氟西汀((fluoxetine)商品名为百忧解(Prozac),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用于治疗抑郁症. 百忧解与其它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阻断神经元吸收5-羟色胺的能力,由此升高脑中活性神经递质的水平.当抑郁症患者开始服用这种药物后, 脑中5-羟色胺水平迅速提高,但通常要在服药2~4周后,病情才会开始好转.该新研究发表于2008年2月6日Journal of Neuroscience,它提示,该抗抑郁药延迟发挥作用是由于5-羟色胺刺激神经元的生长、成熟与整合入脑需要一定时间.研究者用一种特殊培育的神经过敏小鼠品种来试验百忧解的长期疗效. 研究者发现,在用百忧解治疗的小鼠的脑内,海马(脑中设及学习与记忆的部分)的齿状回中,有许多更为新生的神经元.不仅用百忧解治疗的小鼠的神经元更为年轻,而治疗的小鼠比未治疗的小鼠,其神经元有更多的分枝伸展,称为树突.树突对于该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布线细胞(wiring cells)进入脑的大部分网络,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用这些小鼠做了一个行为的试验来观察是否有更多新生的神经元对于脑功能变化是重要的.在此试验中,小鼠禁食1 d. 研究者将小鼠放在陌生的笼子中,笼子中间的盒子里放着可吃的小糖丸.小鼠经常被吓得卷缩在角落里,但用百忧解治疗2周后,小鼠便去接近小糖丸了.不论小鼠是否经用百忧解治疗,它们的海马都经过X射线照射,防止形成新的觅食神经元.该结果说明,海马中新生的和成熟的神经元对于百忧解发挥作用都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是抗抑郁药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 研究者说,我们虽然不知道,所有起作用的百忧解是否都是作用于年轻的神经元的,而其中哪一个年轻神经元的作用是重要的. 现在也还不知道,在形成抑郁症时海马的形态是怎样的.可能海马的周围部分设及调节情绪,这可能是通过相连结的区域,诸如扁桃体来帮助处理加工情绪的.抗抑郁药可能启动海马的变化来缓解抑郁症症状,但可能并不是靶向抑郁症的病因.然而,了解抗抑郁药是如何起作用的,将提供线索来了解脑网络的布线情况及精神病时脑内出了什么问题.了解这些是为了了解在投药慢性药物时出现的脑细胞和脑回的变化,从而认识整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李潇摘译自Tina Hesman Saey: Science News, February 9, 2008,Vol.173,p.83)  相似文献   

10.
吗啡对新生鼠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吗啡对新生鼠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培养的尾核神经元上 ,观察吗啡急性与慢性处理对尾核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吗啡急性处理尾核神经元诱发钾离子通道电流增大 ,电流从加吗啡前的 (2 .6± 0 .4 )nA增高到 (3.3± 0 .5 )nA ,加纳洛酮后电流下降为 (2 .4± 0 .4 )nA ;吗啡慢性处理尾核神经元的钾离子通道电流从对照组的 (2 .6± 0 .4 )nA增高到 (3.1± 0 .5 )nA ,加纳洛酮后电流下降为 (2 .4± 0 .4 )nA。结论 :在吗啡急性或慢性处理尾核神经元后 ,吗啡经 μ受体介导 ,诱发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增大 ,使神经元处于超极化状态 ,导致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营养因子 3 (NT- 3)在成年猫背根节 (DRG)神经元是否存在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用特异的 trk B、 trk C抗体及 BDNF、 NT- 3的 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双标法观察了成年猫 L6DRG神经元 BDNF m RNA与 trk B、 NT- 3 m RNA与 trk C的关系 ,以了解 BDNF、 NT- 3在成年猫 L6 DRG神经元有无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结果表明 ,在成年猫 L6 DRG BDNFm RNA阳性细胞主要是部分中、小神经元 (4 2~ 5 7μm,<42μm) ,而 trk B阳性细胞则主要是部分大神经元 (>5 7μm)。未见双标的 BDNF m RNA和 trk B阳性神经元 ,但见一些双标的卫星细胞。与BDNF者比较 ,大多数大神经元既表达 NT- 3 m RNA,又表达 trk C。这表明在成年猫 L6 DRG神经元 ,NT- 3可能存在自分泌方式。但本文的结果未证明 BDNF在成年猫 L6 DRG神经元存在自分泌。  相似文献   

12.
Friedrich Miescher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家首次发现了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定向迁移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他们发现机体可通过在表观遗传学层面上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神经元以及细胞外环境信号,从而调节神经元迁移的过程.这一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表观遗传学与神经生物学间的联系,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我们的大脑是由多达1 000亿个细胞通过精巧的连接构成的.虽然细胞数量庞大,但是形成的整个过程,包括神经元分裂,呈现明确的特性,迁移到神经网络中的正确节点,沿预定路径发送轴突并与特异的靶神  相似文献   

13.
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2h时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较缺氧前明显增强,但缺氧4h和重新恢复供氧后24—72h时,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又逐渐减弱。缺氧后Bcl-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阳性率亦随神经元存活数的下降而逐渐减少。本结果提示,缺氧早期Bcl-2免疫染色阳性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增强可能是脑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自我保护机制,Bcl-2可能对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对小鼠海马神经元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又称彗星实验 )研究了SO2 的体内代谢衍生物———亚硫酸氢钠(NaHSO3 )和亚硫酸钠 (Na2 SO3 )腹腔注射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的损伤 .在衍生物剂量为 0 ,0 1 2 5、0 2 5 0、0 5 0 0、1 0 0 0g kg体重的染毒条件下 ,雄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迁移长度分别为0 4 0、1 1 4、3 6 2、5 0 8、2 9 1 3μm ,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迁移长度分别为 0 6 1 ,1 0 4 ,2 75 ,3 6 6 ,2 0 94 μm ,表明SO2 的体内衍生物可以引起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损伤 ,且随SO2 衍生物腹腔注射剂量的增加 ,DNA的损伤也加剧 .这意味着SO2 的体内衍生物具有引起哺乳动物海马神经元细胞DNA突变的潜在危险 ,表明SO2 衍生物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物  相似文献   

15.
星形胶质细胞引起神经元超激发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膜上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能积极参与脑内的信号传导,并与多种神经性疾病相关.在锥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耦合网络中,星形胶质细胞能接受外部刺激.本文研究了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耦合系统中,将谷氨酸刺激加载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情况,发现神经元出现超激发现象,而神经元超激发是癫痫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并...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27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团队宣布,对利用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皮肤细胞培育的脑细胞进行研究分析,探明了神经元上的重要问题。研究的详细内容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2013年5月27日版上。  相似文献   

17.
杨天明 《生命科学》2014,(12):1266-1272
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进展表明,大脑中不仅存在如位置神经元之类的特异性编码感觉信息的神经元,也存在能够特异性地反映动物思考过程的神经元。在一系列以侧内顶叶(LIP)为目标的猕猴电生理实验中,人们发现LIP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率可以反映抉择思考的过程。抉择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研究大脑高级认知功能的窗口。抉择神经元的发现表明了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是基于与感觉信息处理类似的神经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18.
捕获miRNA     
MicroRNA的发现打开了药物研究的新天地.现在,研究者用各种工具对调控RNA分子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基因芯片研究高苯丙氨酸诱导神经元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HW  Gu XF 《生理学报》2004,56(2):183-191
为深入了解苯丙酮尿症患者高苯丙氨酸损伤神经元的可能机制,我们将体外培养3d的胚鼠神经元随机分为两组:高苯丙氨酸组和对照组。高苯丙氨酸组加入0.9mmol/L苯丙氨酸诱导12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培养液,抽提RNA,与大鼠神经生物学芯片U34杂交,检测胚鼠原代神经元高苯丙氨酸作用下表达谱的改变,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发现芯片上1323条总探针组合数中有167条基因表达增加(12.6%),表达下调的已知基因数为7条,占总探针组合数的0.5%。按基因功能,表达上升的基因可分为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神经元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离子通道基因、转录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等。研究结果证实了以前的报道,如Na^ 、K^ -ATP酶、凋亡、氧化应激、NMDA受体、Ca^2 参与了高苯丙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过程。结果还显示,在高苯丙氨酸环境下,CaMKⅡ、Ras、P38、钙通道基因表达上升,部分与囊泡形成、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基因表达增强,与神经递质谷氨酸有关的受体和转运体基因表达上升。我们推测高苯丙氨酸可能激活轴NMDR Ca^2 -CaMKⅡ-Ras-P38,引起神经元突起异常;高苯丙氨酸环境下,神经递质释放可能异常: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可能参与了高苯丙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高苯丙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是多因素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Ach)自身抗体对金黄地鼠视皮层17、18区乙酰胆碱阳性神经元及其分布进行免疫学显示并进行量化分析.实验发现,Ach阳性细胞大部分为非锥体神经元,也有少量锥体神经元.Ach阳性神经元在视皮层的Ⅱ~Ⅵ层,主要分布在Ⅱ~Ⅳ层.在不同层次中其阳性神经元类型存在某些差异,Ⅱ~Ⅳ中双极细胞居多,其他层次中多极细胞占优势.17区的这类神经元数量较多且集中成垂直于皮层表面的细胞带,18区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少且多呈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