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草小抱子的无丝分裂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刚 《遗传》1983,5(2):48-48
羊草Ancurolcpidium chinen“材料取自吉林省白 城地区天然草原。6月中旬上午9-10时取羊草幼穗, 在卡诺液中(无水酒精3:冰醋酸1)固定。用铁矾一苏 木精染色,制成压片标本,进行观察和照相。在17个羊 草植株中,发现有2个植株的小抱子发育过程中有明 显的无丝分裂现象。在观察到无丝分裂的同时,没有观 察到小抱子细胞的有丝分裂。按吴素置关于细胞无丝 分裂类型的划分(科学通报,1955。第1期),我们观察 到的羊草小抱子细胞的无丝分裂接近于直接分裂型。 首先,小袍子细胞的细胞体壁从一面或两面向内凹进。 有的细胞核随凹进过程逐渐伸长(图3)。有的细胞核 在细胞体分裂过程中始终没有分裂(图7)。凹进继续 进行时,有些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的个体性就愈加明显 (图5, 6),但始终不能辨认染色体的数目。最后,细 胞一般形成“8”字型(图,,6, 10)。两个子细胞的染 色体物质分配一般是不均匀的(图8)。小抱子经这次 分裂后,即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花粉粒(图12)0 有的细胞无丝分裂尚未完成,花粉壁已相当发达(图 9,10)。有的相连的两个子细胞,一方有核,一方无核 (图夕)。由于小抱子细胞在无丝分裂时,染色体物质 不能有效的分配到两极去,因此,有些小抱子最后成为 无核花粉粒(图12)0  相似文献   

2.
大鳞副泥鳅精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鳞副泥鳅精子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的精子主要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头部无顶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近圆形,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纵切亦近圆形,主要由细胞核组成,核内染色质致密,核内有核空泡,核外可见清晰核膜,核外可见细胞质,细胞质很少且紧贴细胞核,细胞质外是质膜,质膜在细胞质外呈波浪状;头部后端有一较浅的植入窝,约占核的1/4,植入窝的长轴几乎与细胞核的长轴平行,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精子的中片与头部无明显分割,位于头部的后方,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袖套两边不对称,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之间呈一钝角;精子尾部无侧鳍,可分为主段和末段,尾部主段具有典型的"9+2"的轴丝结构。精子头长为(1.79±0.28)μm,中片长为(1.86±0.42)μm,尾长为(28.06±2.78)μm,全长为(31.65±2.82)μm。  相似文献   

3.
应用细胞整装技术研究了七星瓢虫精子轴丝的早期形态发生和超微结构。在精子发生期间,起源于中心粒的两对基体—轴丝复合体出现在精母细胞内,在分裂间期它们彼此完全分离。当基体—轴丝复合体附着于精细胞核的核膜上,中心粒附体开始发生于生长轴丝的近心端,在染色质凝聚前中心粒附体最大。生长着的轴丝伴随着凝聚细胞核伸长。一个早期基体—轴丝复合体的轴丝是由具有内、外动力蛋白臂的9个双微管组成,缺少中央微管。  相似文献   

4.
中国鲎精子发生的研究:Ⅱ.精子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根  黄勤 《动物学报》1999,45(3):252-258
应用电技术研究中国鲎精子形成过程和特点,早期精子细胞核圆,染色质呈网状分布,胞质中有许多线粒体和高尔基液泡,精子形成期间,出现合胞体现象,核分裂而胞质不分裂,细胞通过胞质桥相联系,随后出现隔板,逐渐将细胞核分开。细胞随访核向后移动而呈现极化现象。核的顶部出现一个高尔基-线粒体区,顶体由高在液泡演变而。精子形成期间,核中央位置形成贯穿整个的中央通道,并在核中形成植入窝,中心粒位于其中,成熟精子胞质极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龙子精子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中国石龙子精子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早期精细胞中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集合,由高尔基复合体所分泌的前顶体囊泡,逐渐向核移动,以后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时期Ⅰ: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处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近端中心粒及鞭毛开始出现。时期Ⅱ:顶体囊泡变扁平,细胞核延长,染色质浓缩成短丝状的染色质纤维。时期Ⅲ:核进一步延长,染色质纤维变粗变长,按核纵向排列有序。时期Ⅳ:染色质纤维浓缩至最大限度,电子透明的核质消失,核呈高电子致密,顶体复合体发育完全。  相似文献   

6.
香螺精子发生及精子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林  高岩  邹向阳  毕相东 《动物学报》2006,52(4):746-754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香螺(NpatunedecumingiCrosse)精子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精原细胞胞质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初、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和大量的线粒体呈极性分布;精子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形态、核内物质以及线粒体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细胞核的核质由不均匀颗粒状浓缩成纤丝状,再浓缩成细线形,最后呈致密均匀状态,细胞核由近圆形伸长为粗线形,具有核后窝;在细胞核后端有8个膨大的线粒体,由卵圆形变为螺旋形,弯曲盘绕在轴丝外部,形成精子的中段;根据细胞核和线粒体的变化特点,将精子形成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香螺典型性精子属于进化型,头部呈线形,中段加长,糖原颗粒包围轴丝构成主段。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内没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前顶体池,没有观察到香螺精子的顶体。在成熟个体的精巢内,同时存在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畸变精子。  相似文献   

7.
浮丝藻生活史及其亚显微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浮丝藻(Planktonema)的生活史、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方式,系统地研究了其藻丝体的生物学特性。浮丝藻为单列细胞不分枝的丝状体,细胞圆柱形或椭圆形,细胞之间主要靠筒状的纤维素细胞壁相互连接。藻细胞中含叶绿素a、b和β-胡萝卜素。电镜下,细胞壁明显分层,绝大多数是2~3层;色素体片状、周生,通常2至多条类囊体重叠;1~2个蛋白核在色素体体上,蛋白核外常有淀粉鞘,有时1至多条类囊体重叠;1~2个蛋白核在色素体上,蛋白核外常有淀粉鞘,有时1至多条类囊体侵入蛋白核内;1~2个线粒体位于色素体旁,嵴不分枝;高尔基复合体靠近细胞周边,分泌许多潴泡;细胞核1个,球形或不规则方形,常靠近细胞的一端;光镜下细胞两端的折光亮点在电镜下是1至多个泡囊,泡囊内通常含些被染色很深的物质。浮丝藻的形态学、细胞分裂和生活史观察结果都证明,浮丝藻的细胞在整个生活史中没有营养分裂,细胞分裂时母细胞产生两个有独立、完整细胞壁的似亲孢子,一系列似亲孢子通过存留的、不连续的筒状或杯状母细胞壁连接成形状上象丝状体的结构。因此,藻丝体形成和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无性繁殖过程,这样的藻丝体本质上是一种假丝体。  相似文献   

8.
李汝祺 《遗传》1983,5(6):1-4
人们对细胞分裂的认识,开始时只看到它 有,I接分裂”与“间接分裂”。直接分裂的例子 再没有比原生动物纤毛虫的大核(营养核)的分 裂为最典型的了。间接分裂后改称为有丝分 裂,因为这种分裂总伴随着纺锤休的形成,而 纺锤体上的微管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固定后 的切片标本都呈显为丝线状,由此这种分裂就 被称为有丝分裂。在某些特定的纺锤体内微管 束的支配下,细胞核膜逐渐消失,使核内形成的 染色体和其他产物与细胞质的物质直接得到接 触,这一过程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土麦冬离体萌发花粉管中生殖细胞与营养核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报道了土麦冬人工培养萌发花粉管中生殖细胞与营养核的动态变化。多数花粉管中,生殖细胞与营养核贴合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贴合时,营养核略呈弥散状态。在分裂早中期,生殖细胞与营养核分开,从贴合到分开大约经历3-5h,精子形成后,不与营养核连接。DAPI对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少数花粉管中,生殖细胞核进行无丝分裂,有缢裂和劈裂两种方式。生殖细胞核发生缢裂的花粉管中,未观察到生殖细胞与营养核的贴  相似文献   

10.
小麦离体花药中花粉核无丝分裂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在离体培养的小麦花药中,花粉细胞在脱分化分裂时,除了进行有丝分裂之外,还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无丝分裂——劈裂(cleavage)和碎裂(fragmentation)。它们都是通过核膜的内陷实现的。认为劈裂式无丝分裂导致游离核花粉的形成,碎裂式无丝分裂导致微核花粉的形成,两者都可引起亚倍体和非整倍体植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微丝和微管蛋白在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昆虫精子顶体复合体形成和细胞核重建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免疫荧光、PAS-苏木精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优雅蝈螽成虫的精巢、雄性贮精囊和雌性受精囊内精子的发育以及微丝和微管蛋白在精子形成各个时期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精巢中,早期圆形精子细胞中微丝在精子细胞的某区域大量聚集,而微管蛋白随机分布在细胞质中。伸长的精子细胞中,顶体开始形成时,微丝首先在亚顶体区域出现,历经球形、短棒形,然后向细胞核的两侧扩展成倒"Y"形,接着形成箭头形;在顶体的外周即微丝的周围,细胞核周围以及鞭毛中发现微管蛋白。在雄虫贮精囊和雌虫受精囊中,精子和精子束中仅有微管存在,且仅存在于鞭毛中;精子头部的微丝和微管蛋白均消失。【结论】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微丝和微管作为"脚手架"结构在优雅蝈螽精子形成期间参与顶体复合体形成和细胞核重建,精子成熟形成精子束过程中"脚手架"结构拆除。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无蹼壁虎精子头形成的过程。早期精细胞具有显著的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集合及细胞质桥、接着高尔基体成熟面分泌出前顶体囊泡,并逐渐向核移动。以后精子形成可分四个时间:时间Ⅰ,当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时间Ⅱ,细胞核延长,顶体囊泡变扁平;时期Ⅲ,细胞核进一步延长,核内染色质纤维变粗并沿核纵轴方向排列有序;时间Ⅳ,精子发育  相似文献   

13.
文昌鱼卵子发生中成熟分裂时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方永强威.  U 《动物学报》1996,42(4):355-360
首次观察文昌鱼卵发生进入和一次成熟分裂前期联合会丝复合粗线期,双线期和网状期卵原细胞及卵母细胞生发泡及胞质的超微结构特点,在生发泡内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丝复合体中央出现重组节。不同发育类型的核样体及其相关线粒体是这一时期卵母细胞胞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家蚕后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描述了家蚕幼虫后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并讨论了保幼激素类似物(JH—3)的作用。观察到染色质块移向核内膜及核内物质通过核孔流进细胞质的现象。核仁内布满许多小颗粒体。内腔膨大的颗粒内质网充满着细胞质,它们是丝心蛋白合成和暂时贮留的主要细胞器。丝心蛋白经由高尔基复合体或直接形成丝心蛋白体,它们汇集于细胞顶端,以细胞外排作用,将丝心蛋白放入腺腔。自噬体与溶酶体出现于老熟幼虫后期。 经JH—3处理的幼虫,其后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与正常的相近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精子超微结构在不同昆虫类群中变异较大,在昆虫种类鉴别和系统发育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截止目前,长翅目(Mecoptera)昆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超微结构研究还很不充分。【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刘氏蝎蛉Panorpa liui Hua的精子发生和精子超微结构。【结果】刘氏蝎蛉精原细胞在精囊内共分裂7次,产生128个精子细胞。这些精子细胞同步发育,成熟后结合形成数目略低于128的精子束。精子形成期,精子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原顶体颗粒物质形成精子顶体;球状细胞核伸长、核内染色质凝集,形成致密的线形细胞核;分散的线粒体聚集、融合产生的副核转化形成2条线粒体衍生物。成熟精子由头部、颈区和长鞭毛组成。精子头部包括双层顶体和具有2条侧沟的细胞核两部分;颈区主要由中心粒和致密的鞘状中心粒侧体组成。鞭毛螺旋状,主要由1条9+2型轴丝、2条大小不等的线粒体衍生物和2条副体组成。【结论】刘氏蝎蛉精子束内精子数目略低于128,可能与精子复杂的形成过程及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关。线粒体衍生物在不同类群间差异显著,可为长翅目系统发育分析提供有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萱草幼嫩花粉原生质体培养启动细胞分裂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幼嫩花粉,即后期小孢子原生质体在培养8天时进入有丝分裂或已形成二个细胞。此外,还观察到游离核分裂、无丝分裂、微核形成等现象。这显示了花粉原生质体分裂方式的多样性。在启动分裂时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细胞核移位、大液泡消失、细胞质电子密度增加、细胞器增多、质体不含淀粉等。再生的细胞壁含许多小泡,很少纤丝,表现出现有培养条件下壁的形成能力薄弱。这是今后改进培养技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答无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与有丝分裂比较,由于在分裂过程中不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不消失,因此比较简单,分裂迅速,耗能小,在分裂过程中可以继续执行细胞的功能,而不干扰代谢,因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动植物细胞分裂中均有发现。无丝分裂方式多样,最普遍的是一种直接分裂的形式,核仁先分裂,当中连以细丝,然后核拉长成哑铃形或“8”字形,继而核拉断成两块,这时细胞质随着分裂,并在滑面内质网参与下形成细胞膜,成为两个细  相似文献   

18.
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簇)、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和ATP再生体系混合温育,能够促使细胞核自发重建。在此非细胞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处于一般细胞核大小范围,具有典型的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核纤层、核骨架等结构,核重建具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发现环形片层通过与核膜融合方式参与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组装。  相似文献   

19.
金黄滴虫细胞核微丝系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黄滴虫细胞核内经常存在着许多直径约为7nm的微丝。这些徽丝大多组合成走向不定的徽丝束,微丝束交织而成遍布核内的网架。核被下面微丝束较多,它们的存在常使核被外凸而成隆脊。核内微丝与核内结构如核仁、染色质等似乎都是相连的。有些微丝横跨核被,一端位于核内,另一端位于核周腔中,并靠近叶绿体。核周腔和内质网腔中也存在着微丝和另一种纤维,印管状纤维。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细胞核、核周腔和内质网腔中的微丝均消失,细胞核的形态也发生变化,似乎微丝网架有支持细胞核的作用。核内微丝可能是在内质网中组装,然后经核周腔进入核内的。  相似文献   

20.
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簇)、非液爪蟾卵提取物和ATP再生体系混合温育,能够促使细胞核自发重建。在此非细胞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处于一般细胞核大小范围,具有典型的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核纤层、核骨架等结构;核重建具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发现环形片层通过与核膜融合方式参与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