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站目的就是保护漓江的水。漓江水有两个特点:长流、清澈。后者保护区无法顾及,但对于前者却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保证漓江水能够长年累月的奔流下去。但是,近几十年来,漓江源的水却越来越少。据资料记载,上百年前,猫儿山水源充足,溪流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2.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兴安人。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县里从事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1996年,为响应国家科技下乡的号召,我下到乡镇,担任乡党委书记负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2002年,我担任华江瑶族乡党委书记,一干就是七八年。在此期间,乡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毛竹产业大做文章,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鉴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在闽北考察时,在毛竹林内屡遭蚊虫叮咬,奇痒难忍,影响工作。经仔细观祭,发现毛竹被砍伐或风雪吹压断后的残段竹筒内长期积水,为蚊虫产卵繁殖创造了好的条件。蚊虫多带来山区疟疾相丝虫病流行。为消弱蚊虫的孽生地。如能平节砍竹,不留竹筒,不仅能增加竹材产量,还能减少蚊虫危害,有利健康。  相似文献   

4.
毛竹是一种克隆植物,具有复杂的地下鞭根系统。由于研究手段的缺乏和鞭根系统较强的克隆生长特性,关于毛竹地下竹鞭空间分支系统及其功能属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地下竹鞭及其立竹进行分级,进而结合实测的数据,分析毛竹同一竹鞭的长度和直径沿着鞭级的变化规律,以及同级竹鞭与鞭根、不同级别地上立竹的数量特征。结果发现,与母竹相连的竹鞭直径和长度沿着去鞭的方向不断增加,同级鞭根与竹鞭的生物量具有很好的幂函数关系,鞭径与其对应的1~4级母株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第五级母株没有相关性,而且1~2级比3~4级母竹对地下竹鞭的支持作用更大。本文提出的竹鞭及其立竹分级框架,有助于深入研究毛竹地下竹鞭分支结构及其功能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植物疗疖妙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是柳叶菜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花于仲夏至仲秋夜间开放,花朵直径3—5厘米,鲜黄色,美丽而芳香,而且花瓣可在夜晚发出磷光,故又名“夜来香”或“夜之星”(Evening Star)。  相似文献   

6.
毛竹林下的竹荪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昌荣  屠六邦 《生态学杂志》1991,10(4):26-29,34
一、引言我国竹林资源丰富,居世界前列。但经营管理普遍粗放,经济效益不高,不少地区只顾砍竹、挖笋,甚至乱砍滥挖,使竹林日趋衰败,产量不断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途径  相似文献   

7.
疖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在夏秋季因葡萄球菌侵入汗腺、皮脂腺和毛囊而引起。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特别是富含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的面部和上背部,以及容易遭受摩擦的后颈部和臀部。患区隆肿,周围皮肤发红。可引起疼痛和发热。严重时细菌的毒素可进入血液,引起全身中毒。眼和鼻周围的疖肿特别危险,因其毒素容易扩散到脑部。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有个常用的成语叫做"雨后春笋",用以形容一件事物的快速发展。迅速生长的竹子据说甚至会发出沙沙的声音,竹子的速生性和多用途性也总能给人们带来福音。就像其他被竹林围绕的地区一样,猫儿山人对竹子的感情也如同孩子对母亲般深厚。  相似文献   

9.
高子食“蒜梅” 我国明代学者高濂在其养生学名著《遵生八笺》中的《饮撰服食笺》中记载了食“蒜梅”的妙法:“青硬梅子二斤,大蒜一斤,……炒盐三两,酌量水煎汤,停冷浸之。候五十日后,卤水将变色,倾出再煎其水,停冷浸之,入瓶。至七月后食,梅无酸味,蒜无荤气也。”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林土壤酶活性变化的海拔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类型、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高度(低海拔90~120m、中海拔360~400m、高海拔700~780m)毛竹林,对其土壤酶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0.031~0.042、0.104~0.146和0.017~0.039mg·g-1.h-1,中海拔是3种酶活性显著变化的转折点。蛋白酶活性为0.248~0.259mg·g-1.h-1,随海拔的升高酶活性缓慢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097~0.143mg·g-1.h-1,随海拔的升高酶活性显著上升。不同海拔高度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H值对土壤酶活性具正效应,海拔梯度上的土壤全磷、全钾、速磷、速钾含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酶促反应具专一性和共同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通过对福建三明和沙县23块毛竹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1a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竹冠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1目、124科、332种,林下层节肢动物隶属于3纲、22目、130科、349种。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分别有92.77%和94.54%的物种为稀有种或偶见种,林下层类群种-丰盛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二类群目或功能集团的科、物种的数量分布相近,个体数量分布差异大。竹冠层类群以蜱螨目和同翅目为主,林下层类群以蜘蛛目、膜翅目、同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前者的科、物种以及个体数的益害比分别为1∶1.18、1∶0.83和1∶4.62,后者为1∶0.91、1∶0.85和1∶0.55。竹冠层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著低于林下层类群,植食性集团多样性在林下层类群各功能集团中最高,在竹冠层类群中则最低。群落和功能集团各参数对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均以相应类群总体的均匀度最大,功能集团因子中均以相应类群蜘蛛类的均匀度最大。人为排除群落优势种后,二类群的多样性均显著增加,但林下层类群增加的幅度显著低于竹冠层类群。植食性和中性集团作为空间食物种类资源能显著促进群落容纳较多天敌物种,天敌对二集团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二集团与天敌的多样性之间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林的连续型直径分布变化方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推导出描述毛竹林的连续型的直径分布结构变化规律和特点的数学物理方程,为毛竹林资源的预测及监测和结构调整等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雪灾对九华山风景区毛竹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关于雪灾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组成及功能破坏影响的研究较少, 并且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定性阶段, 定量研究生态脆弱区的雪灾对林木破坏的影响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综合运用样方法和样带法对生态脆弱区——九华山风景区林木受灾情况进行调查, 对不同海拔、坡向、竹龄、群落重要值和距游径不同距离的100个样方和40个样带共计14 000 m2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损坏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毛竹损坏率和其立地条件有以下关系: 阴坡>阳坡; 高海拔>低海拔; 毛竹损坏率和它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呈正相关, 毛竹纯林>混交林; 损坏毛竹平均胸径为(9.8 ± 1.3) cm, 损坏主要集中在幼龄阶段的毛竹; 距游径4 m内的毛竹损坏程度比4 m外显著(p < 0.05)。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灾后营林造林的原则和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量化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河竹的耐水湿机制,为河竹在水湿地和江河湖库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河竹盆栽苗为试材,测定了淹水和人工喷灌供水处理3、6、12个月的河竹一年生竹鞭的根系生物量和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分析了河竹鞭根养分含量、化学计量比和养分积累量在淹水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淹水3个月使河竹鞭根N、P、K含量显著降低,但对C、Ca、Fe、Mg等养分含量和C/P、N/P、N/K影响不明显,随着淹水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河竹鞭根养分含量、化学计量比和积累量发生明显变化,C、N、P、Ca含量和C/K、N/K、P/K降低,K、Fe、Mg含量和C/N、C/P、N/P升高;淹水6个月前对河竹鞭根养分积累总体上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淹水12个月会使鞭根养分积累量显著升高,这主要源于根系生物量显著提高的贡献。研究表明,淹水3个月时,维持较高的养分内稳性是河竹应对胁迫环境的响应策略,随后通过土中根和水中根的大量生长来维持较高的养分吸收和积累能力,并进行养分化学计量比的适应性调节来适应胁迫环境。分析认为,河竹在长期淹水环境中能够维持生存,可以用于水湿地和江河湖库消落带植被恢复,也是净化富营养水体研究与应用的竹子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长期淹水环境下能生长更新的河竹为材料,调查测定了人工喷灌供水(CK)、淹水6个月(TR)的河竹一年生竹鞭的根生物量和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分析长期淹水对河竹鞭根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河竹在水湿地和消落带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与CK相比,TR处理下的河竹土中根的N、P、Mg和Ca含量显著降低,Fe含量显著升高,且N、K和Ca含量显著低于TR处理下水中根的含量,而Fe含量显著高于水中根。(2)TR处理的河竹土中根的C/N、C/P、C/K和P/K较CK显著升高,且C/K、N/K和P/K显著高于TR处理的水中根。(3)TR处理的河竹水中根的C-N、C-P、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中根的C-P、C-K、P-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K河竹土中根的C-P、C-K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N-P显著相关;从相关系数看,TR处理下土中根的C-N、N-P和N-K相关性减弱,C-P、C-K和P-K相关性增强,而C-N、C-P、N-P和N-K相关性较水中根减弱,C-K和P-K相关性较水中根增强。(4)TR处理下鞭根生物量和C、N、P、K、Mg、Ca积累量较CK分别显著降低19.46%、42.04%、36.55%、41.39%、60.06%和38.46%,而Fe积累量显著升高,为CK的5.5倍;TR处理下土中根养分积累量显著高于水中根。研究表明,长期淹水虽阻碍了河竹鞭根的养分平衡吸收,但能够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并且土中根和水中根具有克隆分工特征,水中根主要起到氧气吸收应对缺氧环境胁迫的功能,是河竹适应长期淹水环境的重要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鞭根主要养分内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珊  陈双林  郭子武 《生态学报》2015,35(17):5788-5796
为了给林地覆盖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探讨了休养式覆盖经营(覆盖3a后休养3a)、长期覆盖经营(覆盖6a)和不覆盖雷竹林(CK)2年生壮龄竹鞭及其1级、2级根N、P、K、Mg、Ca、Fe浓度和养分迁移、内循环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N、P、K、Mg、Ca和Fe浓度总体上1级根显著高于2级根。1级根和2级根中均存在N、P、K、Mg的养分内循环,且1级根养分内循环率大于2级根,Fe、Ca内循环不明显。N、P、K、Mg养分浓度与养分迁移速率随时间的推延,1级根为持续降低,2级根为先升高后降低。与不覆盖雷竹林相比,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总体上提高了1级、2级根的N、P、K、Ca的浓度和P、K、Mg的迁移速率、N、P、K的迁移量、P、K的养分内循环率以及1级根Mg的浓度和迁移量、2级根N的迁移速率和Mg的内循环率;长期林地覆盖经营虽提高了雷竹1级根N、K的浓度和N的迁移量及2级根N的浓度和内循环率,但总体上降低了1级根P、K、Mg和2级根N、P、Mg的迁移量与1级、2级根P、Mg的迁移速率及P、K、Mg的养分内循环率。研究表明:雷竹林鞭根中存在明显的养分内循环,且1级根对养分内循环的贡献较大。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利于雷竹林对养分的循环利用,而长期覆盖经营阻碍了根系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减弱了根系养分的内循环,不利于雷竹林的生长更新。  相似文献   

17.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重要特征, 开展种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可以细化植物种群化学计量学内容, 确定限制植物生长的元素类型, 同时为大尺度模型的发展提供数据基础。为阐明我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C、N、P化学计量学特征, 通过对毛竹主要产区文献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探索我国毛竹林“植物-土壤-凋落物”系统C、N、P及C:N、C:P、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以及不同组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经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我国毛竹林叶片C含量为478.30 mg·g-1, N含量为22.20 mg·g-1, P含量为1.90 mg·g-1, C:N为26.80, C:P为299.60, N:P为14.40; 毛竹林0-20 cm土层C含量为21.53 mg·g-1, N含量为1.66 mg·g-1, P含量0.41 mg·g-1, C:N为14.20, C:P为66.74, N:P为4.28; 毛竹凋落物C含量为438.49 mg·g-1, N含量为13.39 mg·g-1, P含量为0.86 mg·g-1, C:N为22.53, C:P为665.67, N:P为22.55。2)毛竹林“植物-土壤-凋落物”系统中, C:N表现为: 叶片>凋落物>土壤, C:P和N:P均表现为: 凋落物>叶片>土壤, 叶片N、P再吸收率分别为39.68%和54.74%, 我国毛竹林生长发育总体上可能受到P限制或者N和P两种元素的双重限制。3)纬度梯度: 叶片N含量、N:P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C:N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经度梯度: 叶片N:P随经度增加而增加, P含量、C:N随经度增加而降低; 土壤C:N随经度增加而增加, N含量随经度增加而降低; 凋落物N含量随经度增加而降低。4)叶片N含量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但对温度的响应比降水更敏感, 叶片N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关系, 支持“温度-植物生理假说”, 反映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笋材两用毛竹林林分结构数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9.
笋材两用毛竹林林分结构数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在闽中尤溪县 6年试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 ,采用 PCA方法分析笋材两用毛竹林 (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分结构因素。结果表明 ,新成竹数量、竹林密度、年龄结构和新竹平均胸围 (GBH)是影响笋材两用毛竹林林分结构的主导因素。对各类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笋材两用毛竹林可分为 3类 ,大致相当于竹林密度 2 5 0 0株· hm- 2 以下、2 80 0~ 40 0 0株· hm- 2 和 40 0 0株· hm- 2 以上 3种情形。用正态分布拟合新成竹胸围 (GBH )分布效果较好。新成竹胸围与竹林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气象因子与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的气象资料和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系统调查数据,分析了月平均气温、月极端高温、月极端低温、月降水量、每月日降水量大于0.1 mm的天数、月日照总时数和月平均相对湿度等7个气象要素与节肢动物群落及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月平均气温与林下层类群丰富度、竹冠层类群物种多样性的负相关;与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毛竹害螨混合种群的负相关,以及每月日降水量大于0.1 mm的天数与蠕须盾蚧、刚竹毒蛾种群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