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莱阳晚侏罗世原始蠼螋化石(昆虫纲)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中国山东莱阳晚侏罗世的蠼螋化石3新种2新属,分别隶属于2亚目1新科和1现生科。这些标本是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蠼螋化石,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在昆虫纲革翅目的系统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东 《动物分类学报》1997,22(3):268-281
本文建立竹节虫目昆虫化石1新种,即Hagiphasmatidae,包括3新属,3新种和一个未命名种:Hagiphasma paradoxa gen.et sp.nov.,Aethephasma megista gen.et sp.nov.和Orephasma eumorphagen.et sp.nov.并给出新科内属的检索表。对消化道痕迹和保存完好的亚生殖板进行了分析,并与现代类群作了比较,竹节虫  相似文献   

3.
山东莱阳盆地早白垩世莱阳群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山东莱阳早白垩阳群自下而上分为瓦屋夼组,林寺山组,止风庄组,水南组,龙旺庄组和曲格庄组。为一套河湖相沉积,产有较丰富,分异度较高的非海相遗迹化石和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共鉴定出遗迹属11个,未定属1个,其中遗迹种9个,未定种2个,遗迹化石是:Cochlichnus anguines,Diplocraterion parallelun,Helminthoidichnites tenuis,Palaeophycus tubularis,Planolites montanus ,Scolica sp.,Scoyenia gracilis,Skolithos linearis,Taenidium cameromensis,Thalassinoides sp.,恐龙足迹化石是:Paragrallator yangi,这些化石按习性可分为4类,即:居住构造, 爬行迹,觅食[迹和牧食迹,其中又以前3种为主,遗迹化石在剖面上的分布不均匀,以上部的水南组,龙旺庄,曲格庄3个组最丰富。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侏罗统牛津阶-基末利阶(163-150Ma)保存有完好的最原始的蠼螋昆虫化石,首次描述,分析和讨论了原始蠼螋后翅脉序特征,认为与现代生存的蠼螋后翅基本相同。因此,提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分类学者不同的意见,认为始螋亚目(Aechidermaptera)应归入于革翅目(Dermaptera)之中,且视其为一个最原始的类群较为合理,内蒙古自治区这个原始类群的下列重要特征皆为首次发现;胸骨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革翅锁具(Tegmina locking device)和刺脊突(spiny crest)发育;前,中,后足跗节皆为5节;后足基节显著伸长;颈部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颈片;革翅后缘收缩变尖,上述5项被视为厚原始蠼螋特有的祖征,下列特征应为早期蠼螋共有的原始性状;虫体扁平,通常具毛;腹部侧缘彼此近平行;触角显长,丝状,多节(通常多于11节);两只单眼发育;上颚具齿;中胸小盾片显大;革翅较长,通常具有明显的翅脉;股节具隆脊;爪和爪垫通常发育;腹部各节背板与腹板不重叠(两者位置非简单的上,下关系);尾须柔软,多节,雌性产卵器鞘显著外伸,本文建立了始螋亚目1新科Sinopalaeo-dermatidae和2新属2新种Sinopalaeodermata neimonggolensis gen.et sp.nov,Jurassimedeola orientalis gen,et sp.nov。同时,对蠼螋昆虫的起源和演化重新进行了讨论,做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研究者结论不同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一新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莱阳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含有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及恐龙蛋化石产地。上个世纪50~60年代,周明镇(1951,1954)及杨钟健(1954,1959,1965)对莱阳首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研究。1974年,赵资奎、蒋元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采用显微镜技术方法重新研究了莱阳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结果发现它们的显微结构有很大差异。根据赵资奎(1975)提出的恐龙蛋分类方法(Parataxonomy),将莱阳地区已发现的恐龙蛋分别归入圆形蛋科(spheroolithidae)、椭圆形蛋科(Ovaloolithidae)和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等3个科,共5个属12个种(赵资奎,1979,1993)。最近,大连自然博物馆在整理馆存的化石标本时,发现有4枚形状为扁圆形的恐龙蛋化石是1973年10月从山东莱阳将军顶采集到的。根据目前有关莱阳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划分修订的标准(胡承志等,2001),这些标本的出土层位应为上白垩统王氏群将军顶组。我们的初步观察表明,蛋化石的形状、大小及其蛋壳显微结构特征与上述已报道的莱阳恐龙蛋3个类群的明显不同,在此简单记述,以期对莱阳地区晚白垩世恐龙蛋群的综合研究提供些许资料。  相似文献   

6.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鸭嘴龙动物群化石特异埋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位于莱阳棘鼻青岛龙发现地点(1号化石地点)以东新发现的2号化石地点进行大规模发掘,已发现5个化石富集层,赋存的化石均以鸭嘴龙科为主,一部分个体可能代表栉龙亚科的成员,而另一部分个体归于赖氏龙亚科的棘鼻青岛龙。这些鸭嘴龙化石从个体大小上分别代表成年、亚成年和幼年晚期个体。化石富集层以灰绿色和褐红色含砂砾泥岩沉积为主,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并具有两种主要的死亡和埋藏模式,即恐龙群体活着时遭遇泥石流被吞没集群死亡后,肢体在短距离搬运中被撕裂并迅速沉积掩埋,骨骼分散但完整,同一个体的骨骼相距不远;恐龙正常或经泥石流导致其非正常死亡后,部分遗体未被掩埋,经暴露软组织腐烂,被后续发生的泥石流卷入并二次搬运,最终埋藏,表现为分散但较完整的骨骼与破碎呈砾石磨圆状的骨骼共生保存。这些富集层的化石及其埋藏特征反映了生活在河湖边的鸭嘴龙动物群,在鸭嘴龙幼年晚期刚刚加入成年鸭嘴龙动物群后,被卷入突发的洪水泥石流导致其集群死亡并快速埋藏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南京北象山中侏罗世孢粉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对在南京北象山首次发现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共获孢子花粉37属77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15属23种,裸子植物花粉22属54种,组合以高含量的Classopollis为特征。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其时代应归为中侏罗世。对组合中主要孢粉类型可能的母体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推测在中侏罗世的某段时期里,南京地区主要为干旱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竹节虫目昆虫化石1新科,即Haginhasmatidae,包括3新属,3新种和一个本命名种:Hagiphasmaparadoxagen.etsp.nov,Aethephasmamegistagen.etsp.nov.和Orephasmaeummphagen.etsp.nov,并给出新科内属的检索表。对消化道痕迹和保存完好的亚生殖板进行了分析,并与现代类群作了比较。竹节虫化石在我国是首次报道,所有化石材料均采自河北省和辽宁省晚珠罗世义县组地层中,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鸣螽科化石在西北地区的首次发现(直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自新疆克拉玛依吐孢沟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的两块代表同一前翅的标本建立一新属新种Mesohagla xinjiangensis,gen.et sp.nov.。这是首次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鸣螽科化石。  相似文献   

10.
辽西义县组细蜂总科(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产自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株罗统义县组下部细蜂总科(Proctotrupoidea)昆虫化石10属12种,其中8属12新种,这些化石分属于3科,其中Gurvanotrupes stolidus sp.nov.,Gurvanotrupes exiguus sp.nov.,Liaoserphus perarus gen.et sp.no.,alloserphus saxosus gen.et sp.nov.,Scalprogaster fossilis gen.et sp.nov.,steleoserphus beipiaoensis gen.et sp.nov.,Saucrotrupes decorosus gen.et sp.nov和Ocnoserbphous sculptus gen.et sp.nov.归入细蜂科(Serphidae=Proctotrupidae);Protocyrtus validus sp.nov.和Spherogaster cornoata gen.et sp,nov。归入柄腹细蜂科(heloridae);Liaoropronia leonina gen.et sp.nov和Liaoropronia regia gen.et sp.nov.归入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对我们中生代细蜂总科化石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1.
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2002,21(4):292-292,306
已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证据均集中在东非地区。然而最近MichelBrunet等在英国《自然》(2 0 0 2年 7月 1 1日 )上报道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在距离东非大裂谷 2 50 0km的非洲中部乍得发现了 6件人类化石 ;与人类化石相伴的动物群年代为 60 0— 70 0万年 ;人类化石具有独特的原始特征和衍生特征镶嵌现象 ,研究者将之订立为人科的一新属新种 :撒海尔人乍得种 (Sahelanthropustchadensis)。这一发现表明最早的人科成员分布范围比以前认为的要广 ,人类与黑猩猩的分离时间也要早于由分子生物学估计的分离时…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产自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膜翅目昆虫化石1新属新种Trematothoracoides liaoningensis gen.et sp.nov.,归入薤式产(Sepulcidae)中的陷胸茎蜂亚科(Trematothoracinae)。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可行的陷胸茎蜂化石,也是该亚科在侏罗纪的产次报道,分支分析结果表明Trematothoracinae为一单系类群。Thoracotrema与Prosyntexis进化程度较高,构成一对姊妹群,同时又是Trematothorax的姊妹群,Trematothoracoides最为原始,为Thoracotrema Prosymtexis Trematothorax的姊妹群。  相似文献   

13.
沼泽野蜓雄性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脉序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描述并图示了治泽野蜓Rudiaeschna limnobia Ren,1996雄性化石,讨论了其翅脉的变异特征,化石采自辽宁省北票市上侏罗统义县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14.
彭安保 《化石》2011,(2):23-26
2002年8月以来,江西省萍乡市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在萍乡市开发区、白源镇、芦溪镇和安源镇等多处建设工地的上白垩统紫红色粉砂岩中,发现258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恐龙蛋化石;2008年5月底又在开发区发现和收集到一些残破恐龙骨骼化石。萍乡发现的这些恐龙蛋化石基本上是成窝或部分呈窝状保存,说明在晚白垩世时期,有多种恐龙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5.
记述发现于江西省玉山县王家坝三衢山组的鞘藻目化石,并认为该化石可以和现生鞘藻属进行对比.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鞘藻化石记录,也是我国鞘藻化石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晚侏罗世脉翅目化石新属新种记述(昆虫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描述晚侏罗世脉翅目昆虫5新属,9新种,所有标本均采于辽宁省北票市义县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17.
任东 《动物分类学报》2003,28(1):105-109
描述丽蛉科化石2新属2新种:美形山丽蛉oregramma gloriosa gen.et sp.nov.,奇异沼泽丽蛉Limnogramma mira gen.et sp.nov.。标本采自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中。模式标本保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的海参骨片化石采自西藏申扎县木纠错西的多布日一带,主要有Theelia planorbicula Mostler,Theelia uariabilis alouakensis Kzour et Mock等晚三叠世诺利期标准分子。充分显示了海参骨片化石的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该动物群的发现首次确定了西藏自治区北部冈底斯一腾冲地层区永珠蛇绿岩带以南晚三叠世海相地层的存在,并为中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廓的确定,以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简要回顾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群的研究历史和以杨钟健为代表的老一代地质古生物学者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研究发现的杰出贡献,并介绍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的最新发现和若干研究进展。在近年来对莱阳周边地层进行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了一系列发育在平原上的恐龙峡谷群,以及其中蕴含的十几个恐龙和恐龙蛋新地点和新层位。2010年开始,在对莱阳金岗口村附近的2个化石地点的发掘中,发现了以鸭嘴龙科为主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蛋化石,包括一类新的栉龙亚科成员,一些大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以及一新的龟鳖类蛋化石等。2号地点化石富集层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对棘鼻青岛龙的特殊头饰进行了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发现其头饰是实心结构,但其他骨骼特征证明棘鼻青岛龙属于具有头饰的赖氏龙亚科是确定无疑的,所以目前发现的头饰应不是其真实状态或根本不属于其头部骨骼。此外,对谭氏龙1属3种的重新观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谭氏龙和金刚口谭氏龙应是有效属种,但部分骨骼还有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莱阳谭氏龙为无效属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晚侏罗世虻类化石(昆虫纲:双翅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辽宁西部上侏罗统虻类6个科的化石,包括1新科,10个新属和15个新种。其中Palaepangonius eupterus gen.et sp.nov.,Elpangonius pletus gen,et sp.nov.和Allomyia ruderalis gen.et sp.nov.均属于虻科(Tabanidae);Orsobrachyceron chinensis gen.et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