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国际科学委员会以极严谨的科学态度,证实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的滔天罪恶,这对於正在无(?)抵赖的美帝国主义者是沈重的打击。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委员们,在有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不顾个人可能遭受的威(?)和危险,严肃地担当起科学工作者应负的责任,证明美帝国主义者曾经大规模地使用惨无人道的细菌武器,这种大公无私的战斗精神,给全世界为和平、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科学家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董玉琛院士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学科发展和社会大背景下,从时代变迁与个人选择、学科发展与个人贡献、学术特点、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董玉琛院士学术成长历程,探究其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以启发和激励青年学者,传承和弘扬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的成长是科学家学术思想的成长。每种新的或修改的主意是从外界实际事物反映到科学家头脑中产生的。历史学家承认这一点,反映在科学文献中如“孟德尔定律”“达尔文主义”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著名科学家的学术思想一般描述为定型不变的,如所谓“达尔文1859”或“Watson和Crick1953”。事实上许多大科学家的学术思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的心目中‘发现’是科学的象征,新发现往往容易受到重视。因此新闻界以新的发展衡量科学。当诺贝尔提出“诺贝尔奖金”条件时是以新的发现为标准,特别是对人类有益的发现。但是如果认为科学仅是事实的累积就会使人发生误解。不论在生命科学或可能同样地,在其他科学,大部分的主要进展是由于引出了新的概念,或改进了已有的概念。认  相似文献   

5.
5.关于科学的价值观为了什么而学习科学?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有的教师教生物课程,是希望培养出生物学家;有的是希望使学生获得高分,提高升学率;有的是为科学而科学等等。这已经牵涉科学的价值观。国外也有争论。五十年代起,一些国家强调要使学生学会科学家那样工作,提倡发现法。后来到七十年代,又发觉实际上不可能把绝大部分的学生培养成科学家,于是提出了“科学为大众”的口号,强调要求学生用科学的基础知识,科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正表观遗传学的概念起源于对进化和发育的研究,早期的表观遗传学涵盖了个体从受精卵到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所有事件.而随着对遗传物质的鉴定和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析,分子生物学日益成熟起来,科学家们逐渐清楚地意识到,成熟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基因是相同的,但却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细胞表型.这种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使得科学家们更加明确地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现代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即不改变DNA序列的可遗传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新的智慧技能观认为概念和规则的习得是智慧技能形成的前提。由于概念与规则不是孤立地贮存于人脑中,而总是以组成个人的认知结构的方式贮存的,所以新的智慧技能观与现代认知结构理论是一致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就必须重视概念和规则的教与学,本文就生物规则及其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华杰 《生命世界》2008,(10):32-36
写下这个题目,我得立即声明:对这样一种提问,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只不过我较早关注了这件事并收集了大量经验材料。那么谁能回答呢?据我所知,目前几乎没有人能够令人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请教过理论物理学家、植物学家、气象学家等,也查过许多文献,实话说,结果很不理想。相当多科学家在谈论这个问题时概念十分混乱。你会想:不会吧,你准是又在说科学和科学家的坏话!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已使得一种酶从一个有机体的DNA中精确地切下完整单一的基因。这种酶正好在基因的首端和尾端而不是在中间切割,从而为遗传工程学家们按照意愿杂交和重组基因提供了一个新的精密工具。他们的工怍还可能导致对于分隔有用基因的所谓“无用”(junk)DNA结构特点作出新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简单的、花费不多但行之有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抗原或肽激素一类的蛋白质药物对人与动物的口服问题。这种方法就是使用维生素B_(12)。Biotechnology Australia P/L的Greg Russell-Jones及其同事将维生素B_(12)共价地联接到蛋白质(牛血清清蛋白和鸡γ-球蛋白)和激素(促黄体  相似文献   

11.
在 1999年的广东省生物学高考试题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 ,即材料分析题。这种题型 ,从能力考查角度分析 ,并不完全符合 5项能力中的某一项。笔者觉得这种题型的能力考查 ,即源自第 1项能力要求 (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事实、方法 ,概念和原理 )、第 2项能力要求 (用各种表现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问题 ) ,又高于这两项能力要求 ,即掌握学习的能力 ,这是一种通过阅读新情境的生物学文章 ,从中获得生物学知识、信息 ,得出相关结论 ,作出一些逻辑判断 ,甚至科学设想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能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 ,条理清楚、简…  相似文献   

12.
马世骏教授(1915—1991年)是一位蜚声中外的生态学家。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一生都在赶路、开路和引路。从研究昆虫到人类,从经典的实验科学到现代系统科学,从生态科学到环境科学,从人类到社会,马世骏先生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永不停歇地摸索了不同的新思路,开创了不同的新领域,发展了现代生态学。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Alzheimer氏病的诊断及治疗而进行的努力现在可能正要采取一种新的观点: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拥有资料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Alzheimer氏病(AD)可能有一个感染源。由Elias Manuelidis领导的研究组似乎已经成功地将一种血传病毒(bloodborne virus)由人体转移到实验动物体内。这种感染因子导致大脑病变,  相似文献   

14.
从1952年下半年起,苏联生物学界对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国科学界对于这一讨论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科学出版社以“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的讨论”为题,用论文集的形式,译载了这方面的文章,这个论文集现在已经出版了18集(第19集至第20集在排印中)。讨论的缘由,是由于李森科院士在1950年以“科学中关于生物种的新见解”为题,发表了自己对于物种概念与物种形成的看法,以苏卡切夫院士、杜尔宾教授为首的一些苏联科学家,不同意李森科的看法,他们首先在“植物学杂志”上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接着苏联许多学者,在一些有关生物学的杂志上,针对这—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讨论的第一个焦点是关于物种概念的问题,李森科提出两个物种标准:一个是凡种间个体在普通的、正常的情况下不能交配,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正常繁  相似文献   

15.
做好习题,可使学生增强对概念的巩固和加深,也可检查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做好习题是培养智力的手段之一.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基本概念的科学,概念清楚了,可以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反过来这种能力的提高又可进一步加深理解原来所学的基本概念,因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现选择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一章中有关遗传知识方面的一道习题及其扩展为例,来说明上述这个问题。原题:小麦高杆易倒伏(D)抗锈病(T)对矮杆抗倒伏(d)易染病(t)为完全显性.今有:  相似文献   

16.
杨帆 《生物学通报》2001,36(8):37-39
1 能力测验的概念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能力测验 ( Ability test)是用来测量成就和性向这两类心理能力的工具。它包括成就测验 ( Achievementtest)和性向测验 ( Aptitude test)两类。所谓心理能力 ( Mental ability)是指个体在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时 ,由其心理上的运作而表现在行为上的能力。在心理学上 ,通常把心理能力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个人现在实际上所能作的事情 ,这种实际心理能力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成就 ( Achievement) ;另一类心理能力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作的事情 ,这类心理能力是尚待开发的潜能 ( Potentiality) ,也就是平常…  相似文献   

17.
全部种群治理(TPM)——一种害虫防治的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由于四十年代以来使用的防治害虫策略(过多地依赖杀虫药剂)的失败,在1960到1970年期间,害虫防治出现了两个新的策略: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一个是全部种群治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简称TPM),前者在国内已有许多介绍,并且指导着多数害虫防治工作,但是后者几乎没人报道,事实上,TPM这一防治策略还是相当重要的,不但目前有许多害虫还采用这一策略,并且很可能它是未来的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罗莎琳·耶洛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有"超级科学家""超级母亲"和"超级妻子"之誉。她发现了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并进一步发明了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这些成就使她拥有一系列头衔和荣誉:美国国立科学学术委员会成员,美国临床化学联合会授予的范斯莱克奖(1968年)、迪克逊奖(1971年),加拿大授予的加德纳基金会国际奖(1971年),美国医学会授予的科学成就奖(1975年)、美国医学联合会科学成果奖、美国内科医师  相似文献   

19.
加强概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概念需要大量事实支撑,是知识的核心。而科学史详实地记录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引导学生构建概念。从4个方面简述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生物科学史引导学生构建概念。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通报》2006,41(4):24-24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在1只实验室小鼠的尾巴上涂抹一种澳大利亚绿树蛙(Litoria caerulea)的皮肤分泌物,那么蚊子住50多分钟内都会绕道而行,而没有涂抹绿树蛙皮肤分泌物的小鼠,在12 min内就会遭到蚊子的叮咬。科学家发现, 其他地区的青蛙也能分泌这种天然“驱蚊剂”。研究人员在2月 21日出版的《现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但是所有这些分泌物的功效都无法与能够提供2 h保护的人工合成避蚊胺(DEET)相比。然而重要的是,青蛙能够持续不断地分泌这种防止蚊虫叮咬的“驱蚊剂”。摘自《科学时报》2006年3月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