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激光处理水稻种子,能诱发广泛的遗传变异。其突变频率与激光种类、剂量大小及处理材料的遗传背景有关。一定剂量的Ar~+激光或远红外激光加γ射线复合处理可显著的提高诱变频率。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研究红宝石、N_2、CO_2激光对大(青)豆单独或复合辐照的作用,观察到激光软应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和生物活住的影响因激光种类和剂量不同而异,特别是不同激光效应对大(青)豆系列种子蛋白中的组份氢基酸含量的影响各具类型。尤以Glu,Met含量变化显著而特异。  相似文献   

3.
以粉质、中杆、无芒小麦辐36为材料,分别用N2激光、氮离子注入和^60Coγ射线三种诱变因素处理,对第二代植株高度有影响,经前二者处理的对株高有提高趋势,氮离子注入的,二代出现高杆植株占72.6%,1焦耳N2激光处理的在二代中有45.5%是高杆。^60Coγ射线处理的M2株高明显变矮,79cm以下的单株占总株数中46.3%;在芒性变异上出现顶芒和长芒类型,处理间诱变效果顺序为γ射线〉1焦耳N2激光  相似文献   

4.
60Co-γ辐照在秀珍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秀珍菇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210辐照,并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分装,可以延长鲜菇的保鲜期约10天。通过对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试验表明:辐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辐照灭菌与常规高温灭菌相比,秀珍菇鲜菇产量高于对照。菌丝在经辐照灭菌的培养料上生长快,污染率下降,而且出菇快。  相似文献   

5.
激光辐照洋葱L1代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CO2和He-Ne两种激光的三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洋葱品种的湿种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过氧化氢酶、叶绿素、总糖总量等三个方面考查研究洋葱L1各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洋葱L1代的过氧化氢酶、叶绿素、总糖含量的变异大于CO2激光辐照,可作为激光诱导变洋葱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石硖’龙眼接穗后,辐射对嫁接成活率以及性状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石硖’龙眼嫁接成活率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60Co-γ射线处理后,嫁接成活率都比对照低,且各处理随剂量增大,成活率也随之降低,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新梢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γ射线与咖啡因复合处理对大麦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五种不同剂量的γ射线和5mmol/L咖啡因对大麦种子进行单独处理和γ射线与咖啡因间的复合处理,结果表明,辐照M1代的细胞学损伤及植株损指标均与辐照剂量呈直线相关,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M2代苗期的叶绿素突变率和性状弯异率均与辐照剂量呈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也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咖啡因本身对大麦不具诱变性,但以它作辐射后处理,不仅能加剧M1代细胞学损伤及植株损伤,而且能提高M2代叶绿素突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对高免卵黄液中霉形体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60Coγ射线处理高免卵黄液,研究了不同剂量、剂量率对霉形体的灭活效果和对卵黄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可以完全杀灭高免卵黄液中的霉形体,霉形体在卵黄液中的灭活剂量为6.0kGy;10.0kGy以下的辐照剂量不影响卵黄液中蛋白质含量、pH值和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不影响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9.
用CO_2激光0.8S及~(60)Co—r射线0.25KGy和0.35KGy剂量分别辐照大豆种子后,其三叶期叶片酯酶同工酶带数增加,酶活性增强,其变化特点反映出供试品种的辐射敏感性。r射线辐照后加以CO_2激光处理,其酯酶活性较r射线单一处理的酶活性降低,表明CO_2激光对0.25KGy和0.35KGy的r射线所引起的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修复作用的大小因品种的辐射敏感性而异。  相似文献   

10.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蝉幼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蝉幼的氨基酸总含量在17%左右,其中含有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与鸡蛋相近,为一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不同剂量的 ̄(60)Co—γ射线辐照硫磺软膏、鞣酸软膏、土肥氏软膏及辐照后贮藏效应的研究表明,γ辐照对软膏剂灭菌效果显著,杂菌存活量随辐照剂量及辐照后的贮藏时间增加而降低。对于上述三种软膏,最适辐照剂量为2.0—4.0KGy。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猪毛制备胱氨酸废水中的氨基酸含量,评价了这种废水的利用价值。通过多级浓缩离析实验方法,探讨了制备饲料用氨基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胱氨酸厂废水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7种。与粮食中必须氨基酸含量相比高1.6~2.7倍。与鸭、鸡配合饲料标准中规定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相比基本相近。废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以上,氨基酸总量达20%以上,开发利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3.
三种类型辐射对质粒超螺旋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agarose电泳和图象处理技术比较了60Coγ射线、UV及低能N+离子处理pUC19DNA超螺旋结构的损伤效应及若干自由基清除剂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1)γ射线和UV照射干燥DNA的损伤显著低于水溶液样品;(2)N+离子注入后超螺旋DNA的减少(SC%)与剂量呈良好线性关系,而γ射线和UV组的SC%随剂量升高呈指数下降;(3)干燥DNAγ辐照组的D37值为820Gy,SC完全消失的剂量LD为3814Gy,LD/D37=4.65;UV照射组的相应值分别为:1.65J/cm2,7.65J/cm2,4.64;N+离子组的相应值为:3.2×1015N+/cm2,5.0×1015N+/cm2和1.56。虽然上述三种辐射的剂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其相对生物学效应,但从LD与D37的比值可反映DNASC破坏的程度和终点剂量(SC%=0)的大小。从而看出,N+离子(高LET辐射)比γ射线(低LET辐射)UV(非电离辐射)对DNA损伤作用更强;(4)乙醇、甘露醇等自由基清除剂对电离辐射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但对UV损伤未见明显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60Coγ射线处理芦苇以及分析辐照前后芦苇中的基本成分含量、副产物含量,研究辐照预处理对芦苇木质纤维素的影响.采用国标法测定了辐照前后芦苇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芦苇^60Coγ辐照后降解副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芦苇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之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程度较大,在2 000 KGy处理处理条件下降解率分别达到83.07%和79.86%.在辐照前和辐照后的芦苇中,一共检测出42种脂肪酸类化合物、27种芳香类化合物和8种呋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唐松草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表明,16种氨基酸总量为182.2g/kg,尤其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适口性好。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26%。无机元素测定结果表明唐松草17种无机元素中磷含量最高达872.0μg/g,其次是钙镁元素,且含有锌、锰、锶、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也测定了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日立83-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海南岛不同生境绞股蓝属5种植物中的总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含量测定比值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54.11%)〉单叶绞股蓝(53.80%)〉光叶绞股蓝(44.98%)〉果绞股蓝(35.58%)〉毛果绞股蓝(17.50%)。各种样品均含有17种氨基酸,Glu、Ser、Gly和Asp含量最高,Met、Cys、His偏低;栽培的高于野生的。量值相比变化范围达0.7-2.70  相似文献   

17.
Ar^+,远红外激光,γ射线单一及复合处理水稻的诱变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r~+、远红外两种激光和~(60)Co—r射线单一或复合处理两个籼稻品种的干种子,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当代生物学效应及处理二代的变异频率。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对当代的几个性状均表现为刺激效应,并有减轻,射线辐射损伤的作用,复合处理二代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数明显高于相应的单一处理。说明复合处理是提高激光育种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汝多  刘学华 《激光生物学报》1995,4(1):593-598,592
比较分析研究红宝石、N2、CO2激光对大(青)豆单独或复合辐照的作用,观察到激光效应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因激光种类和剂量不同而异,特别是不同激光效应对大(青)豆系列种子蛋白中的组份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各具类型。尤以Glu,Met含量变化而显著而特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链断裂模型比较研究了羟自由基和γ射线对B16、L0 2、SMMC - 772 1和V79四种细胞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 :1.HO·处理和γ射线照射对四种细胞有都明显的致死效应 ,而且剂量越大致死作用越强。 2 .HO·处理和γ射线照射存活曲线都存在肩区 ,说明两种处理过程都有亚致死损伤的修复。 3.HO·诱导DNA双链断裂一般都需要两次击中而γ射线辐照既有一次击中的成分 ,也有两次击中的成分。 4.四种细胞对HO·的敏感性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顺序相反 ,说明γ射线对细胞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解释为自由基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60Co—γ辐射与杂交相结合,60Co—γ射线处理分别与Ar+、CO2、远红外激光处理相结合以及在总照射量一定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选择适宜的照射量率,均有提高水稻诱变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