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病毒是研究现代神经科学的有力工具。对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及功能研究大都是利用重组病毒完成的,嗜神经性疱疹病毒便是其中一种重要工具。随着基因工程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嗜神经性疱疹病毒被改造为不同的重组病毒工具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本文基于几种常见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嗜神经性疱疹病毒作为神经传导示踪工具、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病毒载体和溶瘤病毒治疗神经肿瘤等应用进行阐述及讨论,为进一步开发嗜神经性疱疹病毒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酪氨酸羟化酶是多巴胺和其他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在哺乳类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此外,酪氨酸羟化酶的异常表达常与神经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从酪氨酸羟化酶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以及其与神经性疾病发生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经济昆虫饲养和害虫防治以及人类神经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蝮蛇抗栓酶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25例疗效观察哈尔滨东煤基建局卫生院魏亚平,王月玲黑龙江省医院杨永强一、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7—54岁,平均35.5,病程三个月至5年,其中偏头痛15例、急性头痛3例、神经性头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时运用激光针灸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中选出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激光针灸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记录,并将其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而对比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4.21%(32/38),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过程中,利用激光针灸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当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无法治疗的神经性耳聋和经过治疗但无效的传导性耳聋患者都应该尽早选配助听器。大多数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症状是,听得到说话的声音,但分辩不出说话的内容,看电视只能依赖于字幕。这部分患者耳聋的原因是由于内耳中大量听毛细胞退化和坏死。对相当一部分陈旧性的传导性耳聋患者来说,为了防止内耳功能下降,从改善听力和保护听力的角度,他们也应选配助听器。 听力学上对耳聋患者,尤其是神经性耳聋患者有明显要求,早期发现听力减退,即选配助听器并坚  相似文献   

6.
蛇毒是由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巨毒物质,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礼物",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  相似文献   

7.
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外周或中枢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疼痛。药物治疗在镇痛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过量药物治疗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或在可耐受剂量下仅提供了部分的疼痛缓解。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干预作为新的、非侵入性的,以及更为安全的疼痛替代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CBT和VR疗法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改变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环路,以及调节促炎和抗炎因子水平缓解神经性疼痛。本文旨在对神经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以及CBT和VR疗法的镇痛效果和机制做出解析,从而为神经性疼痛的治疗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4例神经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注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每天呕吐次数、每次呕吐时间及控制呕吐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呕吐次数及呕吐时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为9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注射可改善神经性呕吐患者的症状,止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博尔纳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研究表明博尔纳病毒能引起从马、羊等家畜,啮啮类动物到灵长目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自然和实验性感染,并可能参与了人类某些精神神经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目前博尔纳病毒对人及动物致病性及免疫性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磁珠贴压耳穴治疗神经性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头痛又称神经官能性头痛,发病原因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有关。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头痛,常常有头顶压紧感,颈部牵拉感及酸痛,并伴有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本部采用磁珠贴压耳穴治疗神经性头痛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鼠肝炎病毒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u HY  Xu B  Gong ZH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67-370
小鼠肝炎病毒 (micehepatitisvirus ,MHV)是一种日冕冠状病毒 ,具有嗜神经性 ,可引起啮齿动物急慢性神经性疾病。可通过血液、脑脊液和消化液等渠道传播 ,引起肠炎、肝炎、胸腺退化、多发性硬化症、脱髓鞘性脑脊髓炎等疾病 ,同时它也能刺激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目前国内对其研究的还很少 ,国外报道的也不多。本综述的意图是通过对MHV冠状病毒感染机制的探讨 ,以有助于指导抗病毒的有效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酚羟考酮片、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小,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44/50)显著高于对照的68.0%(34/5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甲钴胺片治疗神经性头痛疗效优良,能有效缓解痛疼程度,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在北京从狗蜱Hemutphslis cantpamdata hoepplicta 分离出二株嗜神经性病毒,经免疫学证明此二株为同一种病毒。此种病毒经接种于白鼬鼠可引骚脊髓灰白質炎。此种病毒与脑炎日本乙型、型路易型、春夏型、马脑脊髓炎西型的标准免疫虹清无交互中和反应,与鼠脑脊髓炎FA株及淋巴球性脉络霞脑膜炎亦舞交互免疫。根据多种试验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种病毒是从狗蜱Hentpltysalis campanu-lata hoeppliana 分离出来的可使白鼬鼠发生脊髓灰白質炎的病毒。经我们用实验室保存的人的和鼠的标准病毒鉴定,这种病毒可能是一种新的嗜神经性病毒。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交替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对机体微循环状态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8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交替取穴电针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症状评分、微循环相关指标、中枢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总积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5-羟色胺(5-HT )更低,γ-氨基丁酸(GABA)更高(P<0.05)。结论:交替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中枢神经递质水平,调节机体微循环。  相似文献   

15.
中南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家辉院士等在国家“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为:39230220-2和39470385)下,首创了“基因家族-候选疾病基因克隆”新方法,于1998年5月克隆了一个决定人类遗传性神经性高频性耳聋的致病基因(GJB3)。  相似文献   

16.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与人类神经性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是钾通道超家族中成员最多,最为复杂的亚家族,主要包括Kvα亚单位和辅助亚单位两部分,其中快速失活A型通道和毒蕈碱敏感的M通道已被大量研究,它们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主要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作用,如膜兴奋性的产生,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和退化,以及神经网络的信号传递等。目前发现Kv通道亚型或亚单位的突变与学习和记忆的损伤,共济失调,癫痫,神经性耳聋等一些神经性疾病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细胞上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事实已广为人知,但近年来在淋巴细胞等非神经性组织和细胞中也发现了乙酰胆碱。淋巴细胞具备一个独立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包括:乙酰胆碱、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和烟碱能乙酰胆碱受体等组分。免疫系统与淋巴细胞胆碱能系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免疫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可增强胆碱能系统的表达;激活后的乙酰胆碱受体参与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淋巴细胞上胆碱能系统的这些发现将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研制成功,并获得了美国FDA认证,为全球肿瘤、心功能及神经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9.
淋巴细胞上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事实已广为人知,但近年来在淋巴细胞等非神经性组织和细胞中也发现了乙酰胆碱。淋巴细胞具备一个独立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包括:乙酰胆碱、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和烟碱能乙酰胆碱受体等组分。免疫系统与淋巴细胞胆碱能系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免疫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可增强胆碱能系统的表达;激活后的乙酰胆碱受体参与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淋巴细胞上胆碱能系统的这些发现将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binge eating)等,是医学重要课题。暴食症的临床表现为:对进食程度丧失控制力,从而在短时间内食入大量食物,同时伴有沮丧等精神症状,且反复发作。暴食症诱发肥胖等代谢障碍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因此,解密调控进食行为的神经与分子机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热点。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丘脑未定带(zona incerta,ZI)区域内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