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相似文献   

2.
山茶属古茶组和金花茶组的分类学问题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相似文献   

3.
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 L.)18个组27个代表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大部分进行了透射电镜的观察,并对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和超微结构等作了综合的比较。结果表明,其形状和大小差异不很明显。花粉壁的层次、厚度和不同层次的比例,如复盖层与柱状层以及外壁外层与外壁内层的比例等也没有显著的差异。但花粉壁的纹饰特征在扫描电镜下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具有较重要的分类学价值。根据其纹饰特征,可以把山茶属花粉大致区分为六个类型:皱疣状纹饰;粗瘤状纹饰;颗粒状至皱-颗粒状纹饰;穴-网状纹饰;皱沟状纹饰及皱波-念珠状纹饰。孢粉学上区分的类型不完全与各个学者从植物形态上划分的组相一致。其中管蕊茶 Camellia lanceolata的纹饰非常特殊(粗瘤状),其外壁表面很象牛心果(Annona reticulata)的外形特征,为其重新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讨论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 H.T.Chang的分类学位置。通过对金花茶C.chrysantha(Hu)Tuyama、亮叶离蕊茶C.nitidissima Chi和分布于越南北部的多瓣山茶C.petelotii(Merr.)Sealy的模式标本和原始材料的研究考订,确认金花茶的拉丁名称应进一步更正为C.petelolii(Merr.)Sealy.对古茶组Sect.Archecamellia Sealy和金花茶组的特征性状的比较分析表明,J.R.Sealy[1] 以C.petelotii(Merr.)Sealy为模式建立的古茶组是一个自然类群,金花茶组和J.R.Sealy的古茶组之间分类学特征相同,两组的模式同为一种-C.petelotii, 从而认为金花茶组不能成立,被首次归并到古茶组中。同时认为《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一书改变了古茶组的分类学概念和转移了组的模式是不妥的。通过研究,确认古茶组共有16种和3变种,除原古茶组的7种外,包括连蕊茶组Sect.Theopsis中的C.indochinensis和金花茶组中6种和3变种被转移到本组之中,以及本文提出的两个新种。原金花茶组其余16种(包括未正式发表的4种)、2变种和3个变型均作为相应种或变种的同物异名归并。此外,还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和有关分化与分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茶属的系统大纲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提出了山茶属两个亚属、14组和119种的系统大纲。这个大纲支持建立亚属的分类等级,归并了张宏达(HTChang,1981-1996)系统中的两个亚属和9个组,取消了“亚组”和“系”的分类等级,界定了亚属和组的概念和范围,将已合格发表的300余种的名称订正归并为119种  相似文献   

6.
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7.
贵州山茶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蓝开敏 《植物研究》1989,9(4):59-60
本文发表了贵州山茶属一新种,即丹寨茶Camellia danzaiensis Chang et K.M.Lan  相似文献   

8.
九种山茶属植物的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9.
山茶属山茶组植物的分类,分化和分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山茶组Sect.Camelia植物迄今已合格发表的名称有72种,1亚种和7变种,其中Sect.Paracamelia中的威宁短柱茶C.weiningensis和Sect.Coralina中的连山离蕊茶C.lienshanensis应归属本组。经研究订正,确认该组共12种和6变种,其余名称均作为相应种、变种和变型的同物异名,文中讨论了物种的形态变异与分化,分布与替代,自然杂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茶属植物核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整理了目前已发表的山茶属植物的核型资料。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本文共收录了94种(含15变种)的核型和29种(含4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分析表明,山茶属植物染色体基数稳定X=15,核型多为2A或2B型,核型的进化规律符合Stebbins提出的从对称向不对称方向进化的理论。山茶属植物的核型存在杂合性和多态性。本文中作者提供15种的核型,其中2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赤车属(荨麻科)四种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赤车属植物标本的研究,将小赤车归并入短叶赤车,小异被赤车归并入异被赤车,海南赤车归并入滇南赤车,长茎赤车归并入赤车。  相似文献   

12.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一些种类的分类学订正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林祁 《植物研究》2002,22(4):399-411
根据对12个国家54个标本馆所收藏的5000余份南五味子属植物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采集,对南五味子属的一些种类作了分类学订正:将仁昌南五味子归并入狭叶南五味子,将菲律宾南五味子和盘柱南五味子归并入异型南五味子,将长梗南五味子、城口南五味子、少齿南五味子、麦克氏南五味子和峨嵋南五味子归并入南五味子,将苏拉威西南五味子归并入南洋南五味子,将史氏南五味子归并入柄果南五味子。在南五味子属中,11个种被确认。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属植物的分类学订正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林祁 《植物分类学报》2000,38(6):532-550
根据对12个国家53个标本馆收藏的5,000余份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采集,对世界范围的五味子属种类作了分类学订正。在五味子属中,10个种被确认,22个种、7个亚种、14个变种和1个变型的名称被作为新异名。文中附有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楼梯草属(荨麻科)五种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楼梯草属Elatostema植物标本的研究,将光序楼梯草E.leiocephalum W.T.Wang归并入深绿楼梯草E.atroviride W.T.Wang,镰状楼梯草E.subfalcatum W.T.Wang归并入疏晶楼梯草E.hookerianum Wedd.,毛枝光叶楼梯草E.laevissimum W.T.Wang var.puberulum W.T.Wang归并入光叶楼梯草E.laevissimum W.T.Wang var.laevissimum,海南楼梯草E.hainanense W.T.Wang归并入托叶楼梯草E.nasutum Hook.f.,五肋楼梯草E.quinquecostatum W.T.Wang归并入樱叶楼梯草E.prunifolium W.T.Wang。  相似文献   

15.
中国楼梯草属(荨麻科)几种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楼梯草属Elatostema植物标本的研究,将碧江楼梯草E.bijiangense归并入楼梯草E.involucratum,长叶墨脱楼梯草E.medogense var.oblongum和树志楼梯草E.shuzhii归并入墨脱楼梯草E.medogense,光茎钝叶楼梯草E.obtusum var.glabrescens归并入三齿钝叶楼梯草E.obtusum var.trilobula-tum,三裂楼梯草E.sinense var.trilobatum归并入对叶楼梯草E.sinense,赤水楼梯草E.strigulosum var.semitripilinerve归并入伏毛楼梯草E.strigulosum。  相似文献   

16.
    
Elatostema bijiangense W. T. Wang, E. medogense W. T. Wang var. oblongum W.T. Wang, E. shuzhii W. T. Wang, E. obtusum Wedd. var. glabrescens W. T. Wang, E.sinense H. Schorter var. trilobatum W. T. Wang and E. strigulosum W. T. Wang var. semitripi-linerve W. T. Wang are reduced to synonymies.  相似文献   

17.
冯庆  王应祥  林苏 《动物学研究》2007,28(6):647-653
1992年3月和1999年12月,分别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补崩和麻木树采到6号长舌果蝠,经与我国已记载过的翼手目(Chiroptera)狐蝠科(Pteropodidae)长舌果蝠亚科(Macroglossinae)的种类比较:其舌甚长,舌尖具刷状突起,舌面中央有三尖形乳突(tridentate papillae)、前臂长47.31~51.01mm与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相似,但第二指具爪,翼膜止于第三趾趾基,上唇前缘无沟槽,鼻孔不突出,尾极短、隐于毛被中;头骨后部明显向后下方倾斜,齿槽后延线明显超过人字嵴上缘达及顶间骨上缘水平,牙齿非常长而细弱,与长舌果蝠明显有别,这些特征与印度东北部和东南亚一带的安氏长舌果蝠(Macroglossus sobrinus)一致,为我国翼手目狐蝠科长舌果蝠亚科的属、种新纪录,本文对这一属、种作比较详细的记述;另对已记录的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根据新的资料作补充记述。  相似文献   

18.
单性木兰属(木兰科)植物的分类学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单性木兰属Kmeria(Pierre)Dandy植物标本的研究和野外调查,补充描述了该属的一些形态特征,纠正了前人对该属描述中的一些错误,阐述了保留单性木兰属的理由,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将焕镛木属Woon-youngiaLaw和单性木兰组MagnoliaLinn.sect.Kmeria(Pierre)Figlar&Noot.作为单性木兰属的新异名,将焕镛木Woonyoungiaseptentrionalis(Dandy)Law和广西木兰MagnoliakwangsiensisFiglar&Noot.作为单性木兰KmeriaseptentrionalisDandy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毛茛科植物小志(十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96,16(2):155-166
本文描述了中国毛茛科的四新种和四新变种,做出三新组合,报导了Delphinium tabatae, Thalictrum petatoideum,和Callianthemum cuneilobum的新分布,恢复了Delphinium eriostylum<.i> Lévl.的种的等级,将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var.glandulosum W.T.Wang处理为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学名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相关报道和文献,发现一些入侵植物的学名使用比较混乱,一个物种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依据最新植物志资料,对国内30种外来人侵植物学名进行了考证,包括中名、基名(若存在)、异名、原产地以及在中国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