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生的内皮来源超极化因子(EDHF)[表氧化二十烷烯酸(EETs)]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研究了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CYPBM3·F87V、CYP2C11OR及CYP2J2产生内源性EETs,通过检测内皮细胞中Bcl-2表达、caspase-3的活性及MAPK磷酸化水平探讨内源性EDHF的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及其抗TNF-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转染CYP450表氧化酶基因24h后,加入TNF-α作用一定时间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MAPK磷酸化水平,同时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转染表氧化酶基因能抑制TNF-α诱导的时间依赖性Bcl-2下调,抑制Caspase-3的激活。TNF-α使细胞内磷酸化MAPK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减低,转染表氧化酶基因后细胞内的磷酸化MAPK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因此,转染表氧化酶基因CYPBM3·F87V、CYP2C11OR以及CYP2J2使内皮细胞产生内源性EETs(EDHF)通过激活MAPK(ERK1/2)途径,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降解,抑制caspase-3的激活,从而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因而具有内皮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生的内皮来源超极化因子(EDHF)[表氧化二十烷烯酸(EETs)]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研究了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CYPBM3·F87V、CYP2C110R及CYP2J2产生内源性EETs,通过检测内皮细胞中Bc1-2表达、caspase-3的活性及MAPK磷酸化水平探讨内源性EDHF的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及其抗TNF-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转染CYP450表氧化酶基因24h后,加入TNF-α作用一定时间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Bcl-2的表达,MAPK磷酸化水平,同时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转染表氧化酶基因能抑制TNF-α诱导的时间依赖性Bcl-2下调,抑制Caspase-3的激活.TNF-α使细胞内磷酸化MAPK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减低,转染表氧化酶基因后细胞内的磷酸化MAPK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因此,转染表氧化酶基因CYPBM3·F87V、CYP2C11OR以及CYP2J2使内皮细胞产生内源性EETs(EDHF)通过激活MAPK(ERK1/2)途径,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降解,抑制caspase-3的激活,从而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因而具有内皮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其代谢产物EETs在心血管系统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EETs具有调节血管张力,降低血压,促进血管新生以及抗炎等生理作用。深入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EETs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为探索心血管疾病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皮抑素在新生血管形成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血管形成是许多生理、病理过程的关键步骤,受血管形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调节。内皮抑素是最重要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之一,可在体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化,在动物模型中抑制新血管形成,对新生血管形成相关疾病,特别是肿瘤有治疗作用。关于内皮抑素抑制新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已有线索表明,它可通过与VEGF、MMP-2、整合素以及VEGF受体KDR等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或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本就内皮抑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作用于新血管形成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功能,获得增殖、迁移和合成胶原等间充质细胞表型特点.近来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化在内皮功能调节,心肌、血管及瓣膜的发育和结构重塑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内皮-间质转化的特点、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系统发育、心肌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重构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三七中的皂苷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有效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重构、抑制心肌肥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血管平滑肌、促进血管生成、抗血小板异常活化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七皂苷的关注持续升温,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归纳并总结三七皂苷的心血管保护药理作用研究成果,旨在为三七皂苷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 eicosatrienoic acid,EETs),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系统中的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具有α/β水解酶折叠结构,对环氧脂肪酸具有高度的选择性。sEH能够快速水解EETs,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研究发现sEH抑制剂具有抑制sEH活性、提高EETs的含量的重要功能。 在多种疾病动物模型中应用sEH抑制剂或sEH基因敲除,证实sEH在心肌肥厚、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sEH已被作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而进行研究。本文就sEH的分布、作用机制以及sEH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肾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肾脏微血管功能失调在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许多实验方法已被用来研究花生四烯酸的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 CYP450)代谢物对肾脏微血管功能的调控作用。在肾脏中,CYP450表氧化酶代谢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 EETs)主要在肾脏微血管产生。EETs可以通过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抗细胞凋亡、抗炎等多个方面发挥肾脏保护作用。CYP450表氧化酶代谢物EETs可作为肾脏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在肾脏发生疾病时,肾脏微血管产生EETs的能力会显著降低。近来,用转基因动物过表达CYP450表氧化酶或用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sEH)抑制剂也均证实增加EETs水平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本综述将重点讨论花生四烯酸的CYP450代谢物EETs在肾脏生理及疾病状态下具体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压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的重要的意义。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其共同特点是活性氧的利用度增加,即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系统中,活性氧在控制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张力和心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在炎症、肥大、增殖、凋亡、迁移、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均参与了高血压所致的内皮功能障碍。虽然,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氧化应激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但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支持氧化应激在人群中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管内皮受到刺激后血管舒张反应下降,众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其是介导高血压血管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之一,且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相关的内皮功能障碍是由氧化应激所致。本文主要就高血压中的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机制以及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花生四烯酸的CYP450环氧化物酶(主要是CYP2C和2J亚家族)代谢物EETs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血管扩张、抗炎、抗血栓、抗细胞凋亡、促进缺血组织平滑肌细胞生长及血管生成等作用。而基因多态性会导致酶活性的下降或酶合成量的减少,使得相应代谢物合成量减少,并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科研工作者从基因出发,寻找疾病的易感基因,以期从分子水平治疗疾病。CYP450环氧化物酶基因突变的位点很多,仅就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之一EETs在心血管中的作用和CYP2 J2中一个普遍存在且具有功能意义的突变点G-50T(即CYP2 J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普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所致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离体血管环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实验模型,以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内皮细胞活力以及生化参数为指标,用LPC作为损伤因子,用普伐他汀作为保护药,观察LPC对内皮的损伤作用及普伐他汀的保护作用.结果:LPC与血管环共孵或内皮细胞显著性地抑制了血管EDR反应,增加了血管MDA含量,并导致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活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普伐他汀与血管环或内皮细胞共孵,浓度依赖性地减轻了LPC对血管EDR的抑制作用(P<0.05),保护了内皮细胞的活力(P<0.05).恢复了细胞eNOS活性及NO含量(P<0.05),抑制了内皮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P<0.05).结论:LPC能直接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普伐他汀对LPC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C触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皮血管内皮细胞NO的合成有关,普伐他汀通过抗氧化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内源性CO在心血管系统的细胞信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的研究发现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不仅是中枢误字率牟细胞信使,也是心血管扩细胞信使。血红素-HO-CO-CGMP系统与L-arg-NOS-NO-cGMP系统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密切,涉及许多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CO在心血管系统的血管舒张,血压调控和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发现的血管内皮依赖性物质——EDH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H.Suzuki与G.Chen最近综合报道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物质,称为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这种因子由内皮细胞释放后引起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从而引起血管舒张。EDHF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 relaxing factor,EDRF)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而高糖/高脂所致内皮细胞急性功能障碍与慢性结构损伤是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重要始动因素。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蛋白,大量研究表明,脂联素对高糖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效应。本文就脂联素减轻糖尿病血管内皮急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结构损伤的保护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血管生成是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发生的基础。在胚胎形成和胎盘发育等正常生理过程中,新血管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于一些疾病的产生,特别是肿瘤的生长、进展和转移,同样离不开血管生成的作用。伴随着“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提出,控制血管生成“开关”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成为研究的热点。Arresten、Canstatin、Tumstatin和Hexastatin是近些年发现的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它们同系Ⅳ型胶原α链的非胶原区NC1,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现有研究表明,它们能与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相结合,有效地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降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切断肿瘤的营养和氧气供给,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中药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缓解症状并改善预后,促血管新生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已证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可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减少细胞坏死和凋亡,改善心功能等,但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目前中医药在促进梗死心肌血管新生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发现,大量中药单体、方剂及中成药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随着对中药促血管新生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机制的研究亦愈趋广泛,已深入到细胞及分子水平:涉及骨髓干细胞,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血管抑素、内皮抑素)及Akt/NOS/NO等通路。本文就相关研究回顾中药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影响并对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有氧运动促进内皮细胞等分泌miR-342-5p,miR-342-5p通过外泌体富集至心肌细胞后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内皮来源的miR-342-5p在心血管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方法:我们构建了内皮特异性miR-342-5p敲除小鼠,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和血管收缩舒张功能检测观察了该小鼠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对细胞存活率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检测等方法对miR-342-5p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进行探究。结果:内皮miR-342-5p敲除致小鼠运动能力降低、心脏收缩功能不变,但舒张功能紊乱。且内皮miR-342-5p敲除致小鼠血管口径变小、微血管密度降低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内皮miR-342-5p敲除致小鼠心血管功能紊乱的机制与其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有关。敲低miR-342-5p致内皮细胞中caspase 9水平增加,引起内皮细胞活性降低和凋亡增加。结论: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内皮细胞来源的miR-342-5p在心血管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示miR-342-5p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是机体内维持钙磷代谢稳定的重要物质,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证据显示日晒减少以及摄入不足导致的维生素D缺乏症与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紧密相关。维生素D激活其受体,在辅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转录复合物,从而直接或间接调节机体内约3%的基因转录。肾素、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都受其调控。基础及临床实验都已证明维生素D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它可保护心脏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氧化应激、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等。本文将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以及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肥胖是诱导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诱导产生炎症因子、影响血流动力学、心肌重构,进而导致心脏病理学变化,损伤心功能。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积极效应已被广泛证实,但是,运动造成的急性心血管应激不容忽视。相比于普通人群,肥胖人群的心功能异常、心肌病理性重构、对应激的低耐受致使其在运动过程中更易出现心律不齐,运动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研究表明,前置的运动干预可有效避免肥胖人群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运动预适应(exercise preconditioning, EP)是指通过短期的运动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心肌的相对或绝对缺血,诱导心肌产生内源性保护效应,减轻后续长时间运动对心肌造成的持续性缺血损伤。本文综述肥胖所造成的心脏病理生理学异常改变、运动中可能存在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以及EP改善运动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总结和分析肥胖人群的EP模式、EP预防肥胖人群运动心血管事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EP应用于肥胖人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脂肪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联素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脂联素影响心肌、平滑肌及内皮细胞功能,参与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血管新生等病理生理过程。脂联素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及治疗靶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