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核辐射防治害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利用核辐射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或不带电粒子如X射线、γ射线、中子,在一定辐照剂量范围内处理害虫,均能导致不育,或者发生遗传变异,或者死亡。人们就利用昆虫的这些生理效应来防治害虫。 一、基本理原 用适宜剂量辐照昆虫,可以引起蛋白质及核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抑制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代谢,同时,射线还可以引起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易位,使受辐照的昆虫部分不育,而这种不育可以遗传到下一代(F_1),使F_1代更不育,这种辐照剂量称为半不育剂量。高于  相似文献   

2.
植食性昆虫的学习行为一般具有习惯性反应、厌恶性学习、联系性学习、敏感性反应、嗜好性诱导几种类型,它们对害虫防治方法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害虫通过嗜好性诱导对栖境中大面积单作农作物造成更大的危害,通过联系性学习可对诱虫植物的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害虫对驱避剂或杀虫剂等产生习惯性反应可降低其防治效果。害虫对寄主植物驱避抗性产生习惯性学习就会加重对作物的为害,产生厌恶性学习则有利于对作物的保护。利用害虫的联系性学习行为,释放前让不育雄虫学习自然交配场所的环境刺激,可增强通过释放不育雄虫控制害虫的防治效果。了解植食性昆虫学习行为对害虫治理的影响有助于研究和发展有效的栖境调控、行为调控等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贮粮害虫遗传防治方面有不少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不育性的利用 一般是用伽马等射线或化学不育剂使雄虫不育,大量释放此种不育雄虫的方法现已广泛使用。S.Pradham(1971)提倡用伽马照射防治贮粮甲虫,但因处理引起甲虫竞争力的显著减退,没有获得良好效果。但Ducoff(1971)则认为可由照射剂量分级产生健康而不育的杂拟谷盗。  相似文献   

4.
张广学 《昆虫学报》1999,42(-1):1-5
人类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与害虫暴发失控等, 对策应是人类谋求与自然协调共存。人类必须学会既要和众多的非生命物又要和数千万种生物包括100多万种昆虫协调共存。天敌昆虫是大害虫的克星; 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植物是由昆虫传播花粉的; 昆虫是人类的美味佳肴和医病良药; 有些昆虫是重要工业原料。所以人类要锐意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对于农林害虫要尽可能谋求自然控制; 提倡利用植物的抗害性、利用害虫的天敌、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种间信息物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控制害虫。尽量利用植物性杀虫剂控制害虫。尽量采用不杀伤或少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的化学杀虫剂或方法防治害虫。我国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利用农业技术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射线造成昆虫不育性虽有成功实例,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需要饲养大批昆虫,也即要求有一个大量而经济的饲养方法;其次,这种辐射处理要求较高的技术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技术上的困难,最后,大量释放某些害虫(如蚊、蝇、蜚蠊等)是不能实行的,因为不育性昆虫仍然可以为害。 这样就有必要发展更方便、实用而效率更高的方法。1961年Lindquist在总结利用不育性昆虫防治害  相似文献   

6.
昆虫不育剂的效力和安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昆虫不育剂已经用于害虫防治,并逐步发展为一类新型的化学药剂。例如,绝育磷(TEPA)和不育特(apholate)可以在棉花上防治象鼻虫、红铃虫和斜纹夜蛾等重要害虫。 耐普林(knipling)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施用接触性化学不育剂明显地优于辐射不育法,它不需要大量饲养和释放不育雄虫,并且比直接杀死昆虫的农药更为优越。如果某杀虫剂有90%的效力,以100头害虫作为基数的话,存活的10%害虫继续交配繁殖后代,就需  相似文献   

7.
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柑橘果树上的重要害虫,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成功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的危害。本文从人工饲养、不育昆虫的获取以及野外释放等方面对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柑橘大实蝇的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忽有一百万种昆虫,其中有三千种是害虫。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据统计,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作物的损失约达七百五十亿美元。传统使用的农药防治害虫方法的缺点是:农药会造成公害,破坏地力,且不断使用会使害虫具有抗药性而失效,而且费用高昂。因此目前已出现利用射线致使雄虫不育的辐射遗传防治等有效方法。国外已小规模开展使用激光防治害虫的研究。如一九六五年,加拿大就开始研究用激光控制病虫害,已证实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饲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36  
植食性昆虫的人工饲养,近年来日益引起重视,根据 Singh(1977)的总结,约有 754种重要害虫可用人工饲料饲养,而有些种类已达到大量生产应用的水平。人工饲养主要根据两方面的需要:一是用来研究基础理论课题,如研究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生态、昆虫毒理等;二是用来研究害虫的防治与益虫的利用,如研究杀虫剂、不孕剂、昆虫激素、性诱剂、辐射不育,或培养害虫的天敌等;都需要不受地区或季节的限制而获得大量标准化的试虫。  相似文献   

10.
农业害虫高温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控制害虫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高温对害虫的致死作用在害虫种群生态调控研究和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高温对昆虫致死效应的因子和应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方法。影响高温致死效率的因子包括:温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不同温度的处理顺序和预适应温度等温度处理模式,缺氧等逆境胁迫,昆虫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等。利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包括:温室内,在生长期采用高温闷棚,在播前产后用热蒸汽处理苗床或培养土。在田间,利用对作物安全的瞬间明火烧伤害虫敏感部位;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点明火诱杀;作物生产空闲期采取覆膜封闭,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缺氧条件,减少或根除土传病菌和害虫。在仓库,利用微波、无线射频或流动床产生的热空气在短时间内升温,杀死储粮害虫。在储运场所,用热水浸泡、热蒸汽熏蒸、高温结合低氧或低温以及盐水浴结合无线射频处理鲜活农产品,杀死害虫。本文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指出阐明高温对昆虫影响的机理,降低防治成本,减轻作物和环境损害,是高温控制害虫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昆虫不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在正常情况下,生殖细胞正常发育,正常地进行受精产卵、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而至成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某些特殊条件影响下,生殖细胞可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不育性。 导致昆虫不育性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射线不育性、化学不育性及遗传不育性。此外如某种生物物质,受过高或过低温,或营养物质缺乏也会引起不育性。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已被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人类健康相关的病媒害虫。相较于传统的农药控制策略,昆虫不育技术具有物种特异性和环境友好型等特点。通过释放不育雄虫的昆虫不育技术的主要障碍是在大规模饲养阶段将雄性与雌性分离,从而提高这些防治方法的成本效率,并防止释放携带和传播疾病的雌性群体。目前大多数针对双翅目害虫的遗传防治策略没有进行性别分离,少数害虫性别分离方法是基于蛹的大小或者雌雄蛹羽化时间差异进行人工识别和机械识别分离。双翅目昆虫性别决定及分化分子机制多种多样,其性别决定主要信号差异巨大,其多种性别决定基因已用于性别分离系统的开发。性比失衡性别分离策略通过破坏性别决定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获得雄性偏向后代,雌性条件性致死分离策略利用性别决定关键基因的雌雄选择性剪接差异实现性别分离,这两种性别分离策略目前正在害虫不育防治中接受大规模饲养应用评估,而基于双翅目昆虫雌雄性二态和基因标记发展的可视化性别分离策略也已成功实现多种害虫的性别分离。我们对性比失衡分离策略、雌性条件性致死分离策略和可视化性别分离策略在双翅目害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评估了这些方法在雄虫大规模饲养和释放的应用潜力,以期在更完善的性别分离技术支持下为害虫防治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已被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人类健康相关的病媒害虫。相较于传统的农药控制策略,昆虫不育技术具有物种特异性和环境友好型等特点。通过释放不育雄虫的昆虫不育技术的主要障碍是在大规模饲养阶段将雄性与雌性分离,从而提高这些防治方法的成本效率,并防止释放携带和传播疾病的雌性群体。目前大多数针对双翅目害虫的遗传防治策略没有进行性别分离,少数害虫性别分离方法是基于蛹的大小或者雌雄蛹羽化时间差异进行人工识别和机械识别分离。双翅目昆虫性别决定及分化分子机制多种多样,其性别决定主要信号差异巨大,其多种性别决定基因已用于性别分离系统的开发。性比失衡性别分离策略通过破坏性别决定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获得雄性偏向后代,雌性条件性致死分离策略利用性别决定关键基因的雌雄选择性剪接差异实现性别分离,这两种性别分离策略目前正在害虫不育防治中接受大规模饲养应用评估,而基于双翅目昆虫雌雄性二态和基因标记发展的可视化性别分离策略也已成功实现多种害虫的性别分离。我们对性比失衡分离策略、雌性条件性致死分离策略和可视化性别分离策略在双翅目害虫中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4.
噻替派对马尾松毛虫不育效果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不育剂处理农林害虫,使之与正常成虫进行交配产生不育,以达到抑制虫口,减少对农林作物的为害,是害虫防除的综合措施之一,具有消灭害虫于卵期,当代即可消除为害的优点,还便利与性引诱剂和灯光等方法结合使用。 我们在1973年松毛虫越冬代和1974年第一代、第二代应用化学不育剂噻替派对松毛虫不育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 电离辐射对昆虫的作用问题,在放射生物学的全部研究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如所周知,Muller(1926)在果蝇上发现电离射线诱发基因突变的事实,从而开创了辐射遗传学,并使辐射诱变方法在育种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而且,现今在害虫防治和发展益虫的利用,如在提高柞蚕蚕丝产量等方面,应用电离辐射方法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现有资料还表明,昆虫种类不同,个体发育期不同,以及细胞(如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不同,对射线的敏感性往往很不相同。因此,比较研究昆虫的辐射效应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赵万源 《动物学研究》1980,1(2):269-273
自从库拉哥(Curacao)岛和美国东南部成功地应用释放不育雄虫根治螺旋虫(Callitroga hominivorax[Cqrl])后,促进了世界各国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来消灭其它害虫的研究。 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γ射线照射粘虫雄蛹中、后期对其成虫不育效应,为进一步利用不育雄虫控制自然虫口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柳支英 《昆虫学报》1962,(2):187-206
本文系一文献综述, 重点介绍近来防制医学昆虫研究方面的重大发展, 对今后防制研究的方向方法, 具有一定的战略战术意义。 首先介绍了新的生物学防制理论和方法。应用射线不育性方法消灭贪食美蝇已在中、北美取得成功, 而且创造了区域性灭种的范例。它进一步孕育了昆虫自灭(绝嗣)方法的理论。化学不育性方法正在研究探索中, 实验室试验已初步证明某些药物可使蚊蝇不育, 乃一新生萌芽。遗传不育性方法尚在假设阶段, 能否成功, 还待试验证明。 其次在化学防制方面, 现已出现几种新的途径。滞留熏蒸杀虫剂可在有人而通风的房舍中使用, 其蒸气能熏杀昆虫, 但对人比较安全, 现已接近应用阶段。家畜动物通过内服药物等途径以毒杀其体内外的寄生或吸血昆虫已有了开端。与上述两法有关的有机磷杀虫剂, 其慢性中毒问题。尚须进一步研究。杀虫树脂是一新的剂型, 其杀虫毒效远比一般滞留喷洒为持久, 且可在擦洗频繁的场所使用, 现已推广应用。在诱虫剂方面亦有一定的进展。看来诱虫剂加杀虫剂和化学不育剂可能成为未来防制害虫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作物害虫李传印(山东省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72125)化学农药在防治农作物害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长期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害虫产生抗药性,用药浓度不断加大,造成的危害越...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遗传修饰手段的昆虫不育技术(SIT)作为一类物种特异、环境友好、科学高效的新兴策略,在害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技术(RIDL)是改进传统SIT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四环素调控系统、特异性启动子、性别特异剪接系统和特异性致死基因等重要元件,其中根据不同昆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特异性致死基因对于构建遗传不育品系至关重要。这些致死基因或受到阻遏调控系统的控制、或特异的在雌虫中表达、亦或直接作用于X染色体,导致后代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特定性别中条件致死。本文综述了RHG家族(reapr、hid、grim、michelob_x)细胞凋亡基因、转录激活因子t TA及Nipp1Dm、归巢内切酶基因等在害虫遗传不育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讨论了特定致死基因的效应机理和应用特点,并对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不同效应基因的致死作用和调控机理尚未完全明晰,因此深入研究特异致死基因的凋亡机制和在不同物种中的兼容作用,将为害虫遗传防控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植物-昆虫间的化学通讯及其行为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植物与昆虫间的化学通讯中植物气味物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调控着昆虫的多种行为,诸如引诱昆虫趋向寄主植物,刺激昆虫取食,引导昆虫选择产卵场所,进行传粉和防御昆虫等。有些植物则当受到食植性昆虫危害时会释出一些引诱害虫天敌的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是一些挥发性萜类混合物,天敌昆虫就以此来区分受害和未受害植株。尽管目前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昆虫信息素的应用越来越显得比天然植物气味源更受重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昆虫信息化合物首次成功地使用于植物保护的却是天然植物气味源。在利用植物气味源作害虫测报和防治中,近年来一种简单价廉的粘胶诱捕器己成为多种害虫的标准测报工具。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利用植物气味源的技术显然是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文中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造植物,使植物能释放特定的驱避剂或其它控制昆虫行为的特殊气味物质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