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的生殖”一章能使学生们扩大并加强积蓄植物的知识,唤起学生以新的概念及理想去认为继续研究生物学(无性生殖(营养繁殖),接枝,作为生殖器官的花受精,结果实等)是有巨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制生物教材第一册(上)在“营养繁殖”一节中介绍了植物营养繁殖的3种常用方法:扦插、压条和嫁接。在进行有关“嫁接”内容的教学时,我们选用盆栽蟹爪兰和仙人掌进行嫁接演示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制作砧木选长势较好的盆栽仙人掌一棵,...  相似文献   

3.
“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的教学探索杜真强(武汉大学附中430072)怎样搞好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里介绍“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一章的教学探索。1加强直观性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选择好作为直观教具的实物,...  相似文献   

4.
目前,扦插仍然是林业及花卉生产中的主要繁殖方法,学生也很乐意动手操作。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摸索出的适合中学生扦插实习的做法。1)选择生根比较快的植物 彩叶草(洋紫苏Coleusbluonei)和何氏凤仙(玻璃翠Impatiensholstii)是容易生根的常见观赏植物,它们的插条,生根率近100%,而且生根较快,在20℃室温条件下,彩叶草约5d即生出根,玻璃翠约需10d。2)采用水插法 剪取约10cm长、带3~5片叶的1年生枝条作为插枝,将其下端插入盛满清水的250ml烧杯或玻璃瓶中,置于教室内可…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学生对花序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野外植物实习时,常把各种花序混淆起来.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有关植物分类学知识,笔者试用了粗浅的“花序检索表”,收到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成军 《生物学通报》2008,43(12):17-19
在“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课程标准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尝试是技能性目标中的模仿水平,即学生仿照教师的示范性动作完成对实验对象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植物分类实习是中等农校植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农校的专业教学特点,为提高植物分类教学实习效果进行了一些可行性探索,下面简要谈一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将校园植物摄影、编制彩照图谱 植物分类教学实习,学生首先接触的就是校园内的植物。为使学生正确的观察、识别这些植物,提高鉴别能力,我们把校内植物分成绿  相似文献   

8.
由于长期连作或施用除草剂的影响,使有些稻区莎草科中某些属的多年生植物迅速蔓延,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就是其中之一。在北京郊区稻田中,虽未发现实生苗,采集的种子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也不发芽,但它却具有繁殖力极强的根茎和块茎,已成为难于防除的杂草。为了有效防除水莎草,特对其营养繁殖特性进行了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对毕业实习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为完善毕业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提出对策。为提高毕业实习教学水平和学生整体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制定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评价指标,对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实习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独立完成操作”的满意度均高于95%;学生对教师教学纪律、教学准备、和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100%;学生对设备准备、耗材准备、毕业实习学时安排满意度均高于95%。发现了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论 高校附属医院要建立完善毕业实习管理制度,加强毕业实习质量监督,科学制定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戴春 《生物学通报》2006,41(6):23-24
[教学简要程序]放映视频短片《植物的开花过程》,进入情境,引入植物的生殖话题,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植物开花和生殖的意义,借此对学生实施美育。以FLASH动画配合学生回顾、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提出问题: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有其他的繁殖方式吗?用学生熟悉的诗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激趣的作用,并请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哪些植物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开花结果)产生后代?使学生对扦插这一概念形成基础性的感性认识,再准备有芽的生姜、蒜瓣演示,学习无性生殖的概念。出示用嫁接的方式培育的仙人掌科植物图片,提出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培育的方法?——引出嫁接的话题,并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学习植物营养繁殖的不同方式,选材始终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学习植物嫁接的活动中,要求学生以课本为参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期间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或小组进行个别性教学。活动之后,教师演示嫁接的动画操作,请学生对照,反观自己的操作中有没有不科学的地方,为什么?在活动中,学生先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实践,最后在演示的指导下建立正确的认知,符合探究的精神和程序,符合认知规律。而在活动的展示环节中,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有不同的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动手实验,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用评选的方法激励他们继续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专注于自己所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植物学,第七章“植物的繁殖”“1.用茎繁殖”的一节(92—97页)中,我们认为在农业技术是占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是学生获得理论和生产技术最明显的一课。同时也是一年级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改造者——米丘林在改造果树,植物的伟大创造,因此我们认为在讲完这一节以后,及时利用教学园地领导实习是有必要的。现在把这节实习课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克隆植物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的适合度分析和度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陈尚  马艳  李自珍  王刚 《生态学报》1999,19(2):287-290
植物种群繁殖的适合度指繁殖行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及其对各群更新发展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个体水平也表现在基因水平。提出度量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在个体和基因水平的适合度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白三叶草繁殖的适合度,较好地解释了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对克隆植物种群更新发展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区雪峰林立,生态环境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完整,且人烟稀少,植被破坏较小,许多植物还保持着原始的生长状态。因此,这些地区是观察和研究植物多样性,了解植被分布规律以及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好课堂,同时也是植物分类学、生态学野外实习较为理想的场所。   为了使学生在短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是实习地点的选择,指导教师在带队实习之前,应先选择具有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草甸草原带、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高山流石坡植被带和高山冰雪带的地点作…  相似文献   

14.
1 同步记忆法 在分类课讲授的同时学生结合当地环境植物采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植物 ,最好是同科类的花期植物 ,教师协助学生鉴定采集的植物的种名 ,学生也可根据花期植物的花结构来验证科的特征 ,同时又可达到记忆植物的目的 ,分类课结束时学生一般能记忆常见植物 10 0种左右。2 温故知新法 此法适合于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采集植物包括校园及周边野生植物和大部分学生未知植物(山区 ) ,教师在采集未知植物的过程中学生应对已认知的植物要加以复习巩固 ,同时在第二天采集植物的时候要对前一天采集的植物种类进行温故 ,学生也可事先采集未知…  相似文献   

15.
资源获得性和种内竞争对垂穗披碱草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志红  刘建秀  郑伟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2056-2061
研究了垂穗披碱草(E lym us nutans)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土壤养分和不同密度下的生长和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使垂穗披碱草的新增分蘖百分数、分蘖大小、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输出及其效力明显增加,贮藏生长效力相对减少;提高光照强度增加新增分蘖百分数、营养繁殖输出、有性繁殖输出和效力以及贮藏生长效力,减少营养繁殖效力;低密度下新增分蘖百分数、分蘖大小和营养繁殖效力显著增加,高密度下营养繁殖输出、有性繁殖输出和效力以及贮藏生长效力较高。在高施肥×高光照、高施肥×高密度和高光照×高密度处理下,植物有性繁殖输出和营养繁殖输出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低密度条件下新增分蘖百分数较高,高密度条件下有性繁殖效力较高。三因子互作对性状无显著作用。营养繁殖效力与有性繁殖效力无显著相关,这两者与贮藏生长效力为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丰富的资源(高施肥、高光照)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繁殖,种内竞争水平对体内的资源分配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些特性既与环境因子有关,又与植物性状间的内在联系有关,共同决定该种群在群落中的动态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草地植物种群繁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植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型,克隆繁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营养繁殖方式。本文综述了草地种子植物的生殖分配及生殖投资,克隆生长以及放牧对草地植物种群繁殖的影响。植物种群生物量、能量和养分生殖分配是植物种群生殖分配的重要内容,不同植物在结实期营养元素及能量的配置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可能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殖对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在种群水平上,中等强度以上的放牧干扰有利于植物的克隆生长,但有性生殖减弱。草原植物发达的营养繁殖或克隆生长方式是对放牧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植物实习,尤其是涉及到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的野外实习,往往因“标本”采集量过大或无计划的随意滥采、乱挖,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甚至致使某区域内珍稀物种的灭绝。因此,笔者认为: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除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禁采和限采种的规定外,在野外实习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发育生物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已构建了全面、系统、动态的植物生物学新教学体系。针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实体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传授式教学学生听课不认真,理论课和实验课在内容和时间上的不匹配,野外实习时间短、认识植物片面、难以学以致用等问题,作者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提出了适合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新策略:实体课堂讲授与精品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相结合,增加翻转课堂;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边讲边看;利用校园和植物园分别在早春、初夏和夏秋进行多次植物认知实习,野外实习中关注不同生境下的植物类型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经两轮的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在理论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了能力训练,在认知实习中让学生对植物有了全面认识。该教学模式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植物生物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短生植物重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阜康站研究区域10种常见短生植物重量的研究表明:1)绝大多数短生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重量动态变化明显,生长曲线呈单峰型。2)生长初期,多数短生植物株重的增加与株高生长同步。生长后期,株高生长停止,株重先是伴随花果的形成得以增加,果实成熟后则随叶片的脱落迅速下降。3)与长营养期植物相比,在一年生短生植物当中,果实在地上部重量中的比例很高,最高者达77.8%。4)同为短生植物,生长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以鲜重、干重、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重量比例为变量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短生植物分为多年生营养繁殖、多年生种子兼营养繁殖和一年生种子繁殖三大类。  相似文献   

20.
永瓣藤的营养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稀有濒危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chinenseRehd.)的自然营养繁殖特性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迁地保存及人工营养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永瓣藤在自然生境中主要靠营养繁殖来维持种群生存,但受其生境郁闭度的影响,繁殖率较低。(2)人工扦插繁殖是永瓣藤生物多样性迁地保存的有效方法。(3)生根剂处理能提高扦插繁殖率,尤以ABT1的效果最佳。(4)压条繁殖是一种培育大苗的可靠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