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蛇,在浩瀚的大千世界里,可谓是古老的动物。在我国非但无毒蛇到处可见,有毒蛇种类亦多。如金环、银环、竹叶青、眼镜王蛇、蝮蛇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蛇伤死亡率达5%~10%,剧毒眼镜王蛇咬伤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蛇伤致残丧失劳动力占25%~30%。  相似文献   

2.
李端方  丁仕兰 《蛇志》1992,4(2):12-14
为摸清我县蛇伤发病情况,对全县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时间是1989年至1991年三年;调查人口20.3万人.蛇伤数213人,平均年发病率为0.35‰.其中男性161例占75.59%.死亡2例,死亡率0.94%.蛇伤高峰在5至8月.受伤者绝大多数是农民(97.65%).受伤部位多为下肢(78.40%).受伤地点多在山林中(40.85%)和山间小路上(38.03%),致伤蛇种主要是蝮蛇(40.85%)和烙铁头蛇(33.80%),其次是竹叶青蛇(13.62%)和五步蛇(8.45%).本地对人危害最大的是五步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蝮蛇咬伤后局部组织坏死的原因,预防和治疗蛇伤性溃疡,降低致残率。方法 2003~2010年我院收治514例蝮蛇咬伤患者,对其中75例合并蛇伤性溃疡患者局部伤口的缚扎、血泡清除、切开排毒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的疗效。结果 514例蝮蛇咬伤患者中合并组织坏死75例,占14.59%;缚扎方法不当、过紧或时间过长,切开排毒,血泡处置不当均可引起或加重组织缺血和坏死;中药蛇伤解毒汤的内服与外敷可改善局部组织坏死。结论蝮蛇咬伤后的组织坏死原因复杂,正确的缚扎、血泡清除,不予切开排毒可降低组织坏死发生率;给予中药蛇伤解毒汤内服与外敷,对蛇伤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的蛇伤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1993~2012年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蛇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年份、季节、职业、蛇伤种类和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蛇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蛇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职业以农民、市民、野外工作及蛇类作业者为多;咬伤部位以下肢多见。危重症与就诊时间及咬伤蛇种有关,治愈好转率为99%。结论了解本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宣教,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及急救知识,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蛇伤防治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对2004~2013年南通市及周边地区3599例蛇伤患者,按地区分布、蛇伤种类、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咬伤季节、就诊时间、严重程度、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率较高的是如皋市、通州市、南通市、如东县等,共2500例,占69.46%;发病率较低的是海门市、海安县、启东市,总共217例,占6.03%。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占99.30%;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占86.27%;男女比例为1∶1.1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在40~69岁,占73.08%;夏秋农忙为高发季节,占92.59%;咬伤部位以四肢为多,占99.66%,尤以下肢更为多见;严重程度不高,重危症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总体预后较好,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了解本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征,加强蛇伤高危人群的知识宣教,对降低本地区蛇伤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锦蛇血清对尖吻蝮蛇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松  黄接棠 《蛇志》2005,17(4):237-240
目的 探讨王锦蛇血清对尖吻蝮蛇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王锦蛇血清与不同剂量的尖吻蝮蛇毒分别混合后,注射到小鼠背皮下,测定王锦蛇血清对尖吻蝮蛇毒的抗出血活力;腹腔注射此混合物后,测定王锦蛇血清对尖吻蝮蛇毒的抗毒效价;先后注射尖吻蝮蛇毒和王锦蛇血清,测定王锦蛇血清对尖吻蝮蛇毒引起的死亡、组织损伤和炎症的抑制、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 1ml王锦蛇血清可完全抑制10mg(干重)的尖吻蝮蛇毒的出血活力;1ml王锦蛇血清可中和11mg(干重)尖吻蝮蛇毒的致死活力;王锦蛇血清对由尖吻蝮蛇毒引起的致死、组织损伤和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保护和治疗作用。结论 王锦蛇血清是尖吻蝮蛇毒的强抑制剂,可能成为未来新的蛇伤治疗药物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蛇伤清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淼雄  黄彬  李成宾 《蛇志》2010,22(2):108-109
目的观察蛇伤清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蛇伤清毒合剂。观察比较两组止痛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疗程时间及两组患者局部坏死发生率、呼吸肌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蛄果蛇伤清毒合剂治疗组能缩短止痛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减少局部坏死发生率、呼吸肌麻痹、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蛄论蛇伤清毒合剂能显著提高蝮蛇咬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程祖耀 《蛇志》2002,14(4):30-31
我院治疗毒蛇咬伤已有 3 0多年历史 ,每年均有 1 0 0多例蛇伤病人接受住院治疗 ,其中蝮蛇咬伤在 95 %以上。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病人出现低钾血症的情况。现将今年收治的 1 2 7例蝮蛇咬伤病例低钾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2 7例均为蝮蛇咬伤患者 ,其中男性 96例 ,女性 3 1例 ,男女之比为 3 .1∶ 1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82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 1例 (8.7% ) ,2 0~ 6 0岁 92例 (74.4% ) ,6 0岁以上 2 4例 (1 7.8% )。按照 1 997年第一届国际蛇伤学术研讨会通过的蛇伤临床分型标准 ,1 2 7例中 ,轻症 95例 (74.8% ) ,重症 3 0例(…  相似文献   

9.
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别名:秃灰蛇、土公蛇、草上飞等各地不一。为一种管牙类毒蛇。隶属于蝰科蝮亚科蝮蛇属。早在三千年前以“虺”(音毁)一名见于《诗经》、《楚辞》之中。蝮蛇短尾亚种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东北北部、西北地区及两广尚未发现外,其余各地均可见到。为我国剧毒蛇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而且在某些分布区里因数量极多而占优势。故蝮蛇伤病例占我国蛇伤病例总数一半左右。各地区的蝮属蛇类在形态及毒力大小上有差别:分布于西北地区的是中介蝮;东北北部的是蝮蛇乌苏里亚种及黑眉蝮。1980年赵尔宓氏…  相似文献   

10.
逄坤财 《蛇志》2010,22(4):379-380
蝮蛇咬伤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对2005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长白山蝮蛇咬伤患者160例采用蛇伤1号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蝮蛇咬伤中毒的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符秋红  邓立普 《蛇志》2007,19(1):51-54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又名土蛇、大公蛇、地皮蛇,因其色泽似土而得名[1]。在我国除西藏、青海、云南省外均有发现,为我国剧毒蛇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蝮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蝮蛇毒素为混合毒素,被咬伤后可引起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预后差。故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治蝮蛇咬伤是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1发病机制蝮蛇属管牙类毒蛇,其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即血循毒和神经毒。蝮蛇咬伤1次的注毒量为45~150mg(干重),而致死量为25mg(干重)[2]。1·1神经毒素蝮蛇毒的神经毒素含量较低,约占毒素干重的1%~2%。其…  相似文献   

12.
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卫东 《蛇志》2005,17(3):163-164
毒蛇咬伤是农村地区及野外作业者常见急诊病因之一。随着蛇伤防治知识的大力宣传及抗蛇毒血清的应用,蛇伤致死率已明显降低。而由于蛇伤引起的肢体肿胀则成为临床后期治疗的主要问题,我院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蛇伤凉血合剂对尖吻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尖吻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伤凉血合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咬伤2h内)、咬伤后72h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TT、PT、APTT、Fg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72h,两组患者的TT、PT、APTT均升高,Fg均降低,而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伤凉血合剂对尖吻蝮蛇咬伤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蝮蛇咬伤的中毒表现及中医辨证(附960例分析)高忠恩惠仲华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苏州215003苏州地区每年蝮蛇咬伤的发病率约在1/10万人左右。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三月份开始发现蛇伤病人,7~9月份为发病高峰(约占总数85%),蛇将冬眠前的10月...  相似文献   

15.
许多 《蛇志》2010,22(4):378-378
我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为蝮蛇咬伤的多发地区,尤以夏秋季节多见。我院作为基层卫生院,每年救治的蛇伤病例较多。现就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80例蝮蛇咬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8,(3)
正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有毒蛇50多种,每年被毒蛇咬伤病例在50万人次以上,死亡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1])。而蝮蛇在我国是分布最广的一种蛇类,蝮蛇伤是夏秋季常见的危急症,其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势变化快等特点~([2]),一旦被蝮蛇咬伤,蛇毒素经伤口吸收迅速,常引起伤肢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即使应用抗蝮蛇毒血清及其他解毒药物后,伤肢肿胀疼痛仍不易缓解~([3]),是蝮蛇咬伤患者的主  相似文献   

17.
汪积玲 《蛇志》2000,12(1):69-69
血液光量子疗法是通过采取病人的自体静脉血注入特制的石英玻璃罐内 ,经体外抗凝 ,紫外线照射和充氧 ,再回输到病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各种感染、中毒等。我院自 1 996年开始将血液光量子疗法广泛用于蝮蛇咬伤 ,在辅助治疗蛇伤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1 996~ 1 997年我院共收治蝮蛇咬伤病人 2 78例 ,其中男 1 54例 ,女 1 2 4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2岁 ;蛇伤患处下肢 2 1 2例 ,占 76%,上肢 64例 ,占 2 3%,其它部位 2例 ,占 1 %。蛇咬伤后一般患侧肢体肿胀疼痛 ,伤口渗液 ,瘀血 ,头昏眼花 ,胸…  相似文献   

18.
黄松  黄锋 《四川动物》2000,19(3):186-186
蛇油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蛇油的功效:蛇脂“绵裹塞耳聋,亦傅肿痛”,又“摩着物皆透也”。民间常用蛇油治疗冻疮、皲裂、湿疹及水火烫伤。蛇油的现代研究,已见文献及产品。作者以尖吻蝮蛇油为原料制成了“黄山蛇油膏”,用于临床治疗冻疮显效率753%,总有效率94%,治疗手足皲裂显效率90%,总有效率98%。为深入研究蛇油成分,更好地开发蛇油制品,作者对尖吻蝮蛇油及以混合蛇油为原料制成的“黄山蛇油膏”的主要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1 实验材料尖吻蝮蛇油 取成体尖吻蝮10条,放血致死,取蝮腔内脂肪,洗净…  相似文献   

19.
眼镜蛇咬伤的发病机理和诊治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李其斌 《蛇志》1991,3(1):14-17
眼镜蛇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有关全国各地6436例蛇伤病例统计结果,眼镜蛇咬伤占蛇伤发病率的第二位(16.68%),仅次于蝮蛇咬伤(34.37%),病死率1.6%。然而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尽相同,邓氏报道(1989)广西河池地区1973年至1985年共收集蛇伤病1人4781例,  相似文献   

20.
汪国和 《蛇志》1992,4(1):49-50
蝮蛇咬伤是常见的蛇伤,临床治愈率较高,但有极少数患者因伤后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以致并发危重症而危及生命.我院曾抢救成功3例被蝮蛇咬伤后并发呼衰、肾衰的患者,现报道如下.例1,陈某,男,39岁,铁路工人.1987年9月25日晚在巡道时被蝮蛇咬伤右足背.当即在铁路医院经大量输液等治疗,因尿闭行导尿术,两天后转入我院.查体发现伤者呈重病容,双眼脸下垂,复视较重,伤肢膝反射减弱,右足背可见牙痕2枚,牙距1.8cm,伤口渗血不止,右大腿中段以下肿胀,大片瘀斑.入院后停止输液,给以抗蝮蛇毒血清12000单位,皮试阴性后缓慢静注,口服祁门蛇药片及利尿药等治疗.拔除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