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明确正常新西兰白兔阴茎组织超声成像特征。方法:性成熟健康新西兰白兔3只(月龄4-5月),猝死后将阴茎切除放入4%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24小时。将阴茎标本置入纯净水中,进行超声成像,扫查切面选择阴茎横截面。将阴茎标本横断面制成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超声成像清晰显示:阴茎包皮及皮下软组织、阴茎海绵体白膜、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这些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与阴茎标本和组织病理切片完全一致;同时,利用二维超声图像显示的白膜边界进行阴茎海绵体内径的测量,测值与组织病理切片基本一致。结论:利用二维超声可以观察和测量新西兰白兔阴茎组织结构,超声成像可以作为新西兰白兔阴茎疾病模型研究的一项影像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脑池注射神经降压素(NT)可使多种动物的体温下降,但 Vybiral等在家兔却发现与此相反的结果。在雌性新西兰白兔颅中线旁开1.5mm处插入两根不锈钢导管,一根至下丘脑前部视上核,另一根达下丘脑后部弓状核和乳头体,以分别用来注射生理盐水或 NT 以及供插入一纤细的热电偶。插管7天后开始实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获得新西兰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线粒体DNA基因组全序列(mtDNA).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近缘物种穴兔mtDNA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AJ001588.1),设计12对可覆盖新西兰白兔mtDNA全序列的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新西兰白兔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市售中国白兔与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集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比较其WBV(高、中、低切变率)、PV、HCT、ESR等1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新西兰白兔与中国白兔不同性别间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低切Rls,还原粘度中切Rms,还原粘度高切Rhs及红细胞电泳指数RIE5个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9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实验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行肺转移模型家兔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取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左侧第3乳房乳垫注射VX2组织悬液,再经耳缘静脉注射VX2细胞悬液,构建乳腺癌血行肺转移家兔模型。观察42 d内家兔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监测体重和肿瘤大小,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PCT和凝血相关指标PT、APTT、TT、FIB及D-二聚体;实验终点ELISA法检测血清CD63、CD62P、TXB2及血浆GMP-140水平;取肿瘤组织和肺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和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家兔乳垫注射VX2组织悬液附加静脉注射VX2细胞悬液,能成功构建乳腺癌血行肺转移家兔模型,肺转移率100%,模型家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14~42 d内,PLT、MPV、PCT均明显增加;10~30 d内,PT、APTT、TT均明显缩短,且FIB、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增加;血清CD63、CD62P、TXB2及血浆GMP-140水平明显增高;模型家兔乳腺中肿瘤细胞增多、排列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又名绿脓杆菌)肺部感染动物模型,并从病理学及细菌学、影像学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肺组织的致病作用。方法:24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经皮气管穿刺法,隔日注入铜绿假单胞菌反复感染家兔,对照组施以生理盐水。接种后隔日一次行胸部CT扫描。比较二组家兔的体温、血象及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观察病理组织改变及胸部CT影像学变化。结果:注菌组家兔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T表现为双侧多发斑片状模糊影,部分可见实变及脓肿灶。大体标本可见家兔肺部结节、脓肿及出血灶,病理学镜下观察发现注菌组家兔肺组织内多个脓肿灶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大量渗出,部分出血,肺泡壁充血及肺水肿。随着注菌次数增多及时间推移,逐渐出现如肺泡间隔增厚、肉芽肿形成、实变等慢性肺部炎症的病理表现。结论:使用经皮气道穿刺法接种铜绿假单胞菌至新西兰兔肺部,可成功建立兔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研究束状刺盘孢感染兔角膜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15只新西兰白兔,应用基质内直接注射法建立模型。肉眼观察角膜变化,并在接种后第5 d、14 d、21 d处死家兔,对角膜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兔束状刺盘孢角膜炎动物模型成功建立,肉眼可以见到典型的真菌性角膜炎的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感染早期即可看到大量真菌病原体生长,菌丝垂直于角膜基质,后期出现新生血管和瘢痕。结论角膜基质内直接注射法复制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成功率高、稳定。兔束状刺盘孢角膜炎有典型的真菌性角膜炎的表现,组织学中菌丝垂直于角膜基质生长。  相似文献   

8.
赵文  徐宪仲  周玉莹  何志辉 《生态学报》2005,25(8):2103-2108
研究了两品系蒙古裸腹溞(晋南品系和内蒙品系)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生长发育的适宜食物密度。结果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生长发育的最适食物——篕∏蛟迕芏染?50×104/mL。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溞而言,饥饿0.5d的蒙古裸腹溞有全补偿生长,饥饿1~2d有部分补偿生长现象,饥饿超过3d已没有补偿生长。可以认为,蒙古裸腹溞仅在短时间饥饿时有补偿生长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对新西兰大白兔假体周围发生骨溶解后,再进行对新西兰大白兔假体翻修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在胫骨松质骨区域植入钛合金假体,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钛合金假体和钛颗粒,饲养8周后,三组统一进行假体翻修。实验组用阿仑磷酸钠治疗8周后取材,对照组和正常翻修组也分别进行取材。通过假体推出力学实验、硬组织切片观察,评价阿仑磷酸钠对假体周围翻修后骨整合的影响。结果:假体推出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假体最大推出载荷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硬组织学切片通过苦味酸--品红染色,利用图像分析仪器统计假体周围骨整合的面积实验组假体周围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假体周围骨量(P0.05)。结论:二磷酸盐-阿仑磷酸钠可以提高假体翻修后假体周围骨整合。  相似文献   

10.
巴马小型猪与贵州小型香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过筛选的31条引物对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香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分析二品系实验用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两品系实验用小型猪品系内及品系间多态性位点的百分数分别为30.9%和25.7%,品系间及品系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20、0.072和0.067.结果表明,两品系实验用小型猪品系间及品系内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对病毒抗原免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学技术是病毒诊断、鉴定、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一般常用以制备抗病毒血清的动物是家兔,但也有采用其它动物的,如蛙、羊、豚鼠、鸡及小鼠等。本文比较了Balb/c小鼠、昆明种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对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和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的免疫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了21只健康家兔血浆中cAMP和cGMP浓度测定。实验选用雄性健康家兔,体重约2—2.5kg。正常饲养。心脏穿刺,收集家兔血浆样品。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CPBA),测cAMP含量,但游离的与蛋白激酶结合的cAMP分离系采用中科院生化所、上二医所介绍的膜片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cGMP含量。具体操作步骤分别与有关药箱说明书相同。 21只正常家兔血浆中cAMP和cGMP浓度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21例正常家兔血浆中cAMP cGMP浓度测定结果 此结果与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照:家兔血浆中cAMP的含量比人高,波动范围比大鼠大,但与小鼠相类似,见表2。这些差异可能系动物种系和方法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3.
赵文  王超  张路  魏杰  杨为东  藤力平 《生态学报》2009,29(2):589-598
在温度为(25±0.5)℃,盐度为31.5±0.5的条件下,研究了碱度和pH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溞的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的pH 6~8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晋南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 5758 ind · d-1,内蒙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519 ind · d-1.碱度的实验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的碱度为2.05到4.58 mmol · L-1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晋南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573 ind · d-1,内蒙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376 ind · d-1.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两品系体长的增长差异不大,但各生殖参数晋南品系大多高于内蒙品系.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存活的最适pH为6~8,最适碱度为2.05到4.58mmol · L-1,晋南品系对于碱度和pH的适应能力大于内蒙品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胚泡注射法制作嵌合体对家兔交配后96,120和144小时的ICM细胞的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供体胚胎取自青紫兰灰免,受体胚胎取自新西兰白兔,结果表明96和120小时供胚的ICM细胞与96小时受胚胚泡组合后均能参与发育,形成嵌合兔,144小时者未获得嵌合体。由于120小时的ICM细胞发育的2只表型为雄性的嵌合兔,其中1只不育,其性腺和外周血核型表明不育兔为xx/xy性嵌合,性腺中有处于不同发育程度的卵巢和精细管,外周血含xx和xy两种核型。本实验结果首次证明家兔交配后120小时胚泡的ICM细胞仍具有参与嵌合体发育的能力。它不仅能参与体细胞的分化,并具有形成生殖细胞的能力。交配后144小时胚泡的ICM细胞其发育能力似乎已发生了局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关于家兔三种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AA)建立方法,为实验中快速建立家兔人工气道选择较好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气管切开法、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比较各组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首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明显短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和气管切开法,首次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管切开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法、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法。经口盲探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10±5)%,气管切开组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0)%,(30±10)%。结论经口盲探气管插管是现阶段建立家兔人工气道时值得优先考虑的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中单核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本实验选用20只新西兰白兔建立动物粥样硬化模型,提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兔外周血中单核细胞,通过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单核细胞膜流动性,并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病理切片揭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结果显示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单核细胞膜的荧光恢复率和扩散系数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揭示了单核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为今后深入探究单核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兔VX2肿瘤的传代和接种方法及其应用经验和体会,从而更好的利用此模型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方法:从荷瘤新西兰大白兔取活性良好的肿瘤组织块,制备肿瘤细胞悬液,过滤后接种于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左后肢肌肉内。通过一般观察、MRI和大体及病理学切片对肿瘤进行验证。结果:肿瘤传代和接种后生长良好,MRI、大体及组织学验证保持了VX2的肿瘤特点。结论:本研究介绍的兔VX2肿瘤的传代与接种方法稳定、可靠,值得大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检测了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 2 6只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的骨髓像 ,对国内不同品种兔骨髓像资料加以补充和丰富。1 材料和方法 按照施新猷所著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中健康兔的判断标准 ,取 2 6只健康新西兰白兔 ,年龄 8~ 18个月 ,体重1 85~ 3 4 5kg。常规 3 %戊巴比妥钠 ( 3 0mg kg)腹腔内麻醉 ,剪去术区毛发 ,无菌条件下在每只兔左侧胫骨前内侧骨面距胫骨平台 (即胫骨近侧关节面 ) 0 8~ 1 5cm范围内用骨穿针穿刺抽取 0 2~ 0 4ml不抗凝骨髓 ,立即涂片 3张做瑞氏染色 ,油镜下计数 5 0 0个有核细胞 ,并鉴定细胞种类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国内Et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新西兰白兔的遗传背景及遗传结构,为封闭群兔遗传检测方法建立和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18个微卫星标记及荧光标记一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三个群体95个个体进行Hardy.Weinberg检测,统计每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F值、遗传距离等信息。结果三个种群平均等位基因观测数为3.167、4.556、3.444,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4、0.5230、0.4976。18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10、0.549、0.470,日本大耳白兔6个位点HWE检验(P〈0.05),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并在Satl3,INRCCDDV0088位点基因型完全纯和,新西兰白兔和青紫蓝兔分别有2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三个种群遗传距离:青紫蓝兔与新西兰白兔遗传距离最近,为0.124,与日本大耳白兔遗传关系最远,为0.320;新西兰白兔与日本大耳白兔较远,为0:10。结论三个种群有各自不同遗传特征,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间分化明显。个别位点偏离遗传平衡,推测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几组试验,分析热原试验中存在常见影响试验数据的几个要素,并提出解决建议。方法对供试品、预选周期、基础体温、家兔的休息周期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影响热原数据变化因素。结果家兔升温总和均值随着连续注射批次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体温灵敏度变差;合格家兔在4周以内再次预选,合格比例85%以上,6周符合要求的比例为79.1%,9周合格比例降至66.6%;基础体温38.0~38.4℃及39.3~39.6℃区间家兔实验中体温波动幅度≥0.6℃的动物例数较多,38.0~38.4℃区间家兔降温0℃动物数达到50.0%,39.3~39.6℃区间家兔最大升温≥0.4℃的动物数比例较高;家兔冬季基础体温略低于夏季(约0.2℃),休息72~96 h后对家兔基础体温均值、异常体温动物的数量有较好的控制。结论热原检查应尽量采用不同品种供试品交替试验,并通过控制预选兔的使用周期及合理安排家兔实验休息周期,选择基础体温适中的家兔进行试验,以保证热原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