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海拔的定量重建在推演地球动力学模型、大气循环模式、古气候变化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在古植物学和古环境研究领域中古海拔的定量重建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本文在介绍目前古海拔定量重建领域几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及其应用与进展进行了讨论,着重介绍:(1)如何利用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法恢复古海拔;(2)方法实践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与分析;(3)应用实例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5月24日至28日在西安举行。这是我国古植物及其相关地层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出席会议的近百人,特邀中国古生物学会尹赞勋和周明镇教授到会作了报告。李星学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古植物学的现状及展望》的报告,另有八人作了引人人胜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兴趣。近60个分组学术报告展示了我国古植物学近年来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植物学、古植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工作者期待着有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古植物学专著问世。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是60年代早期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古植物学家A.H.克里什托弗维奇的《古植物学》译著。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科研和教学的需要,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俄亥俄大学泰勒教授80年代的古植物学新著《古植物学——化石植物生物学导论》。古植物学和植物学工作者对泰勒教授并不陌生。他现任俄亥俄大学生物系主任,任教于该校生物系、地  相似文献   

4.
古植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和进化关系的科学,它不仅是植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古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古植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植物化石,植物化石是确定陆相地层的地质年代、推断古气候、古地理的良好标志。古植物学资料对解决地层问题,尤其对研究晚古生代以来的含煤、含油地层特别重要。此外,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方面的研究,完全依赖于古植物学。植物学家研究现代植物,以丰富的根、茎、叶、花、果、实为依据。而古植物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器官,根本无法与完善的现代植物材料相比,因此,最大  相似文献   

5.
1前言古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的专门科学。古植物学早期的发展是和地质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用于地层的划分、对比和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这就是我国及世界上早期的大多数古植物学的研究机构都设在地质部门的主要原因。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古植物学的研究任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而不是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研究古植物学。把植物化石当作地史时期的植物来研究。古植物学研究任务的扩展和转变是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分布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一.古植物学和它的内容古植物学是研究古代植物和它们的生活的科学。它是植物学中的一个学科,也是古生物学中的一个学科。在理论上,它是专门探讨过去地质时代的植物形态、结构、分类、分布、生理、生态、生化和各地质时代的植被、古植物区系以及古植物群的起源、形成、发展和演替的科学。它一方面与研究现代植物的形态、解剖、分类、地理和植被的学科密切结合,共同研究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区系发展和植被变化的规律等等植物学上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又与古动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密切结合,共同研究地层划分与对比、古地理与古气候上的问题。在工作的进行中,古植物学往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29日,是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R.克劳塞教授诞辰100周年。为弘扬他对古植物学作出的杰出贡献,联邦德国森肯堡博物院于5月27日—6月2日,在法兰克福召开第三届森肯堡古植物学国际会议,以示纪念。克劳塞教授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除石炭二叠纪植物群涉及较少外,他对泥盆纪、中生代和新生代植物群都进行过精心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博得了古植物学界和植物学界的普遍赞扬与尊敬。他生前曾五次担任国际植物学大会副主席(按规定每届大会主席由东道国的植物学家担任)。  相似文献   

8.
化石植物中文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即化石植物学名的中文译名, 在古植物学、植物演化生物学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对化石植物中文名重视程度不够且拟订时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各种文本中化石植物的中文名比较混乱, 不利于古植物学知识的传播及科学普及。本文通过统计中文古植物学综合性文献和教材中的化石植物中文名, 梳理出化石植物中文名拟订方面出现的一些包括同物异中文名、中文名重名、音译拗口和存在生僻字的使用等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应尽快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化石植物中文名拟定方案, 编写和出版化石植物拉汉词典及相应网络查询系统等, 从而统一和规范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同时也可为化石动物中文名的拟订方案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现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我国古植物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发现迄今已知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在9月4日至8日召开的南京国际古植物学会议上,这一成果受到18个国家的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较为罕见,使这一庞大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  相似文献   

10.
谈谈准苏铁的两性孢子叶球王艳秋,谷安根准苏铁,又称本内苏铁,它出现于古生代二迭纪,在中生代侏罗纪曾极为繁盛,到白垩纪时绝灭。由于准苏铁在裸子植物的演化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因此是古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学者十分关注的一类化石植物,在大专院校的植物学教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For a plant selection model with frequency-independent viabilities, fertilities and selfing rates, it is shown that apart from global fixation, for certain parameter combinations a protected polymorphism and facultative fixation (either allele may become fixed according to initial frequencies) may both occur. Facultative fixation requires different selling rates for the dominant and recessive type. Protection of the polymorphism requires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ale and female function. In this connection the problem of purely genetically caused population extinction is discussed.
For general frequency dependence and regular segregation, the chances for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ly recessive gene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completely dominant gene. 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recessive gene, despite a fitness advantage, may be considerably endangered by drift effects if random mating prevails. The recessive gene may reach the same effectivity in establishment as a dominant gene, only if the recessive homozygote mates exclusively with its own type during the period of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杆状病毒是一类感染节肢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大小为80~180kb.  相似文献   

18.
Zhang  Qingmeng  Ahmed  Niaz  Gao  George F.  Zhang  Fengmin 《中国病毒学》2020,35(6):868-874
In this article, we systematically review Dr. Wu Lien-Teh'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lague epidemic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iest public health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in China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the 140th anniversary of Dr. Wu Lien-Teh's birth. We hope that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worldwide pandemic of COVID-19, facilitating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system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glob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