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NaHCO3胁迫(300 mmol·L-1)对大洋洲滨藜、四翅滨藜和宁夏枸杞3种灌木离子吸收及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aHCO3浓度升高,两种滨藜和宁夏枸杞叶片中Na+含量升高,300 mmol·L-1NaHCO3胁迫下,宁夏枸杞叶肉细胞Na+的外排增加,两种滨藜净Na+外排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大洋洲滨藜和宁夏枸杞叶片的K+含量下降,Na+/K+升高,四翅滨藜叶片K+含量升高,Na+/K+降低;随着浓度的升高,宁夏枸杞叶片积累Ca2+减少,Na+/Ca2+高于对照,叶肉细胞Ca2+外排;两种滨藜叶Ca2+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叶肉细胞Ca2+表现为内流.在NaHCO3胁迫下,3种灌木通过不同的策略来消除Na+毒害.宁夏枸杞叶片Na+的积累抑制了对Ca2+的吸收;两种滨藜Ca2+的内流促使细胞质中游离Ca2+增加,增加的细胞质\[Ca2+\]cyt防治质膜H+ ATPase去极化,限制K+的外排,从而维持细胞内Na+/K+的平衡,其中四翅滨藜调控Na+/K+平衡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高盐胁迫对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0~400 mmol·L-1)胁迫30 d对罗布麻植株生物量积累、生长速率、根系活力、盐分和矿质离子吸收、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处理30 d,罗布麻植株鲜质量和生长速率显著下降,但对其干质量没有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罗布麻植株干质量、鲜质量和生长速率均显著降低.100~200 mmol·L-1 NaCl胁迫下,罗布麻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300~4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其活力显著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罗布麻根、茎和叶片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缓慢降低;叶片Ca2+、Mg2+含量明显降低,茎部Ca2+和根部Mg2+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盐胁迫明显降低了罗布麻根、茎和叶片K+/Na+、Ca2+/Na+和Mg2+/Na+的比率,植株选择性吸收和运输K+、Ca2+的能力显著提高.罗布麻植株很强的拒盐能力,以及对K+、Ca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是其具有高盐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盐碱胁迫是制约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Ca2+和H2O2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作物逆境响应调节。为了解Ca2+是否参与H2O2对盐碱胁迫下植物种子萌发和成苗的调控,以燕麦(Avena nude)为试验材料,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胞外游离Ca2+螯合剂EGTA、质膜Ca2+通道阻断剂LaCl3和液泡膜Ca2+释放抑制剂钌红(RR)与H2O2共处理对盐碱混合(NaCl:Na2SO4:NaHCO3:Na2CO3=12:8:9:1)胁迫下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25~200 mmol·L-1盐碱混合胁迫显著抑制燕麦的种子萌发和成苗,抑制程度随浓度提高而增强;0.001~2 mmol·L-1 H2O2能够促进燕麦种子的萌发和成苗,且0.5 mmol·L-1 H2O2可以显著缓解75 mmol·L-1盐碱混合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和成苗的抑制作用;而EGTA、LaCl3和RR均能消减H2O2对盐碱混合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和成苗的促进作用。表明Ca2+参与H2O2促进盐碱混合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和成苗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微咸水磁化处理条件下植株的离子稳态特征,以欧美杨I-107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于生长季节分别采用Hoagland营养液和4.0 g·L-1 NaCl微咸水,经磁化处理后连续灌溉30 d.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叶片和根系中K+、Na+、Ca2+和Mg2+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离子平衡系数(K)和根-叶之间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SXi,Na).结果表明: 与非盐分胁迫处理相比,盐分胁迫处理根系和叶片中Na+和Ca2+含量及SK,NaSMg,Na升高,K+和Mg2+含量、K+/Na+SCa,Na降低.与非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相比,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的根系和叶片中Na+含量降低、K+含量及K+/Na+提高;根系和叶片中Ca2+含量降低、Mg2+含量提高;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中K提高,且叶片中K值显著高于根系;SK,NaSMg,Na较非磁化微咸水灌溉提高,SCa,Na较其降低.磁化微咸水灌溉中根系和叶片Na+积累量减少,K+、Ca2+和Mg2+含量增加,且维持了较高水平的K+/Na+,这有利于植株整株水平生理代谢的调控.因此,盐分胁迫下磁化作用可通过调节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来维持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  相似文献   

5.
秦舒浩  李玲玲  陈娜娜 《生态学杂志》2010,21(11):2830-2835
选用西葫芦(Cucurbita pepo)品种“阿兰”一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Ca2+处理对高温强光交叉胁迫下西葫芦幼苗生长特征、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强光胁迫下,5~20 mmol·L-1 Ca2+处理的西葫芦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和较大的叶面积,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较高,而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较低,其中以10 mmol·L-1Ca2+处理效果最好.说明5~20 mmol·L-1Ca2+处理能有效缓解高温强光对西葫芦光合机构的不可逆伤害,使其保持较快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较高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Ca2+处理浓度超过40 mmol·L-1时对高温强光胁迫没有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RACE技术得到碱地肤KsNHX1的3’cDNA序列.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KsNHX1为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了该基因在盐碱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 200 mmol·L-1 NaCl胁迫2~24 h,KsNHX1在叶片中表达量持续增加;200 mmol·L-1 NaCl处理10 h,KsNHX1在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都上调;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叶片中KsNHX1表达上调,160 mmol·L-1时达到最高;低于400 mmol·L-1浓度下,根中该基因的表达也都上调.经不同浓度Na2CO3胁迫,根中KsNHX1的表达变化趋势与相应浓度NaCl胁迫下的变化相同;但叶片中除160 mmol·L-1 Na2CO3处理下KsNHX1表达略有上调外,其他浓度下KsNHX1的表达都低于对照.KsNHX1的表达模式暗示,在不同盐碱胁迫下,碱地肤能够维持体内相对稳定的K+/Na+,其耐盐特性可能与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网室盆栽实验, 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100–400 mmol·L–1)胁迫对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及生理特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 mmol·L–1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罗布麻植株的鲜重, 但对其干重影响不大; 随着盐浓度继续增加, 罗布麻鲜重和干重显著下降。在盐胁迫下, 罗布麻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漏率、根部和地上部Na+的含量明显增加, K+的含量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部Ca2+的含量, 而对根部Ca2+的含量没有影响。植株K+/Na+和Ca2+/Na+比值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促进了罗布麻根部对K+和Ca2+的选择性吸收及对K+的选择性运输。当NaCl浓度小于或等于200 mmol·L–1时, 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 罗布麻叶片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显著增加,而当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1时, 这2种有机溶质含量显著下降。总体上, 罗布麻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合成有机溶质及维持较高的K+、Ca2+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来适应一定浓度(≤200 mmol·L–1NaCl)的盐胁迫。  相似文献   

8.
以甜瓜品种‘羊角酥瓜’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环境条件(昼/夜25/18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褪黑素(MT)和Ca2+对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Cl-、Na+、K+、Mg2+、Ca2+离子含量,Na+/K+、 Na+/Ca2+、Na+/Mg2+值,以及H+-ATP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细胞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显著抑制甜瓜幼苗生长,增加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降低K+、Mg2+、Ca2+含量.盐胁迫下,喷施外源MT或Ca2+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甜瓜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提高K+、Mg2+、Ca2+含量,植株体内Na+/K+、Na+/Ca2+和 Na+/Mg2+值下降;同时也提高了根系和叶片H+-ATP酶活性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表现在甜瓜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总之,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MT、Ca2+单独和复配处理均可通过提高H+-ATP酶活性来降低盐害离子的含量,改善甜瓜幼苗中的离子平衡,同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中MT和Ca2+复配处理时的效果更好.复配外施 MT 和Ca2+在诱导甜瓜幼苗提高耐盐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红地球/贝达葡萄为试材,定量浇灌NaCl、Na2SO4、NaHCO3、NH4Cl和(NH4)2SO4,筛选导致葡萄叶片黄化的盐、碱离子,研究不同盐碱类型胁迫对葡萄植株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NaHCO3对植株影响最大,叶片在处理14 d时出现黄化症状,而NaCl和NH4Cl处理28 d时出现黄化症状.NaHCO3和NaCl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植株各器官中Na+含量,NaHCO3处理根中Na+含量是对照的 6.4倍;这两种盐处理均降低了除叶片外其他器官中的K+含量,NaHCO3处理显著降低了各器官中K/Na,根中K/Na仅为0.1,NaCl处理降低了除茎外其他器官中K/Na;这两种盐处理还降低了Ca2+、Mg2+、Fe2+向地上部的运输.NH4Cl、(NH4)2SO4和Na2SO4处理降低了植株各器官中K/Na,以NH4Cl处理显著.碱性盐NaHCO3对葡萄叶片黄化影响最大,其次是中性盐NaCl,再次是NH4Cl,而(NH4)2SO4和Na2SO4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甜瓜品种‘羊角酥瓜’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环境条件(昼/夜25/18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褪黑素(MT)和Ca2+对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Cl-、Na+、K+、Mg2+、Ca2+离子含量,Na+/K+、 Na+/Ca2+、Na+/Mg2+值,以及H+-ATP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细胞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显著抑制甜瓜幼苗生长,增加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降低K+、Mg2+、Ca2+含量.盐胁迫下,喷施外源MT或Ca2+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甜瓜根系和叶片中Cl-、Na+含量,提高K+、Mg2+、Ca2+含量,植株体内Na+/K+、Na+/Ca2+和 Na+/Mg2+值下降;同时也提高了根系和叶片H+-ATP酶活性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表现在甜瓜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总之,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MT、Ca2+单独和复配处理均可通过提高H+-ATP酶活性来降低盐害离子的含量,改善甜瓜幼苗中的离子平衡,同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中MT和Ca2+复配处理时的效果更好.复配外施 MT 和Ca2+在诱导甜瓜幼苗提高耐盐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娟  高健  孙中元  李雪平  牟少华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145-3152
在沿海滩涂防护林带低盐区(0.1%)、中盐区(0.2%)和重盐区(0.4%) 3个盐分梯度下,研究了栽植10年的乌哺鸡竹和淡竹Na+、K+、Ca2+、Mg2+含量变化及其与生长和光合作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从低盐区到重盐区,乌哺鸡竹的立竹密度和地径分别下降30.4%和28.8%,降幅低于淡竹的44.1%和31.2%;两竹种单株生物量下降,地上器官生物量降幅均显著高于地下器官;乌哺鸡竹和淡竹净光合速率(Pn)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57.6%和67.7%、6.1%和7.4%,乌哺鸡竹耐盐能力比淡竹强.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乌哺鸡竹和淡竹各器官Na+含量逐渐增加,K+、Ca2+、Mg2+含量逐渐降低.两竹种根Na+积累较多,而地上部分K+含量较高.盐胁迫环境导致乌哺鸡竹根Ca2+含量与淡竹叶片Mg2+含量明显下降.两竹种的生物量、PnFv/Fm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K+、Ca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亚麻响应盐、碱胁迫的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 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进行14天胁迫处理, 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速率、光合特征、离子平衡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以探讨亚麻对盐、碱两种胁迫的生理响应特点。研究表明: 亚麻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 在相同盐浓度下, 碱胁迫对亚麻的伤害大于盐胁迫。碱胁迫使地上部分中Na+浓度急剧增高, 造成叶绿体破坏、光合色素含量下降, 光合能力及碳同化能力也急剧下降。亚麻中N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而K+含量呈下降趋势, 碱胁迫下的变化明显大于盐胁迫。因此, 碱胁迫导致Na+过度积累可能是碱胁迫对植物伤害大于盐胁迫的最主要原因。碱胁迫下Ca2+和Mg2+在根中下降明显, 可见高pH值阻碍根对Ca2+和Mg2+的吸收。Fe2+和Zn2+对渗透调节的影响不大, 因为它们的离子含量较低。盐胁迫促进阴离子(Cl-、H2PO4-和SO42-)的积累来平衡大量涌入的Na+, 但是碱胁迫明显减少无机阴离子含量, 可能造成严重营养胁迫(如P和S不足)。亚麻在盐胁迫下积累大量可溶性糖来平衡大量的Na+, 但碱胁迫下积累大量有机酸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和pH值稳定, 碱胁迫大量积累的有机酸也可能被分泌到根外调节根外的pH值, 这说明亚麻对两种不同胁迫的响应方式不同。研究证明高pH值会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影响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 阻碍离子稳态重建, 有机酸代谢是亚麻碱胁迫下的关键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NaHCO3胁迫下硝酸镧对黑麦草幼苗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50 mmol·L-1NaHCO3胁迫下,不同浓度硝酸镧对黑麦草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Mehler反应,以及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硝酸镧(0.05 mmol·L-1)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减小NaHCO3胁迫下黑麦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的下降幅度和胞间CO2浓度(Ci) 的上升幅度,有效缓解NaHCO3胁迫对叶片PSⅡ光化学猝灭(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依赖光合碳同化电子传递(ETRp)和依赖Mehler反应电子传递(ETRm) 的抑制,增强黑麦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非光化学能量耗散(NPQ)、叶黄素循环库(V+A+Z)和脱环氧化程度(A+Z)/(V+A+Z),从而减轻NaHCO3胁迫对光合机构的伤害;但高浓度硝酸镧(0.5 mmol·L-1)对NaHCO3胁迫伤害的缓解效果不明显.表明适宜浓度的硝酸镧能够缓解NaHCO3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黑麦草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以及对光化学效率的抑制,并通过促进Mehler反应直接耗散过剩激发能和激活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保护NaHCO3胁迫引起的过剩光能对光合机构造成的伤害,而Mehler反应加强所产生的活性氧可被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所清除.  相似文献   

14.
刘建新  王鑫  王瑞娟  李东波 《生态学杂志》2010,21(11):2836-2842
研究了150 mmol·L-1NaHCO3胁迫下,不同浓度硝酸镧对黑麦草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Mehler反应,以及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硝酸镧(0.05 mmol·L-1)叶面喷施处理能显著减小NaHCO3胁迫下黑麦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的下降幅度和胞间CO2浓度(Ci) 的上升幅度,有效缓解NaHCO3胁迫对叶片PSⅡ光化学猝灭(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依赖光合碳同化电子传递(ETRp)和依赖Mehler反应电子传递(ETRm) 的抑制,增强黑麦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非光化学能量耗散(NPQ)、叶黄素循环库(V+A+Z)和脱环氧化程度(A+Z)/(V+A+Z),从而减轻NaHCO3胁迫对光合机构的伤害;但高浓度硝酸镧(0.5 mmol·L-1)对NaHCO3胁迫伤害的缓解效果不明显.表明适宜浓度的硝酸镧能够缓解NaHCO3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黑麦草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以及对光化学效率的抑制,并通过促进Mehler反应直接耗散过剩激发能和激活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保护NaHCO3胁迫引起的过剩光能对光合机构造成的伤害,而Mehler反应加强所产生的活性氧可被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所清除.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4种豆科树种幼苗生长和K+、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欢、刺槐、国槐和皂荚4种豆科树种盆栽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耐盐临界浓度和Na+、K+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苗木的干物质积累量减小、根冠比增大,尤其对合欢和皂荚的影响较大;以相对干质量降至对照组50%时的NaCl浓度作为生长临界NaCl浓度(C50)指标,4个树种的耐盐强弱顺序为:刺槐(5.0‰)>国槐(4.5‰)>皂荚(3.9‰)>合欢(3.0‰);随NaCl浓度的增加,各树种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合欢根除外),而K+/Na+差异较大.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幼苗器官的Na+分布为根>茎>叶,K+因树种和NaCl浓度不同而各异,以叶片中较多,K+/Na+为叶>茎>根.NaCl胁迫下,刺槐的K+含量和K+/Na+较高,地上部分Na+含量较低,幼苗干物质量大,耐盐性较强;而合欢的K+/Na+较小,高浓度NaCl胁迫下地上部分的Na+含量较高,幼苗干物质量小,耐盐性较差.苗木地上部分对K+的积累和根部对Na+的滞留是影响豆科树种耐盐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下沙芥的渗透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荒漠资源植物沙芥在不同浓度NaCl下的渗透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外加NaCl浓度从25 mmol·L-1升高至200 mmol·L-1,Na+、Cl-、脯氨酸和总无机离子的含量及其对叶渗透势的贡献不断升高,K+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其贡献先降低后升高,SO42-和PO43-的含量不断升高但其贡献变化不大;Na+、Cl-和K+对叶渗透势的贡献交替位列前三,可溶性糖位居第四。由上可知,沙芥主要通过积累无机离子特别是Na+和Cl-进行渗透调节以抵御外加NaCl的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17.
沙培条件下,以16 mmol NO3-·L-1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NO3-(64、112 和160 mmol·L-1)对草莓幼苗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8 d后,随NO3-浓度的增加,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降低,当NO3-浓度达到160 mmol·L-1时,较对照分别降低67.7%、68.4%、35.7%、23.2%、26.9%;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逐渐升高,64、112 和160 mmol NO3-·L-1处理较对照分别升高4.4%、10.9%、75.8%;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气孔限制值(Ls)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NO3-浓度增加,草莓叶片及根系中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和凯氏氮含量逐渐增加,蛋白氮含量减少.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随NO3-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NO3-处理浓度增加草莓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PSⅡ电子传递受阻,氮素积累,高浓度下氮代谢酶活性降低,营养液中NO3-浓度为64 mmol·L-1时开始产生胁迫,不利于草莓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赵宏亮  倪细炉  侯晖  谢沁宓  程昊 《广西植物》2022,42(7):1150-1159
为揭示长苞香蒲(Typha domingensis)对盐生湿地生态系统中Na+和K+的吸收与转运特征,探讨长苞香蒲对盐生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该研究采用人工模拟盐生湿地的方法,设置CK(对照)、T1(浇灌100 mmol·L-1盐水)、T2(浇灌200 mmol·L-1盐水)及T3(浇灌300 mmol·L-1盐水)4种不同盐浓度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并分别于5月5日(开始盐胁迫处理,S0)、5月30日(S1)、6月30日(S2)和7月30日(S3)测量其株高和干重、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Na+和K+的含量以及底泥和水体中Na+和K+的含量以分析长苞香蒲对盐碱湿地的脱盐作用。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长苞香蒲的株高和干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与CK相比,各处理生长量随盐浓度升高出现下降趋势。(2)高浓度盐处理(T3)使长苞香蒲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Na+分别增加了2.5...  相似文献   

19.
沙培条件下,以16 mmol NO3-·L-1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NO3-(64、112 和160 mmol·L-1)对草莓幼苗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8 d后,随NO3-浓度的增加,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降低,当NO3-浓度达到160 mmol·L-1时,较对照分别降低67.7%、68.4%、35.7%、23.2%、26.9%;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逐渐升高,64、112 和160 mmol NO3-·L-1处理较对照分别升高4.4%、10.9%、75.8%;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气孔限制值(Ls)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NO3-浓度增加,草莓叶片及根系中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和凯氏氮含量逐渐增加,蛋白氮含量减少.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随NO3-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NO3-处理浓度增加草莓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PSⅡ电子传递受阻,氮素积累,高浓度下氮代谢酶活性降低,营养液中NO3-浓度为64 mmol·L-1时开始产生胁迫,不利于草莓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盐胁迫对蒙古栎生长的影响以及外生菌根真菌(ECMF)对蒙古栎离子平衡的调节作用,对蒙古栎幼苗接种4种ECMF(铆钉菇、褐环乳牛肝菌、厚环粘盖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后,以1年生非菌根化与菌根化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36 d的NaCl胁迫(0、100、200、300 mmol·L-1)处理,分析幼苗的菌根特征、生长量、叶伤害症状、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及含水量、根茎叶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4种ECMF均能与蒙古栎建立共生体系,菌根化幼苗的根系较非菌根化幼苗粗壮。盐胁迫下,蒙古栎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焦叶症状,其叶片质膜损伤和失水程度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加重。低盐胁迫时(100 mmol·L-1),蒙古栎优先将Na+积累在根和茎中,中高浓度盐胁迫下(200~300 mmol·L-1),根成为积累Na+的首要器官。ECMF通过增加根部的Na+水平和减少茎、叶的Na+积累,加强对K+和Ca2+的吸收以提高K+/Na+和Ca2+/Na+,进而调节蒙古栎的离子平衡。4种ECMF对蒙古栎盐毒害的缓解作用存在差异,铆钉菇作用效果最好,褐环乳牛肝菌次之,厚环粘盖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