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米中矿质元素铁、锌、锰、磷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胚乳数量性状模型,分析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Fe、Zn、Mn、P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作用影响。其中,Fe、Zn、Mn含量的种子直接效应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的作用更大;P含量则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作用。Fe、Zn、Mn含量的种子直接遗传率较高,在杂种早代分别结合农艺性状选择单株上各  相似文献   

2.
紫菀根中矿质元素及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紫菀根中的矿质元素和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矿质元素Cu、Zn、Fe、Mg、Ca、Mo、Mn、S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42 .89、5 8.14、92 0 .93、2 5 48.2 5、392 5 .43、0 .6 5、5 2 .18mg·Kg- 1 、<0 .0 0 0 5mg·Kg- 1 ;氨基酸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组氨酸 +精氨酸、丙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 6、17、40、36、190、36、37、80、8.7、4.5、13、41mg·Kg- 1 。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温州蜜柑丰产园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的含量。矿质元素在果实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叶片中的变化规律显然不同。一是含量比叶片低;二是浓度的最高峰期出现比叶片早。果实发育前中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复杂,9月以后趋向稳定。对可否以9月至10月上旬作为采果样时期以进行营养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鸭儿芹及制品中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鸭儿芹及制品中钾、钙、钠、镁、铁、锌、锰、铜等8种矿质元素.对测定分析条件进行了实验,以氯化铯为电离抑制剂,用氯化锶消除磷对钙的干扰,盐酸浓度控制在2%以内,获得了满意效果.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0.5%~108.2%,相对偏差为0.3%~0.7%,适合于植物材料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鲜鸭儿芹中钾含量很高,达到44.774 mg/g,钙含量达到11.296 mg/g,同一元素在不同制品中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苹果树生长和叶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分胁迫时,盆栽的苹果新梢生长受抑,枝条节间长度缩短,叶水势下降,叶面积减小。植株萎蔫后翌日供水,大部分功能叶脱落,第3d供水,植株则不能成活。水分胁迫及干旱后恢复供水时,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FDBN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葡萄色顶枝瑚菌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矿质元素K、Ca、Mg、Cu、Zn、Fe的含量分别是 :4 2 .5 0 0 0mg/g、0 .90 0 0mg/g、0 .4 1 3 0mg/g、0 .0 1 1 2mg/g、0 .0 64 3mg/g、0 .0 3 1 7mg/g、0 .0 73 7mg/g;蛋白质含量为 2 8.1 7% ;氨基酸总量为 2 2 6.91mg/g,其中七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 4 9.2 5 %  相似文献   

7.
几种食用野菜矿物元素的测定以及推广种植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南京八卦洲马兰菜、芦蒿、菊花脑等6种野菜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和推广种植前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杏树(Prunus armeniacaL./Armeniaca vul-garis Lam.)花芽分化期间雌蕊出现子房回笼、花柱缢缩等不良发育现象,以致春天坐果率极低(李利红和马锋旺2001)的问题,本文以败育率差异较  相似文献   

9.
Cr~(6 )污染对菱叶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 Cr6 污染后菱浮水叶和沉水叶中 Cr、K、Mg、Fe、Mn、Zn、Cu、Mo元素的含量 ,结果显示 :Cr含量随培养浓度的上升而上升 ,K、Mg随培养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Fe含量随培养浓度的上升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 ,Mn、Zn、Cu、Mo与 Cr6 的培养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江西上饶地区常见的5种野菜(蔊菜、马齿苋、车前、山莴苣和水芹)的硝酸盐和Vc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相差较大,分别为26.76、77.66、22.92、70.99和1.54 mg/kg,均未超过FAO/WHO规定的日允许量(ADI)的计算值;5种野菜的Vc含量相差不大。水芹的硝酸盐含量最低,故其利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1.
4种野生蔬菜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生蔬菜具有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有些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茎叶有消热、舒筋及止血祛瘀的作用,用于镇咳、风湿性关节痛、骨折、创伤止血,痈肿疮疥等症,在民间还作抗癌草使用[1].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茎叶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治痛经,血崩,咳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2].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Schulz]作为野生蔬菜在江苏、安徽民间有很长的食用历史,测定结果表明,该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3].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民间还用于白发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4],中国卫生部将它列为药食同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裴俊峰  吴家炎 《四川动物》2007,26(4):952-955
2006年3~4月以秦岭地区林麝饲养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定养殖规模较大的秦岭西部凤县、太白、留坝3县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了中小规模养麝场当地的饲养技术特点,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分析并评估林麝在饲养过程中的优势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现行林麝养殖场经营方式作出综合性评定。  相似文献   

13.
陕西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的野外调查发现,陕西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丰富,分布有475种鸟类,多为留鸟、夏候鸟和旅鸟。它们中有中国特有鸟类3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55种,还有28种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及1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目前因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而受到保护的鸟类有390种,占总种数的82.1%。保护区的存在有利于保护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4.
对秦岭山区的7个秀雅杜鹃野生群体的表型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秀雅杜鹃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但变异不大。各性状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0(雄蕊数目)~0.28(花梗长)之间,种群间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0.08(周至)~0.14(南郑),花色性状种群间变异大,种群内变异较小。秀雅杜鹃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各个性状的变异和地理生态因子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表型受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秀雅杜鹃野生群体可以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腊叶标本、文献考证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秦岭金丝桃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研究认为秦岭有14种金丝桃属植物,其中1种仅见栽培种;编订出野生种分种检索表,给出了每种的学名和异名考证、生境、分布和标本引证,其中无味金丝桃仅见栽培,川鄂金丝桃为秦岭和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川陕遍地金和云南小连翘为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6.
秦岭川金丝猴的一次家庭雄性替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家庭雄性替代已在亚洲叶猴的许多种类中有所报道。 2 0 0 3年 ,我们在一种亚洲叶猴———秦岭的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roxellana)的一个单雄家庭中观察到一次完整的家庭雄性替代过程。此次替代发生于 4月 2 8日 - 5月 2日的五天时间内。在家庭雄性发生替代后的第六个月 ,该家庭中的婴猴消失。本文是首次对野生川金丝猴家庭雄性替代进行详细的报道。通过本次观察证明野生川金丝猴的确存在家庭雄性替代的现象。且像亚洲叶猴的许多种类一样 ,野生川金丝猴的家庭雄性替代同样发生于产仔季节和交配季节之间。但我们仍无法确定在本次雄性替代中婴猴最终的消失是否是雄性杀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秦岭山地油松群落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ng B  Wang DX  Cui HA  Di WZ  Du YL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659-1667
采用样方法,对秦岭山地油松次生林群落更新特性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次生林更新层乔木树种共36种,占总种数的51.4%;优势种有短柄枹栎、锐齿栎和榛子等;幼苗库丰富,高度级及龄级较小;更新方式以实生为主,该森林群落处于演替中期、林分密度对林下乔木幼苗、幼树数量影响极显著(P<0.01),当林分密度从580株.hm-2增加到1500株.hm-2时,林下更新的幼苗、幼树密度呈增加趋势,随着林分密度的继续增加,其密度逐渐减少;坡向对幼苗、幼树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当坡向由南偏西10°到南偏西40°,林下幼树密度逐渐减少,至阴坡(北偏东10°)幼树数量又逐渐增加.不同坡位林分更新特征各异,平坡林分中幼苗、幼树密度均较大;从坡下向上,幼苗密度逐渐减少,而幼树密度逐渐增大;海拔从1159 m增至1449 m,幼树密度逐渐增加,至1658 m时,幼树密度逐渐减小,而幼苗密度则一直呈现增加趋势.处于阴坡的中密度林分更新效果最佳.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是加快林分更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伞形科鸭儿芹属植物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全世界有5或6种,均为草本植物,其中部分种类可供食用。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自然分布于中国[1],别名三叶芹、鸭脚板、鸭掌菜或野芹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在中国广东(佛山)、湖南、湖北、贵州和江苏等地均有一定种植面积,也是日本设施农业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目前有关鸭儿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产量、栽培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The mechanism underl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loss that occurs in the femur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remains unknown. We compared the equivalent stress and strain energy density (SED) to BMD in the femur after THA using subject-specific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Twenty-four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primary cementless THA were analysed. BMD was measured using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at 1 week and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THA. Seven regions of interest (ROIs) were defined in accordance with Gruen's system (ROIs 1–7).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of the femurs were acquired pre- and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images were convert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FE) models. Equivalent stress and SED we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with DEXA data. BMD was maintained 1 year after THA in ROIs 3, 4, 5 and 6, whereas BMD decreased in ROIs 1, 2 and 7. F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quivalent stress in ROIs 3, 4, 5 and 6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ROIs 1, 2 and 7.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ate of changes in BMD and equivalent stress. Reduction of equivalent stress may contribute to decrease in BMD in the femur after THA.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秦岭山区寄生于虹鳟的单殖亚纲一新纪录种:细鳞鲑三代虫Gyrodactylus brachymystacis Ergens,1978,比较了其与我国东北寄生于虹鳟的细鳞鱼三代虫Gyrodactylus lenoki Gussev,1953的区别。初步判断其来源可能一是通过水源来源于秦岭的细鳞鲑,另一种是通过早期虹鳟的引进带人的,其真实的途径及其对环境的风险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