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物纳米颗粒通常指基于疏水性聚合物的纳米粒子,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的长循环特性以及优于其他纳米颗粒物的代谢排出方式等,在纳米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证明聚合物纳米颗粒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诊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已经成功地由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但是聚合物纳米颗粒引起的炎症反应诱导泡沫细胞形成、巨噬细胞自噬,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力学微环境改变引起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富集等,都可能最终诱导AS的发生发展。在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纳米颗粒在诊断、治疗AS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与AS病变的关系和机理,为后续研究利用聚合物纳米颗粒开发新型纳米药物治疗A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瘤在成人原发脑肿瘤中居首位,目前的治疗手段疗效较差,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而化疗药物不能有效的穿透血脑屏障并聚集在肿瘤部位。纳米材料作为载药体为其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纳米材料在保持药物稳定性,增加其血液循环时间方面有明显优势。但目前纳米材料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穿透血脑屏障(BBB)、准确靶向于脑胶质瘤细胞等。本文简略论述了纳米材料载药的特性及优势,重点就目前纳米材料载药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总结了纳米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多种策略及纳米药物靶向于脑胶质瘤的不同方式,并详细讨论了目前纳米材料载药多重靶向策略,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其中恶性脑胶质瘤成弥漫性生长,尽管给予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极易复发,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但是胶质瘤的治疗靶点匮乏,因此探索有效的靶点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首先利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Chinese glioma genome altas, CGGA)分析了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中eIF4A1与脑胶质瘤的关系.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eIF4A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并且在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 eIF4A1的抑制剂Silvestrol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细胞建立shRNA干扰eIF4A1基因的胶质瘤细胞株,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外生物学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shRNA干扰eIF4A1基因后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细胞侵袭和迁移.因此,本实验研究证实eIF4A1是胶质瘤治疗的有效靶点,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PLGA-PEG为聚合材料,制备RGD修饰包载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RGD-NP—Fe3O4),用于脑胶质瘤细胞靶向核磁共振成像纳米探针。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RGD修饰的栽超顺磁性纳米粒,考察纳米粒的粒径,电位等理化指标以及细胞毒性。通过细胞以及肿瘤球摄取实验,考察RGD.NP—Fe304的脑胶质瘤细胞靶向性。结果:制备得到的RGD-NP-Fe3O4粒径在85±7.5nm,电位为18+1.15mV。纳米粒浓度在300μg/mL范围内,对脑胶质瘤细胞均无显著毒性。经过RGD修饰后脑胶质瘤细胞U87对纳米粒的摄取效率大大提高,纳米粒穿透肿瘤球能力显著增强。结论:RGD修饰包载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是一种潜在的高效的脑胶质瘤细胞靶向诊断纳米探针和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是侵袭能力极强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策略主要是手术治疗辅助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但疗效有限。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 AR)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应激激素受体,AR通过激活下游不同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参与调节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进程。最近研究显示,AR在脑胶质瘤细胞以及组织中表达失调,在脑胶质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AR在脑胶质瘤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以AR为靶点的脑胶质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氯毒素是一种从以色列沙漠蝎的毒液中分离出来的多肽,它具有稳定和紧凑的三级结构,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并且可作为靶向剂结合显影剂和药物等用于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本文就对氯毒素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脑胶质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0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统计记录治疗效果、生存期、治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恶化1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47.5%,在消化道反应、血象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发热、呼吸道炎症等项目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维持在低水平,3、9、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65.7%、40.0%,KPS评分为78.5± 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DC-CIK能提高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EGFR和Ki-67在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而某些癌基因的激活、过表达或扩增、重排导致脑胶质瘤的形成。主要讨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点,指出当前研究某些与肿瘤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相关的基因改变、蛋白表达,推测其增殖和侵袭活动的具体过程,这是攻克脑胶质瘤的基础和关键。在众多与肿瘤相关的蛋白和基因中,选择了主要反映脑胶质瘤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的相关基因——EGFR、Ki-67进行综述。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评估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状态,在分析和判断胶质瘤的生长、分化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但对于患者的预后,还需结合年龄、肿瘤位置、病理分级以及其他标记物等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颅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病例49例,按照WHO诊断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单体素或多体素扫描,点分辨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脑胶质瘤的1H-MRS表现:肌酸(Cr)轻度下降,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显著下降,胆碱(Cho)显著增高.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与对侧止常脑组织的NAA、Cho、NAA/Cr、NAA/Cho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NAA/Cho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其中NAA/Cho和NAA/Cr值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NAA/Cr、NAA/Cho值呈负相关关系,Cho/Cr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1H-MRS结合MKI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MRS能对胶质瘤进行分级,反映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制作及X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协助医生对20只大鼠制作脑胶质瘤模型及给予X刀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积极实施相关护理对策。结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制作成功率80%,X刀治疗成功率100%,治疗后的存活率为86%。结论熟悉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制作及X刀治疗的技术,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提示熟练的护理配合在动物模型制作及X刀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利用SD大鼠、Wistar大鼠建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不同,为研究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操作平台。方法利用立体定向仪建立SD大鼠、Wistar大鼠大脑皮层接种C6细胞(2.5×105个细胞/只),建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利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在成瘤率、肿瘤生长状况、死亡率以及动物一般情况等方面的异同。结果SD大鼠组、Wistar大鼠组的成瘤率均为100%,两组均未见转移;但SD大鼠组肿瘤成瘤时间较长,且部分肿瘤有自愈倾向,而Wistar大鼠组则未出现类似情况。结论Wistar大鼠大脑皮层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肿瘤性状更接近于人的脑胶质瘤,因此更适合探索和研究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而SD大鼠的肿瘤由于性状类似转移瘤,且有自愈倾向,不适合作为上述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化疗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大部分化疗药物具有水溶性低、肠道壁通透性差、易受到P-糖蛋白(P-gp)外排的性质,极大限制了其开发为口服制剂。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在口服抗肿瘤药物的递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将深入探讨纳米递送载体在药物口服递送中所面临的生理障碍以及克服生理屏障的方法,并对聚合物胶束、脂质体、纳米粒等纳米体载体在抗肿瘤药物口服递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5 年生存率很低,其中高级别胶质瘤具有极强的侵袭能力,目前尚缺乏很有效的根治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的难度很大,术后极易复发,预后比较差,对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危害极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生物技术的应用,从基因水平揭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寻求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成为人类研究肿瘤治疗新的研究方向。Reynolds 和Richards等先后从成年小鼠的纹状体中分离出能够不断增殖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并提出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 NSC)的概念。NSC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且有迁移功能以及与正常脑组织良好融合的特性,这为基因治疗胶质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射频(radio frequency,RF)热疗技术以其靶向、微创、效果好,副作用少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射频热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宽泛。脑胶质瘤呈广泛侵袭性生长,尤其是Ⅲ~Ⅳ级胶质瘤,具有高度间变的生长特点,术后复发快,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神经外科治疗领域中最难治疗的肿瘤。因而有关恶性脑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射频热疗技术的基本原理、脑胶质瘤治疗现状、射频热疗技术在脑胶质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最新研究方向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5年生存率很低,其中高级别胶质瘤具有极强的侵袭能力,目前尚缺乏很有效的根治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的难度很大,术后极易复发,预后比较差,对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危害极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生物技术的应用,从基因水平揭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寻求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成为人类研究肿瘤治疗新的研究方向。Reynolds和Richards等先后从成年小鼠的纹状体中分离出能够不断增殖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并提出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概念。NSC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且有迁移功能以及与正常脑组织良好融合的特性,这为基因治疗胶质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HF  Zhang YX  Zhao XD 《动物学研究》2012,33(3):337-342
脑胶质瘤约占中枢神经肿瘤的一半,临床治疗效果差。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其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性差,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动物模型是研究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转基因小鼠,以及其他越来越多模式生物的出现,目前已建立了多种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该文将对目前所建立的各种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POLR2A基因对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对POLR2A基因mRNA在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cBioportal分析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利用Onco Lnc数据库对POLR2A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做Kaplan-Meier生存分析;使用String-DB数据库探索真核生物表达调控过程中的POLR2A相关蛋白。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POLR2A基因mRNA水平呈显著高表达(P≤0.05);POLR2A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高突变率;真核生物RNA聚合酶POLR2E、POLR2F、POLR2G、POLR2K、POLR2L等与POLR2A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数据库中荟萃了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信息,证实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的益生菌囊化材料主要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而合成和半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很少.为此,本文从囊化技术和功效比较两方面讨论了海藻酸钠、明胶和壳聚糖等聚合材料在益生菌微胶囊化方面应用的国内研究进展,以其寻找具有更有功效的、对微生物细胞更有相容性的高分子包囊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0.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恶性程度与侵袭性最高的肿瘤之一,其难治性和高致死性亟需尽快开发新的诊疗方法。近年来,各种无机纳米材料独特的内在物化特性的探索应用,为神经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已应用于神经胶质瘤诊疗研究的一些重要无机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金、纳米银、超顺磁性氧化铁、石墨烯、碳纳米管、介孔硅、半导体量子点、上转换纳米材料、层状双氢氧化物以及二硫化钼。在神经胶质瘤诊断方面,超顺磁性氧化铁、量子点和上转换纳米材料等无机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肿瘤组织成像性能,能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可实现对神经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在治疗方面,大多数无机纳米材料进行功能性修饰后用作靶向药物载体,可加载多种抗癌的药物、基因和抗体等,提高靶向输送能力,以实现对胶质瘤的靶向治疗,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同时减少全身副作用;其中,纳米金和纳米银还可用于神经胶质瘤放射增敏治疗,碳纳米管和超顺磁性氧化铁可分别用于神经胶质瘤光热治疗和磁热治疗,达到安全特异的治疗效果。这些无机纳米材料尽管在体内降解、靶向可控性、个体化等技术性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但其探索应用已为神经胶质瘤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