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亚莉  毕植宁 《生理通讯》2009,28(6):140-141
由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9年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综合大学、医学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等近30个单位的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生理通讯》2009,28(2)
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定于2009年10月中、下旬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中国生理学会2009年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学术会议”,现将会议征文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亚莉  毕植宁 《生理通讯》2004,23(6):161-161
由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生理学会2004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3日在浙江省绍兴市顺利召开。来自综合大学、医学、农林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等22个单位的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质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能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内分泌、生殖机能,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同时提出了对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胃肠内分泌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胃肠内分泌学的特点以及胃肠激素和肽类的化学、生理学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胃肠内分泌学近十余年来进展迅速,一些老激素的分离、提纯、阐明化学结构和人工合成,一些新激素和肽类的发现,使这一部分科学的面貌为之一新。胃肠激素和肽类是由个别地散处于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由于胃肠道粘膜的面积特别大,胃肠内分泌细胞的总数超过机体所有其它内分泌细胞的总和,因而消化道粘膜被认为是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肽类,也在消化道内发现;而原先在消化道内发现的,现在也在神经系统中找到。此现象的生理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6.
刘亚莉  毕植宁 《生理通讯》2007,26(5):130-131
由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生理学会2007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于2007年10月13~1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市和香港地区的综合大学、医学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等近30个单位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朱运龙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 神经肽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五十年代研究了脑垂体所分泌的各种多肽激素,六十年代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由下丘脑所形成的许多激素释放因子和释放激素抑制因子,七十年代发现脑啡肽及阿片样肽,近几年来在众多的胃肠激素中又发现大部分活性肽亦存在于脑组织,迄今已发现40余种。据晚近文献报道,这些多肽可能作为递质或激素参与人类脑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等方  相似文献   

8.
胃肠激素的腔内分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些胃肠激素可释放到血液循环中,亦可直接分泌入胃肠腔中,这是近十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分泌途径。本文对腔内分泌发现的过程,腔内胃肠激素的分泌途径,引起腔内分泌的因素和腔内胃肠激素的可能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解剖学会神经解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8年神经内分泌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20—23日在云南省大理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和香港地区的综合大学、医学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等近30个单位的8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人体的健康状况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遗传因素,还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的作用密切相关。正常微生物群是人体生理性组成部分。人体携带与其自身细胞相当(1∶1)的微生物细胞,这些细胞参与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如消化、吸收、代谢、免疫、酶活性以及内分泌等,在微生态平衡时,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理保健作用[1]。  相似文献   

11.
刘亚莉  毕植宁 《生理通讯》2005,24(5):133-134
由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国神经科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9日在河南省焦作市顺利召开。来自综合大学、医学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等30个单位的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朱运龙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生理学家王志均教授积50余年的科研经历,使他成为我国消化生理领域的权威学者。他对胃肠激素的生理性释放以及胃肠激素调节胰液分泌有独创性研究,曾居世界领先地位。他还首次发现兴奋交感神经可释放胰高血糖素。在胃窦机能研究中,他发现内源性前列腺素参与胃泌紊释放的生理机制。他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极深。在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亦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他曾荣获“伯乐奖”。  相似文献   

13.
胃动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动素是一种胃肠激素,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主要由小肠上部的EC_2细胞释放,但在某些神经细胞中也能产生。其生理作用主要是引起消化间期的综合肌电,并影响消化间期的胃肠运动。在整体情况下,它是通过神经反射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胃动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动素是一种胃肠激素,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主要由小肠上部的EC_2细胞释放,但在某些神经细胞中也能产生。其生理作用主要是引起消化间期的综合肌电,并影响消化间期的胃肠运动。在整体情况下,它是通过神经反射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Jia R  Tai FD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4):375-378
发育过程中行为神经内分泌环境能够调节解剖和生理的长期变化,产生深远的行为效应,所以神经内分泌环境在幼体发育及其行为生理特征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垂体激素、类固醇激素及它们的受体在社会行为发育中的行为神经内分泌效应;指出该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使人们重视人类发育过程中双亲行为和激素作用对儿童社会行为及其相关神经内分泌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个体生长是由调控体内包括能量代谢和肌肉生长等多种生理信号通路共同影响的多基因调控性状.在参与脊椎动物生长过程的主要调控信号通路中,生长的内分泌调控轴及其组成信号起主要的作用.鱼类生长的内分泌调控轴和其生长调控的研究深受重视,包括生长激素、上游下丘脑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下游分子等.许多的信号分子在体内不仅具有促进组织生长的作用,还具有对许多营养物质的代谢调控作用.体内其他内分泌调控轴也会对生长调控轴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归纳了近期硬骨鱼类生长内分泌调控轴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最近利用遗传操作技术获得的相关体内模式的研究结果,并通过对这些最新研究的归纳,展示当前鱼类生长内分泌调控轴研究领域的新认识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γ-亚麻酸作为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激素调节及脂肪酸代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6-脂肪酸脱氢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本文介绍了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6-脂肪酸脱氢酶的结构功能与目前△6-脂肪酸脱氢酶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γ-亚麻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和日本沼虾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甲壳动物的蜕皮、繁殖、神经活动、色素活动、心跳、渗透压以及血糖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均受内分泌激素的调控[1]。在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具有调节消化吸收过程、保护胃肠黏膜和控制动物摄食行为等多项  相似文献   

19.
书刊评介     
《昆虫生理学》由南京农业大学王荫长教授主编的《昆虫生理学》于 2 0 0 4年 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的作者还有浙江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台湾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体壁与蜕皮、消化与营养、脂肪体与物质代谢、呼吸与能量代谢、循环与防卫、排泄与水分平衡调节、神经生理、感觉与通讯、肌肉与运动、内分泌与生长发育、信息化合物、生殖生理等 1 2章 ,分别叙述了昆虫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与生理机能 ,以及激素和神经的调控机制。全书重点是阐述昆虫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并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樑  忻茜 《生命的化学》2005,25(6):506-508
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于激素的作用,通常称为"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质",干扰体内正常激素的作用.该文介绍激素与环境激素的区别、环境激素的特性、种类;重点阐述环境激素的及其内分泌干扰机制;从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对生殖健康的危害,提出了防治环境激素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