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研究声波—耳蜗微音电位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以此为基础的分离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新方法.在耳蜗电位中将该模型预测出的微音电位成份减掉,便得到单独的听神经动作电位.与国内外通行使用的声音交替倒相迭加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有不改变听神经发放时间,可用于较复杂声音引起的耳蜗电位分析等优点,对听觉生理基础研究和耳科临床实践都有实用意义,对人工耳蜗声电特性的设计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工耳蜗又名"电子耳蜗",其体积虽然纤小,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电子线路和语言处理器、植入电极和语言(数字)编码器等元件。因是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而国内市场全部由外国3家医疗器械公司(澳大利亚Cochlear、美国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MED—EL)所垄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听力、儿童游戏测听、声阻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40Hz听觉相关电位、耳声发射、多频稳态和影像学检查(CT和/或MRI检查),对1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中重度聋为18%,重度聋为55%,极重度聋为27%。听力曲线高频下降型63%,平坦型23%,岛状听力14%。5例有进行性听力下降或突发性听力下降,2例行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前庭功能低下。高分辩内耳CT检查,均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结论:认为该病为胚胎发育性疾病,其发生与胚胎早期内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感染和头部震荡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该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有残余听力的聋儿应尽早选配助听器进行听觉、语言训练,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听力损失极重,助听器无法达到有效补偿者,或渐进性听力下降至极重度聋者,可选择电子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4.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近2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发展最迅猛的技术。DBS是通过刺激发生器发出的高频电脉冲信号刺激脑神经核团或神经传导束来调节异常的神经环路。DBS已经成为治疗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病的常规手术方法。自1997年深部脑刺激通过美国FDA认证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以来,已有超过数万名运动障碍患者接受该疗法,而国内脑深部电刺激最早在1999年应用于帕金森病临床治疗,迄今也有数千例患者接受了植入手术。近年,脑起搏器的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运动障碍病逐渐发展到治疗其他神经和精神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难治性疼痛、癫痫、植物状态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虽然DBS的治疗机理还不很清楚,但可以预见未来DBS将成为众多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视觉获取图像信息是人类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功能,失明则会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因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等疾病而造成后天失明者,以及由意外事故、战争等造成眼部创伤者,有可能通过人工视觉辅助系统的帮助恢复部分视觉,或者完成复杂的生活任务.一些盲症患者视觉通路的神经传导剩余部分依然有功能,因此可以借助电极阵列刺激视神经向大脑传递视觉信息,也可在大脑视觉皮层贴敷电极阵列的方法输入视觉信息.此外,还能借助体外装置,如通过人工智能将视觉转换成语音指令、触觉阵列编码等,帮助盲症患者获得环境信息.本文综述各类人工视觉辅助系统的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新的植入器件与随身体外装置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6.
用耳蜗灌流和电生理技术,研究了L—天冬氨酸(L—ASP)和草酰乙酸(Oxa)对豚鼠耳蜗电位的影响。对照灌流液为人工外淋巴液(Elliotts’液),试验液分别为20或25mM的L—ASP或10mM的Oxa,均做鼓阶灌流以进行比较。灌流液由电子微量泵驱动。在灌流过程中记录由短声引起的CM和APN_1,并在微处理机上作常规处理。20mM的L—ASP使APN_1振幅降低49%,P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药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35年来,针刺治疗物质依赖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相关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香港的温祥来医师于1973年首次报道,采用电针(两对体针和一对耳针连接电刺激)可以减轻阿片成瘾者的戒断症状(身体依赖);(二)纽约M.Smith医师(1985)领导的美国国家针刺脱毒协会(NADA)确定,仅采用耳针,不加电刺激,治疗药物依赖(身体依赖);(三)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PKU NRI)韩济生教授及其同事(1992-)用特定频率的躯体穴位电刺激缓解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断症状(身体依赖),并可抑制患者脱毒后对毒品的心理渴求(精神依赖)以预防复吸.本文将综述针刺干预药物依赖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耳聋发病率在我国较高且近年并未见有下降的趋势。一般认为妊娠晚期是胎儿对耳毒性药物等致聋诱因最敏感的时期之一,因此,研究该期胎儿听力情况及特点对于预防发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已对此提出不少具体的观察听力方法,如用母体外给声刺激,诱发胎儿心率、呼吸率或体位发生突然改变,以此来判断胎儿的听力,但上述指标正常变异值很大,特别是可重复性差,结果不很可靠。1984年Woods等将听觉脑干电反应(ABR)技术用于绵羊活体子宫内的胎羊,获得成功。本实验用豚鼠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现有的人工视觉装置分为植入式装置和体外辅助装置两种,但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植入式装置需要手术植入、会造成不可恢复创伤;体外辅助装置指令相对简单、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人工智能(AI)的判断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周边环境信息转化成头颈部触觉指令、并辅助以语音交互的系统,其有效性、安全性、信息量等均优于现有体外辅助技术,同时也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适合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等优势。方法 该系统借助最新的远程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芯片技术,利用前方人员随身佩戴的微小型电子设备、摄像头和感应器,以及云端庞大的数据库和计算能力,后台人员可以实时、充分地远程(比如跨越城市)了解前方的现场景象、环境参数和人员状态等信息,通过对比云端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AI辅助识别和人工综合分析,快速获得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并将行动指令及时传给前方人员,实现盲人导航功能。同时,也用语音互动对话提供人文关怀、情感寄托。结果 本文首次提出了“远程虚拟陪伴概念”,并演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多种生活场景下的测试效果。除了可以实现基础的导航功能,比如帮助视觉障碍人群完成在超市购物、咖啡厅寻座、街道行走,以及完成更加复杂的拼图、日常娱乐打牌功能,还可以满足骑行等速度相对快的移动指令要求。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远程虚拟陪伴”装置适用大量场景和需求,不仅可以用于视觉障碍人群出行、购物、娱乐,也可用于陪伴老人出行、辅助野外探险或旅行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为麋鹿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基础,2007年7月~2009年6月对麋鹿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研究.2007年7月,对5只雄性麋鹿进行了6次电刺激采精试验,成功率100%(6/6),采得的精液品质优良,采精量为0.7~4.0 mL,平均采精量(1.7±1.3)mL,平均精子密度(14.25±2.88)亿/mL,精子活力为50%~80%.2007年,应用孕激素类药物(CIDR)对6只雌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采用定时1次人工输精,鲜精输精6只,受胎1只,受胎率为16.7%;2008年,5只雌鹿发情采用雄鹿试情,冻精输精5只,受胎1只,受胎率20%.这两只麋鹿孕期分别为288 d和268 d.  相似文献   

11.
导读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2):395-398
得益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许多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公布,如何快速高效地评估验证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是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应用的关键.自1943年德国植物学家Friedrich Laibach首次提出将十字花科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模式植物以来[1],全球科研团队先后对这一物种展开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逐步积累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基因组数据库(The Arabidopsis Information Resource,TAIR).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原产于北美,是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我国首次发现该虫以来,已经对我国农林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园林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控技术一直是美国白蛾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利用性信息素、现代通讯技术和遥感技术,能够更精准地监测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情况。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人工、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为主,其中人工防治主要采取剪除网幕和草把诱集化蛹的方法,化学防治以飞机和机器人进行喷药,生物防治主要在美国白蛾幼虫期施用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老熟幼虫和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种群数量。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大面积推广使用。尽管对美国白蛾防控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防治措施持续控制效果的科学评价方法、美国白蛾原产地天敌的引进利用、美国白蛾灾害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此外,随着害虫防治新技术的出现,如基因重组技术以及RNAi技术在多种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均可为美国白蛾防治提供新的借鉴。本文还列出了国内外美国白蛾部分天敌昆虫名录,并对美国白蛾防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美国白蛾及同类入侵生物的治理策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近20年来国内外细胞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972年匈牙利学者Ferenczy率先进行了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1]。在1976年匈牙利学者Folder和Alfold则首次报道了用PEG或新生态磷酸钙诱导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种内株间原生质体融合[2];同年法国的Schaeffer等也用PEG诱导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进行种内株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成功[3]。有关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在国内直至1981年才见报道[4]。经典改变微生物遗传性状的手段有两…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由于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和市场开放,中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遗传育种已从传统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性别控制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遗传育种基础研究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中国水产种业的形成和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15个.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水产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发展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节点、新品种培育和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水产遗传育种和水产种业的国家需求以及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菌     
曹虎 《生物学通报》1991,(12):21-21
生物工程如果从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家P.伯格首次构成第一批重组DNA分子开始,迄今才18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由于生物工程学家的努力,生命科学迅速进入了人工改造和创造新生命的时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是与某些细菌质粒工具的利用分不开的。由于质粒DNA分子只有细菌核物质DNA分子的1%,易于提取分离和纯化,又极易与目的基因重组,就成了基因工程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细菌体内的基因,如抗性基因、合成特殊产品的基因等又是人们培育抗逆良种、获取重要生化产品的目的基因。我们可以把运用于生物工程生产,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称之为基因工程菌。  相似文献   

16.
诺瓦克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瓦克病毒(Noroviruses,NVs)是1972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的新生病毒,到1995年国内才有报道。该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食源性病毒,可导致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急性病毒性腹泻。因为至今没有发现合适的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用于NVs的体外增殖,所以对于该病毒的研究相对滞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不断发展,不同类群NVs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并且病毒核衣壳蛋白分别获得真核和原核系统体外表达,从而对该病毒特性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论文从NVs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组成与功能、检测方法应用与发展和流行病学积累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该病毒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其蛋白质研究及其检测方法成为NVs的热点。论文还对NVs分子进化、检测技术和病毒体外增殖模式等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物学杂志》2001,36(1):2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殖免疫组,1995年首次将DNA疫苗技术引入生殖领域开展DNA避孕疫苗的研究。1996年承担了国家科委“九五”攻关专题项目:“hCG β亚单位DNA疫苗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刊物上相继发表,克隆的基因已经登录Gene Bank。 1997年与澳大利亚CRC脊椎动物研究中心和CSIRO 进行了两项国际合作研究:1.兔ZPB DNA疫苗的研究;2.布氏田鼠ZP3 DNA疫苗的研究,用于防治内蒙古草原鼠害。现已完成了以上三个项目的DNA疫苗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和体内的动物免疫实验。实验表明:构建的DNA疫苗能高效表达抗原蛋白,并能诱发动物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研究组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DNA疫苗技术,具备从事DNA疫苗研究开发和应用(人和动物的疾病防治、人类的生育控制)的各项条件。该项目负责人彭景博士提出开发策略,计划分三步:1.防治家禽重大疾病的DNA免疫疫苗的研究(鸡瘟新城疫和家畜口蹄疫等);2.控制人类生育的DNA疫苗(包括hCG DNA疫苗和ZP3 DNA疫苗); 3.人乙型肝炎、流感、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的DNA疫苗。 现希望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开发计划。联系人:陈云,杨颖。联系地址:北京中关村路19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0#信箱,邮编:100080,联系电话:010-62571277。  相似文献   

18.
刘建明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6):0929-0929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1月17日对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建沙县侨丹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L-苯丙氨酸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应用"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原校长沈寅初教授和清华大学曹竹安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所构建的工程菌株ES-4573-2其产酸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足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使我国L-苯丙氨酸生产进入国际先进行列.L-苯丙氨酸是人体和动物不能在体内自行生物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尤其是低热量、高甜度的二肽甜昧剂-阿可斯巴甜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为进一步提高L-苯丙氨酸产酶产酸水平,增强我国L-苯丙氨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该项目在两位国家级专家施巧琴教授和吴松刚教授的直接领导下,该课题组在国内外首次应用分子定向协同共进化技术对L-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进行整体改造,构建成突变库,筛选出具有高产酸水平的突变株,取得了显著成效.采用上述技术,工程菌株ES-4573-2经小试、中试进入试产,在采间歇式补料及发酵优化控制的基础上,产酸率较酪氨酸缺陷型宿主菌株提高了292%,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该工程菌株已在大生产中使用,生产性能稳定,对提高L-苯丙氨酸的产量和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发酵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是我国分布最广的蟑螂种类.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eriplaneta fuliginosa densovirus, PfDNV)是我室1991年在国内首次报道并在国内外第一个分类鉴定的蟑螂细小病毒[1].我们构建了PfDNV全基因组克隆和酶切亚克隆重组质粒,测定并分析了病毒基因组全序列与结构.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具有细小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其末端具有反转重复序列(Invert Terminal Repeatant, ITR)和回文结构,这类病毒基因组两端的特殊结构可能是与病毒复制,整合,拯救,包装有关的必需顺式元件[2~5].为了进一步研究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基因复制及表达机理,尤其是其末端结构在病毒基因复制中的作用,我们将荧光素酶基因插入了PfDNV基因组保留了两个完整的末端结构而其它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中.将这种重组质粒转染虫体后,在虫体中检测到了荧光素酶的表达,说明在缺失基因组中间部分时,插入的外源基因依然可以复制、表达.本结果证实了PfDNV基因组的末端结构是PfDNV复制的必需结构.这一实验为将外源基因引入病毒基因组,构建基因工程杀虫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生理学报》2001,53(1):83-85
1. 《生理学报》(Acta Physiologica Sinica)主要刊登生理学和相关学科涉及生理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和快报, 兼登研究简报, 酌登实验技术、 方法以及以作者本人工作为主的简要综述。 中、 英文稿均可。 稿件应有创新内容, 论点明确, 结果可靠, 结构严谨, 文字精练。 欢迎国内外生理学工作者投稿。   2. 来稿应声明未一稿两投, 并在未收到退稿通知前不再投它刊, 此声明须经每位作者签名。 如论文系在国外的工作, 应有国外作者或单位同意发表的信件。 来稿需附工作所属单位介绍信(单位负责稿件政治及保密审查)。   3. 投稿用邮寄方式。 来稿一式二份, 图表2份 (黑白或彩色照片图均需2份原图)。 如未录用, 稿件一般不退还。 中英文稿用A4型纸, 计算机单面打印, 英文行距5 mm, 字体必须清晰易辨, 不宜过小, 宜用5号字。   4. 题名页   题名页应单独一页(附在稿件前面), 需有题目, 全部作者的姓名(英文稿应有汉语拼音), 文章责任者联系人姓名、 工作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 第一作者的职称、 性别、 年龄和学历, 学科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 英文稿件需提供眉题(不超过70个字母和空格)。 写明文章字数(不包括参考文献)。   5. 各类稿件的要求与格式   5.1 研究论文  一般不超过6个印刷页(包括图表、 中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图表最多共6幅。   (1)题目: 含义明确, 言简意赅, 能反映论文核心内容, 一般不超过25个字。 英文题目不超过120个字母和空格, 一般不用缩写。   (2)摘要: 200字左右, 说明本文的目的、 方法、 结果(包括主要数据)与结论。 中文稿须附英文摘要, 英文稿提供中文摘要(包括题目、 作者姓名、 单位、 关键词及学科分类号等)。 英文摘要题目首字母大写, 其余小写。 作者名用汉语拼音, 如YANG Xiong-Li。 如作者另有英文惯用拼写法, 可用括号附在汉语拼音之后。 为了便于英文读者阅读, 中文稿的英文摘要可较中文摘要详细一些。   (3)关键词: 每篇选3~10个词或短语, 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和Index Medicus 最近一年第1期Part 2主题词表中的词。   (4)引言: 不另立标题, 扼要论述研究的理论基础、 前人已有工作、 研究目的和意义。   (5)材料和方法: 写明实验对象。 常规方法描述从简, 创新方法或有较大改进的方法则应详述, 以便他人重复。 已发表但人们不太了解的方法应引用文献, 简要描述。 化学药品、 仪器设备均须给出制造商及产地的名称, 动物及关键性试剂、 药品和测试仪器应说明品名、 规格、 型号及来源。   急性动物实验必须在药物麻醉下进行, 严禁单纯用肌肉松弛剂进行实验动物手术。 实验动物用人工呼吸, 必须提供血气分析或呼出气CO2数据。 进行脑内核团微量注射药物时, 注射药液量与速度应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如大鼠应在0.1 μl 以下。   人体实验或用人体组织或器官作材料, 均应事先征得受试者(供者或供者家属)的同意, 文稿中要加以说明。   (6)实验结果: 对原始资料作加工处理和必要的统计分析。 对所得的结果用文字、 图表作逻辑性的描述。 图表设计应正确合理、 简明易懂。   (7)讨论:紧密联系研究目的, 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 要突出新发现, 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讨论其意义和局限性以及对将来研究的影响。 不要重复“结果”中详尽的数据或内容, 避免证据不足的推理与结论, 勿做文献综述。   (8)参考文献: 引用近期和作者阅读过的重要文献, 文献书写格式参见“6.参考文献”项。   (9)基金资助项: 用英文, 写出基金号码, 排在脚注处。   5.2 研究快报  目的是及时快速报道高水平、 具有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般不超过4个印刷页, 图表共限4幅, 参考文献在15篇之内。 研究快报经过专家审查、 作者修改、 编委定稿、 主编终审同意即可发表, 如审稿快, 发表周期一般在4个月内。   5.3 研究简报、 实验技术  一般不超过4个印刷页(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 要求重点突出。 简报和实验技术的书写格式与研究论文大致相同, 但方法、 结果及讨论不另立标题, 图表一共不超过4幅。   5.4 综述  以编辑部约稿为主。 以作者本人系列研究工作为中心, 适当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并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 图表从简, 一般不超过6个印刷页。   6. 参考文献   选择与本文直接有关的参考文献和专著, 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不能用作参考文献; 书面的通讯如经提供者同意, 可在文中使用, 在脚注中说明。 尚未被采用的稿件可在文中注明待发表资料; 已被采用而未刊出的文章可列入参考文献, 应在刊名后说明(在排印中)。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 正文中的文献右上角用方括号[ ]注明序号, 并按文中出现次序编号。 作者必须对照原文认真逐一核对文献内容, 避免错误(包括卷期页码), 文献错误将影响刊物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中、 英文稿件中的中文期刊文献均用英文, 期刊中文名加括号列出, 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后加括号列出中文姓名, 在文献后注明(Chinese), 如有英文摘要的用(Chinese, English abstract)。 中文版的图书文献仍用中文, 其它文字的文献用原文。   参考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多于3人时只列前3人, 后加“et al.”(西文), “他”(日文)。 西文期刊名称缩写按照List of Journals Indexed in Index Medicus和《世界医学药学及化学期刊名称缩写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8)。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   Poleuzani L, Woodeard RM, Miledi R. Expression of mammalian 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s with distinct pharmacology in Xenopus oocytes.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1, 88: 4318~4322.   Cady EB, Elshove H, Joules DA et al. The metabolic causes of slow relaxation in fatigued human skeletal muscle. J Physiol, 1989, 418: 327~331.   Sun FC(孙复川), Chen LY(陈凌育), Zhao XZ(赵信珍). Pupillary responses evoked by spatial patterns.Acta Physiol Sin (生理学报), 1998, 50(1): 67~74 (Chinese, English abstract).   图书专著:   Colson JH, Armour WJ. Sports Injuries and Their Treatment. 2nd rev. ed. London: S. Paul, 1986.   Lumsden C.Nervous tissue in culture. In: Bourne C 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ervous Tissu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68, 68~138.   周衍椒, 张镜如. 生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159~160.   会议文集:   Vivian VL, ed.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a medical community respons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M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984 Mar 30~31, Chicago. Chicago: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85.   7. 文字要求   英文稿文字要求: 应注意文字简洁, 语法和拼写正确, 力求在用词造句、 行文等方面达到出版水准。 英文稿件和审查认定的优质稿件可优先发表。   科学名词、 术语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理学名词》(1989年)以及其它学科的名词。 采用国际通用的缩写词或参照有关缩略语词典。 尽量少用缩写, 以免影响阅读。 除常用缩写外, 缩写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要写出全称。   8. 表   采用三线表, 必要时可以补线。 表格文字用英文。 表题用中英文对照, 要简短, 说明内容放在表下的注释中。 栏目名称应简短, 符号依次用, , , #等。 表直接排在正文内。   9. 图   9.1 必须有一份高质量的原始图。 图要用激光打印机打印, 或者用绘图墨水精心绘制在绘图纸上。 图的墨色要黑, 线条、 标记要匀称。 图中实验点的位置要准确, 标记分辨清楚, 布局合理。 为了清晰, 图内注字不要过多。   9.2 图的最大尺寸: 半栏图最宽8 cm, 通栏图宽16 cm。 字符用标准字体。 图中的一般画线宽0.3 mm, 粗线0.4~0.7 mm, 细线为粗线的1/2。 直方图标志依次用□等。用斜影线或交叉影线时, 线不可过细过密, 用疏斜线。 坐标图符号依次用 ○●□■△等。   9.3 照片图要图像清晰, 反差明显, 无划痕和破损。 照片图最大23 cm×17 cm, 字符亦需激光打印。 显微照片内一定要有比例标尺。 照片反面用标签纸或软铅笔写上作者姓名和图的序号, 必要时以 ↑ 标明方位。   9.4 插图第一次出现处画一方框, 框内注明图序号, 图题(中英文对照)和图注(英文)写在方框下。 中文稿的英文图注可写得详细些, 以便英文读者理解。 显微照片在图注中注明染色法与放大倍数。   10. 计量单位、 单位量符号和数字表达法   按1984年6月9日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书写。 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物理量和变量符号用斜体字。   11. 在发表的论文中, 编委会组织专家小组不定期评选优秀论文, 由冯德培科学基金会给予奖励。   12. 来稿如不符合本刊投稿须知要求, 编辑部即退请作者修改, 符合要求后再送审。 来稿经审查后, 编辑部将审查意见转给作者修改, 修改期不超过两个月(以邮戳为准), 超期作新稿处理。 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文字删改。 稿件刊登次序按接受日期排队。 经审查不宜刊登的稿件, 编辑部负责通知作者。   13. 来稿一经采用, 编辑部即通知作者将最后修改稿以纯文本文件(TXT格式文件)存盘, 用E-mail传送至编辑部(需要时图另寄), 或者将盘与稿件同时寄来。   14. 作者对校样应仔细校对, 除有排印错外一般不宜再作文字增删改动, 并在2天内寄回编辑部。 来稿一经发表, 酌付稿酬, 并赠单印本30本。   15. 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 文章刊出需缴纳版面费(寄校样时通知)。 印制铜版纸彩图, 制版和印刷费由作者单位支付。   以上款项由银行汇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银行帐号:033924-00801089189 农行徐汇支行枫林所。 请写明: 《生理学报》编辑部稿件处理费或版面费, 以及稿件编号、 作者姓名、 单位。 如银行汇寄有困难, 也可邮寄《生理学报》编辑部。   16. 来稿请用挂号邮寄: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生理学报》编辑部。 电话: (021)64370080转118分机; 传真: (021)64332445; E-mail: actaps@sunm.shcnc.ac.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