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鳜鱼病毒病原的检出及组织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经对患暴发性传染病的鳜组织及病变组织超微切片的电镜观察,在细胞质,核及间隙中都有病毒颗粒,对该病毒进行了分离提纯,这是一种直径约为280nm球形病毒,将粗提病毒液接种到培养细胞中,会引起细胞病变;病毒通过人工感染健康鳜,会引起鳜发病和死亡,对患病獗进行解剖和组织病理观察,表明病鳜的5种器官都发生了病变,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鳜病毒(SinipercachuatsiVirus,SCV)是引起鳜流4行的病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其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caked dwarf virus),RBSDV的S7和S8设计引物,利用PR-PCR技术,在两种病毒分离物中均可特异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表明:它们的同源性达97.0%-98.9%,与日本RBSDV的同源性(92.2%-95.5%)高于与意大利MRDV的同源性(76.6%-88.4%)。从而认为我国南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北方和玉米粗缩病都是同一种病毒-RBSDV引起的,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实际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而不玉米粗缩病毒。  相似文献   

4.
李荣改 《植物学报》2017,52(3):375-387
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Zea mays)病害,造成玉米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已有的研究表明,导致玉米粗缩病的病毒有4种,均属于植物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2组的成员,它们的全基因组均由10条双链RNA片段组成,编码13个蛋白分子;迄今未发现对粗缩病完全免疫的研究材料,但已筛选出少量在不同环境下均表现高抗的种质。玉米抗粗缩病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每条染色体上均有可能存在与粗缩病抗性有关的基因座(QTLs)。粗缩病毒侵染玉米后,引起细胞防御系统中相关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激素含量等生物途径发生变化。该文对玉米粗缩病病原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抗性种质遗传基础及致(抗)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玉米抗粗缩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纯化玉米粗缩病毒的方法及病毒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结构比较复杂。病毒粒子极不稳定,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外层蛋白衣壳易脱落,成为亚病毒颗粒,纯化的病毒粒子在冰箱中存放2~3天,也会变成亚病毒颗粒,所以迄今为止,所有玉米粗缩病毒的研究或纯化均用感病植株的根部作材料,以达到减少膜结构等杂质影响,简化提纯步骤的目的。但病株根部收获量少,而且病毒含量不高。我们采用四氯化碳,葡聚糖凝胶2B柱分离以及25~50%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成功地从感病小麦的叶片中分离提纯了玉米粗缩病毒。电镜观察结果证明,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出现的两条病毒带,上带含有大量直径为60~66nm的亚病毒粒子的空壳,下带含有大量的完整病毒粒子及亚病毒粒子,完整病毒粒子的大小在未暴露A突起的情况下直径约85nm,带有A突起的为75nm,亚病毒粒子带有不完整的B突起,直径约60nm,这些数字均比国外报道的玉米粗缩病毒略大。我们还发现一些直径为45nm左右的亚病毒粒子空壳,从而进一步证明我们以前的工作,认为玉米粗缩病毒可能存在三层甚至四层蛋白外壳。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沉淀法(粗提)和蔗糖密度梯度速率区带离心(精提)浓缩纯化基孔肯雅病毒获得满意效果。以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基孔肯雅病毒结构蛋白的组成及抗原性。结果证实:基孔肯雅病毒含有三种结构蛋白(E_1、E_2和C),另一种病毒特异性蛋白E_3与完整毒粒无结构上的联系;病毒粗提样品与精提样品的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尽管在SDS-PAGE图谱上二者相差甚大,因而就某些研究或应用目的而言,病毒的纯化程序可简化。文中初步探讨了以基孔肯雅病毒包膜糖蛋白为特异性抗原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用补体结合、血凝抑制、病毒中和及毒性中和试验4种方法对沙眼病毒进行研究的牿果。通过对我们分离的三株病毒的抗原检查,发现它们之间呈现密切的相互交叉反应,表明它们属于同一种抗原类型。据补体结合试验及血疑抑制试验结果,沙眼病毒与淋巴肉芽肿病毒篼疫血清以及天然岛疫阳性血清亦呈现阳性反应,表明沙眼病毒与鹦鹉热一淋巴肉芽肿病毒粗有共同的补体结合及血凝抗原。病毒及毒性中和试验的结果 表明,沙眼病毒与鹦鹉热一淋巴肉芽肿组病毒在抗原性上有一定的差别,而沙眼病毒株之间则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PEG 6000)沉淀法(粗提)和蔗糖密度梯度速率区带离心(精提)浓缩纯化基孔肯雅病毒获得满意效果。以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基孔肯雅病毒结构蛋白的组成及抗原性。结果证实:基孔肯雅病毒含有三种结构蛋白(E1、E2和C),另一种病毒特异性蛋白E3与完整毒粒无结构上的联系;病毒粗提样品与精提样品的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尽管在SDS-PAGE图谱上二者相差甚大,因而就某些研究或应用目的而言,病毒的纯化程序可简化。文中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苗肌肉白浊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典型病虾苗 ,进行细菌分离、除菌组织悬液制备及人工感染试验、超薄切片、病毒粗提取 ,结果表明 :从白浊病病虾的肌肉、肝胰腺中分离到的细菌以5× 1 0 8CFU/mL浓度浸泡感染正常沼虾苗不能复制疾病 ;病虾除菌组织过滤液以 1∶5 0、1∶2 5 0浓度浸泡感染正常虾苗 ,7d后可发病 ,并出现典型的肌肉白浊病症状 ,氯仿处理不能破坏病毒的感染力 ;病虾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肌肉间隙组织中存在 2 1— 2 3nm大小的球状病毒 ,病虾组织浆经氯仿处理、PEG沉淀、磷钨酸负染后可见到大量 2 2— 2 4nm大小的球状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表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种新技术鉴定到番茄抗病基因。该技术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病性及果实香味。 美国康乃尔大学Steven Tanksley博士及同事发现了一种能使番茄抗细菌烂斑病(杀伤作物,降低作物产量的病害)的基因。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利用这种图谱克隆新技术分离主要作物抗病基  相似文献   

11.
运用RT-PCR技术,根据玉米粗缩病毒S6的末端序列设计引物,从玉米粗缩病感病材料中克隆得到一条2.2kb长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2193bp,含两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41.0kD和36.3kD的多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及其编码产物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7的cDNA序列及编码产物存在最高的相似性,推测该cDNA片段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S7片段,而不是玉米粗缩病毒的S6。分别将该片段的两个阅读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d及pGEXKG中,经IPTG诱导后,两种蛋白均得到了高效的表达。表达产物回收后制备并得到了高效价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本研究利用自然接虫法初步鉴定了41份玉米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0份材料进行了3个播期的试验。筛选出3份高抗、4份抗、3份中抗材料,大部分材料(占75.6%)表现为感和高感,抗性较好的材料属于PB亚群。高抗粗缩病自交系T877在不同年份、不同播期间抗性稳定,以此为亲本育成苏玉19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报导1972年从患细菌性烂鳃的草鱼和其他色的鳃上分离到的病原粘细菌。通过多次人工感染(包括再分离和再感染),证明G4菌株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草、鳙、鲢、草鳙杂种、团头鲂、鲤等色的烂鳃病。对G4菌株的菌体、子实体、小孢子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和试验;根据其特征,定名为色害粘球菌——新种(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 & Ko,sp.nov)。较详细地观察了G4菌株在胰胨液体培养中的群集习性,“柱子”形成、繁殖散发和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认为“柱子”形成是G4菌株,也可能是所有色类寄生粘细菌所共有的一种运动、繁殖的表现形式,它是不会转化为真正的子实体的。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很大的鱼病之一。其病原菌分离的成功,对有效地防治该病,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丰富了研究鱼类寄生粘细菌的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报导1972年从患细菌性烂鳃的草鱼和其他鱼的鳃上分离到的病原粘细菌。通过多次人工感染(包括再分离和再感染),证明G4菌株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草、鳙、鲢、草鳙杂种、团头鲂、鲤等鱼的烂鳃病。对G4菌株的菌体、子实体、小孢子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和试验;根据其特征,定名为鱼害粘球菌——新种(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 Ko,sp.nov.)。较详细地观察了G4菌株在胰胨液体培养中的群集习性,“柱子”形成、繁殖散发和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认为“柱子”形成是G4菌株,也可能是所有鱼类寄生粘细菌所共有的一种运动、繁殖的表现形式,它是不会转化为真正的子实体的。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很大的鱼病之一。其病原菌分离的成功,对有效地防治该病,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丰富了研究鱼类寄生粘细菌的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15.
Pseudomonas sp.引起欧洲鳗Li烂鳃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L.)]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危害严重,其中烂鳃病周年发生且发病率高。欧洲鳗烂鳃病常与寄生虫病、真菌病并发,因而给治疗带来了困难。鳗鲡烂鳃病病原主要有柱状屈桡杆菌、噬纤维菌等[1-3]。本文报告由 Pseudomonas sp.引起的欧洲鳗鲡烂鳃病。1材料与方法1.1病原菌分离取无寄生虫与真菌感染,鳃丝溃烂的濒死病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体表三遍,解剖取出鳃,经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后,捣烂鳃丝,接种环取样于普通平板培养基划线,30℃培养24h后,挑取形…  相似文献   

16.
海带藻际微生物抗菌活性及其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浙江台州海域健康海带、病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及其周围海水中分离纯化海带藻际微生物, 利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 比较活性菌株与来源的相关性, 并对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显示, 在分离的143株海带藻际微生物中, 有42株细菌具有抗菌活性, 其中来源于健康海带和海水的活性菌株比例(35%和29%)大于来源于病烂海带的细菌(23%)。对其中16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的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 分别属于Pseudoalteromonas、Rahnella、Donghaeana、Bacillus和Exiguobacterium 5个属。为从藻际微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入手了解海带病烂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7.
薯芋是野生植物,根茎中含有皂素,是制取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药源。我所在沼气发酵研究中发现,在污泥的富集培养物中,添加4—6%的薯芋粉,能大量地产氢,并分离到几株产氢菌株。本文主要报道薯芋产氢及皂素综合利用的结果。材料与方法1.样品:四川绵阳栽培的盾叶薯芋(Dio-  相似文献   

18.
用从美国引进的 Vero E—6细胞株接种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病人的早期血清标本19份,全血4份,从中分离出21株与 HFRS 相关的病原体。分离阳性率达91.3%。用感染细胞制成的滴片标本经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在21份阳性的材料中有颗粒状(15份)及片状(6份)两种形态的特异性荧光,从这些分离出的病毒株中选2种不同形态的“H8205”及“H8278”病毒株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排除了呼肠、疱疹、新疆出血热、森林脑炎等病毒。证明这两种形态的荧光都是分离出 HFRS 病毒引起的特异性荧光。肾综合症出血热病原分离自1978年 Lee 等用黑线姬鼠分离传代成功以后,我国学者宋干、严玉辰等人最近也从黑线姬鼠、褐家鼠中分离到 HFRS 病原相关因子,并适应于 A549及 Vero E—6细胞中,但从目前的文献报告中尚未见到用 VeroE—6细胞从患者血清中直接分离出 HFRS 病毒的报告。本文介绍1982年4—12月我们用 Vero E—6细胞直接从病人血清中分离 HFRS 病毒及对所分离出的病毒株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淡水鱼类柱形病病原菌柱状黄杆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认识我国淡水鱼类烂鳃病的病原以及柱形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实验从发生烂鳃病的病鱼中分离细菌性病原,经过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是否在含托普霉素的Shieh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黄色假根状菌落,是否产生降解明胶和硫酸软骨素的酶类等特性的鉴定,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证实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所分离的烂鳃病的病原。同时,研究也证实20世纪曾经命名为烂鳃(Gill-rot)病病原的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 & Ko,1975)是柱状黄杆菌的同物异名。利用分离到的16株柱状黄杆菌的16SrDNA序列,以及已经发表的柱状黄杆菌的相关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柱状黄杆菌的菌株聚成3枝,与柱状黄杆菌的三种基因组型(Genomovar)相对应。其中当时命名为鱼害黏球菌的强毒株G4与分别分离自日本和美国的两株聚为一枝。另外两枝包括的菌株较多,它们中的一些菌株来源于相同的鱼类宿主,如鲤形目的种类;但是,这两枝也包括一些特有的株,如从欧洲和美国的鲑形目鱼类上分离的柱状黄杆菌聚为一枝,这一枝还包括我国曾经命名为鱼害黏球菌的G18弱毒株。从我国隶属于鲈形目的鳜鱼和鲟形目的中华鲟上分离到的柱状黄杆菌则聚为另外一枝。作者认为对不同基因组型菌株的致病性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将可能从根本上认识鱼类柱形病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20.
唐皓雪  贾仁勇 《病毒学报》2022,(5):1173-1181
本研究从四川省什邡市某发病养鸭场采集到疑似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感染的病料,将病料组织研磨,无菌处理后接种鸭胚连续传代培养,分离获得一株病毒,并通过PCR鉴定以及电镜形态观察,确定该分离株为黄病毒属坦布苏病毒,命名为SCS01。将SCS01株全基因组进行PCR分段扩增测序发现,SCS01株全基因组全长为10 992bp。在线BLAST比对检索,结果显示,SCS01株全基因组与国内鸭源坦布苏分离株同源性最高可达97.94%,进化树分析显示,SCS01株属于中国流行I群毒株,与多数分离自北方地区的中国II群毒株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特性。分离株与所有参考毒株的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均在90%以上,其中与重庆分离株CQW1的相似性最高。这一鸭源坦布苏病毒的分离及其全基因组的测定为进一步探究坦布苏病毒的地区流行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