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稻田养鱼(或称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在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这项技术迅猛发展。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稻田养鱼面积达5.0×10~6ha。长期的生产实践已证明,“稻田养鱼、稻鱼双丰收”,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可防病治虫,改善生态环境,能立体和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几年来,不少水产、农业科技工作者对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但对养鱼后稻田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未有深入研究。本文对稻田养鱼与水稻生长、病虫害和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土壤结构与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技术(又称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运用为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尤其是稻田高产养鱼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它比较合理地解决了传统淹水平作水稻和传统稻田养鱼中存在的种稻与蓄水,种稻与养鱼,养鱼与晒田,养鱼与化肥、农药施用,水稻与杂草,水稻与病虫等方面的问题,水稻增产显著,成鱼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可达750—2250kg·ha~(-1),高者3750kg·ha~(-1)以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成倍增加,势必对稻田生境和土壤肥力产生影响。因此,搞清楚传统淹水平作稻田起垄后的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对指导开发稻田资源,实现稻鱼双丰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稻田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北纬23°26′—28°22′,东经116°—120°,依山面海。土地面积1.207×10~5km~2(折1.207×10~7ha),人口2800.82万,人均0.43ha。境内山峦起伏,海拔高0—2158m,地形复杂。耕地1.2439×10~6ha,占土地面积的10.1%,人均耕地0.045ha,为山多人多耕地少的省份。稻田9.56×10~5ha,其中75.4%分布于山区,多为中低产田,平均年产6165kg·ha~(-1);24.6%分布在沿海冲积平原,平均年产10042.5kg·ha~(-1)。现将稻田生态系统综合分析如下,为提高稻作产量,解决福建粮食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稻田养鱼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有两种形式,即“稻鱼共生”和“稻鱼轮作”。稻鱼共生系指水稻和鱼群共同生活在稻田中,双方彼得到一定利益。这种稻田养鱼方式以培育吃草的鱼种为主,搭养当地需要的鱼种为辅。稻鱼轮作是指水稻与养鱼轮流生产,即一年当中只种一季水稻,余时则为养鱼。如利用冬闲田、固水田及湖区的低洼田水稻收获后即行养鱼,此种方式以养食用鱼或大规格(15厘米以上)鱼种为主。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人们对水旱轮作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有很多研究,但对它的生态效益研究不多。其实,水旱轮作之所以增产,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根源还是水旱轮作所带来的良好的生态效益所致。本文从生态效应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水旱轮作的增产原因。一、综合治理“水袋子”,大力开展水旱轮作1.开展水旱轮作,促进粮棉高产稳产全县现有耕地7.087×10~4ha,其中稻田4.197×10~4ha;棉田1.607×10~4ha。利用本县丰富的水资源(年客水量1.36×10~9m~3),根据农田生产线基本平行于水位线的特点,1970年开始实行水旱轮作,随着水利条件的逐  相似文献   

6.
施硅对增温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燕  娄运生  杨蕙琳  周东雪 《生态学报》2020,40(18):6621-6631
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的显著特征。夜间增温影响水稻生产及CH4和N2O排放。硅是作物有益元素,施硅可提高产量,减少稻田CH4排放。增温或施硅单因子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影响已有报道,但二者耦合如何影响水稻生产及稻田CH4和N2O排放,尚不清楚。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施硅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温室气体持续增温/冷却潜势和排放强度的影响。采用铝箔反光膜夜间(19:00-6:00)覆盖水稻冠层进行模拟夜间增温试验。增温设2水平,即常温对照(CK)和夜间增温(NW);施硅量设2水平,即Si0(不施硅)和Si1(钢渣硅肥,200 kgSiO2/ha)。结果表明,施硅可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降低夜间增温对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和产量的抑制作用。夜间增温显著提高CH4累计排放量,而施硅显著降低CH4累计排放量。夜间增温下施硅处理稻田CH4累计排放量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比未施硅处理分别低48.12%、49.16%、61.59%和39.13%。夜间增温或施硅均促进稻田N2O排放,夜间增温下施硅在上述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的累计排放量依次比对照高78.17%、51.45%、52.01%、26.14%和40.70%。研究认为,施硅可缓解夜间增温对稻田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为我国黔、蜀、桂、粤、湘、闽、赣、浙等省许多地区农村中的副业生产。因世代相传行之已久,在长期生产的实践中积累有丰富的经验。证实了稻田养鱼只要经营管理得好,鱼的放养量适度,不但不会影响稻谷的产量,而且一般每亩每年还能增产稻谷3~6%,又能生产食用鱼20~40斤,或养成体长3~4寸的鱼种500~1,000尾。其产值可折合稻谷100~200斤以上。虽然稻田养鱼能带来些农作上的麻烦,但由于投资小、劳力少、生产易和有利可获的优点,故仍不失为农村中的良好副业。特别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8.
淡水养鱼     
一.我国养鱼的历史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473年的范蠡(陶朱公)即进行养鱼(传说现在的湖北省鄂城县西门外西山有陶朱公读书处,并有寒溪养鱼池),并著有“养鱼经”叙述养鱼的方法及其收益,是全世界最早的有关养鱼的著作。大约在1500年以前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阐述养鱼的方法。我国水面广阔,气候适宜,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其他各国以饲养鲤鱼为主,而我国除鲤鱼外,还盛产青鱼、草鱼、(?)鱼、鱅鱼、鳊鱼等的鱼苗,成长快、肉味美,是我国的特产,除我国劳动人民饲养外,每年留有大量鱼苗的出口。我国淡水面积约有1亿6千余万亩,其中可以利用养鱼的有5千余万亩,另外,有稻田3亿7千余万亩,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利用稻田养鱼。单位产量也以我国为最高,如德国养鲤鱼每市亩水面平均年产33.3—133.3磅,印度  相似文献   

9.
稻—鱼—蛙立体农业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一个稻米生产大国 ,古代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稻田中的鱼、蛙与水稻生长的互利关系。三国时代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出稻田可以作酱”;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词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生动地描述了那种自然景象。但是到目前为止 ,对稻 -鱼 -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系统研究还较缺乏。本文旨在通过在稻田中放养美国青蛙及草鱼 ,进行立体种养殖来分析探讨稻 -鱼 -蛙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 ,为该项技术的深入研究、生产的推广普及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放草鱼夏花 2 0 0尾 ,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试验。1 .3 秧苗的栽插与鱼…  相似文献   

10.
王颖  娄运生  石一凡  郑泽华  左慧婷 《生态学报》2018,38(14):5099-5108
昼夜不对称增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有关夜间增温对稻田甲烷(CH_4)排放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被动式夜间增温下水稻田CH_4排放及高光谱的特征,并用高光谱数据对稻田甲烷排放进行定量模拟。田间试验设夜间增温(NW)和对照处理(CK),夜间增温即在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夜间(19:00—6:00)用铝箔反射膜覆盖水稻冠层。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显著促进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浆期CH_4排放。水稻冠层近红外光谱反射率表现为,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时,NWCK;而在抽穗-灌浆期和成熟期时,CKNW。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及光谱特征值均与CH_4排放通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8(P0.01),其中以"蓝边面积"(SD_b)构成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模拟精度和检验精度综合最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0和0.72。研究结果对稻田CH_4排放通量遥感监测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陈中云  闵航  陈美慈  赵宇华 《生态学报》2001,21(9):1498-1505
对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浙江黄松土(发育于河流沉积物母质的水稻田土)、老黄筋泥田土(发育于第四纪红壤母质的水稻田土)、青紫泥田土(发育于滨海盐土母质的象山青紫泥水稻土)中甲烷氧化菌、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及甲烷排放量之间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范围在10^6-10^8cfu/g干土之间,其变化在2个数量级范围内,产甲烷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较大,其范围在10^3-10^7cfu/g干土之间,水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受到甲烷氧化菌、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及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提出了当水稻田土壤的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10^cfu/g干土、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在10^5cfu/g干土时,水稻田土壤几乎没有多余的CH4气体排放这一甲烷形成与甲烷氧化两类群微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甲烷排量也与土壤砂粒(<0.02mm的砂数)含量呈正相关性,土壤砂粒含量越高,其甲烷排放量亦高。  相似文献   

12.
王馨  雷蕾  丁利  陈泽柠  戴蓉 《动物学杂志》2023,58(3):366-380
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稻田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上海市崇明岛常规、有机和生态(稻-渔共作)三种种植方式的稻田为研究样地,采用干漏斗法对其中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449头,分属2门5纲8目,优势类群为弹尾目(Collembola)物种,占总捕获量的82.18%。三种种植方式稻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有机种植模式稻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种植模式。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特征,类群数和密度均表现为向下减小的趋势。生态种植稻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有机种植稻田的中小型动物优势度指数最高。三种不同种植方式稻田的中小型动物呈中等程度相似。与常规和有机种植水稻方式相比,生态种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水平,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对稻田种植的可持续性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指示作用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项重要工程,茅尾海是平陆运河的重要支撑节点。本次调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评估茅尾海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又积累本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基线数据,为平陆运河建设期、运营期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1月、4月、7月,在钦州茅尾海东部岸线设置4个采样断面,分别是仙岛公园、沙环村、滨海公园和康王庙村,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6-2007)的要求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和物种分类鉴定;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优势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节肢动物为主,物种占比超过41%,个体数占比超过87%,优势种(IRI > 1 000)有麦克碟尾虫(Discapseudes mackiei)、台湾泥蟹(Ilyoplax formosensis)、隆背大眼蟹(Macrophthalmus convexus)和四齿大额蟹(Metopograpsus quadridentatus),但优势种在4个断面分布不均,仅麦克碟尾虫出现在各断面;主要种(100 ≤ IRI < 1 000)有27种,其中仅扁平拟闭口蟹(Paracleistostoma depressum)、背毛小头虫(Notodasus sp.)出现在各断面;常见种(10 ≤ IRI < 100)有19种,稀有种(IRI < 10)有8种,它们均分布不均;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435(0.183 ~ 0.704)和1.506(0.747 ~ 2.256),显著低于2009年相应指标,P值分别为0.004和0.048;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475(0.223 ~ 0.696),与2009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没有显著差异(P = 0.109)。综合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香农多样性指数(H?)、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IMP)推断茅尾海目前整体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中等污染水平。综合上述指标,认为目前茅尾海海域整体生态环境已属于中等程度污染。本次调查建立的茅尾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库,将为未来平陆运河的生态建设和科学运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Aims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net gai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fter afforestation on croplands, this is uncertain for Chinese paddy rice croplands. Here,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fforestation of paddy rice croplands on SOC sequestration and soil respiration (R s). Such knowledge would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land use options on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in China.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Chongming Island, north subtropical China. Field sites were reclaimed from coastal salt marshes in the 1960s, and soils were homogeneous with simple land use histories. SOC stocks and R s levels were monitored over one year in a paddy rice cropland, an evergreen and a deciduous broad-leaved plantation established on previous paddy fields and a reference fallow land site never cultivated. Laboratory incubation of soil under fast-changing temperature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Q 10) of SOC decomposition across land uses.Important findings After 15–20 years of afforestation on paddy fields, SOC concentration only slightly increased at the depth of 0–5cm but decreased in deeper layers, which resulted in a net loss of SOC stock in the top 40cm. Seasonal increase of SOC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rice-growing period in croplands but not in afforested soils, suggesting a stronger SOC sequestration by paddy rice cropping. However, SOC sequestered under cropping was more labile, as indicated by its higher content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Also, paddy soils had higher annual R s than afforested soils; R s abruptly increased after paddy fields were drained and plowed and remained distinctively high throughout the dry farming period. Laboratory incubation revealed that paddy soils had a much higher Q 10 of SOC decomposition than afforested soils. Given that temperature was the primary controller of R s in this reg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despite the stronger SOC sequestration by paddy rice cropping, its SOC was less stable than in afforested systems and might be more easily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under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5.
陈晓冰  吴晗  姜波  韦灵  郭义选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2):4099-4108
田间土壤优先路径空间分布影响优先流的发生和运动。通过野外土壤染色示踪试验,利用形态学图像解析技术,并结合群落生态学分析方法,对广西岩溶区秸秆覆盖(CM)和非覆盖(CK)下的水稻田进行土壤优先路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外部供水状况下,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秸秆覆盖水稻田的土壤水平染色由整体分布向团块状聚集分布转变;非秸秆覆盖水稻田以枝状染色为主,其平均染色斑块形状系数为21.69,染色形态规则,是秸秆覆盖水稻田的1.04倍。秸秆覆盖与非覆盖水稻田的土壤优先路径均呈聚集分布,秸秆覆盖水稻田内优先路径的Morisita指数为1.28,且田间优先路径以影响半径<1.0 mm为主(重要值0.31),非秸秆覆盖水稻田内影响半径<1.0 mm的优先路径重要值为0.28。秸秆覆盖影响稻田土壤优先路径,有助于改善田间作物的水肥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根际袋法研究腐熟有机物料对滨海盐土水稻淹水层及土壤的盐分和植株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排水条件下,施用有机物料使淹水层盐分上升,土壤盐分也高于对照,但其根际富集程度降低;植株K吸收增强,Na则明显下降,Ca、Mg含量略增,但变化没有1价元素明显.  相似文献   

17.
鸭稻共作生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性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使鸭稻共作技术模式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和解决,主要包括:(1)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筛选问题;(2)鸭稻共作模式系统的结构优化问题;(3)鸭子的生态学功能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有关的科学问题;(4)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5)稻田土壤肥力维持问题;(6)田间日常管理问题;(7)鸭子饲料来源问题;(8)稻田鸭子的疫病综合防治问题;(9)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问题;(10)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动态和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 109 30 和113.71 kg/hm2,高于土壤无机N库.(2)土壤SON与土壤可溶性无机N显著正相关(p<0.0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SON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由于鸭和鱼的存在,处理RD和RF土壤SON含量显著低于处理CK;土壤SON与水稻累积吸N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水稻生长强烈影响着土壤SON.(3)在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各形态N含量最大;溶解性有机N(DON)是稻田渗漏水N素的主要形态;同时,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处理CK,RF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显著降低,RD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则略为降低.(4)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量N不断地变化着,此外,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相对与处理CK,处理RD和RF土壤显著的提高了土壤MBN.同时,由于水稻吸收和N的淋失,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SON不相关.总之,在水稻生长期间,土壤可溶性有机N受水稻吸N、微生物吸N与分解和N淋失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稻作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杂草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糯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抑制杂草能力均优于杂交稻;R-F-D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鸭舌草、节节菜等的抑制效果达到100%,总体抑制杂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稻作方式,杂草的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指数提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降低了原来优势杂草的发生, 是一种较好的可达到抑制杂草效果的稻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杂草中,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种群数量降低较快,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次之,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最慢。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性与稻鸭共作前相比逐年降低。说明稻鸭共作改变了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随着稻鸭共作的连年进行,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逐渐上升,4年后达99%以上。稻鸭共作是稻田替代化学除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