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绵是最原始的一类后生动物,已被作为海洋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独特的孔状结构使其成为许多海洋微生物的优良宿主。近年来国内对海绵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产生的活性物质方面,但对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分布、多样性及其对宿主海绵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就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较为系统地概述了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利用引物的PCR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和电泳分离及显示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方向。结果表明,这些被认为是重要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探索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污染环境的微生物遗传适应进化机制的研究,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有关基因的定位及微生物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推进了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的分子生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是湖泊生物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湖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湖泊中存在着大量不可培养的细菌,利用传统的培养技术,无法对湖泊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而不依赖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此方面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产生的学科,在研究湖泊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综述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16SrDNA克隆文库技术等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研究湖泊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胃肠道微生物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分子手段已经从单纯的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发展到通过宏转录组学、宏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揭示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应功能。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未培养微生物的研究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姜瑜  罗固源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11-115
近年来现代分子技术和基因组学逐渐渗透到有关生命科学的整个领域,也为微生物生态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机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DNA-DNA杂交、核酸指纹图谱以及宏基因组学等分子技术检查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可以克服传统纯培养技术的不足,是一条探知未培养微生物、寻找新基因及其产物的新途径,开启了我们认识微生物多样性和获得新资源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余传霖 《微生物与感染》1994,17(1):31-33,4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菌鉴别上的应用对临床病人的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都有重要作用。用于细菌分型的现代技术包括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它们已庄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的分型。就其分型性、重复性和分辨力而言,各有优、缺点,但以免疫印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法较好,应在不同的要求和条件下分别采用。  相似文献   

7.
海绵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独特的摄食、滤食系统使其体内体表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结构新颖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海绵微生物的研究正在成为开发海洋药物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对海绵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污水处理方面广泛应用。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体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并指出研究该体系微生物对于认识微生物系统发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分子生态学技术主要有核酸杂交分析技术、特异性PCR扩增技术、DNA序列分析、基因芯片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种群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代谢活性的研究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最后,对环境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有力工具.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基因片段的选择、共迁移、背景色和异源双链分子的形成等作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该技术进行微生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中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PCR方法的多种分子检测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水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而以DNA芯片为代表的微型化、快速化手段将是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可实现对病原微生物实时和快速的检测。新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建立水体污染早期预警机制,同时,可靠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可降低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水体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在水污染相关疾病风险控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几种常用分子标记RAPD、AFLP、SSR、ISSR和SRAP的原理和特点,着重论述了分子标记在大黄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种质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大黄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海绵中可培养与原位微生物组成的DGGE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不依赖于分离培养的PCR-DGGE基因指纹技术对我国南海4种海绵体内的原位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混合培养的海绵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指纹图间的差异与相似性,揭示可培养微生物与海绵原位存在的微生物的关系。由实验可以看出,来自同一海域的不同海绵体内的微生物存在宿主特异性,不同的培养条件是影响微生物可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所能培养的海绵微生物还仅占自然环境下海绵微生物总量的很少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Bacteria, microalgae and yeast less than 10 μm in size are the primary food source of sponges but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somatic growth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a laboratory study, the sponge Halichondria melanadocia was fed for 6 weeks a diet consisting solely of four bacterial strains, or a mixed diet consisting of bacteria, microalgae and yeast. Both diets were fed at three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centration (NC) of particles available to sponges: 1/5, 1 and 5NC. Mean final size of H. melanadocia was 40% greater on a mixed diet than on the bacteria diet,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greater supply of carbon and other essential nutrients in microalgae and yeast. Cell concentration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growth of H. melanadocia, with greatest growth for sponges fed at the highest cell concentration. The estimated carbon requirement for H. melanadocia to meet metabolic costs was 0.356 mg C l− 1 or 103 μg C h− 1 gDW− 1. Many H. melanadocia appeared to be optimizing their surface area for food uptake.  相似文献   

15.
DGGE/T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只限于环境样品中极少部分(0.1% ̄1%)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综述了以16S rDNA为主要研究对象的DGGE/TGGE(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DGGE/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原理,以其为主要手段结合PCR扩增、克隆建库、序列测定以及种系分析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的最新动态。DGGE/TGGE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实际问题的诊断、作物生长跟踪监测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分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鉴别炭疽芽孢杆菌菌株间的遗传相关性和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就近年来常用的炭疽芽孢杆菌分子分型方法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对生物体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动态、整体性的研究。简要综述了高通量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技术,如双向电泳、生物质谱、蛋白质芯片、酵母双杂交、同位素亲和标签及生物信息学的原理、方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并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放线菌分类学研究中,最初是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表观分类学特征进行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放线菌的分类鉴定亦从传统的表型分类进入到各种基因型分类水平。分子分类在放线菌分类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放线菌的分子分类研究主要包括:G Cmol%测定、DNA杂交、核酸结构分析以及DNA指纹图谱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The use of molecular techniques f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asteurella multocida is very important for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rganism.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5th February, 2014 to 15th April, 2015, 425 nasopharyngeal swabs and 175 lung and splee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80 strains (18.82%) of P. multocid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alves, sheep and goat with respiratory manifestation. Meanwhile, 77 strains (44%) were isolated from emergency slaughtered animals. All the recovered strains were positive for specific PCR for detection of P. multocida strains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P. multocida by standard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s. Multiplex PCR for molecular typing of the capsular antigens of the recovered P. multocida revealed positive amplification of 1044 bp fragments specific to the capsular antigen type A with 105 strains (66.88%), and amplification 511 bp fragments of the capsular antigen type E with 52 strain (33.12%) and absence of B, D and F antigens. Multiplex PCR for molecular typing of the capsular antigens of P. multocida can be used as a simple, sensitive, rapid, reliable technique instead of the serological techniqu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psular antigens of P. multoci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