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颖  崔兰明  李梦雨  王蕾  王欢  何淼 《广西植物》2018,38(5):608-616
该文对绵枣儿的开花物候与传粉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绵枣儿的开花进程、开花物候指数、开花物候指数对其生殖成功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绵枣儿对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绵枣儿始花日期为7月中下旬,单株持续时间15 d左右,种群持续时间30~35 d。呈现出"M"型开花物候曲线,其两年的开花同步指数分别为0.862、0.885,表明开花的年际间差异较小。并且分析出植株的相对开花强度分布在30%~60%之间。(2)相关分析表明:绵枣儿的开花数目与坐果数和持续时间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绵枣儿的持续时间与坐果数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而其始花日期与开花数目、坐果数和持续时间并没有显现出相关性,即绵枣儿植株开花的数目越多,其坐果率越高,持续时间也就越长。(3)绵枣儿的访花昆虫总共有14种,可分属为5目10科。其中传粉昆虫有5科10种。该研究结果表明各传粉昆虫在单花停留的时间和其访花频率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在日访花频率上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陈斌  宫明雪  刘筱玮  李洪瑶  王欢  何淼 《广西植物》2020,40(11):1638-1644
为探明绵枣儿(Barnardia japonica)在哈尔滨地区的年生长节律以及花芽分化进程,该文以从长白山引种至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研究所苗圃内的绵枣儿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法研究绵枣儿的年生长节律,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1)绵枣儿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节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花芽分化与发育期、开花期、结实期、休眠期。(2)绵枣儿花芽分化进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即4月中上旬,由于土壤温度较低,鳞茎仍处于未分化期; 4月下旬进入花序原基分化期; 5月上旬苞片原基分化; 5月下旬为小花原基分化期; 5月末至6月初花被片原基分化; 6月上旬进入雄蕊原基分化期; 6月下旬为雌蕊原基分化期。该研究明确了绵枣儿在哈尔滨地区的年生长节律和花芽分化各阶段的解剖学特性,为园林应用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俗称绵条草、鞭子草。属水鳖科多年生沉水植物。野生于淡水中,世界各温带及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常见于水沟、河流、池沼、湖泊之中。植株沉没于水中,有根状匍匐茎白色,扎生于泥内,节上生有须根。秋后匍匐茎前端形成椭圆形球茎,次年春萌芽生长。叶片狭长呈带状,丛生于根茎的节上,绿色或稍带紫色,长30—200厘米,宽0.3—2厘米,上下宽度与厚度基本相等,先端钝圆,基部白色透明,边缘有小齿,非常柔软,能够随水摆动。雌雄异株。果实条形长5—15厘米。  相似文献   

4.
地中海绵枣儿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地中海绵枣儿(Scilla peruviana L.)。2材料类别鳞茎,植株购于苏州花鸟市场。3培养条件(1)初代培养基:MS 6-BA 0.5mg·L-1(单位下同) NAA 0.1 GA3 0.1;(2)腋芽诱导培养  相似文献   

5.
绵枣儿叶片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植物名称 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Lindl.) Druce]。  相似文献   

6.
Giemsa-C带揭示的绵枣儿多倍体复合体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枣儿是分布在东亚的多倍体复合体。以Giemsa-C带法对分布在中国的绵枣儿24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变异分析。AA和BB细胞型大部分居群未发现变异,分别具a2和b1染色体的近着丝点着丝粒带。AABB虽无居群内变异,但居群间有所不同。其中柳林、商南和徐州居群带型相同,带纹丰富。元宝山居群只有b1的近着丝粒带,而灵岩山居群具a2和b1的近着丝粒带。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推测,绵枣儿b1和a2上的近着丝粒带显示的应当是高度重复的rRNA基因;大庆和文县居群一个体该位点的杂合可能是由于部分rRNA拷贝的同源染色体间转移;AABB起源后随时间推移会发生rRNA重复位点的丢失;柳林等居群丰富的带纹可能是其刚刚起源时重复基因关闭的表征,随时间推移同样可能会丢失。另外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BB比AA细胞型可能更易于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7.
翠南报春(Primula sieboldii)又名翠兰草,报春花科多年生野生花卉。 翠南报春叶基生,叶片长椭圆形,花葶由基部伸出,高11—2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6—15朵;花冠淡红色或淡白色,高脚碟状,蒴果扁球形。花期4—5月,果期6—7月间。野生主要生长于山坡、沟旁、路旁、河边等地。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抗病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     
一、来源与形态何首乌Polygonum multfloium Thunb。为蓼科(Polygonaceae)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细长,末端肥大呈不整齐块状。茎中空,表面光滑无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卵状心形,长3—7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无毛。叶柄长1—2.5厘米。托叶鞘膜质,短筒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密。花被5裂,白色,裂片大小不等,外轮3片背部有翅。雄蕊8枚,短于花被。子房三角形,柱头3裂。瘦果具三棱,黑色有光泽,包于翅状花被内。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二、生境与分布何首乌为一种半阴性植物。野生于路旁、灌木丛、丘陵、山脚阴处或石隙中等半阴蔽或向阳处。喜排水良好、结构疏松、腐植质丰富的砂壤土或粘壤土。原产我国中部。广布于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江苏、广西、广东等省,尤以长江流域各省产量高。台湾、  相似文献   

9.
黄金鸢尾(Iris flavissima)属鸢尾科鸢尾属,系多年生初夏开花的宿根野生花卉。根状茎粗壮,带肉质,横生而有分枝或直立。叶芽与花芽由根状茎上单生而出。每个叶芽抽生5—7片叶,叶剑形,纸质,长25—40厘米,叶宽1.5—2厘米,绿色。花葶长15—25厘米,顶端着花2—4朵,鲜黄色,花径为10—13厘米。始花期5月中旬,5月下旬盛开,末花期6月上旬。花后结蒴果,长椭圆形,长4—5厘米,果梗长2—3厘米。7月上旬果实陆续成熟,呈3裂,种子近球形,种皮为黑褐色,千粒重14.9克。  相似文献   

10.
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别名红棉、英雄树、攀枝花、烽火树,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高30—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干直,枝轮生、平展;幼年树干和树枝有短而粗的扁圆锥形皮刺;掌状复叶互生,长椭圆形小叶5—7片,长 7—17厘米,全缘。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两性花簇生于枝端,花直径可达12厘米;花萼5裂;花瓣5枚,厚肉质,向外面为乳白色,向内面呈鲜红、金黄色;花瓣基部包着绿色的革质花萼;一朵花内有数十枚雄蕊和一枚雌蕊。花期为3—4月,单花花期长,然后整朵脱落;蒴果木质,椭圆形,长10—15厘米,果瓣内有绵毛。果实在6月成熟,成熟时开裂为5个果…  相似文献   

11.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又称草兰、朵朵香、一茎一花、扑地蛾,古代称兰。是兰科、兰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肉质,较粗,内有共生直菌。假鳞茎稍呈球形,上面丛生线形的叶片4-6枚;外面的叶片短,里面的长,叶长10-50厘米,野生时有的可达100厘米,宽0.6-1.1厘米,边缘有锯齿。花葶直立,高10-20厘米,有鞘4-5片;花单生,少数2朵;花直径4-5厘米,浅黄绿色至绿色;萼片3枚,长3—4厘米,宽0.6—0.9厘米,狭矩圆形,端急尖或圆钝;有2枚花瓣,卵状披针形,微弯比萼片稍短,有一枚花瓣特化为唇瓣,较大而反卷,唇瓣中间有2条褶片。花芳香。通常在萼片和花瓣上有紫褐色条纹或斑点。花期2—3月。雌雄蕊合成一蕊柱,花粉块着生在顶端,并有药帽覆盖;在近蕊柱顶端的一侧有凹陷  相似文献   

12.
江西发现绵枣儿多倍体复合体多细胞型混合居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多倍体复合体两个居群263个植株进行了细胞学调查,发现4个整倍体细胞型,即BB、BBB、BBBB和ABBB。其中BBBB和ABBB为大陆上首次记录。至此在东亚大陆上已经发现该多倍体复合体12个整倍体细胞型中的9个。这表明东亚大陆也是该复合体细胞型分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此地出现ABBB和BBB,而未出现ABB以及非整倍体可能是说明自第四纪以来BB细胞型在大陆和朝鲜半岛的分布区正在收缩;大陆上AABB已经接近消失;而大陆、朝鲜半岛和济州岛(韩国)的BB和AABB混合居群只是残遗。大陆与日本列岛居群细胞型组成的相似性可能暗示着它们的某种历史关系,但是并不能支持日本分布的绵枣儿是从中国引入的“史前归化”植物。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的野生杜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山势崔嵬、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杜鹃花开的季节 ,此时的长白山好像一个巨大的杜鹃花园,披上了绚丽的衣衫。据统计:长白山共有野生杜 鹃2属9种3变型。下面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牛皮杜鹃、苞叶杜鹃、兴安杜鹃等几种杜鹃花, 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长白山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thum) 常绿小灌木,高10—60厘米。茎横卧,枝斜生,老 枝灰褐色,枝皮剥离。单叶互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革质。花4—10朵, 淡黄色或白色,径3厘米,漏斗状。蒴果。花期5—7月,果期8…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一年在荔波县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玉屏区时来乡石灰砌村水架村民组拉哑湾森林内零星和连片分布。群众称为野桔,经鉴定为野生宜昌橙,当地群众采集入药,近几年来用于甜桔育苗砧木。宜昌澄(Citrus ichangensis),别名:宜昌柑、罗汉柑,当地土名叫野桔。属于蟹橙类的一种。植物形态:为常绿多刺小乔木或灌木。树高1.5~4米;主杆皮色为灰绿色,征枝干上有坚锐长刺,幼技有棱角及短刺,刺长1.5~3厘米,结果枝常无刺或少刺。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长3—6.5厘米,宽1.5~3.5厘米;叶柄长,有宽大  相似文献   

15.
安徽黄精属二新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邵建章  张定成   《广西植物》1992,12(2):99-102
<正> 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而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的分枝,直径1—2.2厘米,茎直立,高30—80厘米,光滑无毛。叶轮生,厚纸质,每轮3—5片,条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弯曲,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中脉在背面明显凸起。伞形花序腋生,通常具2朵花,稀3朵,总花梗长1.5—3厘米,有叶状苞1—8枚,厚纸质,条状披针形,长1.8—3.5厘米,宽4—8毫米,先端卷曲,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无毛,花柄长5—10毫米;花被筒状,淡黄色,长10—12毫米,裂片6,长约8毫  相似文献   

16.
栌菊木     
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是国产菊科植物中罕见的单种属木本残遗种,特产于我国西南部,四川、云南接壤地区的金沙江下游及支流雅砻江、安宁河等的干热河谷地带。 栌菊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细纵裂,枝有棱,幼枝密被白色厚绒毛。叶互生,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27厘米,宽4—10厘米,上面绿色,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全缘,叶柄长2—3厘米。头状花序单生于小枝顶端,无梗,直径约2.5—3厘米。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层,革质,背面被绒毛。花两性,白色,边花二唇形,盘花近5等裂,花药基部有长尾。瘦果长椭圆形,  相似文献   

17.
芨芨草—盐碱滩之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高大的多年生密丛禾草,广布于我国东部的高寒草甸草原到西部的荒漠区,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区也有分布,是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等诸省区的常见类群。该种植物的茎直立、坚硬、光亮,高通常在50—250厘米之间。须根粗且坚韧,直径2—3毫米,入土深达80—150厘米,根幅在160—200厘米。喜生于河滩地、低洼地的盐碱滩,干河床及沙质地上,其生长的土壤多半是一些盐渍化的土壤,在这种生境中往往形  相似文献   

18.
带叶兜兰     
邹贤桂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93,(3):197-198
<正> 带叶兜兰(Pahiopedilum hirsutissimum(Lindl.)Pfitzer),叶基生,长20—25厘米,宽约2—3厘米,无毛。花茎绿色被深紫色毛,长约25匣米,几与叶等长,具1花。花直径可达10厘米,中萼片宽卵形,花瓣长匙形,边缘曲折有缘毛,唇瓣兜状,绿色有紫色小斑点。分布于印度亚萨姆,和我国广西、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台湾产灵芝属一新种—樟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实体一年生,无柄,木栓质至木质。菌盖半圆形,径3—5×3—4厘米,厚2—2.5厘米。表面褐色、黑褐色,具同心环脊,高约0.5厘米,宽0.7—1厘米,有瘤,具不明显的纵皱,有光泽,平坦,边缘平而钝,褐红色,紫红色。菌肉两层,上层木材色,下层象牙白色,厚1—1.5厘米,菌管长0.3—0.5(0.9)厘米,孔口乳白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4—6枚。皮壳构造呈不规则栅栏状组织,顶端细胞几呈圆形或球果  相似文献   

20.
“三叶虫”这个词,对于学过地质的人来讲是不生疏的,但是人们常见常闻的三叶虫,其身长只不过3—10厘米,宽不过1—3厘米。最近在唐山地区早寒武世地层中发现的一块三叶虫头鞍化石,其“面线”内径就有9厘米,头鞍顶端有凸出的尖,若将其复原,能有35厘米长,20厘米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