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谚     
<正>关于季节的渔谚"春钓滩,夏钓阴,秋钓潭,冬钓阳"。"冬钓沱,夏钓深,不冷不热钓中间"。"春钓桃花开,秋钓桂花鱼"。"小麦黄,钓鱼忙"。"三月三(旧历),鲤鱼上河滩"。"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春钓滩,流钓弯,下雨钓边边"。"清明鱼开口,霜降鱼封口"。"冬钓向阳岸,秋钓满河湾"。"春钓阳光照,夏钓早和晚,秋钓全天候,冬钓晌午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了多种样式的"羊"字。这种生来温顺的动物常用于祭祀,所以古人就给自然的"羊"加上了引申的含义,成为吉利、吉祥的一种象征。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羊,祥也"。古代典籍中,经常将"羊"与"祥"通用。古人以象形之法造出"羊"字后,以羊字为部首的汉字竟发展到多达204个。孔子曾分析以羊为部首的字认为:"半羊之字,以形举也。"早自上古时期,羊就是先民祭祀时必备的祭礼之一。古时有"少牢"和"太牢"之说。所  相似文献   

3.
"拇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本文由日本作家中村觉的案例引入,阐述了"拇指"教育的涵义和意义,并对"拇指"教育和"食指"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拇指"教育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就业方向,提出了以课程群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以"生物工艺学"和"生物反应工程"为主干课,还包括"生物工程设备"、"代谢控制与发酵"、"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等相关课程,同时结合"发酵工艺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发酵课程群。介绍了发酵课程群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分析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实,发酵课程群的建设对学生的就业以及后续工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3种垂直绿化基质中园林植物干旱适应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高温导致植物失水萎蔫甚至死亡是固化无土基质应用于垂直绿化的一个难题。该研究分析比较了传统基质和2种固化无土基质的保水性,测定了"常春藤"、"黄金络石"、"金禾女贞"、"金森女贞"、"银边六月雪"、"小叶栀子"和"银霜女贞"等7种园林植物在这3种基质中的干旱胁迫响应时间、复水后恢复状况、內源物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7种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的干旱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传统基质保水性最强,国产固化无土基质"炭棉"次之,进口固化无土基质"保浮科乐"最差。(2)植物在传统基质中的干旱胁迫响应时间最长,"炭棉"其次,"保浮科乐"最短。(3)复水后,植物在传统基质中的恢复情况优于固化无土基质,但一些植物在固化基质中恢复情况也较好。(4)大部分植物在3种基质中叶片MDA含量和POD活性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常春藤"和"银边六月雪"在"炭棉"中20d的SOD活性显著增加,其他植物在3种基质中的SOD活性都无显著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种基质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常春藤"和"银边六月雪"持续降低,其他植物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综合评价结果认为,"常春藤"、"银霜女贞"和"银边六月雪"在传统基质中有极强的干旱适应能力,而"常春藤"、"银边六月雪"和"金森女贞"在2种固化无土基质中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郑平  胡宝兰  梁璐怡  张萌  王茹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0):2480-2486
环境微生物学是专业基础课,它是开启环境类专业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破解环境类专业工程难题的一件利器。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学校专业核心课建设,课程组对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构建了以解答微生物"是什么"、"有何用"和"怎么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以"学生兼课"、"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课程论文"和"综合评价"为标志的课程理论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沙地灌丛"肥岛"和"虫岛"均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对于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草地灌丛化和流动沙地固定化均可促使沙地灌丛"肥岛"和"虫岛"的形成,并且灌丛"肥岛"与放牧管理间存在密切相关,而灌丛"虫岛"与灌丛林龄密切相关。沙地灌丛"肥岛"和"虫岛"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而且作为反馈,灌丛"虫岛"可以进一步促成"肥岛"的形成,加速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1)灌丛"虫岛"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灌丛的反馈作用。(2)基于灌丛种与林龄的灌丛"虫岛"与放牧管理的关系。(3)灌丛"土-草-肥-虫-节肢动物-微环境-微生物"为一体的微宇宙实验的控制研究。(4)利用灌丛"虫岛"的形成、指示类群的辨识以及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长期观察与分析,来确定草地中可能存在的最佳人工灌丛林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繁育实验室,一只黑白黄相间,名叫"龙龙"的小狗正吮吸着"母亲"的乳汁。这位"母亲"是一只普通的比格犬,是生下"龙龙"的代孕妈妈。"龙龙"的供体细胞则是来自世界首例人类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犬"苹果"。这条小狗是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犬,更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  相似文献   

9.
中药“霍山石斛”原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振缁  程式君 《植物研究》1984,4(3):141-146
"石斛"是重要的中药,而产于安徽霍山的"霍山石斛"则被认为是"石斛"中的上品,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记载。过去植物学家一向认为"霍山石斛"的学名应为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  相似文献   

10.
对中文"熊猫"一词来源的流行说法提出质疑,通过资料考证,认为"熊猫"一词来源于20世纪初对日文和英文辞书的借用,最初是指小熊猫;而中文"大熊猫"是对"熊猫"一词的扩展使用;中文"猫熊"晚于对"熊猫"的使用,而非相反。  相似文献   

11.
"野人"考察后的意外惊喜,发现了金丝猴,打到了实物标本,成立了保护区。只要一提起神农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问到底有没有"野人"?"野人",这个神秘的影子,一直笼罩在人们的脑海中,经数千年之久,挥之不去。其实,世界各地都有关于"野人"的传说和记载,比如喜马拉雅山的"耶提"、蒙古的"阿尔玛斯人"、西伯利亚的"丘丘纳"、非洲的"切莫斯特"、澳洲的"约韦",还有美洲的"大脚怪",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大陆都曾有发现过"野人"踪迹的传说,但这些传说大都渐渐销声匿迹,唯独神农架一  相似文献   

12.
苏飞  应蓉蓉  张慧敏  赵樱紫 《生态学报》2016,36(9):2764-2772
以Sustainability Science 2006—2015年间刊载的论文为基础数据,应用Cite Space软件,采取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Sustainability Science载文质量和国际影响力逐年上升;日、美、德、澳、加5国及东京大学、联合国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茨城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发文量位居前列,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Komiyama H、Lang D J、Miller T R、Talwar S、Clark W S等是期刊载文引用较多的作者,显示了这些学者在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权威性。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主要聚焦"可持续性"、"气候变化"、"概念框架"、"管治"、"脆弱性"、"适应性"、"恢复力"等热点问题。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学科发展"、"跨学科研究"、"规划机制"、"灾害管控"、"信息管理"、"海岛环境"、"沿海脆弱性评估"、"土地利用"和"生态景观"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灌木"肥岛"的形成和维持是物理和生物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植物是影响灌木"肥岛"形成的关键因素;动物活动亦能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肥岛"的形成。本文以中亚干旱区的代表性物种"柽柳"和"大沙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沙鼠活动对柽柳沙包"肥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大沙鼠定居的柽柳沙包具有"肥岛"效应,但土壤养分含量并无显著提高;大沙鼠定居后,柽柳沙包出现明显的"肥岛"效应,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丘间对照地;大沙鼠活动促进了15~50cm深层土壤养分的富集,速效氮含量甚至是相同深度无洞柽柳沙包的2倍以上。表明大沙鼠活动促进了柽柳沙包"肥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特刊后记     
<正>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结束。在疫情结束一周年之际,《生物技术通讯》推出"埃博拉疫情结束一周年纪念特刊"。谨以此特刊奉献给抗击埃博拉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纪念大家所挥洒的汗水、付出的努力。除"科研管理"、"综述"、"研究报告"外,本期还特设"访谈"、"论坛"和"掠影"三个栏目,以期对各个阶段的科研读者有启发作用。首先感谢我国出色的埃博拉抗体和疫苗研制团队,没有他们的科研成  相似文献   

15.
<正>杜牧写过"红芰",秦观写过"红菱"。"芰"名初出战国时代,取义菱的植物形态"其叶支散",楚语"屈到嗜芰",意思是楚臣屈到喜欢吃菱角,说明那个时候菱叫"芰"。"菱"名初出魏晋南北朝《名医别录》:"芰实。一名菱。"故芰为菱的古称,《酉阳杂俎》记载:"今人但言菱  相似文献   

16.
微课是一种为在线学习而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的可视化学习资源。微课的应用往往离不开翻转课堂。为了解决"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教"与"学"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模式,总结出了"一视、二台、三看、四仿、五评"的实验课教学策略。该教学模式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以及"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框架的2块基石,在探究活动教学中发展"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以"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课为例,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常见的思维误区,阐述引导"理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传染病"一节为例,阐述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如何通过基于PAD平台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上"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古代中国就形成了"轻天重民"的思想,在"天道"与"人道"关系上,把"人道"置于"天道"之上,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是一样"。人道"就是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尤其我们的生物课堂,要求学生在做中学的更多,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丰厚的生物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按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为宗旨""教学过程重实践"等基本理念,通过还原"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基本路径,将"科学思维"融入"科学探究"之中,从而让学生形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概念,同时构建"归纳推理"和"假说演绎"2种科学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