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已造成4.9亿多人感染,617万多人死亡。由于新冠肺炎患者免疫力低下以及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机会性真菌感染明显增加,患者并发/继发真菌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的真菌感染主要由曲霉、念珠菌和毛霉引起。鉴于新冠病毒高度适应人类、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以及目前市场缺乏特效药物和疫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冠病毒和真菌的合并感染将是临床医学和科学界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看看我的宠物!是不是特别乖巧、特别温柔、特别美丽?哦,别误会!我的宠物不是画上的这只翠鸟,而是画翠鸟的纸。没办法,我就是这么特立独行!我的宠物猫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猫咪好看罢了。服不服?不服上你家宠物的照片!这是一只超级爱健身的仓鼠。运动是它鼠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之一——另外两件是吃饭和睡觉。这么有正能量的宠物,还不够特别吗?  相似文献   

3.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全球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各层次造成了巨大冲击,到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达81715247人,死亡人数达1778294人。因此,本年度封面形象的以新冠病毒肆虐地球,人类重拳出击抵抗新冠疫情为主题设计了封面,旨在倡导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研究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应对新冠病毒。当前,隔离仍然是遏制新冠病毒快速传播的有效手段,新冠疫苗研发与接种是克制新冠疫情的内生动力,而环境消杀是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有力保障。相信通过人类共同努力,各国携手合作,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消灭新冠疫情,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4.
陈则 《生命科学研究》2020,24(4):259-262
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能否研发成功引起全社会关注。目前,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人可以自然康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可以长期在体内潜伏,而且康复的患者血清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病人,这些都预示着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可能会成功。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也可能失败,主要原因是疫苗可能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即疫苗诱导的抗体可能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另外,疫苗也可能引起免疫性肺损伤。当前,疫苗的种类很多,包括传统型的疫苗和新型疫苗。从理论上来说,所有已经有的疫苗种类和技术都可以尝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5.
《生理通讯》2009,28(6):149-150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寂寞会像普通感冒一样在人群中传染,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感染”。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一大型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在寂寞时往往会把悲伤情绪传染给周围的人,最后导致他们被社会孤立。  相似文献   

6.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4):638-638
禽流感病毒主要在禽类之间流行传播,易造成禽类大量死亡,形成瘟疫。一般不在人类之间传染流行,但也得高度警惕。饲养直接接触病禽已有发生感染的情况。该病毒一旦发生变异传染给人,则会对人类构成生命威胁。这类非细胞形态致病因子有随着不同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多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需防与治相结合。首先,此病毒要有适宜的受体才能生存繁衍(复制),并发挥作用。禽流感病毒通过某种载体物进入口中而感染肺部,其下端细胞表面的糖链正是它的侵染受体。有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可以利用酶把这种糖链切掉,阻止该病毒进一步传染。  相似文献   

7.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全球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各层次造成了巨大冲击,到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达81715247人,死亡人数达1778294人。因此,本年度封面形象的以新冠病毒肆虐地球,人类重拳出击抵抗新冠疫情为主题设计了封面,旨在倡导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研究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应对新冠病毒。  相似文献   

8.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全球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各层次造成了巨大冲击,到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达81715247人,死亡人数达1778294人。因此,本年度封面形象的以新冠病毒肆虐地球,人类重拳出击抵抗新冠疫情为主题设计了封面,旨在倡导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研究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应对新冠病毒。  相似文献   

9.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全球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各层次造成了巨大冲击,到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达81715247人,死亡人数达1778294人。因此,本年度封面形象的以新冠病毒肆虐地球,人类重拳出击抵抗新冠疫情为主题设计了封面,旨在倡导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研究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应对新冠病毒。  相似文献   

10.
<正>接种麻疹疫苗就不会得麻疹,也不会传染给别人。是这样吗?不一定。即便完全接种麻疹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并传染给别人。这个令人吃惊的案例研究获得了对疫苗的新认识,也揭示出近期发达国家的麻疹暴发可能意味着患者也存在于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就麻疹疫苗而言,两次注射的效果好于一次。大多数美国人在出生后不久便接受第一次注射,并且在学步期再加强一针。接受两次注射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接种麻疹疫苗就不会得麻疹,也不会传染给别人。是这样吗?不一定。即便完全接种麻疹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并传染给别人。这个令人吃惊的案例研究获得了对疫苗的新认识,也揭示出近期发达国家的麻疹暴发可能意味着患者也存在于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就麻疹疫苗而言,两次注射的效果好于一次。大多数美国人在出生后不久便接受第一次注射,并且在学步期再加强一针。接受两次注射的人  相似文献   

12.
螨病是一种由螨虫引起的非季节性、瘙痒性宠物皮肤病。此病可以发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尤其是家养宠物,偶尔会传染给与之接触的人类,并引起瘙痒和自限性皮炎。犬猫做为人类最主要的宠物,其皮肤可以藏匿几种螨虫,主要包括犬疥螨、猫背肛螨和姬螯螨,这些螨虫都是具有引发人兽共患病的潜在能力。与宠物密切接触的人一旦出现可疑皮肤病应该警惕螨病的存在。犬猫螨病的诊断应该基于直接发现螨虫,分析其形态和获取动物宿主临床症状。了解这些螨病的发病特点并做好适当预防是控制此类人兽共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豚鼠?特工?这两者会有联系吗?没错。在风靡全球的电影《豚鼠特工队》中,几只个头小小的豚鼠精英就展示了它们的无敌风采,让那些认为豚鼠只是可爱宠物的人连连惊呼:哇哦,豚鼠特工,真酷!  相似文献   

14.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在人体中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而感染宠物犬猫类的冠状病毒主要来自α冠状病毒属。SARS-CoV-2是否感染犬、猫等宠物是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大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有明晰腹泻和呼吸道症状的宠物犬和猫进行病原学检测,来阐明SARS-CoV-2是否感染宠物的科学问题,探究腹泻和呼吸症状宠物感染的普遍病因。本研究采用SARS-CoV-2的荧光定量PCR试剂和已经建立的诊断方法,对SARSCoV-2流行期间北京地区有腹泻和呼吸道症状的(特别是有发烧、严重咳嗽症状)临床宠物猫病例(20例)和宠物犬病例(4例)采集咽拭子,并进行SARS-CoV-2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犬腺病毒Ⅱ型(Canine adenoviru-2,CAV-2)、犬副流感病毒(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CPIV)、猫疱疹病毒I型(Feline herpesvirus-1,FHV-1)及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支原体(Mycoplasma,MY)及衣原体(Chlamydophila,CPS)等病原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本SARS-CoV-2均为阴性,但分别存在其它病原感染。  相似文献   

15.
科研快讯     
<正>Nature:我们应将MERS关注点转回中东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在韩国出现新一轮爆发。这个病毒到底是如何突然传染给人的,目前还并未研究清楚。而回答这个问题的线索远在上千公里外的中东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韩国以医院为中心的MERS感染,是中东地区以外最大规模的MERS疫情,已经造成95人感染,其中有7人死亡。上百所学校停课。尽管造成流行病的冠状病毒-MERS-Co V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专家认为韩国当局会迅速控制这次疫情。而如何阻止中东地区MERS从广泛被感染的骆驼传播给人,是比控制韩国疫情大得多的挑战。来自伦敦卫生与热带医药学院的研究员、英格兰公共健康主席David  相似文献   

16.
对东兴市冷藏食品及其外包装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情况进行分析。东兴市2021年新冠检测冷藏食品3 852份、食品外包装3 476份,共7 328份标本。在3 852份食品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例、在3 476份食品外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2例。冷藏食品及其外包装中均可能存在新冠病毒,应加强进口冷藏食品的闭环管理,加强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还要打击边境走私活动,严防新冠病毒“偷渡”。  相似文献   

17.
赵浩淼  张磊亮 《病毒学报》2022,(5):1269-1280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探明感染和传播的机制,研究者需要在体外建立SARS-CoV-2的实验模型。类器官作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细胞培养系统成为一种理想的研究模型。类器官是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一定条件下分化成的多种细胞类型共同组成的迷你器官。它具有培养时间相对较短且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模拟SARS-CoV-2感染。本文介绍了肺、肠、大脑和肝脏等类器官在新冠研究中的应用,简述了不同类器官是如何被SARS-CoV-2感染的,以及通过类器官筛选出的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本篇综述为新冠病毒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通报》2004,39(11):3-3
在荷兰进行的一项抗体测试表明,去年一种鸟类流感病毒在该国家禽中爆发期间,至少造成了1000人感染.而后这些被感染后逐步显现出病状的病人又将病毒传染给了59%的家庭成员。荷兰Bilthoven的公共卫生与环境国家研究所(RIVM)于日前公布了这项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9.
周帅 《广西植物》2023,43(8):1478-1487
森林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森林面积的损失常常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或丧失。为探讨新冠疫情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该文利用Image J软件筛选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占国土面积超60%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面积、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数据、年度(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感染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研究对象,进行关联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新冠病毒的每百万人口感染数量与森林损失面积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新冠疫情显著减少了因城市和农业大规模扩张而导致的森林损失面积,但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年(2020年和2021年)期间,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总量仍然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间接加速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采伐。回归模型预测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面积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增加了5.83%和21.78%。综上表明,虽然新冠疫情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森林损失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森林损失面积仍然在增加。该研究结果为制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输血的一个主要危险是输入传染性疾病。虽然由输血传播的传染因子数量很多,但在大量接受者中只有一些给带来问题,成为要求在献血时进行筛选试验的根据。有400多种不同的病毒可以传染给人,并引起广泛的临床、病理和流行病学现象。在病毒间引起隐性的亚临床的和临床经过的频率显著不同。原发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复活是免疫抑制病人症状严重的重要原因。除了充分的选择献血者和进行预防性筛选以外,有几种病毒灭活技术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