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  李岩 《生物学通报》2001,36(11):13-14
以支序系统学为基础出发,将羊膜动物分为3个类群:下孔类、无孔类和双孔类,并简要介绍了其中的主要类群;同时也介绍了哺乳类、龟鳖类和翼龙类等几个重要类群及鸟类的起源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智囊出招     
<正>【上期智囊接招】你认为猴子最喜欢的食物是桃子,还是香蕉?为什么?最理性接招:我认为猴子应该更喜欢吃香蕉,因为香蕉更好剥皮!【克拉玛依马馨婷】最幽默接招:当然是桃子啦!因为只有猕猴桃,而没有猕猴蕉!【广州谢丰源】【南京王炫哲】最搞怪接招:猴子走着走着,被火狐狸姐姐扔的香蕉皮绊了一跤,生气地发誓以后再也不吃香蕉。所以,猴子爱吃桃子。【乌鲁木齐王李金鹏】最可爱接招:是不是桃子呀?我也爱吃桃。【泰安刘泽睿】最呆萌接招:我属猴,我爱吃熟透了的毛桃,好甜的。【大理车塬】  相似文献   

3.
智囊出招     
<正>【上期智囊接招】你有没有听说过哪个动物小专家运用知识大显神威的故事,说来听听吧!有一次下雨过后我出门游玩,听见两个小朋友在慌话。甲:"这是什么"Z:"好像是蜗牛!"甲:"拉倒吧,蜗牛有房子。"乙:"可能离家出走了吧。"我实在看不下击了,插嘴道:"这叫蛞蝓,也叫鼻涕虫,不是蜗牛。"说完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重要的医学昆虫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触角感受器的形态,以明确不同类型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方法】采用透射电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明确并详细描述了毛型感受器、锥型感受器、腔锥型感受器及感觉囊的形态结构。【结论】毛型感受器和锥型感受器可能为化学感受器,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温湿度感受器;感觉囊中的无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温湿度感受器,类锥型感受器及类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化学感受器,各类型感受器同时行使功能,表明感觉囊为一个功能复合体。蝇类触角的感器类型多样、囊结构复杂,可作为研究昆虫触角感器形态、功能及演化的模式类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高效环保的蝇类引诱剂制剂。【方法】通过室外诱捕实验确定蝇类引诱剂的配方,并对其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由食物源气味物质组成的引诱剂Ⅲ具有较高的活性;引诱剂Ⅲ经32℃发酵9 d,冷冻干燥后,其制剂室外引诱效果最好。从开始诱捕的第8至第31天,其蝇类累计引诱数量显著高于商品引诱剂。【结论】持久高效、成本低廉和环境兼容性好的特点使引诱剂Ⅲ制剂在蝇类综合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上  赵瑞  丁双阳  朱奎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0):2665-2672
【背景】随着碳青霉烯类和多粘菌素类可转移耐药基因的发现及扩散,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更加难以治疗。【目的】筛选有效拮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株,为新型抗生素的发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筛选土壤源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其种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antiSMASH比对分析菌株产抗生素潜能,双层琼脂平板法验证其抗菌活性;通过甲醇萃取其次级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分析。【结果】从北京周边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类芽孢杆菌CAU136 (Paenibacillus pabuli CAU136),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antiSMASH比对,表明该菌株有较强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潜能,双层琼脂平板法验证其能抑制多株革兰氏阴性菌生长,H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其可能分泌多粘菌素E。【结论】类芽孢杆菌CAU136可能分泌多粘菌素E,能有效拮抗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7.
体型是动物重要的形态特征,影响动物的生境利用。为揭示龟鳖类体型与生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收集331种龟鳖(龟鳖目Tesudines总物种数的98.8%)的最大背甲长及其生境信息,将生境分为海洋、淡水、岛屿性陆地和大陆性陆地4种类型,再将淡水生境分为大静水、大流水、小静水、小流水和所有水域5种亚类型,大陆性陆地生境分为高地、平地和荒漠3种亚类型,从而比较不同生境类型或亚类型之间龟鳖类体型的差异。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海龟体型最大,岛屿性陆龟次之,淡水龟鳖和大陆性陆龟体型最小,且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淡水龟鳖类的体型在5种亚类型生境间存在差异,大静水和大流水水域的体型均显著大于小静水和小流水水域,而体型在大静水与大流水水域、小静水与小流水水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淡水龟鳖类体型与水域面积有关,而与水域是静水或流水无关。广布所有水域的淡水龟鳖类体型趋于中间型,且与其他4种亚类型生境中的体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大陆性陆龟的体型从高地到平地再到荒漠有逐渐变大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揭示龟鳖类的保护对策需要考虑其体型和生境面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摸清贵州竹类资源本底,以补充和丰富贵州现有竹类资料,为后续竹产业的规划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面”“点”结合的方式进行野外调查,标本的采集和鉴定,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整理出此前从未有分布记录的属和种。【结果】发现了贵州省竹类植物新纪录的1个属和6个种,即[/思]簩竹属(Schizostachyum)、[/思]簩竹(S. pseudolima McClure)、鸡窦簕竹(Bambusa funghomii McClure)、龙山玉山竹(Yushania longshanensis D. Z. Li & X. Y. Ye)、滑竹(Y. polytricha Hsueh et Yi)、少枝玉山竹(Y. pauciramificans Yi)和抱鸡竹(Y. punctulata Yi),现予以报道。【结论】这些新纪录属和种在贵州的发现扩展了其分布范围,同时丰富了贵州竹类植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类鼻疽杆菌是一种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甚至死亡的胞内寄生菌,Ⅲ型分泌系统在该菌入侵上皮细胞、逃避宿主免疫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bopA基因为TTSS-3基因编码的重要效应蛋白,在类鼻疽杆菌的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构建类鼻疽杆菌bopA基因敲除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构建pK18mobSacB-ΔbopA自杀质粒,通过大肠杆菌S17-1λpair以接合的方式转入类鼻疽杆菌,利用同源重组敲除了bopA基因,并用蔗糖平板筛选出菌株,最后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检测敲除菌株的表型变化。【结果】构建了bopA敲除的类鼻疽菌株,并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证实敲除bopA基因后,细菌的细胞侵袭和胞内存活以及体内定殖能力都显著降低。【结论】利用同源重组成功构建类鼻疽bopA基因敲除株,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靶点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糜烂的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oide)菌株JX-09。【方法】从患病草鱼分离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致病性检验;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回归感染后的草鱼体内再次分离到菌株JX-09,表明该菌株为致病菌;菌株JX-09对草鱼的半致死量为6.4×104cfu/g。通过生化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将菌株JX-09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曲松等头孢类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等耐药。【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草鱼肌肉糜烂病的致病菌,这是首次报道了该菌对草鱼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引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糜烂的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oide)菌株JX-09。【方法】从患病草鱼分离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致病性检验;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回归感染后的草鱼体内再次分离到菌株JX-09,表明该菌株为致病菌;菌株JX-09对草鱼的半致死量为6.4×104cfu/g。通过生化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将菌株JX-09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曲松等头孢类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等耐药。【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草鱼肌肉糜烂病的致病菌,这是首次报道了该菌对草鱼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重要场所。类囊体腔是由类囊体膜包围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在类囊体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蛋白家族,包括高叶绿素荧光(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HCF)蛋白、亲免蛋白、放氧复合物(oxygen-evolving complex, OEC)蛋白、PsbP类蛋白等,它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核酸代谢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评论】文章分类综述了参与光合作用调控的类囊体腔蛋白在光系统组装、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和高光逆境响应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望】文章可为未来研究类囊体腔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陈皮保存的时间越长即陈皮越老其药用功效越显著。本工作拟从7年陈皮中分离有益微生物,并制成相应的微生物产品,应用于高品质耐储存陈皮的生产。【方法】以7年陈皮为材料,用4 种培养基分离微生物;采用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和IS-PCR指纹图谱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聚类分析,再选取每个类群的代表菌株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从7年陈皮中分离、纯化23株细菌,但没有分离到真菌与放线菌。23株细菌聚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I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群II、类群III、类群IV 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结论】4个类群中只有类群II代表菌株cp20具有明显的柠檬酸盐利用能力,在陈皮的试验制作过程中具有防腐耐储存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星 《化石》2014,(3):45-55
正如果问恐龙迷们:哪类恐龙最奇特?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答案,但相信许多人会选择单爪龙类。确实,这类恐龙长得太奇特了,它们怪异的外表导致了科学家们无休止的争论,许多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都卷入了这场争论。虽然一直保持着对这类恐龙的浓厚兴趣,但确实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涉猎这个类群的研究;尤其没有想到,我们居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1.6亿年前沉积形成的地层中,发现了单爪龙类的侏罗纪祖先。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时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和蒙古国同行一起,在著  相似文献   

15.
龟鳖类寄生血簇虫六新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记载有300余种。龟鳖类的血簇虫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作者在1984年3月—1985年3月,对我国龟鳖类寄生的血簇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解剖检查了中华  相似文献   

16.
推定第四类羊毛硫素合成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更多关于第四类羊毛硫素合成酶的序列及蛋白结构特征信息,并为研究其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多种软件分析和预测了山丘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双球菌、惰性乳杆菌、德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拟无枝酸菌、大芬戈尔德菌中此类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二级结构等,同时采用邻位连接法对这8种蛋白及其结构域进行了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所研究的这8种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均无信号肽;山丘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双球菌、德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拟无枝酸菌、大芬戈尔德菌的此类合成酶属于酸性蛋白,惰性乳杆菌的类第四类羊毛硫素合成酶属于碱性蛋白;除山丘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双球菌的此类合成酶不稳定外,其它菌株的合成酶均稳定;进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同源性最高,LANC-like结构域与合成酶的进化关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而STYKc/S_TKc结构域的进化关系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所有的蛋白均有LANC-like结构域。【结论】类第四类羊毛硫素合成酶在不同的菌种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能够发挥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第四类羊毛硫素合成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为通过该途径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生防价值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酿酒酵母类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缺失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欣  肖冬光  张翠英 《微生物学报》2010,50(8):1030-1035
【目的】通过构建酿酒酵母类丙酮酸脱羧酶基因(YDL080C)缺失的工程菌株,研究该基因对酿酒酵母浓醪发酵产高级醇特别是异戊醇的影响。【方法】以酿酒酵母工业菌株AY-15的单倍体a-8或α-2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YDL080C上下游非编码区片段YA和YB;以pUG6质粒为模板,PCR扩增KanMX抗性基因片段。分别将YA、YB和KanMX片段连入pUC19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UC-YABK;并以其为模板,PCR扩增YA-KanMX-YB重组盒,分别电转化单倍体a-8和α-22。将转化子和亲本分别进行酒精浓醪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其发酵性能和高级醇的生成量。【结果】筛选获得了YDL080C基因缺失突变株。酒精发酵后发酵性能和高级醇测定结果显示,转化子的异戊醇及总高级醇生成量与对应的单倍体亲本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酒精度分别比亲本提高了0.6(%,v/v)和0.4(%,v/v)。【结论】YDL080C基因缺失对降低酿酒酵母发酵产高级醇特别是异戊醇没有明显作用,但会使酒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背景】罗非鱼类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方水域已经成为常见种,但至今九龙江罗非鱼类的种类与分布情况尚未见报导。【方法】2013年11月和2014年4月,在九龙江华安段设置6个站位,采用流刺网对罗非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2次调查。【结果】调查水域罗非鱼种类有齐氏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加利亚罗非鱼3种。罗非鱼类分别占本次调查渔获总数量和总重量的35.96%和30.63%,以潭口河段罗非鱼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该站位渔获总数量和总重量的72.97%和61.55%。调查采集的罗非鱼类样品中以齐氏罗非鱼占比最高,占罗非鱼类数量和重量的62.50%和54.53%。罗非鱼类均为小型个体,以尼罗罗非鱼个体为最大,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3.4 cm和107.3 g;其次为加利亚罗非鱼,分别为12.9 cm和96.9 g;最小为齐氏罗非鱼,分别为12.0 cm和74.1 g。【结论与意义】罗非鱼类个体数量和种类数量从九龙江上游(北)到下游(南)呈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趋势,在部分水域罗非鱼类已经成为主要类群。外来物种罗非鱼类对本土鱼类具有竞争优势,其对九龙江水域的入侵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和渔业资源的衰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龟鳖类分类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国外对中国产龟鳖类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多,解决了长期存在于分类中的一些疑难,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但国内多年来一直沿用旧的分类体系,一些新的工作没有充分反映,妨碍了我国龟鳖类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个分类学问题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以潜在-轻度石漠化为主体和以中-强度石漠化为主体的喀斯特地区及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之间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差异。【方法】分别在以潜在-轻度石漠化为主体的高原山地区和以中-强度石漠化为主体的峡谷区采集潜在、轻度、中度和强度石漠化环境下的土壤螨类,通过标本鉴定和数据分析,判别不同环境下土壤螨类科、属、个体、捕食性螨类和甲螨生态类群以及群落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共捕获土壤螨类72科132属,甲螨是研究区土壤螨类组成的主体。中-强度石漠化喀斯特地区拥有丰富的螨类科和属;不同石漠化类型喀斯特地区螨类科、属的组成存在季节变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剧,螨类科、属总体上逐渐减少;不同喀斯特区拥有不同的优势属群,且优势属的分布存在生境和季节差异;捕食性螨类和甲螨生态类群也随环境与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群落多样性指数以中-强度石漠化喀斯特区的稍高,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结论】不同石漠化主体类型喀斯特地区的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石漠化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造成影响,利用螨类优势属群可以对石漠化土壤环境进行初步指示,捕食性螨类和甲螨生态类群的分布与石漠化等级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