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我国首都北京附近的周口店发現的中国猿人化石,是現在已发現的最早人类的标准类型,因此中国猿人的面貌如何,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問題。根据一个人的头骨,可以恢复出他生前的面貌。这种工作过去已有許多人做过。关于中国猿人的复原象,现在通行的有二种。一种是魏敦瑞复原的,另一种是苏联的格拉  相似文献   

2.
面貌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其形态受到颅骨几何形态、面部软组织分布以及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其面部软组织大多已经消失,如何根据颅面形态关系推测古人类颅骨的生前面貌已成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手工颅面复原是由人类学家和艺术家使用雕塑技艺在颅骨上用可塑物质生成其生前面貌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采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科学、体质人类学、法医人类学交叉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对手工颅面复原技术、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和颅面复原结果评价方法作简要综述,并对颅面复原技术在体质人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山顶洞101号头骨化石是东亚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化石之一,是探讨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的重要研究材料。本文依据数据集中现生人的面部软组织平均分布,提出了计算机三维颅面复原方法,实现了101号头骨生前面貌的预测复原。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使用CT完成了101号男性头骨和下颌骨仿制模型的三维重建。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现生人的面部软组织分布作为101号头骨的面部软组织分布,实现了颅面虚拟复原,并采用手工绘画技巧再现了复原面貌的形态特征。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部软组织分布和面貌统计形状模型的形态分析方法,实现了颅面复原结果的评估。山顶洞101号头骨的复原面貌具有头部较长、额头前倾、眉弓粗壮等特征,与101号头骨的几何形态基本一致。该技术再现了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脑颅及面部的形态特征,为古人类颅面复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4,3(4):297-303
本文论述从1980年迄今的五年内我国古人类学的进展。内容包括古猿和各阶段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用不同方法对各人类化石地点年代测定的结果;在日本和香港举行中国古人类展览;国际上对我国古人类工作的评价及介绍中国古人类学的外文书刊的编写;近年来今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等五部分。  相似文献   

5.
吴秀杰  张玄 《人类学学报》2018,37(3):371-383
颅内模保存有脑表面的形态结构,是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中国最早复原和研究的颅内模来自20世纪20年代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的3号猿人头骨;此后虽然中国境内也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头骨化石,但由于古人类标本非常珍贵,不允许对其进行实体解剖,加上多数头骨破碎或者内部附有地层胶结物,导致颅内模无法成功复原。受技术水平及研究手段的限制,研究者一般只是侧重于化石外表形态结构的研究。高分辨率工业CT和3D软件的应用,可以在不损坏标本的情况下,虚拟复原出化石的内部解剖结构,使得一些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标本的颅内模被复原出来,促进了脑演化的研究。近年来,本文第一作者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复原了南京直立人、柳江人等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头骨的颅内模,通过对其颅容量、脑沟回特征、脑不对称性、脑表面的动、静脉血管压迹、各脑叶的大小、形状及比例的研究,获取了中国古人类脑形态特征变化的数据,为探讨东亚地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面容复原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反特故事影片《原形毕露》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镜头,讲的是有关部门通过头骨复原死者的生前面貌,证实了白桃花不是那位贫农老大娘的真正女儿,从而戳穿了白桃花的原形——一个变相冒名顶替的狡猾特务。这里所讲的人的面貌复原是怎么回事呢?不少观众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经常来信询问。近几年来,我们对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结果说明,根据头骨复原的人的面貌与死者生前的照片对比,是相当接近的。当我们将复原出来的肖像(制成的石膏模型像)交给死者的家属辨认,一般都表示可以认出死者为何人(图1)。当然,复原出来的肖像不是完全像那个人生前的本来面貌,而是最大限度地接近其外貌。下面就这一复原的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 1979年12月6日到1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五十周年纪念会。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的二十五周年和三十周年都举行了纪念会和学术报告会,这一次纪念活动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87人,来自全国除台湾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系统、高等院校、科研、生产部门及新闻出版单位。大会共收到学术报告一百余篇,分别在大会上和分组会议上宣读和讨论。报告内容涉及:古人类和旧石器的研究;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古气候环境;第四纪地质年龄等许多专业。这是我国古人类及有关学术界的一次空前盛会,检阅和交流了近年来在这个领域内各个专业的科研成果。会议中,代表们用一天时间专门参观了北京猿人展览馆和遗址以及附近几个典型的地点。这两年来,对北京猿人遗址进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随着祖国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全国各地第四纪地层中,不断有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到二、三百万年)古文化遗址发现,迫切需要一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自本世纪廿年代以来,先后发现了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新洞人的化石和他们的文化遗物——大批石器、用火遗迹、狩猎和采集的动植物遗体化石等,是举世闻名的古人类、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这一遗址自对外开  相似文献   

9.
欧亚非三洲古代居民的人类学图集是苏联历史-人类学家、历史科学博士米哈依尔·格拉西莫夫編纂的,他以根据头骨复原人类面相方面的工作而聞名于世。根据他所用的方法——其基础是人类面部軟部組織发育的程度取决于头骨的形状和骨面凹凸情况的規律性,作者已經制作了200多个复原古代人类面貌的雕象。他作的复原象陈列在苏联的許多博物館中。  相似文献   

10.
周口店中国猿人头骨的重新复原赵凌霞迄今为止,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仍然是直立人化石最为丰富的一个地点。魏敦瑞(F.Weidenreich)和其助手L.Swan1937年所制作的中国猿人复原头骨已成为直立人这个种的一个代表形象。但是,最近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质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31年起到目前止,中国猿人石器的研究論文至少已发表了10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旧石器組(下簡称旧石器組)的研究人員正着手对中国猿人石器作总結性的研究。本文仅就在参加中国猿人石器总結性研究中所看到的事实,对中国猿人石器的一些問題提出个人的意見,提供討論,并請讀者指正。本文所依据的材料为5897件中国猿人制作的石片、石核和石器。这是当前对中国  相似文献   

12.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近年来发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主要埋藏于陇西盆地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约4.6~2.3万年间。本文使用原料最小单元分析这一目前国内尚未普及的方法对该遗址主文化层的石制品进行研究,涉及遗址形成过程、空间利用以及古人类的流动组织等方面。研究表明,古人类原地剥片行为是遗址主文化层石制品分布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文化层交界位置所受扰动程度较大;石器工业面貌权宜性色彩较为浓厚,发掘区内并未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区,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其他生活中心。本文对原料最小单元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潜力作了一定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印象中的形象似乎是这样:个子不高,面貌像黑猩猩(如脸黑、颌凸、前额低矮、眉脊粗壮),跑的比较快,手中拿着一块石头正投向前方的野兽!其实,古人类并不都长这个样!距今10万年左右的早期现代人,其体质特征已经同我们接近,有些古人类长得还比较帅气,身高和脑量甚至超过了我们!古人类的面貌什么样?古人类的遗骸形成化石后,因面部软组织已不存在,只能根据保存下来的头骨化石,参考现代人的颅面特征与软组  相似文献   

14.
国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但一直到本世纪的二十年代,才开始有我国学者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27年,杨钟健教授的专著《华北新生代啮齿类化石》的出版,标志了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诞生。解放前的二十余年中,我国古脊椎动物(包括古人类)化石的研究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外国古生物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孢粉学是专门研究孢子和花粉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门新兴的科学在国外已获得较快的进展。在我国,过去这门科学是个空白,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与关怀下才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这门学科的研究机构从无到有,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不少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孢粉研究实验室,尤其是在地质、石油、煤炭等工业部门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更多,更普遍。显然,它不仅在古植物学和地层学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意义,而且联系到古地理、古气候、考古学、古人类、植被历史、医学、养蜂业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6.
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行了整理.同年9月,作者在白龙洞进行探察和小规模试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和少量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同时还发现可疑燃烧痕迹、动物骨骼表面痕迹以及特殊的动物化石埋藏现象等古人类活动证据.白龙洞发育于上新世沙坪组砾岩、泥晶灰岩和泥灰岩地层中,近水平状节理和裂隙为洞穴发育提供前提条件,垂直渗流为溶蚀的主要方式.白龙洞遗址属原地埋藏,动物群的组合显示中更新世早期的面貌,石英岩岩脉原料可能是导致石器工业组合显示北方石器工业面貌的原因.对遗址分布及埋藏现象的初步分析显示,白龙洞为一处多功能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暨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5周年庆典在京举行1994年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5周年,也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的前身──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65周年;更重要的是古脊椎所几代人盼望已久并为之做出不懈...  相似文献   

18.
周口店第1地点古人类用火证据是该遗址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同类遗存中最早的记录及其分析论证结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但随着少数西方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争议,其后开展的埋藏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又得出进一步否定的结论。但周口店遗址的洞穴地层十分复杂,目前残存的堆积与古人类生存时期的状态有重大差别,与当初大规模发掘时见证的遗物遗迹的分布与埋藏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在剖面表层做局部有限的采样分析并不足以推翻以前的系统性研究结论,何况很多否定性的意见源自学术理论思潮的转变和缺乏具体分析的常规性推理。从以前的发掘记录和各种分析结果看,周口店遗址埋藏着丰富的古人类用火证据,这些证据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验证和支持的。2009年以来在遗址开展的新的发掘与研究获得重要进展,揭示出具有结构的火塘、烧骨、石灰化的灰岩块等原地用火产生的遗物与遗迹,对相关材料的现代科技分析进一步确定这些遗存的人类用火性质。这样,遗址上文化层的用火证据变得明确无误,相关争议终可尘埃落定。对于下部地层中的用火证据,尚需做同样的发掘、分析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百色六怀山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百色六怀山遗址位于右江右岸第四级基座阶地。2005年10—11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0m^2,出土石制品136件,砾石3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和砾石等。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大型为主,手镐和砍砸器是主要类型;古人类多在砾石一端采用锤击法打制石器。石器面貌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主工业的鲜明特点。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20.
吴秀杰  张伟 《人类学学报》2019,38(4):513-524
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现代人不同,依据现代人头骨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公式往往不适于古人类颅容量的推算。获取古人类颅容量最准确的方法是复原出其内部的颅内模;然而,由于颅内模的复原工艺复杂,加上古人类头骨化石数量稀少且多数残破,如何准确地推算其颅容量,成为古人学者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境内发现的不同演化阶段的古人类颅容量推算方法的对比和验证,试图找出推算古人类颅容量的最适合的公式法。研究结果显示:1)早期现代人解剖特征同现代人基本接近,依据现代人头骨推算出来的回归方程可以用来推算其颅容量;2)直立人头骨厚重、脑颅低矮,体质特征不同于现代人,其颅容量的推算不能使用现代人公式法。依据本文中国直立人头骨测量数据推导出来的回程方程(C=-1301.944+60606L+0.718b+9.936h)适合其颅容量的推算。采用此直立人公式法,推算出蓝田直立人的颅容量为918 mL;3)古老型智人的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对其颅容量的推算不能一概而论:体质特征接近直立人的,如大荔人、华龙洞6号,可采用直立人公式法;体质特征接近早期现代人的,如许昌1号,可采用现代人公式法;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早期现代人中间位置的,如马坝人、金牛山人,其颅容量约等于采用现代人公式法和采用直立人公式法获得的颅容量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