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1959年中苏古生物联合考察队在内蒙古化德地区发掘采集到大量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后,笔者的课题组于2013~2016年间在化德的土城子地点发掘采集到不少哺乳动物化石。经过修理和研究,鉴定出鹿科化石的5个种类:布氏始柱角鹿(Eostyloceros blainvillei)、三角始柱角鹿(E.triangularis)、真角鹿未定种(Euprox sp.)、化德祖鹿(Cervavitus huadeensis)和山西祖鹿(C.shanxius)。其中前3个种类是在化德地区首次发现,而后两个种的牙齿材料也是在土城子地点首次记述。布氏始柱角鹿是一种较大的麂类,以其鹿角具一个粗长而内弯的主枝及一个直接从角环上伸出的较长的眉枝为特征,以前主要发现于山西的榆社盆地,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也找到过,而化德是出现这个种类的第三个地区。三角始柱角鹿以其主枝横切面呈三角形而与布氏始柱角鹿相区别,以前仅见于榆社盆地,因此新发现的三角始柱角鹿将其地理分布范围扩大到内蒙古。真角鹿是从非脱换型鹿角向季节性脱换型鹿角过渡的代表,在欧亚大陆都有分布,化德是继通古尔和四子王旗之后在内蒙古发现这个属的第三个地区。化德祖鹿的鹿角具有4个枝,远端两个枝剑形,在土城子地点是第二次发现,但目前尚未在其他地区发现过,似乎是化德一带的地方种类。山西祖鹿以其下臼齿不具古鹿褶而与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 novorossiae)相区别。山西祖鹿在中国北方的分布较广,主要见于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而且在每个地点的化石标本较多,指示其种群密度较大。布氏始柱角鹿、三角始柱角鹿和山西祖鹿是榆社盆地中榆社I带的主要鹿科成员,出现在岩石地层的马会组或生物年代学的保德期。真角鹿的时代分布主要在晚中新世。因此根据土城子地点的鹿科化石判断其地质时代应为晚中新世,而较多的山西祖鹿标本指示化德一带在晚中新世有较广的森林。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在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鼷鹿科化石两属两种,一为简单云南鼷鹿(新属、新种)Yunnanotherium simplex gen.et sp.nov;另一为进步丘齿鼷鹿 Dorcabune progressus (Yan)。新属、种代表了中新世鼷鹿科中一进步类型,根据齿系特征,它与 Dorcatherium 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进步丘齿鼷鹿无疑与南亚西瓦立克纳格瑞带的同属动物有密切的关系,但具有一些明显的进步性质。  相似文献   

3.
196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在同一层中发现了一个属于Paraceratherium型的巨犀头骨、少量肢骨及一段偶蹄类的下牙床。巨犀化石将茌另文报导;偶蹄类化石,经研究,证实应属于一类原始的鼷鹿化石——嵴齿鼷鹿(Lophiomeryx)。原始鼷鹿化石在我国极少发现,过去仅在内蒙乌拉乌苏发现过一种  相似文献   

4.
云南黑鹿和日本屋久鹿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黑鹿(Cervus unicolor dejeeari)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及邻近一些省内。是黑鹿(C.unicolor)的一个亚种,有关它的染色体组型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北京动物园的大力支持下,对该园的云南黑鹿(一雌一雄)做了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在鹿茸再生早期角柄断面伤口无疤痕愈合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比分析了BMP 2 和BMP 4在正常皮肤及茸皮中的表达及分布差异,同时利用添加外源性蛋白分析了BMP 4对鹿真皮成纤维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1)原代培养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波形蛋白阳性率几乎为100%;(2) BMP 2和BMP 4强烈表达于茸皮中新生毛囊的毛基质细胞中;(3) BMP 4可促进鹿真皮成纤维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分化;(4) BMP 4可促进鹿真皮毛乳头细胞成团。以此推测BMP在鹿毛囊形成及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麝鹿在中国境内,按苏尔贝(Sowerby)记载有三种:西伯利亚麝鹿(M.sibiricusPallas),喜马拉雅麝鹿(M,moschiferus L.),和华西麝鹿(M.sifanicus Buech.)。按祁天锡(Gee)记载有二种:西伯利亚麝鹿和华西麝鹿。前者记录地点为东北、河北和山西;后者记录地点为四川和甘肃。按艾伦(Allen)、记载,西伯利亚麝鹿定名分M.m.moschi-ferus,而华西麝鹿定名均M.m.sifanicus。麝鹿类在世界上的分布,据华莱士(Wal-lace)的记载,是由阿木尔和北京到喜马拉雅山以至朝鲜(现今泰国),海拔8000英尺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县(艹参)茸场于1970年6月,在鹿群中发现了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威胁鹿的生命安全。到1971年8月,经大量使用抗菌素治疗后,大部分患病鹿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少部死亡。该病病菌对人亦能通过伤口感染。我们在严密防疫消毒措施下,先后解剖病死鹿20头,根据病理解剖和化验室诊断,确诊为鹿的炭疽病。  相似文献   

8.
林区野生马鹿食性与危害幼林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鹿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解放后鹿的数量不断增加,现已造成对杨树人工幼林的大面积危害,使杨树不能成林。为研究防鹿危害的办法,对鹿胃进行了解剖,摸清了鹿的采食种类及规律,找出了危害杨树幼林的原因,主要是晚秋至早春之间没有绿叶和草可食,而采食杨树幼枝造成的危害。防鹿危害幼树的办法有:(1)用电围栏建立野生马鹿半饲养训化场,冬季补喂一些饲料,春季割鹿茸。(2)利用塑料薄膜袋套幼树的主稍,连防三年。(3)将杨树幼林用电围栏围上,保护幼树不受害。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中中新世化石地点(DM01)产出的真角鹿一新种:高枝真角鹿Euprox altus sp.nov.。新种具真正的角节,角节之上一定高度的两个分枝,长的角柄;牙齿低冠,上臼齿的前附尖和中附尖发育,新棱和齿带存在;p4的下后尖发育,下次凹存在;下臼齿具古鹿褶。这些特征可作为其归入真角鹿属Euprox的依据。Euprox altus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分叉起始位置比属内其他种的高。分叉起始位置的标志是角基的突然变宽,它不同于分叉的位置,可作为一个新的鉴定特征。角冠表面纵向分布不均的沟棱、更低冠的牙齿、P4原尖后棱上的脊、p4不明显的下前凹和不是很发育的下三角凹、下臼齿上发育较弱的古鹿褶等特征都是新种区别于属内其他种的重要特征。Euprox altus所指示的可能是温暖湿润的生活环境,与大庙现在干旱、恶劣的景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现生的四不像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鹿亚科(Cervinae)中独特的一种,我国的特产动物,世界的珍兽。由于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因而过去这些科学材料多为外国人研究,1866年由米尔恩-爱德华兹(Milne-Edwards)根据帝国主义御用学者法国传教士达维德(David)从北京南苑搞回法国巴黎博物馆的标本研究建立。1930年,德日进和皮韦托(Teilhard and Piveteau)在研究中国河北泥河湾维拉方期哺乳动物群时,又发现一类新的化石鹿角,分叉性质相类似,前枝和后枝都有分叉,便在该属下建立一新种,叫四不像鹿双叉种(E.bifurcatus)。但这个种分布面积不广,且基本上只有更新世初期才有,从未发现于此后地层(包括E.of.bifurcatus)。1933年,索尔比(Sowerby)根据安阳殷墟的发现,在真鹿属(Cervus)的名下记述了一个新种,谓真鹿属梅氏种[Cervus(Rucervus)men-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台家坪、水冲口和大庄科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鹿科化石的研究鉴定出7个种:步氏麂(Muntiacus bohlini)、化德祖鹿相似种(Cervavitus cf. C. huadeensis)、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华丽日本鹿(Nipponicervus elegans)、始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predavidianus)、双叉麋鹿(E.bifurcatus)及赤鹿(Cervus(Elaphus)elaphus)。其中前6个种产自台家坪和水冲口化石地点的泥河湾组中,层位相当于欧洲的中、晚维拉方期,即早更新世,而赤鹿产自大庄科化石地点,层位目前还不确定,但可能也是泥河湾组。因此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目前发现的鹿科化石至少有6个种。其中的化德祖鹿相似种和山西轴鹿是从晚新近纪残留下来的种类,而步氏麂、华丽日本鹿、始麋鹿和双叉麋鹿是早更新世出现的新种类。如果大庄科地点的层位可以确定为早更新世的话,赤鹿的最早记录则可以回溯到早更新世,其鹿角的演化是始于无冰枝,然后出现冰枝。另外,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都发现过麋鹿和日本鹿化石,进一步说明在早更新世期间海平面曾经下降很多,使得大陆的一些鹿类得以迁徙到列岛上。最后,数量较多的低冠鹿科化石标本指示桑干河盆地一带在早更新世存在一定范围的森林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在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HC-DOA基因是MHCⅡ类的非经典基因,其外显子2多态性丰富。豚鹿Axis porcinus是我国极度濒危的动物。本研究以成都动物园圈养的38头豚鹿为研究对象,提取豚鹿血液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克隆到豚鹿MHC-DOA序列;同时利用PCR方法扩增38头豚鹿的MHC-DOA基因外显子2基因并测序,再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豚鹿MHC-DOA基因开放阅读框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同源性分析表明,豚鹿MHC-DOA基因与东欧马鹿Cervus elaphus hippelaphus的同源性最高(98.4%);38头豚鹿的MHC-DOA外显子2共有10种单倍型,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MHC-DOA外显子2部分序列中发生了核苷酸的缺失和插入,进而引起DOA蛋白序列发生改变。豚鹿MHC-DOA多态性的研究对豚鹿种群遗传结构调查、遗传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种鹿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鹿(Ccrvus canadensis macneilli Lydekker)又称“白臀鹿”。是产在我国西藏、新疆和青海交界处及甘肃西部的一种大型鹿,它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sisxanthopygus Milne-Edwards)也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产在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和我国的东北。爪哇鹿(Cervus timoriensis timoriensis Blainville)产于西印度群岛的摩鹿加、爪哇等岛,是鬣鹿的一个亚种。日本梅花鹿(Cervus nippon nippon Temminck)产自日本列岛。日本梅花鹿的染色体组型据1968年报道为2n=66、67;其余三个亚种(青鹿、东北马鹿和爪哇鹿)的染色体组型目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陕西蓝田地区蓝田组底部发现的新罗斯祖鹿化石。该种中等大小,具三分支鹿角,主枝弯曲,角基脊延伸至额骨上;年轻个体的角环与第一分支间距离长,眉枝长且弯曲;下颊齿的古鹿褶不发育或缺失。整理中国发现的祖鹿化石,认为中国晚中新世至早更新世应该有5个种存在: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 novorossiae)、山西祖鹿(C.shanxius)、化德祖鹿(C.huadeensis)、最后祖鹿(C.ultimus)和凤岐祖鹿(C.fenqii)。新的生物年代学数据以及对比分析提示祖鹿可能起源于欧洲,随着东亚夏季风的加强从保德期开始迁入中国。不同于新罗斯祖鹿,山西祖鹿为适应气候与环境改变而出现了较明显的形态改变。上新世之后冬季风的加强致使祖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到更新世早期仅在中国南方有遗存。  相似文献   

15.
我场于1977年10月13日,因顶伤致死一成年公马鹿,在剖检中发现肝脏内寄生一细颈囊尾蚴。鹿类很少发生本病,特介绍出来供参考。一.该鹿生前状况精神尚好,唯因争偶,食欲稍减,膘情稍差。可见,此虫寄生对其不呈现明显的病症,所以本病生前难以确诊,仅在剖检时发现虫体寄生,而被证实。二.感染来源细预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 lis)是寄生在狗及其他野生肉食动物小肠内的胞状絛虫(J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我场地处半山区,附近居民普遍有养狗的习惯,野狗经常在鹿柴(鹿的粗饲料)场地逗留、排粪。鹿柴场地也常见有狼粪。在喂鹿时,鹿食入了被患有胞状絛虫病的狗(或狼、狐等肉食兽)的粪便而污染的饲料,虫  相似文献   

16.
鹿科动物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鹿科动物(黑鹿、白唇鹿、黇鹿、白黇鹿、麋鹿、东北马鹿、甘肃马鹿、中亚马鹿、日本梅花鹿、东北梅花鹿、狍)的2个亚科、4个属、7个种进行了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鹿的血清蛋白在该种电泳方法中,共可分辨出分子量在1.24—9.5×10~4范围内的53个蛋白区带。其中最少的是白唇鹿,黇鹿为24条,最多的是日本梅花鹿为35条。  相似文献   

17.
<正> McCoy于1910年发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土拉尔地区(Tulare country)在击青和自毙的松鼠中有一种类似鼠疫损害的病症。McCoy和Chapin把引起这种病的细菌命名为上拉杆菌。 Francis(1919)在乌塔( Utah)地区调查野兔热病时发现一个被鹿蝇叮咬颈部而受感染的牧场工人的血液可使豚鼠引起鼠疫状疾病。随后,Francis陆续报导自美州长耳大野兔分离到土拉杆菌,本病由鹿蝇和兔虱叮咬感染传播,并报导了细菌培养用的新培养基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根据Bergey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Francisella菌属包括两个种:F.tularensis和F.noviciba。 土拉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不运动、无芽胞或荚膜。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呈多型性,有球形、卵园形、杆状、豆粒状、哑钤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四川的窄瓣鹿药(Smilacina tatsienensis (Franch. )wang et Tang)和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 f.)Ker.-Gawl.)进行了核型分析和形态研究,它们的核型报道为第一次。麦冬的核型公式为2n=2x=36=18m(4SAT)+18sm,并在同株植物发现它的三倍体2n=3x=54(为第一次报道)和四倍体2n=4x=72的体细胞,证明四川绵阳栽培的麦冬为混倍体植物。窄瓣鹿药的核型公式为 2n=2x=36=16m十10sm十10st(2SAT)。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具有6个角枝。新种鹿角的组合特征区别于皇冠鹿的其他已知种,如中等大小的掌状部和向上伸展的侧枝;掌状部腹面具短的角柄,其横截面为外缘平直的半圆形;未封闭的脱落疤痕浅凹并布满海绵状孔隙。S.guangheensis比早中新世晚期的S.aralensis和S.actauensis进步,但比中中新世的S.palmatus原始。东乡组是临夏盆地中含化石相当稀少的地层,S.guangheensis的发现为确定该组的地层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这里记述的丘齿鼷鹿(Dorcabune)的材料是我国广西柳城楞寨山硝岩洞(由于出产大量的巨猿化石又称“巨猿洞”)中采集的偶蹄类化石的一部分。丘齿鼷鹿的材料,(?)在巨猿洞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数量甚少,仅发现了十个牙齿,它的发现对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研究,特别是对柳城巨猿洞动物群的性质的确定以及地层对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