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胱甘肽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分光光度法、酶法、荧光法、电化学法以及和HPLC等测定方法的原理、发展和应用作了详细叙述,同时对其它方法也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对谷胱甘肽测定方法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雷击火是最重要的自然火源,由此引发的森林火灾给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损失,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其预测研究.本文以影响雷击火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云地闪特征、可燃物、气象和地形4个因素对雷击火形成、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雷击火预测研究中广泛使用的Logistic模型、K-函数等数学方法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对美国、加拿大的雷击火预测方法和流程进行介绍,最后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探讨性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的研究内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雷击火预测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遗传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杰  张颢  张丽丽 《遗传》2015,37(3):309-313
文章通过对遗传学实验考核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其进行了改革尝试。根据遗传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成绩考核方式分为学生实验室工作规范评价、学生对实验参与度的评价、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理论和操作评价4个方面,分别设置了10%、20%、40%和30%的不同权重,并对考核项目进行了量表分析。同时在实验教学工作中进行了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回顾了人类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介绍了我国对食用菌栽培利用的早期贡献和近代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欧美双孢蘑菇和亚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世界食用菌产业格局的变化、生产方式和技术的转型,简述了食用菌科学研究的进展,同时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全球食用菌产业将继续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及我国的生产方式将加快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1986~2004年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资助项目情况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6~2004年的资助项目,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年度、基金类型、系统、单位、地区、学科等方面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其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强,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及其发展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支持,促进了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86~2004年的资助项目,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年度、基金类型、系统、单位、地区、学科等方面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其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强,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及其发展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支持,促进了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对蛙蟾类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近20年的大量相关资料,综述了重金属对蛙蟾类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实验动物和实验方法,综合了重金属对蛙蟾类在形态、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毒害的主要表现,从重金属致毒过程、环境因素、物种、发育、重金属积累、联合毒性等角度初步分析了重金属对蛙蟾毒性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毒性作用的主要机理,归纳了蛙蟾的几种抗毒/解毒/避毒反应,对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黄土高原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沼肥明显促进了黄瓜生长发育,提高了黄瓜产量,叶面施肥可以降低无机化肥和有机肥用量,施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生物学特性有明显影响,施用有机肥和叶面施肥增加了土壤细菌数量;施用无机化肥和沼肥增加了真菌的数量,施用有机肥降低了真菌的数量;施肥增加了放线菌的数量.同时施肥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氢酶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提高了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施用化肥和沼肥对土壤脲酶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殷东生  沈海龙 《生态学杂志》2016,27(8):2687-2698
耐荫性是植物在低光环境下的生存和生长能力,对森林植物群落演替起重要作用,植物对遮荫的适应机制已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森林植物的耐荫性及其在形态和生理方面的适应性,分析了森林植物在生长性状、生物量分配、树冠结构、叶片形态生理、叶片解剖结构、光合参数、碳水化合物分配、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等方面对遮荫产生的可塑性响应,最后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食品微生物发酵过程和机制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食品微生物生理功能、代谢能力和进化的研究以及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等方面。另外,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基因组和元基因组进行数据分析,也对食品发酵过程优化、微生物功能改造、食源性微生物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食品微生物基因组和元基因组进行测序的研究,并探讨了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高山动物对低氧的生理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典型高山动物、哺乳类和鸟类对高山低氧环境的适应特点,并与一般动物、人类进入高原以及高原世居居民的生理变化进行对比。对于高山动物的适应机制,从呼吸、代谢和血液循环等系统适应,直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对与生理功能相关联的高山动物的结构适应和生化机能的变化,也作了扼要的介绍。最后对高山动物生理研究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和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连续施用和轮换施用农药方式对福建烟区烟蚜进行抗药性及其体内酶变化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施用3次、5次、7次和9次后,施用灭多威后的烟蚜抗性分别增长了1.397倍、2.608倍、4.891倍和7.598倍;施用吡虫啉则分别增长了1.717倍、2.114倍、2.861倍和4.169倍;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则分别增长了1.341倍、2.577倍、5.277倍和10.767倍.经过1次、2次、3次和4次的农药轮用顺序施用后,烟蚜对灭多威的抗性指数分别增长了1.522倍、1.661倍、1.839倍和2.196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分别增长了1.490倍、1.603倍、1.742倍和1.898倍;对吡虫啉分别增长了1.716倍、1.980倍、2.259倍和2.519倍.  相似文献   

13.
羊草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长箱控制的方法研究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对5个温度和5个水分梯度的响应和适应。结果表明:轻度、中度土壤干旱并没有限制羊草叶片的生长,对气体交换参数亦无显著影响,反映了羊草幼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较高耐性。叶片生物量以26 ℃时最大,其它依次为23 ℃、20 ℃、29 ℃和32 ℃。温度升高使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 却使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水分和温度对叶片生物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高温加强了干旱对叶片生长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降低了羊草对土壤干旱的适应能力。高温和干旱的交互作用将显著减少我国半干旱地区草原的羊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萃取法和重结晶法对红木种子中的红木色素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油溶性的红木素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借助UV、FUR、MS、^1HNMR及^13CNMR等测试手段对红木素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氢酶的稳定和固相化方面的进展,对氢酶在水的脱氚和重水的生产、制备性有机合成、环境保护、太阳能转换和生物固氮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且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氢酶应用研究的意义和有关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界环境因子对对虾行为习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光、水流和潮汐、溶解氧、底质及水温等环境因子对对虾摄食、运动、产卵、蜕皮及潜底和浮现等行为习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对虾对环境因子变动的行为调节.提出了对虾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即对虾的行为习性和疾病传播间的关系、对虾的行为习性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环境对对虾行为特征的综合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菌氮素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培养基中硫酸铵、亚硝酸钠、尿素、酪氨酸、丝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 酸、亮氨酸、组氨酸、胱氨酸和脯氨酸等 12种氮源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生 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小麦纹枯病菌生长最适宜的氨基酸是亮氨酸和脯氨酸,对铵盐、亚 硝酸盐和硝酸盐均能有效利用,对胱氨酸和赖氨酸利用能力最差.最后对小麦纹枯病菌的 N素营养与病害的发展和小麦植株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森林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评述了凋落物改变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凋落物减弱了林地地表及表层土壤(2mm厚)中的光照,改变了光谱特性,降低了PPFD和Pfr.缩小了日温差,提高了土壤湿度和肥力,增加了毒素和土壤动物的活动等,但凋落物改变生境的效应强度与凋落物组成、厚度、分解状态和周围生境(如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等特性)等有关,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因凋落物、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的多样化变得更为复杂,而凋落物对植被天然更新的影响也因其对生境改变效应的复杂性而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最后,对凋落物改变生境效应的复杂性和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引起了海水碳酸盐平衡体系变化和pH下降, 最终导致了“海洋酸化”。海洋酸化对蟹类产生了从表观到分子的多重影响。文章在总结海洋酸化对各种蟹类生长发育、生理与代谢、表型和行为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 对其影响的机理展开了讨论, 并对控制海洋酸化及其对蟹类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评述了凋落物改变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凋落物减弱了林地地表及表层土壤(2mm厚)中的光照,改变了光谱特性,降低了PPFD和Pfr,缩小了日温差,提高了土壤湿度和肥力,增加了毒素和土壤动物的活动等,但凋落物改变生境的效应强度与凋落物组成、厚度、分解状态和周围生境(如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等特性)等有关.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效应因凋落物、植被、气候、地形和地貌的多样化变得更为复杂,而凋落物对植被天然更新的影响也因其对生境改变效应的复杂性而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最后,对凋落物改变生境效应的复杂性和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