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虫的抗性遗传特性是影响其抗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制订抗性治理对策的重要依据。我们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 (Stal)抗性和敏感亲本、正反交(F1、F12、F'2)及回交(BC)后代3龄若虫对噻嗪酮的剂量反应数据,研究了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正反交后代的显性度分别为-0.3153(F1)和-0.376 3(F'1),表明抗性遗传为常染色体的不完全隐性;将自交及回交后代的剂量反应数据进行单个主基因假设的卡方(χ2)检验,其卡方值分别为42.11(F2)、5.44 (F'2)及93.57(BC),均大于χ0.05= 15.51(df=8),表明其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还讨论了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温度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22℃、25℃、28℃、31℃和34℃)下毒死蜱和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在不同温度下对褐飞虱的毒力变化与噻嗪酮有所不同。处理时间相同时毒死蜱的LC50随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毒死蜱处理24 h、72 h、120 h时,毒死蜱对褐飞虱的LC_(50)在22℃下分别的50.15、16.15和15.33 mg/L,而在34℃下分别降低为6.70、4.16和1.92 mg/L。在实验的5个温度下,噻嗪酮对褐飞虱的LC_(50)没有显著差异。同一温度下,噻嗪酮的LC50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明确温度对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毒力影响状况,对于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操作方便等角度出发 ,建立了适合于监测褐飞虱 (NilaparvatalugensSt l)对吡虫啉抗性的稻苗浸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除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外 ,还表现出很好的监测准确性。通过建立不同虫态和不同若虫龄期敏感基线以及对桂林、安庆、东台 3个地区的抗性监测 ,发现 3地褐飞虱对吡虫啉都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 ,安庆和东台地区的敏感性弱低于桂林  相似文献   

4.
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褐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褐飞虱抗性测定方法、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抗性机理及抗性治理等。田间褐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对氯噻啉和噻虫嗪分别产生中等水平和低水平的抗药性,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此外,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昆虫生长调节剂)产生低水平到中等水平抗性。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是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以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抗吡虫啉品系生物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力测定结果显示 ,虽然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 l田间品系对吡虫啉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性 ,但室内筛选品系已经出现了一定水平的抗性 ,抗性品系 1 (R1)和抗性品系 2 (R2 )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2 5 3 8和 68 92。通过建立抗性品系、田间种群和敏感品系的生命表 ,发现抗性品系适合度显著下降 ,而且R2 品系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R1品系。存在显著变化的因素有低龄若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交配率、产卵量和孵化率下降 ,雌虫寿命缩短 ;R2 品系还表现为卵历期延长 ,3龄若虫至 5龄若虫存活率下降。R2 品系产卵高峰期迟 ,高峰期日虫量显著低于敏感品系和田间种群。用种群数量趋势指数 (I)来确定抗性品系的相对生物适合度 ,发现与敏感性品系相比 ,R1品系和R2 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 60 9和 0 2 45。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知基因组甲基化是否参与了昆虫抗药性, 本研究在室内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连续9个世代的3龄若虫施用吡虫啉, 用AFLP检测褐飞虱抗性产生过程中DNA甲基化多态性的变化。利用25对AFLP引物共获得120个位点, 其中15个位点呈现甲基化多态性, 共获得78条多态性条带。根据多态性条带在不同世代样本中出现的多少计算多态性条带比例, 其中最高比例出现在G5代(10.26%), 最低比例出现在G6代(1.28%)。多态性条带在不同世代间比例的变化趋势表明,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筛选产生快速应答。在筛选早期(G1, G2和G3)世代间DNA甲基化多态性比例差异相对较小, 变化范围在3.85%~6.41%之间; 在筛选中期(G4, G5和G6)世代间比例差异较大, 变化范围在1.28%~10.26%之间; 在筛选后期(G7, G8和G9)世代间比例差异相对较小, 变化范围在5.13%~7.69%之间。结果说明, 吡虫啉的连续施用能够诱导褐飞虱基因组产生甲基化变异, 初步揭示甲基化在褐飞虱抗药性产生过程中参与了基因组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7.
害虫对氟虫腈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虫腈是第一个商品化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氟虫腈为防治一些世界性的重大害虫包括对以前使用的杀虫剂具有严重抗性的害虫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氟虫腈的大量使用,害虫对该药的抗药性问题受到日益关注。至今,重要的农业害虫如小菜蛾,烟粉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及斜纹夜蛾等已经对氟虫腈产生抗药性。文章就害虫对氟虫腈的抗药性发生概况、交互抗性及抗药性机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氟虫腈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惠州地区褐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广东省惠州地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丁烯氟虫腈、烯定虫胺和毒死蜱等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22.2倍),对噻嗪酮、异丙威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0和14.0倍),对丁烯氟虫腈仍处于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3.7倍),对烯定虫胺和毒死蜱敏感(抗性倍数<3倍)。基于褐飞虱对这6种药剂抗性的明显差异,对田间治理褐飞虱合理使用药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褐飞虱抗/感吡虫啉品系种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敏感性品系相比 ,经过连续 1 4代筛选的褐飞虱抗性品系对吡虫啉具有 48.5倍的抗性。通过构建不同温度下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发现不适温度对 2个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明显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在 2个品系间存在差异。高温 ( 3 2℃ )和低温 ( 1 8℃ )导致 2个品系若虫存活率、羽化率、交配率、产卵量和孵化率明显下降。在 2 5℃ ,3 2℃和 1 8℃下 ,敏感品系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1 64 3 ,2 6 7和 5 8 5 ,抗性品系的相应值分别为 81 4,9 5和 2 3 0。  相似文献   

10.
氟虫腈、吡虫啉作为黑翅土白蚁诱杀药剂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025~0.4μg/mL氟虫腈和吡虫啉分别在药后3 d和5 d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表现出明显的毒杀效果,氟虫腈和吡虫啉药后1 d的LC50分别为药后5 d的509倍和63.8倍,2种药剂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杀效果均比较缓慢。毒性传递试验表明,0.5μg/g毒沙处理白蚁1 h后,氟虫腈和吡虫啉的致死毒性均可被传毒白蚁传递给受毒白蚁。驱避作用试验表明,50μg/mL氟虫腈对黑翅土白蚁无明显的驱避作用,而50μg/mL吡虫啉对黑翅土白蚁表现出了明显的驱避作用。可见,2种供试药剂中,氟虫腈是较理想的白蚁诱杀药剂。  相似文献   

11.
扑虱灵和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农药扑虱灵和吡虫啉处理2个不同水稻品种(秀水63、镇稻2号),观察其对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et Wang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寄生蜂的密度为50头/10盆苗时,经农药处理后的稻株上稻虱缨小蜂的寄生率无显著变化;药剂处理后的秀水63(1d、3d)上稻虱缨小蜂的寄生率高于相应药剂处理的镇稻2号上的。当寄生蜂的密度为100头/10盆苗时,经扑虱灵2种浓度(25.0g/667m2、12.5g/667m2)处理3d的秀水63、扑虱灵高浓度(25.0g/667m2)处理1d的镇稻2号上稻虱缨小蜂寄生率较对照有显著下降;经吡虫啉高浓度(15.0g/667m2)处理3d的秀水63上寄生率较对照明显下降;低浓度药剂处理(1d、3d)稻株上的稻虱缨小蜂寄生率高于相应高浓度药剂的处理。这表明药剂处理会导致稻虱缨小蜂的寄生率下降,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变化受稻虱缨小蜂的密度、药剂种类和浓度以及水稻品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在安徽省庐江县 4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 3代和 4代稻飞虱 (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Nilaparvatalugens(St l) ) ,667m2 用 48%毒死蜱乳油 41 67mL +1 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g的处理 7d后防治效果分别为 93 0 3 %和 92 67% ,毒死蜱 5 2 0 8mL +2 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5 0g分别为92 79%和 95 2 2 %。防治 2代和 3代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 ,667m2 用毒死蜱 41 67mL +吡虫啉2 0g的处理 1 6d后防治效果分别为 73 2 2 %和 80 43 % ,毒死蜱 5 2 0 8mL +噻嗪酮 5 0g分别为 76 81 %和84 80 %。建议交替轮换使用以上混剂及剂量 ,并掌握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和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施药 ,可有效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