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钼铁蛋白与邻菲口罗啉和O2 保温并经凝胶柱层析后,成为部分缺失P-cluster和FeMoco 的失活蛋白。由3 个- OCH3- 连结于Mo原子间的2 个1Mo∶3Fe∶4S结构单位组成的原子簇与4Fe∶4S原子簇的混合液,以及由KMnO4、高柠檬酸铁、Na2S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重组液均可使这种失活蛋白明显恢复C2H2 还原活性,但都不能使可被FeMoco 激活的nifE和nifH 基因缺失突变种及UW 45的Apo-MoFe 蛋白得到激活。表明,不能合成FeMoco 的固氮菌突变种蛋白只能与具有FeMoco相似或基本相似结构的原子簇进行体外重组,而部分缺失金属原子簇的钼铁蛋白能与具有一定结构和组成的原子簇进行体外重组,变为具有催化氮还原能力的各种固氮酶组分蛋白。  相似文献   

2.
固氮酶由两种铁硫蛋白(钼铁蛋白和铁蛋白)组成。由还原剂提供电子经铁(Fe)蛋白传递给钼铁(MoFe)蛋白,在MoFe蛋白的活性中心部位进行N_2、C_2H_2等多种底物的还原[10,11,20]。MoFe蛋白中的Mo、Fe原子和酸不稳定性硫原子(S~*)组成2个M簇(FeM-oco)、3—4个P簇(P-cluster)及1—2个S(2Fe)簇。在底物还原过程中,这些原子簇都可能参与电子的传递。铁钼辅因子(FeMoco)已被认为是络合和还原底物的重要部位。因此,要阐明MoFe蛋白的作用机理就得研究FeMoco的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3.
锰对部分缺失金属原子簇的固氮酶钼铁蛋白的重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固氮酶钼铁蛋白经邻菲口罗啉和O2 处理后,变为部分缺失P-cluster和FeMoco 的失活蛋白,经与由KMnO4、高柠檬酸铁、Na2S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重组液保温后,重组蛋白的吸收光谱和对C2H2、H+ 和N2 的还原活性都恢复至与还原钼铁蛋白相似的状态,而它的α-螺旋度和在380—550 nm 、620—670 nm 的CD谱虽有明显的恢复,但仍与还原钼铁蛋白有所不同。表明:(1)重组蛋白液既含有在缺失金属原子簇的MoFe蛋白与含Mn 重组液重组过程中可能组装的MnFe 蛋白,又含有在邻菲口罗啉和O2 处理后金属原子簇仍旧完整的MoFe蛋白;(2)MnFe蛋白和MoFe蛋白在固氮能力上可能是相似的,而在结构上却可能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固氮酶钼铁蛋白的紫外CD谱在205—235 nm 出现由峰位分别为208 和222 nm 的双负峰组成的负槽;经邻菲口罗啉在厌氧或有氧环境中处理后,在222 nm 的负峰随该蛋白中P-cluster 和FeMoco 含量的降低而减少。在分别由Na2MoO4、Na2S、二硫苏糖醇和高柠檬酸铁或柠檬酸铁组成的重组液重组后,上述两种处理蛋白在222 nm 的负峰又随其P-cluster和FeMoco含量的恢复而恢复。表明,钼铁蛋白的金属原子簇与蛋白质构象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蛋白经H2O2作用后,钼铁蛋白的Mo和Fe原子含量,乙炔还原少在性,摩尔消光系数和α-螺旋度地匀显著降低,蛋白质肽链也许发生部分断一。本和纱中存在过氧化物酶。可避免H2O2对钼铁蛋白的损伤作用,表明H2O2对钼欠蛋白的金属原子簇和蛋白质结构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而过氧化物酶可保护固氮酶不受H2O2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铁蛋白在结合MgATP时,MgATP基本上不水解,只有在与钼铁蛋白结合并传递电子给钼铁蛋白时,MgATP才酶促水解为MgADP和Pi(磷酸根),电子传递和ATP的水解是两个快速的偶联过程。[Fe_4S_4(SPh)_4]~(-2)  相似文献   

7.
SmithBE  赵剑峰 《植物学通报》2002,19(6):765-765
固氮酶由钼铁蛋白和铁蛋白组成 ,钼铁蛋白包含FeMoco和P Cluster。为解释固氮机理 ,Kim等 ( 1 992 )、Peters等 ( 1 997)和Mayer等 ( 1 999)分别解析出分辨率为 2 8 、2 .0 和1 .6 的钼铁蛋白晶体结构。Einsle等 ( 2 0 0 2 )又获得了 1 .1 6 的钼铁蛋白结晶 ,在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后发现 :FeMoco的内部有一个轻的原子与六个铁原子键连接。此轻原子不可能是硫 ,最可能是氮 ,但不排除是碳或氧的可能。已有极好的证据表明FeMoco是固氮酶的底物结合位点和还原中心 ,但底物是如何结合到FeMoc…  相似文献   

8.
应用Fld_(SR)天然荧光和1,5—Br—AEDANS及5—IAF荧光探针偶标记铁蛋白和钼铁蛋白作荧光测定。Fld在与铁蛋白络合时所损失能量为铁蛋白所接受。同样,铁蛋白与钼铁蛋白络合时也有能量转移现象。铁蛋白与MgATP形成复合物后仍能将能量转移给钼铁蛋白,铁蛋白与钼铁蛋白络合物间荧光标记基团距离为35~58A,铁蛋白·MgATP与钼铁蛋白间荧光标记基因距离为38~63A。  相似文献   

9.
含铬重组液激活部分缺失金属原子簇的钼铁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固氮酶钼铁蛋白经邻菲口罗啉和O2 处理后,变为部分缺失FeMoco 和P-cluster的失活蛋白。与由K2CrO4、高柠檬酸铁、Na2S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重组液保温后,处理蛋白对乙炔和质子还原的活性都得以显著恢复;然而,它的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虽有明显恢复,但仍与还原钼铁蛋白有所不同。这表明,激活蛋白中也许存在功能与钼铁蛋白相似,而结构则有所差异的含铬(CrFe)蛋白  相似文献   

10.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蛋白经邻菲罗啉的O2处理后,变为部分缺失P-cluster和FeMoco的失活蛋白、经与由KMnO4、高柠檬酸铁、Na2S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重组液保温后,重组蛋白的吸收光谱和对C2H2、H+和N2的还原活性都恢复至与还原钼铁蛋白相似的状态,而它的α-螺旋度和在380-550nm,620-670nm的CD谱虽有明显的恢复,但仍与还原钼铁蛋白有所不同。表明:(1)重组蛋白液既含有在  相似文献   

11.
含铬重组液激活部分缺陷失金属原子族的钼铁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相铁蛋白经邻菲罗啉和O2处理,变为部分缺失FeMoco和P-cluster的失活蛋白。与由K2CrO4、高柠檬酸铁、Na2S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重组液保温后,处理蛋白对乙炔和质子还原的活性都得以显恢复,然而,它的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虽有明显恢复,但仍与还原钼铁蛋白有所不同。这表明,激活蛋白中也话存在功能与钼铁蛋白相似,而结构则有所差异的含铬蛋白。  相似文献   

12.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铁蛋白能与Mg-ATP结合,而钼铁蛋白则不能。每分子铁蛋白结合2个分子Mg-ATP。结合常数K为13.3~15.6μM。铁蛋白与不同浓度ATP结合时符合S型动力学。铁蛋白引起结合Mg-ATP后构型变化。在未变性的铁蛋白的12个半胱氨酸残基中,只有4个可被羧甲基化,加入Mg-ATP或低浓度对氯汞苯甲酸后,只有2个半胱氨酸残基被羧甲基化。对氯汞苯甲酸抑制铁蛋白活性,先加Mg-ATP再加列氯汞苯甲酸,能保持部分活性。  相似文献   

13.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蛋白八聚体相当于两个钼铁蛋白四聚体的聚合体。在细胞生长过程中,胞内钼铁蛋白两种聚合体的相对含量出现规律性变化:在对数期,细胞固氮酶比活力成上升趋势,而钼铁蛋白主要以高活力的四聚体形式存在;在对数期结束至稳定期,细胞固氮酶比活力下降至一个低水平的稳定值,此时的钼铁蛋白基本上为八聚体形态。在细胞固氮生长时,向培养基中加入过量氨可明显地导致钼铁蛋白由四聚体向八聚体的转化。我们推断,生长过程中胞内钼铁蛋白聚合态的变化可能是调节固氮酶活力的一种方式。胞外,钼铁蛋白的两种聚合态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钼铁蛋白铁钼辅因子的有机组分对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固氮酶的钼铁蛋白经邻菲啰啉在厌氧或有氧环境中处理后,变为 P-cluster 单一缺失或 P-cluster 和 FeMoco 同时缺失的失活钼铁蛋白。含柠檬酸盐或高柠檬酸盐的重组液都使这两种失活蛋白能恢复固氮酶重组的 H~ 和 C_2H_2还原活性,活性恢复程度随反映钼铁蛋白中金属原子簇含量变化的圆二色和磁圆二色谱及金属含量的恢复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它们固 N_2能力的恢复程度则不相同:P-cluster 单一缺失的蛋白用两种重组液重组后均可恢复其固 N_2能力,而 P-cluster 和 FeMoco 同时缺失的蛋白,只有用含高柠檬酸盐的重组液重组才恢复其固 N_2能力,表明含不同有机组分的重组液所组装的 P-cluster 均与天然状态相同,只有含高柠檬酸盐的重组液所组装的 FeMoco 才与天然状态相同,从而证明高柠檬酸盐是 FeMoco 的必需的有机组分。  相似文献   

15.
改进了蓝藻固氮酶的分离、提纯方法。首次用小型厌氧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法,代替常用的层析法,获取了电泳纯的蓝藻固氮酶钼铁蛋白,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实验周期。SDS凝胶电泳和分子筛凝胶过滤测定分子量结果表明,钼铁蛋白分子量为360,000,由4个分子量为90,000的同一类型亚单位构成。每个钼铁蛋白分子含1个钼,18个铁和3290个氨基酸残基。其中酸性氨基酸占优势。研究了柱孢鱼腥藻(Anabaena cylindrica)固氮酶粗提物和钼铁蛋白的某些特性,其结果是:米氏常数为3.33×10~(-3)大气压乙炔,等电点为5—5.5。紫外、可见光谱与其它固氮生物的类似。盐对蓝藻固氮酶较之对其它固氮生物的固氮酶有更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无钼、无氨而含铬的固氮培养基中生长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UW3中纯化得到了部分纯的CrFe蛋白.在试图培养CrFe蛋白大晶体时发现,棕色晶体和砖红色晶体可同时或单独出现.SDS-PAGE和厌氧天然PAGE皆表明,棕色晶体主要由与固氮酶钼铁蛋白(Av1)类似大小的亚基(~60 kD)组成,而砖红色晶体则由~20kD亚基组成.免疫分析表明只有~60kD的亚基可与固氮酶钼铁蛋白的抗体反应,而~20kD亚基则无这种反应.在部分纯的CrFe蛋白溶液中,~20 kD的总蛋白含量远低于~60 kD蛋白的含量,表明由这种小亚基组成的蛋白只是CrFe蛋白溶液中的一种污染蛋白.用3,5-二氨基苯甲酸染色的天然电泳表明,形成砖红色和棕色晶体的蛋白是迁移率不同的两种含铁蛋白.质谱分析表明砖红色晶体蛋白为棕色固氮菌的细菌铁蛋白.分辨率为2.34 A的X射线衍射结果也表明,砖红色晶体属于H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4.965A,b=124.965A和c=287.406 A.即将发表的三维结构解析表明,此砖红色晶体确为24聚体的细菌铁蛋白.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固氮酶能够催化N_2及其它底物(N~-_3、N_2O,C_2H_2,HCN,RCN,RNC,H~ ,丙二烯、环丙烯)的还原反应,ATP水解反应以及Na_2S_2O_4氧化反应。固氮酶究竟是钼铁蛋白,还是由钼铁蛋白  相似文献   

18.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vinelandi)钼铁蛋白经邻菲口罗啉和O2处理后,缺失一部分FeMoco和Pcluster,并失去大部分活性。高柠檬酸铁、Na2S和二硫苏糖醇(DTT)分别与K2CrO4、KMnO4和Na2MoO4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具有不同颜色的重组液,均可显著激活失活的钼铁蛋白;然而,除DTT可略提高失活蛋白的活性外,其它化合物或缺一、二种化合物的混合液均无激活能力。含99Mo重组液与失活蛋白重组后的微分扰动角关联测定显示,该蛋白中的41%的99Mo的状态与克氏肺炎杆菌99MoFe蛋白中的99Mo相似,表明这种激活主要是以金属原子簇含量恢复为基础的。由此可推论出,含Mn或Cr的重组液,通过与失活钼铁蛋白重组得到含Mn或Cr的固氮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从无钼、无氨而含铬的固氮培养基中生长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UW3中纯化得到了部分纯的CrFe蛋白。在试图培养CrFe蛋白大晶体时发现,棕色晶体和砖红色晶体可同时或单独出现。SDS-PAGE和厌氧天然PAGE皆表明,棕色晶体主要由与固氮酶钼铁蛋白(Av1)类似大小的亚基(~60kD)组成,而砖红色晶体则由~20kD亚基组成。免疫分析表明只有~60kD的亚基可与固氮酶钼铁蛋白的抗体反应,而~20kD亚基则无这种反应。在部分纯的CrFe蛋白溶液中,~20 kD的总蛋白含量远低于~60 kD蛋白的含量,表明由这种小亚基组成的蛋白只是CrFe蛋白溶液中的一种污染蛋白。用3,5-二氨基苯甲酸染色的天然电泳表明,形成砖红色和棕色晶体的蛋白是迁移率不同的两种含铁蛋白。质谱分析表明砖红色晶体蛋白为棕色固氮菌的细菌铁蛋白。分辨率为2.34的X射线衍射结果也表明,砖红色晶体属于H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4.965,b=124.965和c=287.406。即将发表的三维结构解析表明,此砖红色晶体确为24聚体的细菌铁蛋白。  相似文献   

20.
由无机钼盐与某些巯基化合物或巯基蛋白组成的固氮酶模型系统,以NaBH_4作还原剂,催化还原固氮酶的底物乙炔为乙烯。催化活性受ATP显著的促进。ATP的作用不能完全用质子酸来解释,因为催化活性的促进受ATP浓度、不同种类缓冲液和不同离子强度的影响。 在所有Mo-SH催化剂中,Mo-Fd催化活性最高。并且,在PH≌9.0左右的条件下,与固氮酶相仿,也能利用Na_2S_2O_4为还原剂,催化还原乙炔。当除去天然Fd的Fe-S辅基以后,剩下的蛋白部分再与无机钼盐配位络合,催化活性下降,而且不再能利用Na_2S_2O_4为还原剂。因此,Fd的特殊作用与它分子中含Fe-S原子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